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伯是怎樣的一個人,日軍稱他為名將,而民眾卻說他是一害

2021-01-11 熊熊講歷史

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革命軍,成為這場戰役中的中流砥柱,先後與日寇進行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還有長沙等大型會戰。在這些戰鬥中,國軍軍事集團也湧現出一批,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將領,而這些國軍將領也被世人稱之為抗日名將,抗日英雄。

但是,就在國軍抗日名將中,有一位抗日名將爭議最大,如杜聿明,王耀武,薛嶽,關麟徵都是公認的抗日名將。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國軍抗日名將中,爭議最大的就是湯恩伯。可能熟知那朋友都知道,湯恩伯是民國時期蔣介石軍事集團中高級將領。他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在軍事方面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在軍事生涯中,又遇到了貴人相助,這位就是湯恩伯的義父陳議。他是國民革命軍的元老,和蔣介石的關係不錯,正是在他的介紹下湯恩伯結識了蔣介石。由於在軍事上湯恩伯比較能打,在戰場上屢立戰功,迅速成為蔣介石黃埔系的骨幹人員。

湯恩伯

並且在國民革命軍中,也形成了自己一個小派系,被稱之為湯恩伯系,如陳大慶,王仲廉,石覺,張雪中等將領都是這個派系的重要骨幹人員。而且湯恩伯鼎盛時期統領14個軍,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原王。那麼,作為名震一時的湯恩伯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八年抗戰時期,敵人(日軍)稱他為名將

在抗戰全面爆發後,湯恩伯任第七集團軍總指揮,率部在南口地區阻擊日軍,並且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重創日寇先頭部隊,為國軍在八年抗戰時期開了一個好彩頭。遠在南京的蔣介石聽說湯恩伯打了一場勝仗,很高興,就讓他率部趕往河北漳河南岸阻擊日軍,掩護河北國軍轉移。從這也能看出,在抗日戰爭中,湯恩伯領導的部隊那時得到蔣介石認可的。不然的話,也不會讓他阻擊日寇,掩護其他國軍撤退。

湯恩伯

1938年3月,第五戰區在李宗仁的指揮下,臺兒莊戰役爆發了,當時,為了贏得這一場戰役的勝利,也為了打破日真不可戰勝的神話,蔣介石命令臺兒莊地區周圍的國軍全力投入臺兒莊戰役,打退日寇的進攻。而湯恩伯所部也接到了蔣介石的軍令,增援臺兒莊戰役。經歷一番激戰,在國軍全體戰士共同奮勇殺敵的情況下,最終贏得了臺兒莊大捷,為此戰後,蔣介石論功行賞,湯恩伯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並升任31集團軍總司令。隨後參加八年抗日戰爭,規模較大,影響較大的武漢會戰。雖然,此戰最後以國軍的失敗而告終,但是投入武漢會戰的國軍將領們也是歷經了一番血戰,給予了敵人一定的殺傷力,持帶他們的進攻步伐,而此戰也成為抗日戰爭中的轉折點。

1941年湯恩伯又在豫南會戰中,重創日軍,給敵人帶來了很大的殺傷力,讓華北地區的日軍對湯恩伯銜恨甚深,把他視為日軍天字第一號大敵。稱湯恩伯是國軍將領中,比較難對付的一位將領,也是戰場上的名將,這是敵人對湯恩伯的評價。

湯恩伯

而民眾卻說他是一害

在湯恩伯的官越做越大,手底下的人馬也越來越多時,糧草問題就成了一大難題。 想一想,數10萬部隊,一天要吃多少糧食。加上當時又是處於戰爭年代,包括蔣介石也無法保證前線的部隊糧食供給,既然上級無法保證,總不能讓部隊讓餓肚子吧,於是湯恩伯就在河南派兵徵糧。說心裡話,當時的老百姓生活也不太好過,加上官兵徵糧,這樣搞的是民不聊生。可能加上在徵收糧食的過程中,湯恩伯的士兵與民眾發生了糾紛,加上處理不當,甚至鬧出了人命。所以,經歷此事湯恩伯的名聲也變得極臭,被河南民眾說成是一害。「水旱蝗湯,河南四荒」形容河南當時之四大災害,其中的「湯」就是湯恩伯。

可能湯恩伯在面對日寇,在戰場上殺敵,他是一位抗日名將。但是由於在河南徵糧過程中,因處理不當,採取的方法有點過激,才導致名聲極臭。

相關焦點

  • 湯恩伯死在日本人手術臺, 他死後, 美貌妻女太慘
    36歲之時,湯恩伯被蔣介石任命國民黨陸軍中將,管轄國民革命軍第13軍,當時13軍是國民政府中央軍嫡系主力,在軍內部,亦有「陳、胡、湯」之稱,湯即湯恩伯,陳、胡分別為陳誠和胡宗南
  • 他一個人就害了戰國四大名將中的兩個,他是秦滅趙的功臣,他是誰
    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白起和王翦是秦國將領,廉頗和李牧是趙國將領,戰國四大名將被秦國和趙國瓜分,其中白起是被秦昭襄王賜死的,王翦是自然死亡,善終,廉頗則被趙悼襄王逼走,離開趙國,最終客死他鄉,而李牧則是被趙國最後一任國君趙王遷殺害的,李牧一死,趙國自毀長城,隨後被秦國滅亡。
  • 他被稱為草包司令,如果孟良崮戰役,張靈甫聽他的也許不會丟命!
    而這個有著草包司令之稱的湯恩伯,真的那麼無能嗎?其實並不是,如果當時張靈甫肯聽他的,也許就不會丟命。 湯恩伯也是抗日名將,日本的陸軍大將岡村寧次認為他是「最驍勇善戰的將領」,因為太能打,還被日軍當作最可怕的人,他所帶領的部隊被日軍按照戰鬥力排在最高的甲等。而在國內湯恩伯被人稱作草包。 解放戰爭時期,他屢戰屢敗威望蕩然無存。
  • 1944年河南民變的真相:民眾收繳國民黨槍枝沒投日
    百姓餓死,餵飽的國軍一觸即逃1944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受到重創後孤注一擲,發動了空前規模的「一號作戰」,即湘豫桂戰役。4月17日,日軍渡過黃河,在歷時38天的戰鬥中,以5萬兵力打垮了擁有40萬兵力的湯恩伯部隊,佔領了豫中30多個縣城。
  • 著名戰役:臺兒莊大捷湯恩伯真英雄!李宗仁昏饋誤國!
    於是,李宗仁急派繆澄流(又有史料稱繆徵流)第57軍王肇治第333旅(東北軍),湯恩伯第20軍團1個騎兵團(可能是第13軍)馳援臨沂。   從1938年3月27日晨開始至29日晚,日軍向臨沂發起總攻;日機往復轟炸,大炮猛烈轟擊,並佔領了臨沂外圍許多村鎮。張自忠第59軍在傷亡2000餘人情況下,仍前僕後繼,奮勇拼殺。日軍亦蒙受重大傷亡,始終未能越過臨沂半步。
  • 雙麵湯恩伯賣父求榮,晚年悽涼病死日本
    湯恩伯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人說他是「抗日鐵漢」,忠勇雙全。理由是,在抗戰期間,湯恩伯是少數令日軍最畏懼的國軍將領之一;湯恩伯部是令日軍畏懼的抗日勁旅,被日軍華北方面軍視為頭號大敵,湯恩伯第31集團軍被日軍稱為「精銳的中核兵團」。有人說他是「草包」。
  • 抗日名將張靈甫:在孟良崮陣亡後,他的子女過得怎樣?
    張靈甫作為國軍名將,在抗日戰場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面對外來侵略者,他從不後退,憑藉著自己出色的指揮,一次又一次地將日本人的軍隊擊退。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因為陣營的不同,張靈甫將槍口對準了曾經的友軍。但是這一次,張靈甫並沒有像在抗日戰場上那般厲害,在解放軍面前的張靈甫節節敗退。最後,在孟良崮戰役當中,張靈甫被解放軍擊斃。
  • 湯恩伯軍團,抵達徐州之前,在幹什麼?抵達之後的任務是什麼?
    一時間成為蔣介石嫡系中央軍中名氣最大的將領,也被提升為第20軍團長統轄著,關麟徵的第五十二軍,王仲廉的第85軍,分別統轄鄭國洞的第2師,張耀明的第25師,陳大慶的第89師,張軫的第110師,還有一個獨立的德式炮兵營。
  • 李宗仁一直催促湯恩伯南下,不是沒有道理,後期作用太大了!
    湯恩伯的部隊,來到徐州之後,最開始的任務是阻擊棗莊附近的日軍。但是在這期間,李宗仁一直發電報催促湯恩伯,率軍南下,但是老湯並沒有執行命令。後來兩邊的通訊一度中斷,通訊恢復之後,李宗仁再次電報湯恩伯,讓其率領主力軍團必須迅速南下,如貽誤戰機,按韓復榘前例問罪。緊跟其後,李宗仁又給蔣介石發出了一份電報,說指揮不動湯恩伯。
  • 請問 張靈甫該不該算「抗戰名將」?
    王樹增老師在書中是這樣說的——  「抗日戰爭爆發,張靈甫率五十一師一五三旅三0五團參加上海保衛戰(有人說他沒有參加淞滬會戰,這個,小編沒有能力判斷哈)和武漢保衛戰,並在德安一戰中率部仰攻日軍山地陣地……腿部中彈卻誓死不退,血戰五天五夜後將日軍擊退……德安一戰令張靈甫名傳天下,戰後升為旅長,繼而參加南昌戰役、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衡陽保衛戰,每每勇猛善戰,一九四0年升任五十八師師長
  • 湯恩伯將嶽父出賣後設靈堂祭奠,被蔣介石訓斥後,他含淚焚牌除靈
    湯恩伯將嶽父出賣後設靈堂祭奠,被蔣介石訓斥後,他含淚焚牌除靈 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二級上將湯恩伯的名聲是比較差的。此人"賣師求榮」、"賣父求榮",為了自己的前程,他把自己的恩師兼嶽父陳儀出賣了。
  • 新四軍名將發明一件冷兵器,9分鐘砍倒300日軍,如今卻已失傳
    在雙方展開白刃戰的情況下,一把好的軍刀,將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在一些抗日神劇中,日軍被塑造成了愚蠢、弱智的形象。而事實上,日軍在訓練方面卻非常有素。尤其是陸軍訓練上,日軍是參照一戰後西方陸軍標準訓練的。所以在拼刺刀方面,我軍很難佔到便宜。
  • 抗日戰爭鄂中大怪物,日軍視為心腹大患,國軍為何也避如蛇蠍?
    接受整編的西北軍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王勁哉的第三十八師幾乎參與了初期所有的大型會戰,因在武漢會戰時元氣大傷而被改編為第一二八師,歸屬湯恩伯第三十一集團軍指揮。湯恩伯對於麾下的地方系雜牌軍將領一律是明升暗降、架空兵權,第一二八師劃歸湯恩伯指揮後很快王勁哉便被晉升為副軍長。然而湯恩伯沒想到,王勁哉接到命令後不僅直接嚴詞拒絕赴任,還直接處決了湯恩伯派往第一二八師的副師長。
  • 阿部規秀算哪門子名將,那麼他「名將之化」的說法又從何而來?
    深度摘要:在抗戰中被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將領第二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算不算名將?如果不算,那他「名將之化」的說法又從何而來?在抗戰中被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將領第二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算不算名將?
  • 湯恩伯問八路軍為何總打不散,散了也能收攏?有位將領給出答案
    湯恩伯是蔣介石糜下的一位戰將,也是蔣介石的嫡系,很受蔣介石的器重。在國軍中擔任第二十軍團司令兼第十三軍軍長。這抗戰中,他統領大軍被日軍打得一退再退。這時129師的兩位師長親自找到湯恩伯,希望他不要再退,聯合起來共同抗日。聰明過了頭的湯恩伯不聽勸告,一退再退,最終從山西退到河南。
  • 他為保護日僑,以劣勢兵力大戰蘇軍三天三夜,成為「日軍戰神」
    這一年2月,「皇道派」 少壯軍官以掃除「天皇外圍的壞人」為名,發動了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二二六事變」。根本博本是「皇道派」其中一員,他本來也要在2月26晚,與其他少壯軍官一起行動,但由於前晚喝酒過度而睡過頭錯過了時間,因此逃過了被槍斃的命運。
  • 他是抗日名將,因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死後被僧人秘密守護9年
    他是抗日名將,因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死後被僧人秘密守護9年1937年"七七事變"期間,上海一家洋行有一個叫麥新的23歲小職員創作的《大刀進行曲》,在八年抗戰時唱遍大江南北,多少次彈盡糧絕之際,多少個英雄好漢子弟兵們,就是唱著這首歌,衝向日本鬼子。歌詞中傳唱的就是抗日名將趙登禹的英雄事跡。
  • 此人是抗日名將,只因叛徒出賣而犧牲,日軍都為其感到不值
    而此人是抗日名將,因叛徒出賣而犧牲,日軍皆為其不值!而由他帶領的部隊,在打仗方便很是彪悍,而且還擅長遊擊作戰,讓日本人聞風喪膽,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卻輸在了自己最親近的人手上。連作為對手的日軍多為他不值。
  • 他是國軍五虎上將之一,也是抗日名將,55年回歸大陸官至副國級
    在抗日戰爭時期出現了許多抗日名將。而他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中的虎將。在他帶領的抗日軍隊勢如破竹,打得日軍聞風喪膽。到1955年他回到大陸後官至副國級。那麼他又是怎樣的人物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一講解,衛立煌將軍的抗日事跡。
  • 麥克阿瑟最欣賞一位中國將領,認為他的兵法讓大多數名將自愧不如
    麥克阿瑟不一定是二戰名將裡最出色的,但絕對是故事最多的那位。他永遠叼著一根雪茄菸,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你可以說這是天生的驕傲自大,但他卻配得上這樣高調的姿態。麥克阿瑟身上的頭銜非常之多,在西點軍校,他刷新建校以來畢業生分數最高和最年輕的校長兩項記錄。一戰之前他還是個工程兵中尉,到二戰結束後,他已經晉升為美國陸軍的五星上將。如果不是1944年美國總統選舉,票數感人的麥克阿瑟自己聲明放棄總統競選的話,他的開掛人生似乎沒有止境。麥克阿瑟有兩大愛好,一是打仗,二是製造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