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一針見血:想要孩子長大有本事,父母要牢記「三個不」

2020-12-24 遛娃錄

導語: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今後有出息,因此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有很多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要求則是:今後你可以不優秀,但不能在家啃老。要想讓自己的孩子今後變得更加優秀,父母也需要對孩子的培養多用點心。

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影響是特別大的,但每個家庭的教育模式都不一樣,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很嚴格,孩子可以去做他喜歡的事情。有一些家長就特別嚴格,他們覺得只有嚴格教育孩子,孩子今後才能去適應錯綜複雜的世界,這種教育方式在古時候就被實行了。

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一樣,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在今後能夠發展得更好。

清華教授一針見血:想要孩子長大有本事,父母要牢記這「三個不」

1、不要輕易跟隨別人的腳步走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就很容易發現,我們特別容易跟隨他人的腳步走或者是特別容易被其他人左右。這也能看出群體效應對我們大家影響還是特別大的,之所以我們會跟隨他人的腳步走,就是因為我們做事情沒有去考慮,沒有目標性。

要是孩子特別容易跟隨他人的腳步走的話,那會直接影響他今後發展。

要是在平時,孩子特別容易跟隨他們的腳步去走,或者是在複製別人已經做好的東西,因此會讓這個孩子永遠就不會有主動權。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這代表著他今後在處理事情上沒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要是孩子習慣性地去跟著別人的腳步去走,讓別人代替他去解決困難,時間久了,孩子就很難從這種思維中走出來。

孩子跟隨別人腳步走習慣了,他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自己的主見,慢慢的孩子就會喪失選擇和決定的能力,今後這個孩子在人生道路中肯定會吃很多虧。

2、不放任孩子

所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自控能力都是特別的差,他們由於沒有學習壓力、生活壓力,整天就只知道玩耍,在這時父母要是放任孩子的話,反而對孩子今後的發展特別不利。

要是放任孩子該學習的時候不學習,該睡覺的時候卻在玩耍,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慢慢成為一個隨意懶散的人。

一般優秀的孩子他們都是他們自己的制定計劃,能夠很好地管控自己。要是等到孩子上小學或者是上初中了,他們放任自己的習慣還沒有改變過來的話,那就等於活活把孩子往火堆裡推。到時候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3、不要以個人為中心

這一點是有一定年齡限制的,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兩歲之前的孩子正是處於泛靈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在這個年紀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代表孩子發育得特別好。

當孩子兩歲以後,還是一直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這時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孩子要是老是以自我為中心,慢慢的就會讓孩子養成自私、任性的壞習慣。

孩子只要今後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就會發現身邊一些其他東西是這麼的美好,身邊每一個人對自己都是溫暖的,慢慢的孩子今後就會發展得很好。

要想孩子今後能夠有出息,就需要讓他有一個高情商,孩子情商高在今後的道路上走的會通順些。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多準備一些培養情商類的書籍。

要是孩子還不識字的話,可以讀給他們聽,這樣既能幫助孩子變成一個高智商的人,同時還能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給各位寶媽分享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此套會有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制而成,每個故事都是經過精心設計,每天讀給孩子聽,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性格和優秀的品質。

全套共10冊,分別為《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等,通過繪本學習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自信和勇敢。

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點進鏈領券購買更便宜,平均一冊只需幾塊錢

結束語:要想今後自己能夠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在平時就需要經常去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是否正確,有沒有偏離目標,和我們的目標還差多遠。

基本上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是優秀的,都是依靠父母培養出來的,生活中一些小細節,對於培養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往往這些小細節決定孩子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一針見血:若想孩子長大有本事,父母要記住「三個不」
    每一個父母也都很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在今後非常有出息,因此對孩子的期望值都變得很高,有非常多的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今後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在家裡看了,想讓孩子今後變得更加的優秀,我們父母也需要對孩子的培養多去用一點心。
  • 清華教授媽媽:單詞製成「表」,給孩子糊牆上,半月牢記1600詞!
    清華教授媽媽:單詞製成「表」,給孩子糊牆上,半月牢記1600詞!英語是一門語言性的科目,它和我們語文是一樣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鞏固才能學得好的一門學科。想要把英語這門學科學好就一定要培養興趣,然後再找到合適的方法,這樣才能高效的學習,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如果說你連最基本的單詞都掌握不好,還怎麼去學習語法和其他的一些知識呢?
  • 清華退休老教授:從小往「死」裡管住孩子這3點,長大不優秀才怪
    前言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很崇尚科學育兒,對孩子的教育也非常用心,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兩個孩子,父母對孩子們的熟了和教育學都非常關注,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成龍成鳳,有出息,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打好良好的基礎
  • 李玫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心頭肉,我們都知道生育一個孩子其實是特別的不容易,孕期前要準備很多東西,而產後還有很多煩心事困擾著寶爸寶媽們。正因為孩子生育不易,所以每個家長都會各位重視,都希望孩子長大後有本事,而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這個老師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會從接融中學到,容易耳濡目染。
  • 清華教授演講被評「不接地氣」,為什麼總有專家發表不合常理觀點
    最終,我們的孩子在一路設計和要求中,考上了大學,卻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要幹什麼,為了什麼。徹頭徹尾地成了空心人。 為了讓更多人從唯分數、唯名校、唯成功的焦慮中跳出來,劉瑜老師自我調侃了一番:我家孩子以後就開個奶茶店就得了,不行開個煎餅店也行。 在她看來:為人父母,與其逼著孩子成為一個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讓孩子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跟隨自己內心的熱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過上自己想要過上的那種人生。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 李玫瑾坦言: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別大意!
    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決定孩子的教養,而教養能決定孩子未來是否能有本本事。 中國自古以來就注重「飯桌文化」,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在過去的飯桌上,最忌諱的就是吃飯的時候亂講話了,不過,現在卻改變了很多,雖然飯桌成為了交流感情的地方,但基本的禮貌還是要遵守的。
  • 愛不越界 父母要牢記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私有物。保持分寸,保持距離,是最基本的相處之道。長大的鳥兒自會離巢飛翔,離家的海龜自會奔向大海。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逢,唯有父母與子女的愛是指向分離。父母要學會適時與孩子「劃清界限」,學會「避嫌」,掌握相處的分寸感。
  • 清華教授:往「死」裡管住孩子這3點,將來會感謝現在的你
    清華教授:往「死」裡管住孩子這3點,將來會感謝現在的你教育孩子這一話題永遠都不過時,尤其是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教育孩子是很令人頭疼的事情。有人說孩子小時候不用管他,讓他無憂無慮的成長就好,等到上了學再開始管也不遲,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 清華教授說女兒正成為「普通人」,希望孩子開奶茶店:你還真信啊
    既然,這種教育方式這麼多弊端,這位清華教授就說:我希望我女兒以後開個奶茶店得了,實在奶茶店競爭激烈,讓她開個煎餅店。清華教授的拳拳母愛,真正的普通人卻望其項背我們能從清華教授的文字中,感受到她對孩子的拳拳母愛。
  • 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碗雞湯能喝嗎?
    沒錯了,今天小編寫這篇,也是想diss一下,這些高知精英,自己站在社會的頂端,享受著別人無法企及的社會資源(你們直接能進的清華附小、附中,別人可是要傾盡多年積蓄買學區房才有資格把孩子送進去),你卻還要來呼籲大家「佛系」養娃?????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對此,儲殷教授發文稱:一個清華大學教授的孩子能是普通人嗎?
  • 清華教授的普通女兒,俞敏洪的普通大學,他們的普通高攀不起
    總結一下劉瑜教授的演講,其核心觀點就是:現在的教育過於狂熱,過度的教育軍備競賽坑害了過多的孩子。我們應該鬆弛下來,要發現孩子的喜愛,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要引領孩子自我發現,而不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劉瑜教授的「普通女兒」,在我們真正普通人眼中,卻是天之驕子。
  • 清華教授講關於孩子教育的演講被熱議:未識底層苦,感同身受難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相信這幾天,很多家長最近都看過了這篇文章《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這是清華教授劉瑜在11月1日的一次演講,她作為一位母親,從自己的角度來闡述了對孩子在教育過程中的感悟。
  • 能長大高個的孩子,多半這三個部位比較長,父母最好要上心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是個大高個,但是孩子的身高有70%是由父母的遺傳基因所決定的,剩下的30%才與後天的發育有關。但是家長們還是非常注重孩子後天營養的補充,孩子的一日三餐儘量合理搭配,讓孩子補充到充足的營養,希望將來能夠長個大高個。
  •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時候多嘮叨,長大了請閉嘴,中國父母都做反了
    有幾位從事教育的長輩,每次討論教育孩子問題,不約而同地談起:孩子要從小立好規矩,長大就省心很多。相反,小的時候沒有及時管教,長大後家長就要付出數倍精力來矯正,還不見得會有效果。充分踐行了,網上流傳的真理: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聚會時,丹丹忍不住吐槽:不知道為什麼我家孩子怎麼回事,跟屁股上長釘子似的,一會兒也坐不住,作業亂填亂寫根本不動腦,管他還擰著來。有個朋友忍不住說她:其實一點都不怪孩子,當初是你說要讓孩子快樂、自由地成長,啥也不用學,天天玩就行。
  • 翁虹:父母皆清華教授,卻非要去演風月片,與家人決裂婚姻坎坷!
    文:《翁虹:父母皆清華教授,卻非要去演風月片,與家人決裂婚姻坎坷!》作者:娛樂小丑臺灣藝人劉真去世後,不少明星都回憶起了與她相處的時光,並通過微博寄託了自己的哀思。愛情方面更是令人豔羨,逢年過節都要大秀特秀,老公劉冠廷對她十分寵愛,旅行、演唱會一個不缺,兩人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三口之家的生活平淡有愛,如果讓時光倒流的話,那麼,當年的翁虹可能很難想到,自己30年後的生活竟然會如此幸福!
  • 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演講中的劉瑜教授,從一個家長的身份闡釋了她眼中的中國教育現狀,並表達了自己的焦慮。「我的女兒正非常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家的孩子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清華大學教授劉瑜坦白講,我們其實是能夠理解身為家長的她,在面對中國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時所表達出的這種焦慮的。可是,身為清華教授的她,她的女兒真的會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嗎?顯然,不會。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通常會有這3個「臭毛病」,家長別縱容
    等他長大了,犯下了更大的錯,家長想要去阻止他,那麼他翅膀硬了,自然也敢和父母作對!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平時已經養成了這三個臭毛病,別縱容,一定要讓孩子改正!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學習不好賴學習環境不好,賴家長沒給他提供條件;長大後找不到好工作,賴家裡沒有關係,幫不上他的忙;想要買房了,賴家長沒能力,不能給他付首付……2、自己的要求一定要被滿足孩子正看動畫片,大人叫他吃飯,他就威脅父母,不讓看動畫片就不吃飯
  • 清華教授:《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戳中了誰的痛點
    所以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要引領孩子發現自我,探索自我,找到自我,接納自我,而不是從小就被父母和老師指揮著,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要給孩子鬆綁。劉瑜教授的觀點聽去很有人性,也很高大上,但在很多網友看來只是海市蜃樓,脫離了大部分中國家庭的現實,並不接地氣。下面我們就截取劉瑜教授演講中的幾句話一起來剖析一下。
  • 「你有本事搶男人!你有本事開門啊!」
    你有本事搶男人!你有本事開門啊!」當年雪姨鬼畜視頻瘋傳,這句話就街知巷聞,連孩子都能把原配讓小三開門的神情模仿得惟妙惟肖。對於小三,很多人感覺都誅之而後快,更會站在道德高點與其對峙,企圖讓小三知恥而退。但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會當小三的人,早已不顧社會公認的道德,也不會因此覺得恥辱。所以原配與小三大戰,往往都以小三厚臉皮反嗆原配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