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王佳芝是如何從清純女大學生,變成高級妓女的?

2020-11-17 歪叔隨筆

前一段時間,馬伊琍的《旗袍美探》收官,馬伊琍的旗袍裝扮,備受觀眾喜愛,不少網友紛紛誇讚:旗袍,當真獨具東方美感的服裝,女性穿上後別有一番風韻。

說起旗袍裝扮,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個人:湯唯

2007年,一部《色,戒》上映,不僅讓導演李安走向國際,捧著金獅獎最佳導演獎回來,也讓寂寂無名的湯唯,一炮而紅。

湯唯的五官臉型,放在美女如雲的娛樂圈,真的一般。但是穿上一身旗袍後的湯唯,真的美的不可方物,讓人想入非非!

《色,戒》中,湯唯飾演的王佳芝,青春、清純、優雅、魅惑、知性、大方......一切可以形容女性的褒義詞,都可以放在她的身上。

但,縱觀全劇,王佳芝卻是那樣的「可憐」;

王佳芝原本是一個花樣年華的清純女大學生,有著風光無限的未來,卻被同學一步一步地推到了深淵,成為一名「高級妓女」,最終不得善終!可憐又可嘆!

原罪家庭

王佳芝之所以會走向「墮落」的深淵,除開鄺裕民以及同學的「誤導」外,最根本的問題,其實來自於她的家庭:

母親早亡,父親重男輕女,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帶著弟弟逃往了英國,將女兒王佳芝丟在國內自生自滅。因為父親的離去,尚未成年的王佳芝只能佔據舅舅舅媽家。舅媽貪婪,將她父親留給她的房產霸佔。賣掉王佳芝唯一的房產後,擺出恩賜一樣的姿態,供王佳芝上大學。

因為從小到大,都缺少溫暖與愛,所以年輕的王佳芝,對優秀的鄺裕民產生了好感,也正是這初開的情竇,讓王佳芝後來的路,變得如此坎坷!

當時為了體現「家庭原罪」,李安還在劇中安放了一處細節:王佳芝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哭得梨花帶雨

當時的黑白電影之中放的是《寒夜琴挑》,英文對白大意是:我有孩子,我要負起應擔的責任 .....而這句電影臺詞,正好對應當時王佳芝的現狀:父親帶著弟弟逃往英國,而且組建了新的家庭。而被迫留在國內的王佳芝,就像是無根浮萍一樣......

這處細節,不僅內涵了王佳芝的「原罪家庭」,也為後來,王佳芝被易先生感動,放走了易先生埋下伏筆。王佳芝,缺乏溫暖與愛!

遇人不淑

王佳芝從清純大學生到「高級妓女」的墮落之路,除開讓人心疼的原罪家庭外,還有讀書時的遇人不淑。

閨蜜賴秀珍對鄺裕民有意,所以一路帶著王佳芝,跟著鄺裕民的那幼稚又不負責任的腳步前行。

如果沒有與賴秀珍一起參與鄺裕民的「愛國話劇」表演,如果沒有那天晚上的「密謀」,沒有賴秀珍那一句「王佳芝,上來啊」,王佳芝可能會去英國,安穩的過一生吧?

莫名其妙地踏上了鄺裕民這條幼稚的「賊船」,外界的壓力,小團隊內的算計,是讓王佳芝走向墮落深淵的罪魁禍首。

因為鄺裕民想要暗殺易先生,所以需要一個身份接近易先生,王佳芝只能扮演「麥太太」,接近易夫人。而當取得了易先生與易太太的信任後,易先生有意想要讓王佳芝做高級妓女「情人」的時候,尚是黃花閨女的王佳芝,自然無法繼續保持「麥太太」的角色,所以需要「破身」。

因為賴秀珍的算計,為了鄺裕民所謂的「大義」,聰明伶俐又情竇初開的王佳芝,與毫無感覺的梁,進行了第一次。

還記得最後準備執行刺殺行動時,鄺裕民吻王佳芝,被她推開的那一幕嗎?王佳芝那一句:「三年前,你本可以」,有沒有刺痛鄺裕民不知道,反正肯定是刺痛了不少的觀眾。

為了所謂的「大義」,王佳芝捨棄的,遠遠大於鄺裕民,甚至三年前那個為王佳芝提供資金支援的同學,付出的都比鄺裕民多。

鄺裕民在我看來,真的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利己主義者,高喊愛國,卻並無大付出的人!從開始到結尾,看不到鄺裕民的付出與對王佳芝的愛,只有利用。

王佳芝

麥太太

易先生給了王佳芝溫暖

王佳芝也許一開始接近易先生,只是為了刺殺。經過與梁的那次後,王佳芝除了對鄺裕民失望外,對於易先生的恨,也開始了。

所以與易先生第一次後,王佳芝說自己恨易先生。不僅恨易先生的粗暴與霸道,更恨因為易先生,她走向了深淵。

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與易先生相處,王佳芝逐漸淪陷,不是因為日久生情,更多的是易先生給了王佳芝,鄺裕民與父親都沒有給到她的溫暖。

最後,王佳芝的一切,都被易先生送的那顆「鴿子蛋」打碎,明知道放走易先生,自己絕無活路,也絲毫不後悔。

【結語】:

《色,戒》中的王佳芝,在風雨中搖曳,從清純女大學生變成「高級妓女」,有時代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因為家庭與遇人不淑,所以看到王佳芝梨花帶雨哭泣時,一種保護欲望油然而生。

看完《色,戒》後,除了心疼王佳芝,更多的是鄙夷鄺裕民!

做人做事,更多的在於做,而不是說;

想起了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事情,有百分之十是由發生在身邊的事情組成,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是由你的行動而發生的。

也就是說, 生活中只有百分之十的事情是無法掌控的,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由自己決定的。

正如《色,戒》中王佳芝的命運一樣,如果沒有一開始的情竇初開,不會莫名其妙地破身。後來再遇到鄺裕民的時候,如果她拒絕,那麼她的生命,完全是不一樣的。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重讀《色,戒》:我們是不是對王佳芝要求太高了?
    圖丨《色,戒》電影《小說和電影的審美差異:談兩個<色,戒>》作者:錢佳楠對於《色,戒》,其實是有一個比較傳統、比較通俗意義上的理解的。一個女特務被安排以美人計色誘漢奸,然後好安排殺手殺他,為抗日略盡綿力,但不料女特務和漢奸之間生出了感情,在最後關頭,女特務放走了漢奸,連累相關的抗日學生都遭受極刑。我說的比較傳統、比較通俗意義上的理解是從時代背景、意識形態來對人物做出價值判斷。譬如我跟朋友說我準備講《色,戒》,我朋友就順口評價了一下王佳芝:不堪大用的地下黨、為情買單的任性女、優柔寡斷的犧牲品。
  • 重讀《色·戒》王佳芝:她只是個弱女子
    譬如我跟朋友說我準備講《色,戒》,我朋友就順口評價了一下王佳芝:不堪大用的地下黨、為情買單的任性女、優柔寡斷的犧牲品。 這個朋友原先是公安系統的,當然有他的思維模式,但其實很多人初讀《色,戒》都是這麼個感受,女人太感性,耽誤了家國大事。可是,反過來看,是不是我們對王佳芝的要求太高了?
  • 《色.戒》:王佳芝為什麼放走易先生?
    《色.戒》中王佳芝為什麼放走易先生? 很多人引用張愛玲原著的裡的那句「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
  • 性的諜對諜:《色∣戒》中的肉體與國體
    成功「鑽」到王佳芝心裡的「鑽石」,乃是由炫目耀眼的奢華物質消費符號,變成了讓人情生意動的愛情隱喻,一心一意只戒備了性的女大學生間諜,對愛卻無設防
  • 《色·戒》:情誡
    在華語電影大師李安的作品《色·戒》裡是易默成和王佳芝,他們真情假戲,愛比恨濃。《色·戒》可以說代表了李安電影才華的最高峰,也成了湯唯穩坐中國一線女星的行列。梁朝偉、陳衝等老戲骨的更是將影片的表演水準提高到一種層次,正因為如此,這部電影先後獲得了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等眾多大獎。
  • 《色.戒》:王佳芝的愛情,易先生的"倫理"
    如何滅人慾,那就是一個人的心必須接受各類關係的定義、制約和中和,否則就會變成不仁不義的私心。個體的情愛在中國文化裡從來都是人慾私心,中國人的「性」只是為家族生育的一個工具,不是個人情感的一種需求和表達。①為集體獻身的初夜先說中國文化裡的人。
  • 深度解讀《色·戒》:王佳芝欲望之外的兩性話語權探討
    電影《色·戒》中被提升的男性話語權,使得電影中展現出了一種別致的性別格局,引發了觀眾對於人性的探索。縱使上映當年讚譽與汙名、爭議齊飛,酒香不怕巷子深,13年後,這部電影逐漸被人們挖掘出了超脫於「看點」之外的內涵。
  • 透析《色·戒》內涵:色難當頭,靈與肉的焦灼
    01王佳芝的悲劇性「色」在儒家經典論著中屬於中性詞彙。《論語》中孔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色」和「戒」互為一種辯證關係,相扶相依。小說《色戒》的背景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主人公王佳芝和一群愛國大學生在時代洪流的衝擊下,策劃了一場鋤奸愛國行動,由王佳芝來出演亂世中的佳人形象,以此走進並且色誘漢奸易先生,將其剷除,完成革命任務。
  • 張愛玲《色,戒》:易先生與王佳芝,究竟是誰在真愛著誰
    張愛玲《色,戒》:易先生與王佳芝,究竟是誰在真愛著誰。或許是大名鼎鼎的李安導演將《色,戒》搬上大屏幕,又或許這部電影是問鼎無數國際獎項,也許是影帝梁朝偉的精湛演技,或是湯唯的螢屏首秀如此讓人驚豔,又或者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市井傳聞,才使得這部張愛玲晚期寫成的短篇小說,格外引人注目。有人說小說名字中的色與戒要分開來看,色代表著感性,戒代表著理性。
  • 3 段太過經典的床戲,掩蓋了《色,戒 》裡真正的愛情
    電影《色,戒》裡易先生到底愛不愛王佳芝?《色,戒》中易先生究竟愛不愛王佳芝?我的答案是:「愛。」而且易先生愛上王佳芝要早於對方愛上她。如果看不懂表面三段抓人眼球的床戲下真正的故事,很難理解《色,戒》的偉大,與導演李安的用心。用「家庭來說性壓抑」』、「武俠來說性」、「性來說政治」、「用宗教來說人性」。
  • 重讀《色·戒》與張愛玲:我們是不是太苛刻了?
    《小說和電影的審美差異:談兩個<色,戒>》作者:錢佳楠對於《色,戒》,其實是有一個比較傳統、比較通俗意義上的理解的。一個女特務被安排以美人計色誘漢奸,然後好安排殺手殺他,為抗日略盡綿力,但不料女特務和漢奸之間生出了感情,在最後關頭,女特務放走了漢奸,連累相關的抗日學生都遭受極刑。
  • 張愛玲寫了三十年的《色·戒》,李安用「色」還原了真相?
    對張愛玲的《色·戒》,一直耿耿於懷。第一個原因,是從來沒有充分的證據,來說服自己一件事:性與革命到底是怎麼勾搭上的?女性到底是因為什麼,可以被用來作為一種手段或者陰謀的核心?第二個原因,是電影《色·戒》,在大眾那裡,有的只是曲高和寡,最終變成了一次關於性的獵奇?
  • 《色•戒》片名的英文譯錯了:我對《色•戒》的另一種深層解讀
    影片《色•戒》的票房收入很可觀,這也就意味著,有千百萬的觀眾為兩個「房」投了票。媒體對《色•戒》中之「房事」的關注,以及觀眾對「房事」與「房市」的同等興趣,在房市飈升的當下,確實是有些時代特色的。在這樣的時代特色面前,李安試圖對情感與情慾進行的深刻剖析似乎被媒體以及觀眾的好奇心衝淡了。
  • 《色·戒》:王佳芝愛上漢奸,最後慘死,張愛玲為何非要這麼寫
    《色·戒》是由李安導演,梁朝偉、湯唯、王力宏等人主演,於2007年上映的電影,電影一公映,就引起了很大反響,而湯唯在戲中的大尺度表演,讓她一夜爆紅,也讓她被一度封殺。戒》雖然取材於「丁默村」遇刺案,卻在張愛玲筆下變得香豔了許多,一個想要刺殺漢奸的美女,最後卻愛上了這個漢奸,更是為了這場愛情獻祭了自己的生命。
  • 【婷婷專欄】色可守,情難戒
    今天我想聊聊《色·戒》這部「三級片」。很可悲,《色·戒》這麼偉大的作品,其市場定位也只能是「三級片」,湯唯拍完這部電影後也慘遭封殺。但是當張愛玲(作者)、李安(導演)、王蕙玲(編劇)、梁朝偉(男主)、湯唯(女主)這幾個人的名字擺在一起的時候,我就開始心跳加速了,全都是我的最愛啊!就算只是「三級片」,也肯定是與眾不同的最好看的「三級片」。
  • 《色·戒》——香港歷史首部三級劇情片票房冠軍
    《色·戒》是由導演李安執導,梁朝偉和湯唯演出的一部劇情片,改編自作家張愛玲同名短篇小說。影片以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女大學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意圖行刺的故事;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並準備下手時,卻發現自己已動真情,於是通風報信讓易先生逃過一劫,易先生卻決定趕盡殺絕的故事。2007年《色·戒》獲得了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 《色·戒》動作戲「假戲真做」?湯唯痛哭,梁朝偉:根本停不下來
    2007年,一部《色·戒》橫空出世,因為其中直白大膽的「動作」片段引起了軒然大波。《色·戒》由李安執導,梁朝偉、湯唯主演,改編自作家張愛玲同名短篇小說,於2007年11月1日在國內上映。影片以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名叫王佳芝的女大學生,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行刺的故事。這情節一聽就很老套,美人計、女學生刺殺漢奸、最後二人相愛,沒有任何懸念。
  • 色|戒:從3場床戲看王佳芝的內心,她是為愛赴死的嗎?
    小說裡的色和戒之間是逗號,是並列的意思,色指情緒,戒有警告和戒備的意思。言外之意是既有情慾深種,同時要防備殺身之禍。而電影中色和戒之間是條線,有著對立的意思,這裡的色是感性,戒是理性。若理性不夠果斷決絕,必定被情感吞噬。
  • 戒|色影評:從五場床戲看王佳芝的變化與劇情發展
    於是Plan B 沒了下文遲遲不能執行,鄺裕民的老鄉曹副官也遲遲沒給他這個小老表介紹工作(早看出這幫大學生的疑點了),王佳芝天天出去陪易太太打麻將輸得一塌糊塗,鄺裕民和歐陽靈文天天在海邊沙灘上練槍法,練了一個月了,歐陽靈文終於能打中一個酒瓶了,開心地跳了起來。
  • 清純劉亦菲拒演《色·戒》,成全湯唯影壇地位
    那時,李安正在籌拍《色.戒》,原本就是找的劉亦菲來出演女主角王佳芝。影片上映後,引發了強烈反響,一口氣在國際上拿到了八個大獎,作為女主演的湯唯自然也是一炮而紅。有時候有所得就必定會有所失,劉亦菲拒演《色·戒》雖然是一個遺憾,卻也不能說是錯誤的選擇,因為如果她接演了的話,世間就少了一個清純可人的「神仙姐姐」,那才是一個莫大的遺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