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病重在床,拉著郭汝瑰的手問:你是不是間諜?他回了九個字

2020-12-22 騰訊網

杜聿明於清末出生在一個封建地主家庭,父親杜良奎是個舉人,一直在外教書,還參加過同盟會,當時許多知識分子已經有了救亡圖存的意識,杜聿明從小喜歡玩弄槍枝,上世紀二十年代黃埔軍校成立,杜聿明毅然選擇了報考軍校,其堂兄杜聿鑫也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

1925年,杜聿明在東徵討伐陳炯明中嶄露頭角,國民二軍高桂滋團補充營營長吳寶山賞識杜聿明,便在重金聘用了杜聿明為副營長兼第一連連長,杜聿明能力突出,之後也是連連晉升,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杜聿明已經升任為了第200師師長。

杜聿明參加過諸多戰役,期間非常有名的是,杜聿明作為第一路副司令長官,帶著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曾從野人山撤退回國。抗日戰爭勝利後,老蔣先是讓杜聿明處理龍雲各部隊的事宜,後撤銷了杜聿明昆明防守總司令及第五集團軍總司令之職,杜聿明悉聽遵命,對老蔣很是忠心。

1948年,杜聿明奉命指揮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彼時杜聿明連連敗仗,他心覺這事不太正常,覺得軍隊中出了內鬼,並且地位不小,於是杜聿明著手進行秘密調查工作,後將嫌疑人鎖定到了郭汝瑰身上。

郭汝瑰是土木系十三太保之一,他比杜聿明年小三歲,出生於一個書香之家,其父郭朗溪在清朝末年的科舉考試中,曾名列重慶府長案榜首,後來郭汝瑰長大,郭汝瑰希望他學醫,不過郭汝瑰卻進了黃埔軍校,是黃埔軍校第五期的學生,之後還曾赴日留學。

郭汝瑰選擇的方向與杜聿明不一樣,即使在抗日戰爭中,郭汝瑰從一名陸軍大學的普通教官,逐漸進入到了國民黨政權,與老蔣的親信陳誠相識後並獲得了陳誠的相識,中華民國國軍內由陳誠領導的派系便是「土木系」。

陳誠作為老蔣的八大金剛之一,與老蔣還有乾親家的關係,國民黨內部稱其為「老蔣的替身」、「第二號人物」,而郭汝瑰則成為了老蔣心目中的「軍界精英」。

但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郭汝瑰屢冒危險,通過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兵運工作的任廉儒,為我黨我軍提供了許多核心的軍事情報。1948年10月,淮海戰役前夕,何應欽提出「守江必守淮」的主張,由郭汝瑰制定作戰方案。

而方案還未下達到有關國民黨軍隊,郭汝瑰便以報達到了解放軍的指揮機關。杜聿明後來在《淮海戰役始末》一文中講到:「我想責問郭汝瑰為什麼不照原定計劃主力撤到蚌埠附近,正在猶豫不決之際,見顧祝同等人同意郭汝瑰報告這一方案,覺得爭也無益,一個人孤掌難鳴,爭吵起來,反而會失了老蔣的寵信。」

杜聿明對郭汝瑰產生了懷疑,但苦於沒有真憑實據,所以郭汝瑰並沒有像老蔣報告。

50年代末,杜聿明病重在床時,郭汝瑰前來探望他,杜聿明閃爍其詞,最終拉著郭汝瑰的手問:「我認真地最後問你一遍,你是不是間諜?」郭汝瑰的臉色沒有變化,回答了九個字:

「我們只屬於政見不同。」

相關焦點

  • 杜聿明病重,偷偷問郭汝瑰:跟我說實話,你到底是不是間諜
    結果事後龍雲生氣,老蔣覺得得罪不起龍雲,又讓杜聿明背了鍋,撤銷其昆明防守總司令及第五集團軍總司令的職位,轉調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東北這塊跟蘇聯接壤,老蔣本意是讓他去要回東北這塊地盤,沒想到蘇聯早早撤了軍,現在接管東北的是民主聯軍。杜聿明跟老蔣表示,這用武力去解決東北是不得行的,但老蔣不管,一邊礙於壓力開始和談,一邊下令抓緊進攻。
  • 為什麼杜聿明會懷疑郭汝瑰的身份?
    建國後在仍需保密的前提下,並未公開郭汝瑰同志的身份,待遇按投誠將官處理,歷次運動中受到衝擊,改革開放後重新入黨,主編中國軍事史和抗戰正面戰場史,以嚴謹著稱。後出版回憶錄自述情報貢獻,是中共插入國民黨內部最大的紅色間諜。中央軍委在為郭汝瑰同志舉行的追悼會上,對他作了很高的評價,讚頌他的一生是「驚險曲折、豐富深刻的一生」,稱郭汝瑰同志「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 最成功的大間諜郭汝瑰:臥底蔣介石身邊為我黨送情報,遇車禍離世
    內戰開始後,郭汝瑰擔任國防部第三廳也就是作戰廳的中將廳長,郭汝瑰也成為陳誠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作戰廳的廳長這個位置相當重要,不但要參加機密作戰會議,蔣介石決定的軍事行動計劃和下面送達的作戰方案,事先都要經過郭汝瑰的手。通過郭汝瑰,相當於把蔣介石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在了我黨手中。
  • 杜聿明到死都懷疑一人:晚年追問此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臥底?
    此人是郭汝瑰,時任國防部作戰廳。其實杜聿明之前就已經看他不順眼,覺得他沒有指揮過部隊作戰,僅僅靠著理論就一直升職不合理。說白一點,其實杜聿明覺得他和自己平級心裡嫉妒。
  • 臥底將軍、紅色間諜郭汝瑰,1949年通電起義,最終結局如何
    他是紅色間諜,臥底將軍,更是起義將領,他一生具有傳奇色彩。在解放戰爭中,郭汝瑰向我黨傳遞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偉大的將軍。郭汝瑰於1907年生於四川,他的爺爺是舉人,他的父親郭朗溪也非常有才華,按照他優異的成績取得舉人的殊榮是很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清末廢除了科舉考試,郭朗溪與舉人夢擦肩而過。
  • 郭汝瑰:潛伏國民黨20多年,從未暴露!90歲遭遇車禍不幸離世
    這次郭汝瑰偶然見到這位老朋友,又是中共黨員,忙著把他拉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問他現在有"關係"沒有。任逖猷說:「我有個弟弟叫任廉儒,這人你也認識,他是中共黨員。我可以幫你去打聽一下,看他是否還有關係。」幾天後的一個晚上,任廉儒悄悄來到郭汝瑰家,郭汝瑰對任廉儒頓時敞開心扉,講述自己的曲折經歷,說自己對國民黨高層職位不感興趣,只想一心到延安參加抗日戰爭。
  • 「紅色間諜」郭汝瑰晚年:送別女兒的路上,因車禍搶救無效而逝世
    郭汝瑰將軍在國民政府集團內部一直十分受到重用卻為何毅然加入到我軍的行列之中,又為何73歲的時候才能恢復。"紅色間諜"郭汝瑰將軍的一生到底有多少傳奇故事。一、與我黨結下了一生的緣分上個世紀初的時候,郭汝瑰將軍出生在了四川境內一戶書香世家裡。
  • 淮海戰役背後:若按杜聿明的計謀,勝負難料,卻被老蔣否決
    不過劉峙倒看得很開,他認為當時局勢已很明了,除非出現奇蹟,否則很難力挽狂瀾。 蔣介石也知道劉峙能力不行,就讓自己的得意門生杜聿明給劉峙做副手,任命他為副司令兼前進指揮部主任。
  • 《風雲年代》梁桐將軍的歷史原型:最成功最神奇的「臥底」郭汝瑰
    遂有鄂西會戰的最後勝利,郭汝瑰從此聲名鵲起。在陳誠的一路提拔下,已經成為「土木系十三太保」之一的郭汝瑰步步高升,1944年赴英考察,1945年成為軍政部軍務署長(主管所有部隊的編制和裝備),同時兼國防研究院副院長(原陳誠兼)。抗日戰爭勝利後,軍委會改制為「國防部」,參謀總長陳誠再委郭汝瑰為第五廳廳長(主軍務)、第三廳廳長(主作戰),期間還一度出任顧祝同陸軍總司令部的中將參謀長。
  • 被蔣介石忽略的人:若是聽他的,淮海戰役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杜聿明被俘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他很多事情不能做主,他的線路方針根本就沒有人認同欣賞,當時他們並不知道杜聿明有多麼接近共產黨的對策杜聿明當時只是一個副司令官,他十分仔細地分析了國共兩軍各個主力軍的不同問題。其中最大的隱患就是他害怕在國軍向華野發起進攻時,中野部隊的劉鄧大軍會趁虛而入,搞不好肯定會被雙方殲滅。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大致的策略,用主要的軍力去攻打華野一部,同時又派出一部分軍隊去牽制劉鄧大軍。阻止兩軍的匯合,用一部去引誘整個華野部隊發出主動進攻,再合力幾個部隊全力殲滅。
  • 傳奇將軍郭汝瑰:90歲不幸車禍逝世,臺灣卻為他寄來了「無字書」
    不過,讓郭汝瑰真正下定決心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導火索是蔣介石的反攻,郭汝瑰牢牢記得在軍校裡教官對他們的教誨,真正的拯救中國不是搞內訌,而是先攘外才能安內。於是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救國之士。
  • 他是老蔣口中最大共諜,一生都在接受考驗,死後故友寄來白紙一張
    得知堂弟一行人的來意,郭汝棟「開誠布公」地對郭汝瑰講,我和楊森感情不好,無法勸他;襲擊他,我力量不夠。不過如楊森出兵,我可以保證一兵一卒也不給他。現在你什麼都不要做,安頓下來就好。聽到堂兄的表態,郭汝瑰激動地跑回住處,立即寫密信向吳玉章報告:「郭汝棟已接受第三種意見,並且已將我安排在政治部任科員。」
  • 國民黨中將作戰廳長郭汝瑰的傳奇人生
    一天,黃埔軍校實際主持校務的吳玉章把郭汝瑰、傅秉勳叫到辦公室,告訴他們現在局勢十分緊張,蔣介石很可能進攻武漢,四川軍閥楊森將配合蔣介石進攻。吳玉章指示郭汝瑰、傅秉勳立刻回四川,想辦法讓郭汝棟阻止楊森出川攻打武漢。這時,郭汝瑰的堂兄、傅秉勳的妻兄郭汝棟,已是川鄂邊防司令部的副司令,擁有兩個師一個旅的兵力。郭汝瑰與傅秉勳回到四川,來到郭汝棟的駐地涪陵,向他轉達了吳玉章的意見。
  • 郭汝瑰給我的一封信
    我先後採訪過幾十位我軍的將領,同時也採訪了十餘位國民黨將軍,其中就包括郭汝瑰,當時他已經69歲,而我才28歲,是晚輩的晚輩,但他對我非常熱情,談了差不多三天三夜。談到郭汝瑰,很多年輕人恐怕不知道,他雖只是個中將,但地位不一般,淮海戰役時他是國防部主管作戰的第三廳廳長,是蔣介石身邊的人。
  • 杜聿明:19歲娶大2歲農村姑娘,三個排長勸他休妻娶女學生被拒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杜聿明無法找他的上司商量,因為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一直在南京,他必須找的人卻是他的部下,那個他走到哪裡跟到哪裡的邱清泉。邱清泉沒有抬頭,接過信,看了一半,一句話未說,便將信撕掉然後燒了。杜聿明退出裡屋,嘆了口氣,對送信來的那個13兵團軍官說: 「你走吧,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 杜聿明和很多人關係都不好,就是因為他嘴欠
    功德林裡,杜聿明是比較受大家尊重的,雖然級別不是最高,年齡也不算大。電影《開國大典》裡有一句臺詞是他在擔架上對陳毅說:「鄙人是敗將杜聿明」。這個是虛構,杜聿明是死硬不見陳毅,雖然他們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共事過。陳毅曾經給陳官莊的杜聿明寫過兩封勸降信,兩封都被邱清泉給燒了。邱清泉這一下直接把自己變成死鬼,還害了杜聿明,把杜聿明的起義變成戰犯。
  • 杜聿明效忠蔣氏半生,被俘後仍要自殺死節,妻兒在臺灣結局如何?
    抗戰勝利沒幾天,蔣介石藉故要龍雲派部隊到越南受降,調走了他的主力,然後要杜聿明以武力方式逼迫龍雲到重慶任職。按杜聿明的說法,自己跟龍雲相處幾年,私人關係好到無話不說的地步。但他接到蔣氏的命令後,卻是不動聲色地做準備,沒給龍雲透露半點消息。武力解決掉龍雲以後,蔣氏對杜聿明說:「你解決龍雲對國家是立了功,但是得罪了龍雲,你應該為國家背過。」後來杜聿明被撤職查辦。
  • 臥底將軍、紅色間諜,49年通電起義,最終結局如何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位將軍,他作為臥底將軍、紅色間諜,為我黨我軍提供了大量的敵人情報,1949年他通電起義,可以說是現實版的餘則成。他是誰?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回想起年輕時所受的一些社會主義教育,以及耳聞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進步景象,感到中國的希望在共產黨那邊。此後郭汝槐和董必武聯繫上並接受董必武的建議,成為我黨秘密潛伏在國民黨高層的情報員。整個解放戰爭期間,郭汝瑰冒著生命危險,為我黨我軍提供了許多核心的軍事情報,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一份特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