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詔安行 宗祠、寺廟篇

2021-01-17 江夏黃氏一家親
點擊【江夏黃氏一家親】關注

☀弘揚「江夏」精神,挖掘「黃氏」文化,繼承優良傳統,傳承家族美德!

定期推送黃氏家族文化,黃氏家族活動,黃氏家族風採 ,黃氏宗親交流,黃氏宗親資源共享等諸多優質內容,重服務黃氏家族的平臺!

漳州.詔安縣,人傑地靈的地方,歷代以來,吸引無數鴻儒雅士對此地的嚮往,也曾出過南澳總兵這樣的大將軍;有後方安居樂業、也有前沿的海防工事……

霞葛鎮古代五通宮,歷代有維護維修,保存完好,改革開放後,由黃氏族人出資出力重建。

五通宮,正廳供奉著五顯大帝,偏廳供奉著十八手觀音及當地黃氏先祖黃靖公神位……

另一個廳內,立著三塊「皇封」的石碑,石碑分別刻著各位祖先及祖婆的名字……

與五通宮相鄰的另一個地方,在深山中隱藏著一座寺院——高隱寺……

高隱寺的碑記中,記錄著始記年代,及當年帶頭興建高隱寺的十八位功德主,其中十八人中有一位是五通宮裡供奉著的:黃靖!

高隱寺內在第二進正廳內,與五通宮一樣,供奉著一尊十八手觀音菩薩……

詔安境內,在深山中還有另一座寺院——長林寺,據說長林寺與高隱寺有著一定的淵源,都是當年「反清復明」人士的聚集之地……

金雞叫一聲萬國九州得醒,玉兔臨三界恆沙諸佛皈依;據說這是黃道周先賢所題……

每一座寺廟,都承載著一個傳說,一個傳奇……

在詔安霞葛鎮,大大小小宗祠、家廟數不勝數,其中黃氏的宗祠及家廟就有好幾座……

這座霞葛鎮黃氏一世祖宗祠,古時候系久隆公宗祠,經歷動蕩年代破損嚴重,後來在久隆公後裔共同努力下,重建成現在這座祠堂……

大門的後面,刻著「根深葉茂」四字,這四字也是來自當地老譜的「根深葉茂同庥慶」一句,往外刻著這四字,有著它更深的寓意。

宗祠,是祖先靈魂的歸宿,是宏揚祖德及後裔對祖宗追思之地;祠堂文化,蘊含著一個地方文化的底蘊……

祠堂的建立,也時時在提示後輩們,不忘祖訓,守孝悌,睦親鄰……

迅馬登程往異方各尋勝地立綱堂我思外境猶吾境汝在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命語辰昏須薦祖宗香根深葉茂同庥慶三七男兒總熾昌

最後祝福詔安,祝福霞葛,把黃氏精神繼續發揚光大;祝願天下黃氏,莫忘祖訓,團結友愛,把黃氏文化代代相傳下去……


或直接發送至郵箱:630083594@qq.com


不丟傳統,不忘來路,不失本心

掃描二維碼關注【江夏黃氏一家親】

重新發現家族傳統文化魅力

宗親聯盟——連接世界各個角落血脈相連的人!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姓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傳承中華文明,營造美德家庭!

點擊閱讀原文邀請函報名吧!

相關焦點

  • 我們編輯部的三個福建人去廣東看了一場詔安潮劇團的演出
    愛美的女孩子們也喜歡自拍發發朋友圈。許小聰94年畢業於福建藝術學校龍溪潮劇班,談起在學校的經歷,他還歷歷在目,每天早晨五點便起來,跟隨老師練習唱念坐打,三年間日復一日,以期樣樣精通。「很辛苦的,也很不自由。但是真的是熱愛。」
  • 福建詔安宗親赴臺參加海峽兩岸五顯大帝文化節
    福建詔安宗親赴臺參加海峽兩岸五顯大帝文化節 2014年07月29日 10:50:17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9日詔安消息
  • 神奇的許氏宗祠——廣東饒平縣上善蝙蝠山祖德堂
    長按上面的二維碼關注中國許氏網和許傑共用的微信公眾號——「許氏宗親交流網」,許傑的微信號碼和手機號碼是13762776618;QQ1273226474、編者許傑按:近半個月來,本人的電腦及其網絡出了問題,很少發文章了,只斷斷續續藉助別人的電腦發了幾篇,
  • 詔安田姓
    六(49)世陳乞,諡僖子,齊景公大夫,廣行德惠於民;齊悼公時為相,專齊政。    七(50)世陳常,諡成子,繼任齊相,用大鬥出,小鬥人之法籠絡人心,完全控制了齊國政權,至陳滑公二十一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庚申,前481年)弒齊簡公,開始專齊政。    八(51)世陳盤,諡襄子,繼任齊相。    九(52)世陳白,諡莊子,繼任齊相。
  • 「曬氧詔安」享壽之旅
    中秋與國慶撞了個滿懷 假期已漸近尾聲 讓我們一起抓住假期的小尾巴 開啟詔安之旅吧 詔安位於北緯23-24°之間 境內地貌類型多樣
  • 【聚焦】定佳夏拍預展在詔安賓館開展了!
    文章來源:閩商雜誌 記者 徐釗文章整理:詔安集合網 CC一夢即日起,閩郡觀瀾·福建定佳2014夏季書畫藝術品拍賣會於詔安賓館對外開放,每日早9:00至晚19:00。其早期深受詔安畫派影響,及長受學院派薰陶,融海上畫派和嶺南畫派之長,終成一家風貌。《涉水行山》為其經典題材之佳構。作品工寫實,兩隻虎之形態一收一放,一前一後,以沒骨筆法寫雄健毛皮之質感,生動逼真。通篇賦色妍麗,多以小筆觸勾描,筆墨輕鬆卻造型精準。畫枝中側鋒並用,雖溼筆帶出,卻筆筆有勁,尤見功夫。
  • 【家鄉風情】詔安沈氏家族的百年堅守 剪瓷雕剪出屋頂文化
    剪瓷雕是一種以造型繪畫為基礎,運用剪裁的瓷片鑲嵌在屋脊、厝角、簷下照壁等的建築裝飾藝術,是閩南建築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一把造型獨特的鐵鉗,一張一合,剪出了繽紛色彩,剪出了一番奇特的意境,也剪出了閃耀於閩粵臺三地的藝術奇葩。詔安沈氏藝圃家族是閩粵一帶最大的剪瓷雕家族,歷經百年,至今已傳承五代。
  • 最牛最霸氣最氣派的李氏宗祠,沒有之一!絕對!天下第一祠!為我李氏驕傲、稱頌!
    隴西南遷客人——李火德裔孫發展軌跡探源 福建上杭  李人旺 首先讓我們從李火德遷居稔田開基說起,族譜有關資料記載,李火德攜妻伍氏行至上杭勝運裡豐朗村,目其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田園廣茂,民風淳樸,因而安居於此。由此可見上杭稔田這片熱土,經古人確認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寶地。
  • 福建最低調的寶藏小城,這裡有山有海有老街,還有眾多閩南美食!
    福建旅遊,別只知道廈門、福州、泉州了!今天,就來安利一座很少人知道的小城——詔安!詔安縣地處福建南端、閩粵交界處,是「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繪畫)之鄉。詔安有古老的土著文化,特色民歌、民樂,獨具一格的鐵線木偶戲。這裡算是漳州,乃至福建最值得去的一座冷門的寶藏小城。詔安,有山、有海、有廟宇、有優美的田園風光1.九侯山這裡的九侯山被譽稱「南閩第一峰」。
  • 【許氏宗祠】太嶽傳芳——普寧許氏祖祠
    二○一一年辛卯正月初六日成立普寧許氏宗親會,把籌建許氏宗祠、編修宗譜、設立教育福利基金會提上議事日程。建設許氏祖祠以緬懷祖德,思源報本,敦睦宗誼,共謀發展,乃普寧許氏裔孫之共識。由朱鴻等宗賢帶頭獻資,內外裔孫紛紛慷慨解囊,集腋成裘,出謀獻策,集思廣益,從志成城。  許氏祖祠座落於練江南岸,背靠獨立奇峰牛帽山。牛帽山由潮郡主峰鳳凰山東南向逶迤而來,經南山脈綿延帶流沙河北行臨練江而止。
  • 【李氏宗祠】為什麼它被稱為「天下第一祠」
    坐落於福建上杭稔田鎮的「李氏大宗祠」,被譽為「客家第一祠」。坐落於福建上杭稔田鎮的「李氏大宗祠」,籌建於清道光16年(公元1836年),功成於道光19年的「李氏大宗祠」歷時四年,耗資2萬銀元,至今已歷經170餘年的風雨。
  • 中國人為什麼要建宗祠
    01 宗祠的盛行 從歷史記述與現有宗祠遺存上看,民間宗祠的建造,肇始於唐末 如福建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就建於唐末,福建涵江黃巷村黃氏宗祠,則建於北宋仁宗明道元年。 一直到明朝世宗時,始有禮部尚書夏言上疏,建議皇帝在官民祭祖方面加以「推恩」,請求允許官員建家廟、臣民祭其先祖,並允許在家廟內臨時擺放始祖、先祖的紙牌位。 這一政令開啟了以後家廟祭祀始祖的先河。
  • 在我心中,蚵仔煎就是最正宗的「詔安披薩」!
    每次有小夥伴來到詔安遊玩時我都會帶他們去領略詔安美食而在這趟旅途中貓仔粥和蠔烙 肯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兩樣也是必不可缺的代表性美食~蠔烙(hao lao)在詔安話中讀作o luao(讀作哦)是蚵的意思,蚵也稱蠔就是我們常見的牡蠣肉,如下圖所示
  • 走進餘氏祠堂觀匾額 蔣介石為福建古田餘氏宗祠題寫「禮義廉恥」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張桂守】祠堂,又稱宗祠、宗室、家廟,是古代儒家供奉與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福建省古田縣鶴塘鎮芝南街,「芝山祠」,又稱「餘氏宗祠」。始建於明弘治十年(1499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1986年兩度重修。
  • 古村落-潮州鶴隴蘇氏大宗祠
    大宗祠堂號「著存堂」,重修時由中山市政協主席蘇松勤重新題寫。祭祀大廳梁上懸掛「吏工翰苑」匾及「蘆山衍派」匾。其中"蘆山衍派"匾由福建同安蘆山堂贈送。南宋高宗年間,福建同安葫蘆山蘇孟容由興化州(今莆田)的兩浙轉運使司轉任潮州府任教諭、宣教郎(一作主簿),暫居府城北廓,成為鶴隴蘇氏入潮開族祖。蘇孟容為蘆山八世、入潮開族始祖,後隴大宗祠未重修增立頌公木雕像之前,蘇孟容為最高神主。蘇孟容,字本桂,號象崙,為蘇攜長子。生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十二月十六日,卒於南宋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六月初二日, 享年七十六。
  • 黑社會躲進福建系寺廟出家兩年後被捕
    淨覺寺主持是福建閩南佛學院畢業的高僧。1994年受邀前來建設寺廟後,把這裡搞得風生水起。 張世龍一咬牙,說服了寺廟,成功在這裡剃度出家,從此以後法號: 「悟世」。 在古裝武俠劇中,不管你是多大的魔頭,只要你願意皈依佛門就能成功洗白,並受到寺廟的庇護。
  • 官田李氏大宗祠——李氏文化
    李氏大宗祠坐落於福建上杭稔田鎮官田村。始建於1836年,由李氏後裔為紀念其入閩始祖李火德公所建,被譽為「客家第一祠」。「李氏大宗祠」結構嚴謹,完整無缺,立體感強,氣勢磅礴,其建築特色堪稱一絕。大門樓牌坊上豎著一塊長方形石板,刻有皇封「恩榮」(系清道光皇帝所賜)二字,其下橫梁上刻有「李氏大宗祠」五個大字,大門兩旁石柱外側刻有對聯「丞相將軍府,忠臣孝子門」。祠堂中廳兩邊的牆壁上寫有宋朝宰相文天祥遺墨「忠孝廉節」四個大字作為家訓,教育子孫後代為人忠孝仁義,字體剛勁有力,均暢宏澤。前坪寬展,坪外有一口池塘。
  • 聞名遐邇的貢川陳氏大宗祠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陳氏大宗祠位於福建省永安市貢川鎮城南的巫峽頭,是陳氏入閩始祖唐中丞陳雍的紀念祠,是福建陳氏聞名遐邇的大宗祠之一。
  • 晚清福建老照片:閩江漁民「駕鸕鷀」捕魚,水中寺廟很罕見
    我們今天通過一組老照片,感受一下晚清福建的人物和社會。這些老照片由在福州做生意的英國人約翰·格林尼·弗萊收藏,主要是阿芳照相館和約翰·湯姆遜的作品。 1870年,福建一個軍事據點的指揮官。 太平天國滅亡之後,其殘部在福建屢有活動,擾亂地方治安。因此,清軍的清剿行動始終未停。
  • 福建香火「最旺盛的寺廟」,有千年歷史,被稱為「江南第一叢林」
    福建香火「最旺盛的寺廟」,有千年歷史,被稱為「江南第一叢林」,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盛行了許多城市旅遊業,這些城市中,結合當地的優勢資源,發展地方有特色的文化景點, 這樣一方面可以極大地促進這個城市的旅遊發展,另一方面很多當地居民也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所以,有些城市認為旅遊是良好發展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