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難與發財——電影《國家破產之日》

2021-03-03 電影閱讀與旅行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我有記憶的第一場金融危機,後來08年還有一個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彼時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慘遭重創。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就是根據這個背景拍攝而成。

 在這部電影中呈現出一個豐富的社會階層,官僚集團與大財閥的勾結、國際金融資本玩家、挽救國家危機努力的公務員、發國難財的投機者和底層悲慘的小企業主。在發現大韓民國還有一個禮拜就破產的時候,政府選擇不作為,隱瞞消息,無力阻止危機的爆發情況下也沒有個公民預警,在處理危機的過程中犧牲國家經濟主權與民眾利益,優先保證大財閥,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樣獅子大開口的黑衣騎士。 最有意思的是劉亞仁飾演的這個投機商,他憑藉著職業敏感度,看到了大韓民國就要一周後破產,辭職,籌集資金兌換美元,低價抄底房地產,死人的房子也不放過,開始大發國難財。其實每一次國家危機過程中都不乏這樣的人,這次武漢肺炎,那些高價販賣口罩的都是小把戲,真正的大奸商是像電影中這樣,窺破玄機,看準趨勢,豪賭一把。人民是一群傻了吧唧的韭菜,任人割去,他們本著單純和善良相信政府不會置危機於不顧,會拯救他們。政府也知道這幫傻子會這麼想,於是一邊扮演救世主,一邊做著齷齪的臺底交易。電影對韓國這種財閥政治進行了揭露與批判。

 人性的貪婪與邪惡在危機中被放大,恐懼傳染恐懼,危機引發危機,最終形成系統性風險,從單純的公共安全危機可能變成金融危機,變成經濟危機,甚至引發政治危機。在這種地震波式的擴散中。底層人值得同情,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到那種不覺醒,危機中本來是利益受害者一方,他們還在那裡感恩戴德的頌聖,不會從更深層次去思考自己的命運與制度的關係。每一批韭菜收割完,操縱遊戲規則的人都在等待另一撥韭菜生長起來,有不斷出現的危機,就有發不完的國難財。

 在電影中我還是看到韓國國民性優秀的一面,他們能夠集體捐獻黃金,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手中贖回自己國家的主導權,這點是我們民族不及的。當我看到各地人對逃出來的武漢人那種拳打腳踢,種種歧視的行為時,我在我國的危機中看到了一種更深層次的道德危機與社會危機。韓國在國家破產之日後能走出今天經濟騰飛的原因值得我們更多思考與學習。國家本質是一種精神認同,不是一種物質認同,不能形成一種真正的精神價值認同,只是釋放恐懼,那是不會有凝聚力的,那又怎麼能真正戰勝危機呢?

喜歡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韓國自揭傷疤,《國家破產之日》直擊血淋淋的現實!
    這部影片就是《國家破產之日》,而與美版《大空頭》相比,這部影片不單單是做空,更多的焦點聚焦在了危機之下,各種階層的人面對危機的態度和生存之道。面對經濟危機,上層人士隱瞞,繼續搞著權錢交易,中層人士或者如劉亞仁般看破了這一切,危機即機遇,大搞做空,大發橫財,當然還有銀行工作人員能夠冷靜分析,提出解決之道,其它人士,有破產者、有失業者,自上而下都在發生著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機。
  • 《國家破產之日》影評
    一、整體概述《國家破產之日》又名:分秒必爭、國家不渡之日。《國家破產之日》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電影一開始展現出一報紙上顯示的韓國經濟狀況和鐘錶,這凸顯出韓國破產前的一周時間的緊迫性,然後整部電影主要圍繞金慧秀在片中飾演最早預見破產並開始尋找對策的韓國銀行通貨政策小組組長韓詩賢,面對複雜的體系和權利關係,她面前的道路可謂困難重重;劉亞仁飾演在危機中逐利的金融才子尹正學;法國影帝文森·卡索將飾演秘密入韓的IMF總裁。
  • 國家破產之日 【韓國電影】免費分享
    《國家破產之日》是崔國熙執導的劇情片,由金惠秀、劉亞仁主演,於2018年11月28日上映。
  • 【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和《無名之輩》高清速看!
    《國家破產之日》一部只看名字就特別吸引我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講述了韓國破產前一周時間內發生的事。電影分成三條支線展開,各自具有代表性。女主角金慧秀在片中是正義的代表,她飾演的是最早預見國家會破產,並開始尋找對策的銀行政策小組組長:
  • 電影資源推薦:國家破產之日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國家破產之日導演: 崔國熙編劇: 嚴成民
  • 過分真實,國家破產之日!
    如果離國家破產之日還剩下一個星期,你會去做什麼?做一個英雄,力挽狂瀾,做一個商人,大展投機,還是說現實中的人,絕大多數什麼也做不了。23年前,這項被電影稱之為「韓國國恥」的IMF協議被改編成了電影並搬大銀幕——《國家破產之日》同年這部電影獲得了年度票房冠軍。
  • 《國家破產之日》射偏了子彈
    相比之下,2018年上映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反而就顯得太過套路,又沒有驚喜。《國家破產之日》海報細細品味《國家破產之日》三條線:政府、平民和投機者,你就能感受到,影片主創團隊的野心,他們似乎想要打造一部韓國版的「《大空頭》+《華爾街之狼》」,但結果卻呈現出一種美劇外殼下的韓劇本質,一如網飛(Netflix)劇集的《王國》(又譯《李屍朝鮮》)。
  • 《國家破產之日》觀後感
    這幾天,我抽空看了一部很特殊的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這部影片選材很特殊,自揭傷疤,直擊在1997年席捲亞洲的金融危機中,韓國社會,上下不同階層在金融危機前後不同的反應,尤其是韓國政府高層在危機之前的麻木不仁,在危機之中隱瞞真相,裝腔作勢,無視底層百姓的悲慘,任由底層民眾陷落。這部電影還在反思危機爆發時,政府的政策失誤,失職對社會,尤其是對底層普通民眾造成的巨大傷害。
  • 《國家破產之日》——節奏感很好,值得回味的電影
    《國家破產之日》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對了解韓國社會很有幫助。電影主要通過三個人來講述國家破產的這一周,韓國銀行通貨政策組組長韓詩賢(金慧秀),發現國家金融危機苗頭從證券公司辭職後把危機當機會的尹正學(劉亞仁)還有工廠長甲秀(許俊浩)。
  • 國家破產之日:還原97亞洲金融風暴,韓國從暴富到破產僅用7天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聚焦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上個世紀90年代韓國發展的如日中天,漢城奧運會、亞洲四小龍、加入「經合組織」,這些舉世矚目的大事件預示著韓國邁入了發達國家陣營,振奮人心的報告鋪天蓋地,韓國民眾中高達85%的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但今天這部電影證明
  • 國家破產之日,滑天下之大稽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講述國家破產的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從劇情上看,本片頗似一部進行本土化改造的低配版《大空頭》,看似聚焦國家金融危機,實則走的還是揭示政府高層、富商們損民肥私,陰謀竊國的老套路,不免有強行煽情、諷刺之嫌,而本片提出的樸素的理想主義解決手段則更是凸顯了創作者的無知和滑稽。
  • 重大的1997年,《國家破產之日》的鬱憤
    因為是國家的災難1997年的IMF危機,在過去21年的事情上,10多歲,20多歲的人會像其他國家的故事一樣聽到。但是如果是30多歲以上的話,還記得當時的遺憾時代。1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導演崔國熙製作)是當時很多國民絕望的2018年現在的電影。崔國熙導演將IMF危機描繪成災難電影。
  • 《國家破產之日》劉亞仁,圓滿結束2018年
    21日上午,在首爾三清洞舉行了由電影《國家破產之日》主演的劉亞仁的採訪。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導演崔國熙)是CJ娛樂公司投資,發行的下半年電影界最受期待的作品之一,金惠秀、劉亞仁、許俊浩、趙宇鎮等人確定出演。並且法國國民演員文森特·卡索也加入進來了,從選角階段開始就引起了話題。
  • 睡不著|《國家破產之日》射偏了子彈
    相比之下,2018年上映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反而就顯得太過套路,又沒有驚喜。《國家破產之日》海報細細品味《國家破產之日》三條線:政府、平民和投機者,你就能感受到,影片主創團隊的野心,他們似乎想要打造一部韓國版的「《大空頭》+《華爾街之狼》」,但結果卻呈現出一種美劇外殼下的韓劇本質,一如網飛(Netflix)劇集的《王國》(又譯《李屍朝鮮》)。
  • 金融風暴必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韓國在97金融危機面對國家即將破產的局面時,財閥,政黨,中產,投機分子,以及中小企業主和平民百姓各個階層的應變(假如跳樓也算一種應變的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結局。救韓?不存在的。大時代,那倒是真的。其實這是一部披著政治外殼的金融影片。
  • 最「敢」拍的韓國電影,強推《國家破產之日》,看到內心沸騰
    不知道大家提起韓國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覺呢?例如說是韓國的那些現實的電影,其中一種就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一種,關於政府高官的國家破產之日。這部電影是2018年上映的,也就是說距離現在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國家破產之日起實施,韓國的一部現象級電影,一上映就拿了好幾周的票房冠軍。自己想一下也能看得出來,國家破產之日主要講的都是些什麼?
  • 又是一部硬題材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一個問題有多少牽扯
    《國家破產之日》的題材蠻硬的,有政治也有金融,的確是有一定的門檻才能完全看懂,但並不會無聊,步調跟緊湊度可以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跟著感受壓力,即使沒有全懂都還是有很多體會跟思考。《國家破產之日》講的是在南韓國家破產前幾天的狀況,特色之一是它用了好幾個不同角度的人物,來讓我們看到這個事件在不同層面的影響。主要的角色是金惠秀飾演的女性幕僚,她算是專業在研究這個議題的主要人物,因此最清楚在經濟面的影響,由她的主線故事來帶觀眾了解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
  • 金惠秀說:讀了《國家破產之日》劇本,想流淚
    只剩下國家破產的時間一周,想要阻止危機的人和面臨危機的人,還有守護公司和家人的平凡人。講述了1997年IMF危機中不同選擇的人們的故事的電影《國家破產的日子》(崔國熙導演,電影公司製作)。在劇中飾演韓國銀行通話政策組長韓時鉉一角的金惠秀20日在首爾鍾路區三青洞的一輪比賽中,在採訪中發表了感想和電影中的幕後故事。
  • 「國家破產之日」韓國電影追求的默認標準
    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電影往往面臨著一個關鍵的障礙——很難將一系列的事件變成一個連貫的情節,有適當的敘事節奏和戲劇性的張力。《國家破產之日》是少有的能夠巧妙地避開這個問題的電影之一,儘管觀眾知道電影的結局是怎樣的,但它還是展現了緊張的場面。
  • 從國家破產之日到寄生蟲
    ——金大中,韓國第15任總統 2018年底,韓國上映了一部回顧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先大致說下情節(灰色字體為背景補充)。C(女)也是主角光環(劇情需要),說起亞汽車已經破產了,接下來就是外匯攻擊。按我們現在的外儲,距離國家破產,只有一周時間了。那時韓國的經濟,奇蹟主要靠兩個模式:政府主導下的大型企業發展戰略、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戰略。到96年,前49家企業佔韓國GDP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