校園霸凌經常發生,受害者結局讓人心碎,我們又該如何預防?

2021-01-18 騰訊網

校園應該是每個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象牙塔,卻變成了一些孩子的噩夢。校園霸凌,近些年來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這兩年也拍了多部關於校園霸凌影視劇如《少年的你》《悲傷逆流成河》《媽媽別哭》《告白》等,來向社會反映校園霸凌問題的嚴重性。

下面我們來看一組數據,了解一下校園霸凌。

上面數據均為校園霸凌,霸凌並不是只有毆打一種形式,真實的霸凌比電影中表現得更加嚴重。下面來簡單說一下出現霸凌的原因,和被霸凌後的影響以及怎樣預防校園霸凌。

霸凌原因

常見的有五種

一、身體存在缺陷,在同齡人眼中被視為異類,容易受到他人霸凌。

二、心裡缺陷,一般表現為孤僻、不善與人交往,受到霸凌孤立無援。

三、轉校生,和膽怯順從的優等生。

四、有原生態家庭問題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往往在行為上與他人也有所不同,也是受霸凌的對象。

五、霸凌別人的人,他們對被打的人沒有感覺,不知道這件事裡面的因果關係,不懂他人痛處。

以上四種人都是在學校容易受到霸凌的。

被霸凌的影響

被霸凌的孩子,在霸凌結束後的時間裡,會出現焦慮、抑鬱、還有對社交的恐懼,人格扭曲,和長期處於這種陰影當中,對孩子的一生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

那麼怎麼能預防霸凌事件的發生呢?我覺得得從學生本身、家長以及學校老師共同預防。

自身怎麼辦?

沒遇到霸凌時,應該強健體魄,鍛鍊好身體素質。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當正在被霸凌時,不用畏懼,當也得依情況而定,要是人多勢眾,不要逞能,想辦法離開,要此時沒法脫身,大聲呼救尋求他人幫助。

家長該怎麼做?

家長在這裡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因為霸凌原因中就有一條家庭因素,一是整個家庭狀況對孩子有影響。二是家長應該怎樣處理與孩子的關係。我覺得和孩子的學習相比,身心健康更加重要,不能一味逼迫孩子順從自己,應該放低姿態,敞開心扉的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這樣他才能夠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及時告知家長,不會默默忍受。

老師怎麼做?

老師在學校應該多了解學生們的情況,安排一定的心理健康課程,促進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但我還要給老師們提個醒,有時候孤立的冷暴力也屬於校園欺凌的一種,這種冷暴力歸根結底來自於老師,(不代表所有)老師會有意無意的扮演上欺凌者的角色。比如學生犯錯,有的老師會當眾諷刺,挖苦,要是這個犯錯的學生正好屬於易欺凌群體,那他會更加容易被孤立,被冷落。就是提醒每一位老師要杜絕這種情況發生。

相關焦點

  • 校園霸凌or普通衝突?家長該如何分辨?
    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就這些難點,紛紛做了分析和解答,可以說是一篇超硬核的校園霸凌預防+處理指南。希望我們的孩子都擁有快樂美好的校園生活。我小時候是沒有「校園霸凌」這個說法的。其實,區分玩鬧行為與霸凌行為的區別點,最主要的是「對事」還是「對人」。「對事不對人」是成年人世界中一個被普遍推崇的原則。領導們在嚴厲批評下屬後,經常會加上這麼一句。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一、什麼是校園霸凌?11月12日,某小學生被校園霸凌的視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視頻中顯示該小學生跪在地上,被周圍的男生用拖鞋抽臉,視頻中男孩無助地哭泣,周圍的毒打卻久久未停,令人痛心不已。#如何預防校園霸凌#那麼,什麼是校園霸凌呢?
  • 親愛的寶貝,我該如何保護你?校園霸凌何時能停止!
    近日,貴州畢節威寧縣某中學高一女生在校內與同學發生爭吵,隨後被多名男生在學校天台毆打。經醫生診斷,鄧同學右手中指疑似骨質損傷,精神創傷嚴重。對於鄧同學提到的有老師路過但沒有阻止情況,威寧縣警方正在調查中。
  • 校園霸凌:那些被踐踏的少年
    也許我們都知道青春是什麼,但我們從來都不知道我們的青春裡會發生什麼。最近熱播的影片《少年的你》,主人公小北和陳念的青春就是這樣,一場秘而不宣的青春「戰鬥」正在他們的生命中上演,他們將一起守護少年的尊嚴。陳念說:「沒有人教會他們成長,更沒有一節課去教他們如何成長」,青春的迷茫和苦澀正是由此開始。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但是在性善論的對面還存在著性惡論,從古至今,圍繞著兩個觀點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過,一個成人的善惡會受到成長過程中非常多的因素影響,而小孩子大部分時候就是純真的代名詞,雖然偶爾有「熊孩子」的稱呼,但是到底還是帶著善意的調侃意味,而最近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的新聞充斥在每一個新聞網站,有些內容殘酷得令人吃驚,甚至讓人背後一涼。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一個問題——孩子是否真的是善良的呢?
  • 關於校園霸凌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遭受霸凌的孩子為什麼「不說」——為什麼會有「校園霸凌」關於被霸凌者由於青少年自我意識保護薄弱,缺乏安全認知,也沒有家長正確的告知遇到霸凌時該如何做,作為當事人沒有這個意識,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他們往往選擇了沉默,也漸漸認為自己是做錯了什麼才被霸凌的。
  • 《少年的你》 | 面對校園霸凌,李玫瑾教授支持打回去
    《少年的你》講述了一對背景截然不同的少年如何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故事。片中,女主陳念是一名成績優異的高考復讀生,正在全力備考,而男主小北是社會上的小混混,原本毫無交集的兩人因為一起校園霸凌引發的意外事件而聯繫起來,從此彼此的生命都發生了改變。
  • 網絡霸凌現狀:女性參與者和受害者都會對校園學習生活失去信心
    學生們在完成關於過去三個月是否實施過網絡霸凌或是否是受害者(即發送或接收到網絡威脅或攻擊言論、圖片或視頻)的調查問卷後,也接受了對於學校和學習生活的態度的調查。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表示自己頻繁參與網絡霸凌的女學生在學校也是被同學孤立最嚴重的。這種來自同學的孤立的感受,也可以預測出該女生對於校園和學習生活的看法和態度。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這種由施暴者出於嫉妒、憤怒、渴求權力與威望的心理所施加給受害者的口頭及肢體上的攻擊性行為,愈發頻繁地暴露在人們的視線中。 隨著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事件登上報紙新聞,荷蘭人民對校園霸凌的關注度一再攀上峰值。2016年,treitervlogger以35%的得票率當選荷蘭年度熱詞 ,該詞指的是將霸凌過程拍攝下來,並將其公開散播的人。
  •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們該如何保護「少年的Ta」?
    但最令人叫好的還是它把「校園霸凌」再次搬上了屏幕,引發了大家的深思。近些年來校園欺凌事件確實越來越多的出現,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作為家長,我們如何辨別孩子是否被欺凌?以及要是孩子正在受到欺凌,我們該怎麼辦呢?
  • 《黑色燈塔》告訴你校園霸凌的可怕之處,我們又能做什麼?
    校園欺凌的不良影響:1、霸凌受害者霸凌對受害者心理健康產生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受害者更容易有高焦慮水平、社交障礙以及抑鬱。由於被霸凌帶來的不安全感,使得受害者在學校很難集中注意力,很多受害者會曠課甚至輟學,影響學習成績。
  • 湖北孝感發生一起事件,校園霸凌再次上演,結局令人不安
    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屢屢發生,很多暴力場面很難想像,未成年人如何在校園保護自己,成為社會大眾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最近,在湖北孝感某中學再次上演校園霸凌事件,場面令人痛心,結局令人不安。近日,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市某中學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事件。從視頻中我們看到,身穿粉色上衣的女生被其他多名女生堵在學校廁所裡,輪流對其扇耳光,這一幕場景不敢想像居然是中學女生所為,場面令人氣憤。據了解,這起霸凌事件的起因是被欺負的女士和班內的一名男生走得很近,引起這些女生們的不滿。
  • 抵制校園霸凌,呼喚陽光教育,莫讓「天使」變「惡魔」!
    導言: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01看清校園霸凌,拒絕傷害別人2016年12月,北京中關村二小霸凌事件經文章《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在網絡上發酵,引發社會熱議。
  • 經常在韓國影視作品中出現的校園霸凌,為何我們才擺上檯面?
    種種先例告訴我們,傷害並不能被時間所撫平,即便當時遭受霸凌的人沒有做出像片中胡小蝶那樣跳樓的自殺行為,選擇一了百了。但這種惡劣影響想必也會伴隨受害者今後一輩子的生活。在學校讀書的日子,是用以建立三觀的重要時間段,當面對一個充滿惡意的周遭,如何還能在今後的人生中擺正自己的位置?韓國的影視作品中,不管是電視劇或者電影,都曾經花重墨去探討各式各樣的「校園霸凌」,例如以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韓公主》,講述了41名男學生輪流性侵女中學生的故事。
  • 牢記3句話,從小拒絕做校園霸凌受害者
    或許在很多家長印象裡,校園霸凌只有施暴者和受害者,但其實,冷漠的旁觀者也是施暴者,包括目睹事件的同學、老師、甚至家長本身。因為在被欺凌的孩子眼裡,冷漠的家長往往是壓死自己最後希望與光亮的人。當孩子向家長說起被欺凌這件事後,也得不到家長的重視,他們反而會質問孩子"為什麼那麼多人偏偏只欺負你一個人?"、「多大點事,同學間有點打鬧是正常的」。這些不在意或者質問的態度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而且,旁觀者的冷漠也助長了霸凌者的威風,從而增加霸凌行為再度發生的機率。
  • 金馬影后被灌拖布水粉筆灰、戀愛中地位卑微|我們如何應對校園霸凌
    根據心理學家Jaana的定義,霸凌包括帶有目的性的恐嚇和羞辱,通常表現為一個在體型力量或人際關係上更具優勢的人對相對弱小者進行的威脅、貶低和侮辱,也就是我們通俗中所說的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有的孩子甚至覺察不到是自己受到了不該有的對待,反而將取笑或孤立認為是自己問題導致的,從而形成心理上的自卑感,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甚至萌發出「我天生就該被欺負」的想法。。對於霸凌者來說則是一種無形的「鼓勵」,從而變本加厲、惡性循環。通常情況下,只有當這件事影響到孩子行為的時候才往往會引起家長的關注,比如恐慌害怕去學校,或不敢與人交往,甚至會因為過度保護自己而去傷害別人。
  • 校園霸凌,現實遠比電影殘酷
    在我國,29%的學生曾在30天內遭到過校園霸凌、55.5%的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案件多發生在廁所等隱秘場合、57.5%的案件涉及故意傷害、11.59%的案件導致受害人死亡……校園霸凌並不僅是毆打暴力毆打、虐待以及肢體衝突,這是大部分人理解中的校園霸凌,但校園霸凌遠不止此,還包括言語霸凌、社交霸凌等多種形式。
  • 但背後的校園霸凌,卻是千萬人青蔥歲月不能...
    可有多少人知道,現實中真實校園裡,還會有無數個胡小蝶和陳念,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而真正經歷過校園霸凌的人,很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那段難忘歲月。 電影中每個人的結局,都不可稱為幸運或歡喜,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悲劇時時刻刻天天都在上演,這些悲劇,本來都是可以被阻止的。
  • 從電影《懲戒者》談校園霸凌
    每每看到校園霸凌的案例,桃子爸爸也是恨得牙根痒痒,一方面希望國家能儘快出臺政策,阻止校園霸凌行為的產生;另一方面也為我的小公主桃子暗戳戳地祈禱:這事可別發生在咱孩子身上。思來想去,桃子爸爸覺得只祈禱沒啥用,還不如寫點東西,讓各位家長學會幫助孩子向校園霸凌說再見。校園霸凌是指學生之間的權力不平等的攻擊性行為,是長期、反覆發生的,或者有持續發生的可能性。
  • 為什麼校園霸凌中,好學生很少會成為「目標」?聽聽老師怎麼說
    學校應該是一個安靜祥和、充滿快樂的地方,但是,近幾年學校卻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霸凌問題。雖然所有的家長和老師都不希望學校霸凌事件的發生,但是它卻經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相信大家也經常聽到各種各樣的校園霸凌事件,甚至很多家長的孩子就是霸凌事件中被霸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