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一簾心事,掬一捧清泉,淡看流年浮華,靜看世事無常。時光太瘦,指縫太寬,不經意的一瞥,已隔經年。從指縫間流失的是逝去的歲月,褪去殘繭,沉澱的是記憶的精髓。光陰似箭,我斜靠在古樹旁,聆聽夜的低語,記憶的拐角,時光綿長,不訴離殤。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都是在流浪;於我,書便是歸屬。
一書一世界,一語一天堂。讀書讓我們成為一個有度量懂情趣會思考的人,遇見更好的自己。看到夕陽餘暉,你也許會想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鳥,好好看,真好看!向意中人表白時,你應該想到的是: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值知不知。而不是,要不咱倆談個戀愛?心情低落的時候,你可能想到的是: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而非,藍瘦,香菇。
書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卻能擁有一個更好的視角。讀書少,容易讓人迷惘。書是通往智慧的階梯,看得見自己,看得到別人,也看得清未來;不知不覺中滲透你的思考,邏輯,談吐,與人共事各個方面。
林語堂老先生曾說過,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如果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你就必須知道,此刻的你已經墮落了……
或許有人會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何在?」雖然我們讀過的書,時間長了,細枝末葉會被遺忘,但是,剩下來的就成為了我們的素養,它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你: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書的質量,不將就。世紀老人冰心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雖然我更偏好於紙質書,有重量,有質感,伴隨著墨香,或翻閱細讀,或掩卷沉思,伴著一盞清茶,打下一縷陽光,是一種享受,一種生活,很有味道。
好書,出淤泥而不染。外表的花哨,華麗的包裝終歸掩飾不了其本身靈魂的概念。一本有質量的書必然是有內涵,對閱讀者有所啟發的書。讀一本好書,書與我,我與物自然會產生一種共鳴,借用海子的一句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遇上一本好書,就如同功夫可以打開任督二脈,留給你醍醐灌頂的舒心。
喜歡讀書,就是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洗盡鉛華不染塵,冰為骨骼玉為神。喜歡讀書,慢慢地,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境,能夠想到過去的事而不再驚心動魄,面對未來足以從從容容;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