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抑鬱和焦慮會讓你「頭大」

2020-12-24 健康界

抑鬱症是全球範圍內最普遍和致殘率最高的精神疾病,約4.4%的人飽受抑鬱症的折磨1

圖1: 抑鬱症導致過早死亡、致殘的比例

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是性格缺陷導致,認為憑藉意志就能戰勝疾病,卻忽視了精神疾病源於大腦功能異常這個事實。

抑鬱症的危害,首當其衝就是對大腦的影響。在抑鬱症患者的大腦中,這種異常就表現在偏向於負性情緒和消極想法的網絡活躍,而偏向於快樂情緒和積極想法的網絡功能降低,外界的正面刺激已經很難傳達到患者的意識層面,就好像一直有一個人在耳邊不停重複著讓人絕望和自卑的言語。

圖2: 抑鬱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圖蟲創意)

海馬體位於大腦丘腦和內側顳葉之間,屬於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負責長時記憶的存儲轉換和定向等功能,它也是阿爾茲海默症的主要病變區域。已有研究證實,抑鬱症患者大腦海馬體較正常人顯著縮小2雖然有大量的文獻,開始探討與抑鬱症相關的大腦結構變化,但目前除海馬體外,大腦其他部位的結構差異尚未達成共識。

2020年7月29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Neuroscience》上題為「Volumetric brain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depression in association with anxiety: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與抑鬱症相關的臨床患者腦體積差異:薈萃分析的系統評價)」的研究報告顯示,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抑鬱症或與個體大腦萎縮區域的尺寸有關,但當抑鬱症與焦慮症搭配時,大腦的這一區域就會明顯變大。

圖3:DOI: 10.1503/jpn.190156

研究意義

該文的作者Daniela A. Espinoza Oyarce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抑鬱症往往不是一種單相的疾病,常與其他精神疾病共同出現,最為常見的就是焦慮症。然而,目前許多抑鬱症對大腦影響的研究,並不能說明患有抑鬱症的人也經常會感到焦慮這一事實。」

該研究旨在提供一個全面的總結,研究腦結構變化與抑鬱的相關性,使用MRI測量全腦和(或)區域體積變化和抑鬱障礙的聯繫,以提供一個更具針對性的臨床診斷方法。值得關注的是,該研究還將全面研究抑鬱與焦慮共存的情況下,對大腦的影響。

研究對象及方法

研究人員搜索了Cochrane Library、MEDLINE、PsycInfo、PubMed和Scopus資料庫2018年9月13日之前所有的病人數據,以進行MRI病例對照研究,這些研究報告了健康成年人和抑鬱症患者的腦體積變化。本研究使用薈萃分析來總結平均體積差異,並使用薈萃回歸來評估人口統計學、抑鬱因素和大腦結構改變之間的聯繫。

該研究共總結了112項研究,評估了4911名健康參與者和5934名抑鬱症參與者(平均年齡49.8歲,68.2%女性)的大腦結構變化。

圖4: 研究流程圖

研究結果

1、抑鬱症導致大腦全局或局部區域體積差異

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共總結大腦11個區域的相關研究,其中包括4個全局結構和7個皮層下結構。提供了健康對照者和抑鬱參與者在每個區域的體積差異。結果表明,在晚發性抑鬱症和多次發作的抑鬱症中,體積效應更明顯。抑鬱和無共病的成年人殼核、蒼白球和丘腦體積明顯減少,灰質體積和顱內體積顯著減少;其中以海馬區影響最大(左海馬體體積最高降低6.8%,p<0.001)。

圖5展示了抑鬱症總體、不存在併發症、存在併發症的患者大腦各個區域結構的改變。其中,正值代表健康對照者的擁有更大體積,負值代表抑鬱症參與者擁有的更大體積。

圖5: 抑鬱症患者與健康成人的腦體積差異。*** p <0.001,** p <0.01,* p <0.05。GMV =灰質體積;ICV =顱內體積;LAV =左杏仁核體積;LCV =左尾狀體積;LHcV =左海馬體積;LPaV =左蒼白質體積;LPuV =左殼蛋白量;LTV =左丘腦體積;RAV =右杏仁核體積;RCV =右尾狀體積;RHcV =右海馬體積;RPaV =右蒼白球體積;RPuV =右殼蛋白量;RTV =右丘腦容量;TAcV =總體積;TAV =杏仁核總體積;TBV =總腦容量;TCV =總尾狀體體積;THcV =海馬總體積;TPaV =蒼白質總體積;TPuV =總酪蛋白量;TTV =丘腦總體積;WMV =白質體積。

2、海馬體體積變化

該文報導,共有51項研究報告了抑鬱症患者海馬總體積差異(n=4723,平均年齡48.6歲,女性63.2%)。總合而言,抑鬱參與者海馬總體積降低3.2%(z=5.026,p<0.001)。研究人員還發現在3個亞組中,海馬體體積有顯著性差異。與健康對照相比,有合併症抑鬱參與者海馬總體積降低4.3%(z=4487,p<0.001);晚發性抑鬱參與者海馬總體積降低5.9%(z=3.464,p<0.001),多次發作的抑鬱參與者海馬總體積降低5.9%(z=3.503,p<0.001)(如圖6)。

圖6: 抑鬱症患者總海馬體體積變化

3、杏仁核的體積顯著增加

研究人員發現,在不同抑鬱症的研究中,對杏仁核中體積的變化並不一致,並且,多項研究顯示,杏仁核僅在控制藥物狀態時才顯示出顯著的體積差異。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顯示,杏仁核體積大小的改變,並不能僅用抑鬱症這一單項精神疾病解釋。較高的杏仁核體積僅在合併焦慮的背景下被識別,這與焦慮相關研究中杏仁核體積差異的結論一致。患有抑鬱和共病焦慮的成年人,杏仁核的體積顯著增加(3.6%,p<0.001)。同時共病焦慮,使抑鬱症對海馬體的影響平均降低3%(如圖7)。

圖7: 合併焦慮後,杏仁核體積變化

研究結論

本研究結果總結了與抑鬱症相關的大腦變化,提出需要考慮是否存在焦慮合併症。合併症焦慮症掩蓋了抑鬱症本身帶來的腦體積差異,從而降低了體積差異的影響,本文作者強調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焦慮合併症對腦結構帶來對影響,以更好地了解每種疾病在腦結構中的獨立作用。這些發現進一步強調了需要建立長期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改善心理健康,並防止在以後的生活中,產生對神經認知障礙的累加效應。作者也指出患有抑鬱症且無合併焦慮症的人發生神經認知損傷的風險較高;篩查焦慮症狀可以有效地針對這一人群進行早期幹預。

關注抑鬱症患者的杏仁核體積差異或成新的治療策略

本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同時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個體大腦中很多區域萎縮地更少,甚至大腦杏仁核的尺寸還會增加,這也表明,很多時候抑鬱症對於大腦的影響可能被低估了。

最後,該文另一個作者Espinoza Oyarce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我們的研究首次指出,共病焦慮的情況下,抑鬱症對大腦的影響可能會被掩蓋。」他還表示,在未來,他們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在證實這一觀點,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杏仁核區域而言,抑鬱合併焦慮症或許會導致該區域處於過度活躍狀態。

參考文獻:

1、Whiteford, H. A. et al.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mental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Lancet 382, 1575-1586, doi:10.1016/s0140-6736(13)61611-6 (2013).

2、Arnone, D., McIntosh, A. M., Ebmeier, K. P., Munafò, M. R. & Anderson, I. 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 in unipolar depres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es. 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22, 1-16, doi:10.1016/j.euroneuro.2011.05.003 (2012).


相關焦點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專家:抑鬱和焦慮其實是相伴而生的,抑鬱症一般會伴有焦慮的症狀,焦慮症也會伴有抑鬱的症狀。 焦慮症,是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的神經症,神經症表現為無明確對象的提心弔膽或運動性不安。抑鬱症是重型的精神疾病,以持續而顯著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失眠以及精神活動的全面抑制。
  • 如何靠自己走出抑鬱和焦慮?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理機制呢?榮格說潛意識即命運,內在想像包括潛意識。當我發出一個預言後,為了維護「我是對的」(內在想像)這份自戀,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那些符合我預言的信息上,而那些不符合我預言的信息,就被我忽略了。這樣一來,我看到的世界,就符合了我的預言。
  • 焦慮、抑鬱有哪些臨床表現?
    1、焦慮有哪些臨床表現? 焦慮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透析患者更為嚴重。其中包含著急、掛念、優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它與危急情況和難以預測、難以應付的事件有關。事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
  • 心疼胡歌之前,先心疼你自己吧!你有過焦慮或抑鬱嗎?
    抑鬱症是一種以情緒顯著而持久的低落為基本表現,並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異常的精神障礙,心情鬱悶和興趣減退是抑鬱症的核心。焦慮的人是過度的擔心、恐懼、疑慮、過度渲染情緒的狀態,但還是會存在積極的狀態。相同的表現是:情緒的無法控制、低落、抑鬱、睏倦、疲乏。抑鬱也會伴隨焦慮,二者相互並存。
  • 心理學家:內心捨棄3種東西,你會離抑鬱焦慮越來越遠
    文/老K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焦慮。戴爾·卡耐基曾說過,應對焦慮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 而一個人究竟要怎麼才能活在當下呢?
  • 【科學體檢全攻略】焦慮與抑鬱的症狀自測,來看看你的焦慮程度!
    焦慮自評量表 (SAS) 焦慮自評量表,無論量表的構造形式還是具體的評定辦法,都與抑鬱自評量表十分相似。它也是一個含有20個項目,分為4級評分的自評量表,用於評出焦慮病人的主觀感受。 1. 項目、定義和評分標稚 SAS採用4級評分,主要評定項目所定義的症狀出現的頻度,其標準為:「1」沒有或很少時間:「2」小部分時間:「3」相當多的時間;「4」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
  • 離職,焦慮,抑鬱,HEAL療愈法幫你走出困境
    19年10月份從上一家公司裸辭,原計劃休息一段時間到年初應該會比較好找工作,但是疫情徹底打亂了計劃,解封復工後依然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像大多數長時間待業的人一樣,時間拖得越久,來自於家庭、經濟方面的壓力越大,我開始變得焦慮、抑鬱,嚴重的時候甚至整夜失眠,只有熬到了早上8點左右才會感到睏倦。
  • 十個人中將近五個有抑鬱傾向,三個伴有抑鬱焦慮,為什麼會這樣?
    一點都不誇張,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上,人們活的壓力山大、心浮氣躁,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去及時調整心理狀態和化解情緒,導致抑鬱焦慮居高不下,是時候要「修理」我們這顆「飽受風霜」的心了,那麼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如何避開這個「雷區」,如何避免孩子成為「重災區」?
  • 如何打破焦慮、抑鬱的惡性循環?心理學家:做好這一點你就成功了
    心理學家:做好這一點你就成功了很多焦慮、抑鬱的朋友在自我調整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相似的問題。比如: 「為什麼按照『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去接納,但是自己的焦慮症狀卻沒有減輕?」「怎麼樣才能做到接受症狀,它讓我那麼難受,我怎麼可能接受它。有時候強迫自己,反而讓自己更加痛苦。」還有很多朋友會問到:「活在當下就可以遠離焦慮抑鬱。
  • 經常吃這6種食物的人,很可能被焦慮和抑鬱「盯上」
    吃糖會讓一個人快樂嗎?聽到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下意識的回答都是當然會。但對於一些具有焦慮或抑鬱的人來說,含糖量高的食物會讓本就焦躁的情緒雪上加霜。高糖食物會讓血糖急劇上升,隨後再出現急劇下降,這種跌落會加劇焦慮感。
  • 運動居然還能抗壓力、抗焦慮、抗抑鬱
    書裡面談到了壓力、焦慮、抑鬱,都是可以通過運動來解決的,運動就相當於是臨床的一種藥物一樣,對於壓力、焦慮、抑鬱情緒有改善的作用。運動個20分鐘,就相當給自己來一劑興奮劑這麼理解。可以說是免費,而且效果又好,還沒有任何副作用,順帶還鍛鍊了身體。真是焦慮症和抑鬱症人士的福音啊。
  • 抑鬱、焦慮氣質的形成多半是這幾個原因導致的
    現代社會生存壓力大,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心理問題也層出不窮。心理問題所呈現的症狀只是表象,想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除了對此有個正確的認識之外,也要深究症狀背後的成因,搞清楚問題的前因後果,更有利於心態的良性發展。
  • 關乎每一位「糖友」的身心健康——糖尿病伴抑鬱焦慮障礙
    約1/4的2型或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鬱症狀或抑鬱障礙。伴有抑鬱、焦慮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易得到滿意的控制,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可能高於普通糖尿病患者。
  • 想要靠自己走出焦慮抑鬱,你必須朝這個方向走
    痛苦和症狀並不是問題可能很多人會說,這些煩人的症狀把我害得這樣慘,你卻告訴我這些沒問題?我經常會收到很多私信問題,老師我抑鬱症了怎麼辦,我焦慮了怎麼辦等一系列問題,其實這個時候我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因為所有的症狀都是在告訴你一些答案,這就和生理得病了是一樣的,比如一個人得了胃病會胃痛,但是如果你總是揪著胃痛,甚至開一些止痛片反而掩蓋了疾病的真相,心理疾病可能你的焦慮抑鬱是提醒你療愈一些潛意識的創傷,這些才是導致你問題的本質,我們要解決的並非是這個症狀,而是需要通過症狀去看見很多的線索。
  • 抑鬱症:焦慮抑鬱引起的軀體症狀太難受了,如何改善它們?
    但是他們因為這些小毛病,本身就焦慮和抑鬱了,加上這種刺激一來,自身又開始不淡定了,就這樣自己開始踏上了一條更加焦慮、更加抑鬱的惡性循環的困苦道路上了。其實,很多的心理障礙或者問題,都是跟我們不能理性與合理去看待有著直接的關係,比如身體的一些小毛病,自己過度誇大它,或者盲目的自己嚇自己,以至於造成了自身盲目的恐懼和焦慮。
  • 論文模板丨患者抑鬱和焦慮的患病率因素研究,發在8分+期刊
    例如,在酒精使用障礙患者中,焦慮和抑鬱分別佔11.1%和33%;類似地,靜脈注射藥物患者中分別有7.3%患抑鬱和2.9%患焦慮。抑鬱和焦慮不僅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下降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影響到包括遵守醫囑、服藥,以及參與社會風險行為(酒精和藥物)的許多方面。然而,在肝硬化患者中,對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患病率還知之甚少。
  • 孩子叛逆、早戀、脾氣大,除了焦慮,父母還能怎麼辦?
    每到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陷入年底焦慮之中。做父母的,為放假期間孩子的學習、親子間的相處焦慮;沒成家的,為催婚催嫁感到焦慮;還有年初立的flag、未完成的KPI,每一件事都壓得人喘不過氣。小編友情提示,特殊時期,除了要勤洗手戴口罩,預防新冠病毒,還要警惕這些「情緒病毒」,處理不當,可能後悔終生!
  • 母親抑鬱或焦慮嬰兒心率明顯快
    歐洲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母親遭遇抑鬱或焦慮等情緒異常,小至3個月大的嬰兒在心理壓力測試中心率會明顯快於其他健康母親的孩子。研究人員擔心這可能對孩子心理健康產生持久影響,因此呼籲重視女性產後心理健康。德國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大學、烏爾姆大學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研究人員合作,招募50名母親及其不到一歲的孩子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請每對母親和孩子參加「面無表情測試」,即母親先跟孩子玩耍2分鐘,然後切斷與孩子的所有互動,面無表情直視孩子,再過2分鐘後恢復與孩子玩耍。
  •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時間:2020-12-02 18: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為大家分享壓力大焦慮怎麼辦,接下來小編就來介紹。
  • 治療抑鬱焦慮的方法又是什麼呢?
    ;⑤與焦慮的體驗同時,有軀體不適感、精神運動性不安和精神功能紊亂;雖然焦慮症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但是兩種疾病卻可合併存在。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們所面對的壓力不斷增大,精神心理疾病發病率也逐漸增高,許多人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抑鬱和焦慮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預防這種疾病,就可以避免抑鬱和焦慮的危害。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預防這種疾病,患者要及時治療這種疾病。那麼,抑鬱和焦慮應該怎麼預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