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餘氏祠堂觀匾額 蔣介石為福建古田餘氏宗祠題寫「禮義廉恥」

2020-12-26 環球網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張桂守】祠堂,又稱宗祠、宗室、家廟,是古代儒家供奉與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

福建省古田縣鶴塘鎮芝南街,「芝山祠」,又稱「餘氏宗祠」。始建於明弘治十年(1499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1986年兩度重修。祠堂坐北朝南,為單簷硬山頂結構,落落升階,中軸線依次是門樓、天井、華表亭、仕宦廳,天井、主祠廳等,錯落有致,蔚為壯觀。

蔣介石,為芝山《餘氏宗祠》題寫匾額「禮義廉恥」書法欣賞。

蔣介石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書法學習了歐陽詢、柳公權,其書法頓挫分明,結體有度,骨力雄強,章法嚴謹,用筆以方筆為主,橫斜豎直,撇低捺高。表現出瘦硬挺骨、險絕森嚴之風。蔣介石,筆耕不輟,書法功底紮實,作品以行楷見長,用筆嚴謹規整,結構俊秀飄逸。潛移默化,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如黃庭堅有詩曰:「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匾額「禮義廉恥」,是一幅楷書作品。用筆上比較精到,筆力十足,沒有拖沓,沒有滯筆,線條粗細比較勻稱,始終透著一種美感,雖然沒有那種強烈對比下的強烈衝擊力,但是整體上觀之,效果甚好,點畫安排也非常到位,既有延續了歐楷的瘦長之形,又融入了柳楷之神韻,寫出了一派清新之象,點畫之間又見精彩之處,既有相互關照和顧盼,又有相互揖讓和穿插,這種水平在當今書法界都很難找到類似的大家,從書法的角度看,在藝術成就是下面的蔣介石,道德成就是上面的君王。別開生面,是千載不朽的,也可能更不為人所知呢。萬事無情,美好的寄託:看到他的書跡情趣,或者作書而得名聲傳揚,行貴明高潔,然而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豈可盡知?

蔣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

蔣中正受孫中山賞識而崛起於民國政壇,在孫去世後長期領導中國國民黨達半世紀;其於國民政府時代一直居於軍政核心,領導中國渡過對日抗戰與二次大戰,但其政治手腕與獨裁統治亦遭受批評。其從政生涯橫跨北伐、訓政、國共內戰、對日抗戰、行憲、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及東西方冷戰,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日,在臺北士林官邸逝世。

蔣介石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對中國近現代史的進程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

歲次庚子年小陽春 藝樂齋隨筆

足跡遊遍名山大川,名勝古蹟,「以夢為馬 以汗為泉 不忘初心 不負韶華」。拙作及藝術作品散見《中國楹聯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美術報》、《神州詩書畫報》、《書畫名家報》、《閩東日報》等,易見網絡平臺《藝術雜賞》、《詩詞軒》、《古村記》、《環球網·文旅》、《周寧現場》等發布。

作者:張桂守 書法楹聯評論家

現任:《書法報》社 福建寧德工作站 站長

《書法導報》社 記者 福建工作站 站長

相關焦點

  • 走進古民居匾額:被稱為「古建築的靈魂」,成為建築中點綴的部分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據說匾額興起於先秦,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它被稱為「古建築的靈魂」,成為建築中點綴的部分匾額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說文解字》對「扁」作了如下解釋:「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而「額」字,《說文解字》作「額」字。橫的叫匾,豎的叫額,又稱「匾額」,俗稱「牌匾」。牌匾不僅是指示標誌,而且是文化的標誌,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標誌。
  • 信陽市優秀社科專家徐澤林參觀福建省古田會議舊址側記
    更令我興奮的是這裡也是賴坊賴氏宗祠所在地,這與我們息縣包信的賴氏祖根地有著密切的親情關係,我倍感親切,古田與我們息縣又多了一層關係。接著,我們來到古田會議會址進行教學活動,參觀了古田會議會址和紀念館。上杭人很自豪,因為那裡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偉人的足跡。1929年1933年毛澤東9次來到上杭。一進入古田會議會址景區,「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紅色大字清晰地映入眼帘。
  • 鐵齒銅牙紀曉嵐信中的餘存吾太史,長沙縣進士餘廷燦及麻林橋餘氏
    餘廷燦家族很可能和瀏陽南鄉路口餘氏同源,今天就來說一說餘廷燦及其家族長沙縣麻林橋餘氏。前文中提到的瀏陽餘氏譜序「乾隆間,有星沙大史諱廷燦,告假歸省,來瀏商議修譜,不果,後其子邵賢舉於鄉,亦曾來瀏者,守二公裔也。」
  • 甄嬛傳:餘氏不幸去世,為什么女王華妃沒有出現?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餘氏慘死,可以說是後宮的大案!為什么女王華妃沒有出現?女王與自己無關女王沒有出現的原因是,俞覺敏承諾會受到青睞,並沒有損害她的利益。她沒必要打一個跟癢無關的人。當餘某答應處決時,他裝瘋了,當甄嬛被監禁時,他假裝瘋了,當所有的醫生都去年羹堯家時,他假裝很生氣3-餘氏是華妃的爪牙之所以餘氏被關進冷宮並被處死,是因為餘氏對此負有責任,但其中也有華妃情節。華妃想用餘氏殺死甄嬛。
  • 海南萬寧符氏宗祠進度
    水上沙湧 符氏宗祠廣東湛江雷州海康南興鎮西山村55世 符文效祖祠廣東湛江廉江山車村 符氏宗祠浙江寧波北侖小港鎮 符氏宗祠浙江寧波餘姚朗霞街道 符氏宗祠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內龍山瀘溪縣洞頭寨 符氏宗祠江西撫州廣昌縣 符氏宗祠河南周口太康縣老冢鄉 符氏先祠山東臨沂郭家莊符氏祖林 符雅碑亭
  • 甄嬛傳:餘氏只是個少女,你為什麼敢做妾?
    在電視連續劇《甄嬛傳》,餘氏只是法庭上的一個小女僕,你為什麼敢冒充皇妃?1-餘氏是梅園的小伴娘餘氏原本是一個依靠梅園的小伴娘。易梅園幾乎沒有工作,那就是照顧所有花草樹木和幫助小妾們在冬天送花。2-餘氏每天被欺負夜下雪,靠在梅園裡的宮女欺負餘氏,讓餘氏在雪夜偷取紅梅。為此,我們也找到了一個合理的理由:拿起花枝拜神!3-甄嬛假裝女傭皇帝會見了梅園和甄嬛,為了避免尷尬,皇帝說他是梅園的侍女,所以陌生男子找不到她。
  • 【簡氏頭條】漳州南靖簡氏大宗祠:臺灣簡氏宗親的心靈家園
    簡氏大宗祠採用兩堂式古祠風格,磚木結構,祠內原懸掛眾多歷代名人及其賢士官宦所制匾額對聯,顯示傳下子孫人才輩出,輝煌業績。匾額有:不祧之祖、中憲大夫、興學敬教、茂萱貞松、助我義師、文魁、武魁、世魁、亞魁、撥元等二十餘塊。
  • 劉統勳家族的宗祠為何叫「清愛堂」,說起這個名字還真是大有來頭
    一般而言,祠堂的名字往往都以「某氏宗祠」命名,具有很高的識別度。不過,山東諸城劉氏家族,即劉統勳家族的祠堂,卻不叫劉氏宗祠,而叫「清愛堂」,說起這個名字,還真是大有來頭。「清愛堂」是康熙皇帝御賜給劉家的一塊匾額,在封建王朝時期,得到的皇帝的褒獎,甚至御賜書法匾額,這多當事人以及整個家族都是十分重大的榮譽。
  • 《甄嬛傳》原著:餘氏被勒死,並非安陵容所為,而是甄嬛布下的局
    但冷宮餘氏被勒死真的是安陵容的手筆嗎?其實不是!其實是甄嬛布下的局,是甄嬛的手筆。原著中的甄嬛可比電視劇狠毒多了,可能是電視劇需要女主正派這種效果,所以壞事都是別人做的。原著中浣碧對甄嬛說:「冷宮餘氏不肯就死,鬧得沸反盈天,非嚷嚷著要見皇上一面才肯了斷。」甄嬛說:「這樣垂死掙扎還有什麼用。皇上怎麼說?回了皇后沒有?」
  • 永盛梁氏宗祠的修繕故事
    25日,記者來到位於三江口的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探訪正在修繕中的省級文保單位永盛梁氏宗祠。  歷史: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在此講學  記者看到,於本月初啟動修繕的永盛梁氏宗祠東、西、南、北立面均已搭好腳手架,施工人員堅守在現場。宗祠前由省政府於2009年立的一塊「福建省級文保單位」石碑格外醒目。
  • 名滿江南的「書壇泰鬥」:周恩來請他題字,蔣介石請他修家譜!
    蔣介石知道他擅長金石,對譜牒也頗有研究,特地請他重修《武嶺蔣氏宗譜》。沙孟海無法推辭,只好從命。歷時兩年餘,於1948年12月告成。這次修譜,掛名的大總裁是國民黨元老、書法家吳敬恆,總編篡是蔣介石的陳布雷,沙孟海只列在4個編纂之一,但實際上做文字工作的主要是沙孟海,所以新譜定稿時,蔣介石在司職名單中親筆加上「特聘武進吳敬恆先生為總裁,主其事,慈谿陳君布雷、鄞縣沙君文若為編纂,襄其成」。
  • 走進宮廟賞楹聯 福建古田洪灣鷹陽宮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張桂守】鷹陽宮,又稱龍溪宮,位於福建省古田縣杉洋鎮洪灣村,原建已無從查考,大清乾隆伍拾叄年,戊申(1788年),坤月(十月)吉旦,重建,為三進,三開間,飛簷翹角,單簷硬山頂,穿鬥式染架結構。
  • 《甄嬛傳》中的餘氏,是怎麼敗給當時雲淡風輕的甄嬛的?
    《甄嬛傳》中的餘氏,因無意間偷聽到了甄嬛和皇帝雪夜對話,青雲直上成為了皇帝的新寵。其實在御花園裡,餘氏已經隱隱知道眼前打扮樸素但是樣貌出眾的甄嬛可能就是皇帝最近留戀御花園的原因,這才一鼓作氣上前想要憑藉自己現在的地位打壓一下對方。
  • 聞名遐邇的貢川陳氏大宗祠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陳氏大宗祠位於福建省永安市貢川鎮城南的巫峽頭,是陳氏入閩始祖唐中丞陳雍的紀念祠,是福建陳氏聞名遐邇的大宗祠之一。
  • 廣東懷集冷坑竟聚集唐皇「李世民」四萬後裔——李氏大宗祠風水考
    春訪廣東懷集 驚喜發現冷坑竟聚集唐皇「李世民」四萬後裔----李氏大宗祠風水考曾祥裕 曾海亮曾祥裕風水團隊曾到福建上杭稔田鎮官田村李氏大宗祠考察。該宗祠始建於1836年,由李氏後裔為紀念其入閩始祖李火德公所建,被譽為"客家第一祠"。2020年曾祥裕風水團隊早春二月踏青來到廣東肇慶懷集,在兩廣交界的地方冷坑又驚喜地發現竟聚集唐皇李世民四萬後裔。始祖李什八,原籍福建上杭,乃隴西堂大唐皇帝世民三十二代嫡孫。 陪同我們考察的朋友說,冷坑鎮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氏 。
  • 冬至思故人,鎮江葛村解氏宗祠舉辦祭祀活動
    揚子晚報網12月21日訊(記者 張凌發 通訊員 鞠永平)鎮江新區葛村解氏宗祠21日舉辦了一場隆重又熱烈的祭祀活動,規模雖然不及以往大,仍然盡顯中華民族祭祀文化的特色。200餘名村民及附近的丹陽、揚中部分解氏宗親參加了這次祭祀活動。
  • 《福建蕭氏文化大觀》
    宗祠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莊嚴肅穆之地,是中華傳統家文化的象徵,是凝聚宗族團結的重要因素,是記錄家族輝煌與榮耀之場所,是尋根訪祖的平臺,是家族議事的聖殿。在福建,宗祠是鄉村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它承載著裔孫對先祖的敬仰與思念。激勵裔孫樂捐巨資建造富麗堂皇的宗祠,以慰先祖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