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破產之日」韓國電影追求的默認標準

2021-01-07 做兩件事吧

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電影往往面臨著一個關鍵的障礙——很難將一系列的事件變成一個連貫的情節,有適當的敘事節奏和戲劇性的張力。《國家破產之日》是少有的能夠巧妙地避開這個問題的電影之一,儘管觀眾知道電影的結局是怎樣的,但它還是展現了緊張的場面。

電影根據韓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從三個不同的人的角度講述。

影片的三位主角——司賢(金惠秀飾)、尹正學(劉亞仁飾)和張月秀(許俊浩飾)在處理危機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出色。善意的政府官員思賢努力保護普通人,而工人階級的鴻溝掙扎在危機中生存。與此同時,機會主義者尹正厚打算做空該市場並從中獲利。儘管他們的觀點不同,但他們的反應和行動都觸及了基本的人性,儘管他們的性格大相逕庭,但卻讓觀眾能夠與他們產生共鳴。

事實上,正是這種平衡的視角讓違約變得如此引人注目。許多此類戲劇通常局限於政治或金融視角,缺乏普通人的視角。然而,這部電影成功地展示了金融危機將如何在宏觀和微觀層面影響中國。這有助於故事在多個層面上產生共鳴,幫助觀眾理解其中的利害關係。

因此,我們同情所有的角色(儘管他們可能想要反對解決危機的方案),這也是影片中緊張氣氛的來源。最終,我們知道它將如何結束。但是當你看到這些角色是如何努力工作的,以及他們帶給觀眾的堅定信念時,你就會情不自禁地希望他們成功。這就是電影中衝突的原因,也減輕了觀眾已經知道危機是如何解決的問題。

儘管這部電影是真實的,但卻在能夠保留其陰鬱壓抑的基調的同時,摒棄了毫無意義的堅韌。由於色調柔和、陳舊,它傳達了瀰漫全國的不祥預感,巧妙地提醒我們,金融危機將會多麼可怕。幸運的是,這部電影裡沒有那種韓國帥哥或塑料女孩的胡鬧,而是堅定地聚焦於情節,而不是試圖創造一些膚淺而毫無意義的場面。

相關焦點

  • 國家破產之日 【韓國電影】免費分享
    《國家破產之日》是崔國熙執導的劇情片,由金惠秀、劉亞仁主演,於2018年11月28日上映。
  • 國難與發財——電影《國家破產之日》
    彼時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慘遭重創。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就是根據這個背景拍攝而成。  在這部電影中呈現出一個豐富的社會階層,官僚集團與大財閥的勾結、國際金融資本玩家、挽救國家危機努力的公務員、發國難財的投機者和底層悲慘的小企業主。
  • 《國家破產之日》影評
    一、整體概述《國家破產之日》又名:分秒必爭、國家不渡之日。《國家破產之日》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電影一開始展現出一報紙上顯示的韓國經濟狀況和鐘錶,這凸顯出韓國破產前的一周時間的緊迫性,然後整部電影主要圍繞金慧秀在片中飾演最早預見破產並開始尋找對策的韓國銀行通貨政策小組組長韓詩賢,面對複雜的體系和權利關係,她面前的道路可謂困難重重;劉亞仁飾演在危機中逐利的金融才子尹正學;法國影帝文森·卡索將飾演秘密入韓的IMF總裁。
  • 最「敢」拍的韓國電影,強推《國家破產之日》,看到內心沸騰
    不知道大家提起韓國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覺呢?例如說是韓國的那些現實的電影,其中一種就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一種,關於政府高官的國家破產之日。這部電影是2018年上映的,也就是說距離現在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國家破產之日起實施,韓國的一部現象級電影,一上映就拿了好幾周的票房冠軍。自己想一下也能看得出來,國家破產之日主要講的都是些什麼?
  • 【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和《無名之輩》高清速看!
    其實小元今天想重點介紹的,是另一部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一部只看名字就特別吸引我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講述了韓國破產前一周時間內發生的事。電影分成三條支線展開,各自具有代表性。女主角金慧秀在片中是正義的代表,她飾演的是最早預見國家會破產,並開始尋找對策的銀行政策小組組長:
  • 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一部政治意義大於票房和口碑的佳作
    《國家破產之日》是由崔國熙執導,金惠秀、劉亞仁主演的劇情片。本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講述國家破產前的一周時間內,想要阻止危機的人和追逐利益的人身上發生的故事。 戲劇的衝突能夠把觀眾牢牢的固定在座位上,目不轉睛,對於《國家破產之日》,導演把這種戲劇衝突發揮到了極致。
  • 從國家破產之日到寄生蟲,韓國的民眾是怎麼過來的
    這裡再說回另一部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國家破產之日》在部電影中,導演比較細緻地描述了一個窮人是如何從社會的最底層爬上韓國社會的金字塔的。巨大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罪惡。——巴爾扎克這句話用來解釋這部電影再適合不過。
  • 又一部硬題材韓國電影,大尺度自黑,黑出新境界!-《國家破產之日》
    如果說電影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那麼韓國可能就是最擅長於將生活裡的沉重部分轉化為電影的國家他們熱衷於將現實作為電影的來源
  • 《國家破產之日》觀後感
    這幾天,我抽空看了一部很特殊的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這部影片選材很特殊,自揭傷疤,直擊在1997年席捲亞洲的金融危機中,韓國社會,上下不同階層在金融危機前後不同的反應,尤其是韓國政府高層在危機之前的麻木不仁,在危機之中隱瞞真相,裝腔作勢,無視底層百姓的悲慘,任由底層民眾陷落。這部電影還在反思危機爆發時,政府的政策失誤,失職對社會,尤其是對底層普通民眾造成的巨大傷害。
  • 過分真實,國家破產之日!
    如果離國家破產之日還剩下一個星期,你會去做什麼?做一個英雄,力挽狂瀾,做一個商人,大展投機,還是說現實中的人,絕大多數什麼也做不了。23年前,這項被電影稱之為「韓國國恥」的IMF協議被改編成了電影並搬大銀幕——《國家破產之日》同年這部電影獲得了年度票房冠軍。
  • 電影資源推薦:國家破產之日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國家破產之日導演: 崔國熙編劇: 嚴成民
  • 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即將上映:揭示1997年IMF事件醜陋面目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1997年底,韓國爆發金融危機,股市、匯市雙雙遭遇滑鐵盧,國民經濟陷入癱瘓。韓國政府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施以援手,但後者卻提出苛刻的附帶條件。 如今,由崔國熙導演,金惠秀、劉亞仁主演的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將那段真實歷史搬上銀幕,描繪了金融危機來臨時的眾生百態。
  • 《國家破產之日》射偏了子彈
    相比之下,2018年上映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反而就顯得太過套路,又沒有驚喜。《國家破產之日》海報細細品味《國家破產之日》三條線:政府、平民和投機者,你就能感受到,影片主創團隊的野心,他們似乎想要打造一部韓國版的「《大空頭》+《華爾街之狼》」,但結果卻呈現出一種美劇外殼下的韓劇本質,一如網飛(Netflix)劇集的《王國》(又譯《李屍朝鮮》)。
  • ...核災片《福島50》開拍 韓國講述「國恥日」新片《國家破產之日...
    日本核災片《福島50》開拍左:渡邊謙 右:佐藤浩市據日媒福井新聞11月20日報導,影星渡邊謙和佐藤浩市將出演電影《福島50》。「福島50死士」(Fukushima 50)是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洩漏事故之後,國際社會對當時自願或被迫留下應急搶險者的稱呼。
  • 《國家破產之日》神作背後,是韓國3年重回經濟巔峰的雷霆手段
    韓國電影素來以敢於自黑而聞名,政府當局對於電影產業的開放態度也是國內電影人夢寐以求的。最近韓國便又出了一部神作——《國家破產之日》,將目光聚焦在韓國1997年金融風暴上面。今天淵某就想和大家聊聊韓國的這一次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的影響淵某就不贅述了,韓國便是在這一年從「高收入國家」跌回中等收入國家。
  • 《國家破產之日》——節奏感很好,值得回味的電影
    《國家破產之日》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對了解韓國社會很有幫助。電影主要通過三個人來講述國家破產的這一周,韓國銀行通貨政策組組長韓詩賢(金慧秀),發現國家金融危機苗頭從證券公司辭職後把危機當機會的尹正學(劉亞仁)還有工廠長甲秀(許俊浩)。
  • 江南財貴人|深度影評: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
    上圖為《國家破產之日》電影截圖電影中這個鏡頭,不論歷史是不是真實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美國的大財團確實在控制著世界的經濟。實際情況是,劇情發生的當時,亞洲正經歷著一場空前的經濟危機。說個題外話:英國還有個專家十分驚嘆,中國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居然一點都沒有受影響,反而3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經濟增漲。
  • 國家破產之日,滑天下之大稽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講述國家破產的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從劇情上看,本片頗似一部進行本土化改造的低配版《大空頭》,看似聚焦國家金融危機,實則走的還是揭示政府高層、富商們損民肥私,陰謀竊國的老套路,不免有強行煽情、諷刺之嫌,而本片提出的樸素的理想主義解決手段則更是凸顯了創作者的無知和滑稽。
  • 國家破產之日:還原97亞洲金融風暴,韓國從暴富到破產僅用7天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聚焦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上個世紀90年代韓國發展的如日中天,漢城奧運會、亞洲四小龍、加入「經合組織」,這些舉世矚目的大事件預示著韓國邁入了發達國家陣營,振奮人心的報告鋪天蓋地,韓國民眾中高達85%的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但今天這部電影證明
  • 睡不著|《國家破產之日》射偏了子彈
    相比之下,2018年上映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反而就顯得太過套路,又沒有驚喜。《國家破產之日》海報細細品味《國家破產之日》三條線:政府、平民和投機者,你就能感受到,影片主創團隊的野心,他們似乎想要打造一部韓國版的「《大空頭》+《華爾街之狼》」,但結果卻呈現出一種美劇外殼下的韓劇本質,一如網飛(Netflix)劇集的《王國》(又譯《李屍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