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每一位「糖友」的身心健康——糖尿病伴抑鬱焦慮障礙

2020-12-24 騰訊網

約1/4的2型或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鬱症狀或抑鬱障礙。伴有抑鬱、焦慮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易得到滿意的控制,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可能高於普通糖尿病患者。

今天就了解一下糖尿病伴抑鬱焦慮障礙。

1.臨床特點

(1)有證據表明,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2)女性抑鬱的發生率都顯著高於男性。

(3)妊娠糖尿病患者,或產後糖尿病患者也是抑鬱發生的高危人群。

2.疾病類型

(1)糖尿病患者中常見的焦慮症狀和可診斷的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軀體變形障礙、強迫障礙、特定恐懼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

(2)除抑鬱、焦慮外,一些其他心理行為障礙(如認知、人格、飲食、睡眠、性功能等)也常見於糖尿病患者。

3.誘發因素

引起糖尿病患者焦慮的常見因素是:對高血糖、未達降糖目標、胰島素注射或輸液,以及對發生併發症的擔憂。

4. 相關治療

心理健康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部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鬱、焦慮情緒,幫助患者及早擺脫不良心理、恢復自信,不但有助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助於糖尿病的控制。

(1)心理狀態的評估應始終貫穿糖尿病的治療。尤其是對有抑鬱、焦慮史的糖尿患者,在病情變化(如出現併發症)或存在其他心理社會因素時,應特別注意情緒評估。

(2)心理治療尤其是認知行為療法對抑鬱、焦慮等情緒障礙有效。糖尿病管理團隊成員應能提供必要的心理諮詢,最好有專業的心理治療師或有經驗的精神科醫師加盟,以便提供更為專業的心理治療服務。

(3)當患者有以下表現時應將其轉至具備糖尿病知識的精神科醫師就診:抑鬱症、焦慮症、人格障礙、藥物成癮、認知功能障礙等。

(4)抗抑鬱治療可改善糖尿病抑鬱症患者的抑鬱,但某些抗抑鬱藥物可能對血糖控制和體重造成不良影響。

(5)精神藥物治療時間越長,患糖尿病的危險性越高。精神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鋰鹽)有誘發或加重糖尿病的不良後果,並且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抗精神病藥物(尤其是第二代藥物)可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的危險

(6)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應該每月檢測一次血糖和體重,治療過程中體重增加者應進行常規血液生化檢查。

綜上,希望「糖友」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夠關注糖尿病伴抑鬱焦慮障礙,並且積極防治。

相關焦點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不涉及焦慮症狀,但有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抑鬱症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慮。 抑鬱狀態中,患者常表現出自罪、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好、做什麼都沒有意思、未來一切都沒有希望,行為上也會感到做事困難、想要迴避過去顯得簡單或有趣的活動。
  • 處方阿片類藥物的使用與重度抑鬱、焦慮和壓力相關障礙的風險
    處方阿片類藥物的使用與重度抑鬱、焦慮和壓力相關障礙的風險 2020-11-16 1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焦慮、抑鬱有哪些臨床表現?
    (2)急性焦慮發作(驚恐發作、驚恐障礙) 瀕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透析患者跟正常人一樣,而一旦發作時(如:誘導期透析的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治療方案改變等),患者突然出現極度恐懼的心理,體驗到瀕死感或失控感。
  • 【健康有約】抑鬱焦慮和精神健康
    今天我們《健康有約》節目就邀請到 臨汾市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郭宇新 帶大家一起了解 什麼是抑鬱和焦慮曾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進修學習,多次參加中美、中德聯合舉辦的心理治療培訓班,擅長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心理障礙的心理治療與諮詢
  • 走近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原創 李茜 精神衛生686在中國,焦慮障礙的終身患病率高達7.57%,是各類精神障礙中最高的。但現實中焦慮障礙的識別率和治療率並不理想,很多患者飽受數年痛苦後才走進精神科診室。因此我們有必要提高對焦慮障礙的認識。
  • 一本漫畫治癒無數抑鬱、焦慮、進食障礙患者,你不該錯過
    這本書是一位年輕英國插畫師露比·艾略特( Ruby Elliot)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所著的漫畫,名叫《今日大吉,諸事不宜》(It's All Absolutely Fine)。「16歲,我成了重度抑鬱症患者」露比·艾略特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英國姑娘。但16歲那年,她患上了重度抑鬱症和進食障礙,每天都在痛苦中度過。
  • 產後焦慮失眠、抑鬱?醫生:不是矯情,是病!千萬不可大意!
    在分娩孩子之後,由於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情感精神障礙疾病,常伴隨焦慮發生。大概有50%~80%的女性,在分娩後的3~7天開始出現情緒不穩定、失眠、食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頭痛、易怒、苦惱等情況,大多能在產後10~14天緩解。
  • 女子長籲短嘆「夜半哭聲」嚇壞鄰居 原是焦慮導致睡眠障礙
    武漢交通廣播記者徐睿捷、通訊員 馬遙遙發回報導: 這段時間,漢口三陽路某小區的一戶居民每到深夜,就會被一陣陣女人哀怨的長籲短嘆和低聲哭泣從睡夢中驚醒,十分害怕,最後才了解到原來是鄰居家的女主人因為這段時間家裡老人中風,丈夫每晚要在醫院守候,兒子高考失利,焦慮成疾導致了睡眠障礙。
  • 【科普指南】焦慮障礙:無法描述的痛苦,卻深深籠罩著我
    焦慮障礙包括那些以過度的害怕和焦慮,以及相關行為紊亂為特徵的精神障礙。害怕是對當下真實的或者迫在眉睫的威脅的反應,焦慮是對未來威脅的預期。 「焦慮」離焦慮症,到底有多遠?
  • 十個人中將近五個有抑鬱傾向,三個伴有抑鬱焦慮,為什麼會這樣?
    一點都不誇張,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上,人們活的壓力山大、心浮氣躁,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去及時調整心理狀態和化解情緒,導致抑鬱焦慮居高不下,是時候要「修理」我們這顆「飽受風霜」的心了,那麼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如何避開這個「雷區」,如何避免孩子成為「重災區」?
  • 【雙相障礙】雙相障礙Ⅱ型抑鬱發作患者認知功能損傷特徵研究
    結論雙相障礙Ⅱ型抑鬱發作患者存在廣泛而多維度的認知功能領域損傷,發生率較高,以工作記憶、視覺學習和社會認知損傷更為突出;且發作次數越多,詞語學習及推理與問題解決能力越差。雙相障礙包括雙相Ⅰ型障礙和雙相Ⅱ型障礙,其主要特徵為個體的心境不穩定,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亦有重性抑鬱發作[1]。研究顯示我國雙相障礙加權年患病率為0.5%,加權終生患病率為0.6%[2]。
  • 【科學體檢全攻略】焦慮與抑鬱的症狀自測,來看看你的焦慮程度!
    焦慮自評量表 (SAS) 焦慮自評量表,無論量表的構造形式還是具體的評定辦法,都與抑鬱自評量表十分相似。一般來說,焦慮總分低於50分者為正常;50-60者為輕度,61-70者是中度,70以上者是重度焦慮。 SAS的20個項目中,第5,9,13,17,19條,此5個項目的計分,必須反向計算。 注意 應用評價 SAS 是一種相當簡便的分析主觀焦慮佔感覺的臨床工具。
  • 筆記|《變態》C6 焦慮障礙(中)
    (2)患者設法避免這種情景,或者帶著痛苦忍受著,或者帶著焦慮心情擔心驚恐發作的發生,或者就此提出要有人陪伴。(3)排除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PTSD或離別性焦慮障礙等精神障礙引起的各種焦慮或恐怖性迴避。
  • 抑鬱和焦慮會讓你「頭大」
    然而,目前許多抑鬱症對大腦影響的研究,並不能說明患有抑鬱症的人也經常會感到焦慮這一事實。」該研究旨在提供一個全面的總結,研究腦結構變化與抑鬱的相關性,使用MRI測量全腦和(或)區域體積變化和抑鬱障礙的聯繫,以提供一個更具針對性的臨床診斷方法。值得關注的是,該研究還將全面研究抑鬱與焦慮共存的情況下,對大腦的影響。
  • 治療抑鬱焦慮的方法又是什麼呢?
    經調查顯示,臨床上約有33%-95%的抑鬱症患者同時合併焦慮症,而且二者症狀有重疊,如食慾下降、睡眠障礙、心肺和胃腸道不適、易激惹、疲勞等,二者在發病機理、病狀表現等方面確實具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是二者又必須進行鑑別、不能混淆。因為抑鬱症的自殺率高,危害性較大,患者既有抑鬱症狀、又有焦慮症狀時,優先診斷為抑鬱症。
  • 抑鬱、焦慮氣質的形成多半是這幾個原因導致的
    筆者自身也是屬於焦慮、抑鬱氣質的人,感受更深,所以這篇文章融合了自身的經驗來敘述。焦慮、抑鬱氣質的人有什麼特徵呢?行為模式方面:環境適應能力較差,只適應熟悉的環境,對於有變動的會感覺很崩潰,也不太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因為嘗試對於焦慮氣質的人來說意味著沒有安全感,所以行為顯得有些呆板。焦慮、抑鬱氣質的成因有哪些?基因。
  • 75%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有精神障礙,2張圖自測是否有焦慮問題
    據我所知,強直患者通常思想負擔重,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焦慮、懷疑、失望、抑鬱,甚至自我拋棄。在門診部,我經常遇到一些病人說:忘了痛,我會硬扛著,最後殘疾……這不僅會直接影響疾病本身的治療效果,還會引發嚴重的心理疾病。
  • 抑鬱症:焦慮抑鬱引起的軀體症狀太難受了,如何改善它們?
    患者的自身體會是:不僅僅情緒焦慮或者說低落絕望,還伴隨著這些嚇人的軀體症狀,使得自己一度陷入在了恐病、疑病的心理當中。而這種心理,又從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自己的焦慮和抑鬱情緒,再次使得自己就像陷入到了一條「萬劫不復和馬上要死去的感覺的道理上」。
  • 今天的你抑鬱或者焦慮了嗎?如果兩樣都沒有你還能算個現代人嗎?
    根據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的患病率是4.98%,抑鬱症和焦慮症患病率接近7%。 抑鬱症和焦慮症好像成了現代人的標配了,如果有那麼一段時間感覺不到抑鬱或者焦慮,似乎就要跟這個世界脫節了。
  • 致類風溼關節炎病友:陽光總在風雨後,樂觀心態遠離「抑鬱」
    臨床表現為受影響關節的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為什麼要提防抑鬱症?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不可低估的疾病。它不僅會引起慢性疼痛,嚴重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隨著病程的發展,患者的關節逐漸變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並且疾病將繼續延長。 ,導致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這些因素將給患者帶來精神壓力並導致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