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是由李安導演,梁朝偉、湯唯、王力宏等人主演,於2007年上映的電影,電影一公映,就引起了很大反響,而湯唯在戲中的大尺度表演,讓她一夜爆紅,也讓她被一度封殺。
至今,估計還有不少人在為片中的一些劇情津津樂道,但在我看來,這部改編自張愛玲同名短篇小說的電影,不但記述的是張愛玲本人的真實感受,也是一些女性自己內心裡的真實感覺:
當你的人生毫無依靠,被步步相逼到無路可走,這時出現了一個「視你如寶」的男人,你是否會義無反顧地愛上他?
《色·戒》雖然取材於「丁默村」遇刺案,卻在張愛玲筆下變得香豔了許多,一個想要刺殺漢奸的美女,最後卻愛上了這個漢奸,更是為了這場愛情獻祭了自己的生命。
從國情家仇的角度來說,這位王佳芝是典型的「豬隊友」,因為自己所謂的「愛情」害死了自己還連累了身邊的人;但從個人感情的角度來說,易先生彌補了王佳芝的心理需求,他成為了她的信仰所在,她也願意為自己的信仰付出一切。
而當時,苦於和大漢奸胡蘭成之間卑微愛情的張愛玲,正是藉由李佳芝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王佳芝被父親拋棄,她的原生家庭沒有給到她足夠的溫暖和愛,而張愛玲的家庭也一樣,雖然出身名門卻已是沒落貴族。
生母離婚生父再娶,繼母視張愛玲為敵人,挑撥張愛玲和生父的關係,導致張愛玲恨透了這個家庭,後選擇了毅然離開。
雖然離開了原生家庭,並不代表她內心的傷痛就會被撫平,她的情感需求就會被解決,一旦時機合宜,這些東西就會像一顆小小的種子,迅速生根發芽。
王佳芝因為沒有家庭的溫暖,所以她的願望就是找到一個喜歡的男生,和他過上幸福的生活,於是,她對鄺裕民產生了好感。
但鄺裕民卻想著國讎家恨,無心男女情愛,他發動同學成立了一個組織,就想著要刺殺當日著名的大漢奸——易先生,而王佳芝就成了該行動中「美人計」的人選。
對王佳芝來說,這代表著是和鄺裕民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可鄺裕民的拒絕卻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而周潤生和她的「親密接觸」,更是讓她心灰意冷,沒有愛的性,永遠是冰冰涼涼的。
此時易先生的出現,就成了拯救王佳芝靈魂的最後一根稻草,他似乎懂她,也愛她,曾經無趣的「親密接觸」在易先生那裡也變成了一場場歡愉的遊戲 。
是的,女人是感性動物,總是因愛而性,因為對易先生產生了感情,王佳芝也從剛開始的生澀抗拒,變成了甘之若飴,而當易先生拿出那顆「鴿子蛋」時,王佳芝徹底說服了自己:易先生是真的愛自己,他就是自己的蓋世英雄!
到這裡,她早把自己「女刺客」的身份,忘到了九霄雲外。
她只是她自己,一個渴望愛情的小女人,甚至可以為了一段愛情,拋棄一切,哪怕是生命!
想必,張愛玲愛上胡蘭成,也有這樣的原因,因為從小就一直內心缺少關愛,才會對異性的一點噓寒問暖,就感動到以身相許。
縱然自己是才華橫溢的作家,在那個愛著的男人面前,也會卑微成那個童年的小女孩。
為什麼有人說,女孩要「富養」,其實有一個原因就在於此:如果這個女孩從小被父母給予了足夠的關愛,她的精神世界就是富足的,當她長大以後,就不會輕易愛上一個給自己送點溫暖的男人,更不會輕易地深陷在一段錯誤的愛情,或是一段不幸的婚姻裡。
而王佳芝,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是匱乏的,她最想要的和愛人相守的願望,都被鄺裕民打破了。
我想,如果當時和王佳芝「親密接觸」的是鄺裕民,或許王佳芝內心的哀怨也不會這麼濃了吧。
但可惜,鄺裕民沒有,等到三年後鄺裕民想重新追求王佳芝的時候,王佳芝的心卻已經死了。
是的,哀莫大於心死,曾經王佳芝想在鄺裕民身上找到想要的溫暖,卻被無情拒絕了,那麼她就只能放棄鄺裕民,去別的地方尋找,於是,錯過的,便永遠錯過了。
剛開始,王佳芝對易先生的目的很純粹,就是想引誘他,和小夥伴伺機幹掉他,她也是這麼幹的。
只可惜,第一次計劃就失敗了,易先生出於警覺性,不肯跟她回去,然後直接飛去了上海,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徹底斷了。
但王佳芝的身影,倒是印在了易先生的腦中,成了他忘不掉的女人(可能是之一)。
三年後,兩個人又見面了,但是易先生升級成了部長,而王佳芝也變成了更有女人味的金牌刺客。
於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易先生這次終於放飛自我,徹底擁有了王佳芝,但說起來,不過是完成了一次自我的發洩罷了。
易先生不敢愛上王佳芝,他怕自己會輸!
但是,王佳芝不甘心,繼續引誘易先生,也在這種引誘中,一步步淪陷了進去,直到看到那枚「鴿子蛋」,她終於確定,自己已經徹底愛上易先生了。
也許對王佳芝來說,要的倒未必是那枚「鴿子蛋」,而是你的心裡有我,你是我情感唯一的寄託!
自己的父母也好,鄺裕民也罷,他們沒有一個能夠值得依靠,可王桂芝卻在和易先生的擁抱中,體會到了被人愛著的感覺,從而淪陷其中,無法自拔。
而易先生,到底有沒有愛過王佳芝呢?可以說一開始他是沒有的,但是後面接觸的多了,他的心裡是有對方的,只不過,易先生畢竟是個經驗老到的特務,情感和理智面前,他果斷選擇了理智。
電影最後有一個細節,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王佳芝因為通知易先生敗露被捕,易先生為求自保籤下處決令,可之後他回到王佳芝住過的房子,卻坐在床上陷入了沉思。
從此,縱然王佳芝已死,卻永遠活在了易先生的心裡。
我想,張愛玲大概想用這種結局,來代表了自己內心對於愛情的看法,這是一種絕望而哀傷的痛苦,一種飛蛾撲火的決絕,也是一場註定悲壯的救贖。
當然,最後我要更正一下,雖然《色·戒》是以「丁默村」遇刺案為靈感創作,但是「丁默村」遇刺案中的女刺客鄭蘋如,可是對丁默村沒有半點感情的,更沒有文中香豔纏綿的劇情。
這只是張愛玲根據自己的思路做的一個藝術加工,別搞混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