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像心臟的祛痰強心藥,治胸痺心痞有大能量
從《紅樓夢》裡面晴雯病逝的誘因說起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寶玉的丫環晴雯中了風寒,有些鼻塞聲重,懶得動彈。請來胡庸醫,隔幔診脈後說:「小姐的症是外感內滯。近日時氣不好,竟像是個小傷寒。幸虧是小姐素日飲食有限,風寒也不大,不過是血氣原弱,吃兩劑藥疏散疏散就好了。」
醫生走後,寶玉看了藥方,上面有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藥,後面又有枳實、麻黃。寶玉道「該死,該死,他拿著女孩兒也像我們一樣的治,如何使得!憑他有什麼內滯,這枳實、麻黃如何禁得!」後來又請了王太醫,重開一方,只是方上沒有枳實、麻黃等藥,倒有當歸、陳皮、白芍,藥的分量也減了些。
賈寶玉自作聰明,認定胡庸醫給晴雯開的是虎狼藥。其實胡庸醫不庸,摸脈準確,用紫蘇、桔梗、防風、荊芥散發,用枳實、麻黃消滯,立方有據。若麻黃、枳實用量合適,可以藥到病除。王太醫的方子雖然受到「護花使者」的肯定,但是用藥後晴雯依舊高熱、咳嗽,後來王太醫將疏散去邪的藥減去了,添了地黃、茯苓、當歸的養血之劑。
晴雯終於死在小傷寒的病根上。該投虎狼藥而不投,故而誤事,寶玉、王太醫是有責任的。
枳實在各大醫書評價甚好
枳實,辛、苦, 微寒。功能破氣,散痞, 瀉痰, 消積。 一般多用於食積痰滯,胸腹脹滿痞痛 ,胸痺,痰癖,水腫,便秘,下痢及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等,此外,本品尚能去積血,利心臟,今偏執其破氣,似不信之,故需細言。
《用藥心法》 「枳實,潔古用去脾經積血 故能去心下痞。脾無積血,則心下不痞」,《湯液本草》用枳殼與枳實對比的方法,認為枳實主血 在心腹。故云「殼主高而實主下,高者主氣,下者主血,主氣者在胸膈,主血者在心腹。」 枳實,其性酷而速,破積有雷厲風行之勢,瀉痰有推牆倒壁之威。味苦性寒,降洩導滯。其味兼苦,開散瘀結,入脾胃經,故去脾經積血。因此,《藥品化義》: 枳實專洩胃實。開導堅結,故主中脘以治血分---為血分中之氣藥,惟此稱最。」
《本經》言枳實利五臟,故亦利心也。脾經積血,中焦瘀寒,升降不舒,木不條達,氣上逆搶心,以至胸痺心痛。枳實去脾經積血,瘀積去則升降復常,脾胃自健,五臟受氣而利,亦利心臟也。凡有所淤,阻礙生機 ,心主血脈,血瘀則首當其害。枳實血中氣藥,去瘀則生新,故亦利於心。況「苦寒清三焦之相火,火息則陰足,而五臟皆安也。益氣者,枳實洩滯氣 而正氣受益也,邪去積消,則正氣流通而身輕也。「(《本草經解》)氣流則血流,氣血流通故利心也。
臨證用方舉隅
1、治婦人心脾痛
赤白芍藥、枳實、當歸。手拈散。加草果 、玄胡索、沒藥.五靈脂四味,甘草同等分,姜煎,再磨沉香、木香入服甚效。( 《普濟方》 )
2、治胸痺
心下氣堅,痛刺不可俯仰,氣促咳唾引痛不能食,枳實桔梗湯方:枳實(麩炒)七枚,陳橘皮(湯浸去白炒),桔梗(炒)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3、心中痞
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桂枝、生薑各三兩,枳實五枚。( 《金匱要略》)
4、治卒患胸痺痛
枳實搗末,宜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 《補缺肘後方》)
此外,《金匱要略》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治胸痺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備急千金要方》 細辛散方治胸痺,背痛短氣,二方皆用有枳實洩滯氣、祛瘀血、利心臟。《聖濟總錄》 烏頭丸方治脾積痞氣,胸脅脹滿,氣逆昏悶;白朮湯治脾痺,心腹脹滿,不欲飲食 ,二方皆用枳實降洩導滯,開散瘀結,去腹內瘀血。
祛痰強心
枳實不僅長得像心臟,心室,而且在治療胸痞、心臟病的時候也會時常用到。它主破結實,消脹滿,治胸脅痰痺,心下痞痛消積散解,去胃中溼熱。很多心臟病的人,胸中都有痰,喉嚨裡面有痰,一再咳,在治療痰飲造成的心臟病時,枳實可入小腸,理胃氣,陽明證。
枳實對腦、腎及冠脈血流量有影響;在比較顯著地增加冠脈血流量的同時, 心肌耗氧量略有增加但不明顯,不與冠脈血流量的顯著增加相平行;有較強和較持久的升壓作用;有收縮周圍血管、減少周圍血循環量,同時又有選擇性地降低腦、腎及冠脈阻力,增加主要生命器官血流量的作用,而且有一定程度地縮小脾容積現象。在增加腎血流量的同時,尿量略有增加。枳實靜脈給藥後心率略有增加。異位心律紊亂現象,一般出現不多,而且有改善心肌代謝,加強心肌收縮功能及提高血壓、增加脈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