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統勳家族的宗祠為何叫「清愛堂」,說起這個名字還真是大有來頭

2020-12-23 左都御史

古代社會,祠堂是供奉列祖列宗的地方,也是處理家族內部重大事務的場所。一般而言,祠堂的名字往往都以「某氏宗祠」命名,具有很高的識別度。不過,山東諸城劉氏家族,即劉統勳家族的祠堂,卻不叫劉氏宗祠,而叫「清愛堂」,說起這個名字,還真是大有來頭。

「清愛堂」是康熙皇帝御賜給劉家的一塊匾額,在封建王朝時期,得到的皇帝的褒獎,甚至御賜書法匾額,這多當事人以及整個家族都是十分重大的榮譽。

據統計,諸城劉氏家族至少獲得過康熙、乾隆、嘉慶三位皇帝所賜的七塊匾額。分別是:

康熙五十一年應劉桀之請賜題「清愛堂」;乾隆皇帝於乾隆三十三年主動為劉統勳賜題的「贊示介景」;乾隆五十九年在劉墉75歲時為其繼母顏太夫人壽辰賜題的「令壽延祺」;嘉慶十九年為找趙鐶之的母親趙太夫人七十壽辰賜題的「貞壽延祺」;另外還有乾隆專門賜給劉墉的「清愛堂」和「天香深處」兩塊匾額。

從中可知,劉家共有兩塊御題的「清愛堂」匾額,三塊皇帝為女眷壽辰所題的壽匾額,以及分別為劉統勳和劉墉兩位父子宰相所題的各一塊匾額。

劉墉作為一代書法家,不僅在其家制毛筆上用「天香深處」作為標誌,還經常在自己書作落款時寫下「書於天香深處」的字樣。劉墉本人得了一塊乾隆皇帝御賜的「天香深處」就如此興奮,由此可見,當劉家第一次從康熙皇帝那裡獲贈「清愛堂」匾額的時候,全家上下該有多麼興奮。

「清愛堂」是諸城劉氏祠堂的堂號,也蘊含了劉氏家風的核心觀念——清廉愛民。在這一觀念的指導下,劉氏子弟在步入仕途後,克服重重困難,紛紛在各自崗位上做出了不俗的業績。

那麼,康熙帝為何要賜給劉家「清愛堂」呢?史料中記載了康熙題寫「清愛堂」的始末。這還得源於劉果(劉統勳的伯父,劉桀的二哥)在河間做知縣的時候,治理地方政績突出。

不過劉果當時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知縣,即便政績再好也很難被康熙所知。可巧恰康熙帝微服私訪河間縣的時候,從當地百姓的口中得知了這麼一位為民做主的好官。而且康熙帝還當面召見了劉果,問了很多關於政務上的問題。

劉果對答如流讓康熙帝龍顏大悅稱讚其清廉愛民,當即就提拔他為正六品的刑部江南司主事,並讓他預修《大清律》。

康熙帝的這句「清廉愛民」就是後來「清愛堂」所包含的意義。只不過「清廉愛民」在當時只是康熙帝對劉果所下的一個口頭結論。題寫匾額的事情則要等到近四十年以後了。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下詔命九卿推薦各省清廉有才幹的官員,以知府被舉薦的只有劉桀和程鵬年二人,當時劉桀是平陽知府。憑藉這次評比,劉桀升任天津道副使。這一年,康熙帝南巡,劉桀奉命迎駕五臺山。借著這個機會,劉桀上奏康熙帝,提及四十年前,二哥劉果在河間知縣任上曾蒙皇上「清廉愛民」褒獎,順便請求康熙帝賜書。

康熙帝念及劉果、劉桀兄弟二人都有「清廉愛民」之風,十分高興,遂為之題寫了「清愛堂」的堂號,時年為康熙四十九年。

康熙皇帝為劉家題寫此堂號,可以說既有對劉果、劉桀兩兄弟為官風採的表彰,又飽含了劉氏家族的殷切期望。劉家以「清愛堂」命名其劉氏祠堂,目的當然不外乎兩個,一是記恩榮,二是藉此教育後世為官子弟要「清廉愛民」。

劉家自有康熙皇帝御筆親賜「清愛堂」堂號之後,巨大的榮譽感和強烈的責任感相伴而生,就使劉氏子弟不自覺地為對得起這一榮譽,為彰顯祖德、延續祖風而自警自勵,使清廉愛民成為自己為官的行動指南。

劉氏家族從政子弟多達二百多人,竟沒有一個貪官。應該說,康熙帝這塊御賜匾額起到了很大的監督作用。當然,劉氏的家風也是至關重要的,若是沒有劉果、劉桀、劉統勳、劉墉等人打下的基礎,後世子弟也是無法延續的。

相關焦點

  • 中國廉政文化歷史故事 | 「清愛堂」的傳承(七十一)
    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世家望族往往都有自己獨立的家族堂號,堂號名稱多來自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或趣聞佳話,以劉統勳、劉墉父子為代表的「清愛堂」更是譽滿齊魯。關於「清愛堂」的由來,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佳話。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是順治九年(1652年)進士,累官戶部員外郎,以清慎著稱。
  • 【北京榮寶春拍】一念蓮花開·清 劉統勳進呈本寫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乾隆帝對其非常倚重,說他「練達端方,秉公持正,朝臣罕有其比,故凡審決大獄,督辦大工程,悉命統勳前往蒞事,無不治者」。劉統勳官至宰相,為政四十餘載清廉正直,敢於直諫,在吏治、軍事、治河等方面均有顯著政績。封面劉統勳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中舉人,雍正二年(1724年)考取進士,被翰林院選為庶吉士,擔任編修。
  • 劉墉之父劉統勳官至何職,在朝中有怎樣的地位?
    劉墉之父劉統勳官至何職,在朝中有怎樣的地位? 劉統勳雍正二年考中進士,選庶吉士,出任編修。整個雍正王朝,劉統勳一直默默無聞,直到乾隆登基後,他被提拔為內閣學士,仕途才開始平步青雲。
  • 劉墉之父,大清重臣,劉統勳到底有多牛?
    說起劉墉他們家,那可真的是稱得上名門望族了,從劉墉這一代往上數,連著四代都是進士。劉墉是乾隆十六年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他爹劉統勳是雍正二年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他爺爺劉棨是康熙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四川布政使;他曾祖父劉必顯順治九年進士,官至戶部員外郎。
  • 劉墉的父親劉統勳有多強?六部尚書都當過,乾隆最信任的軍機大臣
    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御史是得罪人的差事,老油條不敢得罪人,所以一般都是讓新科進士們試一試這個職位。大家都是成年人,社會上的很多道理,大家都明白。不該說的話不要說,這是做官的重要準則。可是劉統勳一出馬,就把大學士張廷玉和吏部尚書訥親。人家都是一品大員,你一個小小的御史,可真是虎口拔牙了。
  • 大清重臣劉統勳到底有多牛?
    劉統勳到底有多牛呢? 三個字,特別牛。 首先,劉統勳投胎投的牛。 第二,劉統勳學習學得牛。 正是因為他從小就有個大進士坐在家裡天天培養他,所以他真正成了個學霸級人物。
  • 何猷君宣布奚夢瑤生子喜訊,「長孫」名字大有來頭
    何猷君稱老婆懷孕的辛苦一點一滴他都看在眼裡,他感慨終於幫父親實現抱孫子的願望:「我爸爸下個月就98歲了,今天終於能夠很高興地告訴他,他有長孫了!」同時,他公開了兒子名字「何廣燊」,英文名叫「Ronaldo」。
  • 薪火相傳 德澤千秋——記李氏大宗祠
    李氏大宗祠,名字來說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每年正月都能夠聽到本地李姓親友,前往該地拜謁。然而只知道有這麼回事兒,僅此而已。因機緣巧合,無意間走進了李氏大宗祠,收穫了意外驚喜。李氏大宗祠坐落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稔田鎮官田村,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AAA級旅遊景區。大宗祠四面環山疊翠,黃潭河蜿蜒而過,風景十分秀麗。
  • 贛州七裡古鎮擁有池氏、舒氏、邱氏宗祠等古建,是客家建築瑰寶
    經測,萬壽宮為子山午向兼壬丙,為小空亡;仙娘廟為乾山巽向,坐大空亡,均合楊公風水寺院廟宇建築坐山立向坐空之法。池夢鯉家族風水考地有名因人而起,說起七裡鎮,不能不說池夢鯉,這位贛州市唯一的狀元成了贛州史冊上的重要人物。七裡鎮因他輝煌而出名至今。
  • 劉墉的父親劉統勳,到底有多牛?
    對於劉統勳這個人的一生,有兩個字是最好的形容。文正。整個中國歷史上,死後被授以文正稱號的,只有24人。文正是宋朝以後,文官能得到的最高榮譽稱號,故此也有『文臣死當諡文正』之說。而在這24位文正公當中,清朝有八位,劉統勳便是其中之一。
  • 劉統勳一個小官,上了兩道奏摺,為何乾隆就罷免了張廷玉、訥親!
    劉統勳的第二份奏章又送到了。 在第二份奏章中,劉統勳又指責尚書訥親在管轄吏部和戶部的過程中,完全聽不進他人的意見,將吏部和戶部搞成了一言堂。請求乾隆皇帝指正訥親的錯誤。 在收到第二份奏章後,本來還猶豫不決的乾隆皇帝瞬間打消了所有的疑慮。在他看來,如果訥親和張廷玉沒有犯下這些錯誤,像劉統勳這樣的小官是斷然不會上書直諫的。
  • 為什麼說劉統勳比劉墉要厲害,那到底有多厲害?
    劉統勳,在《天下糧倉》和《天下糧田》播出前,很多人不知道他,可都知道他的兒子劉墉,但劉統勳在清朝的地位遠在劉墉之上,比劉墉要牛氣很多,那作為劉家最厲害的劉統勳,到底有多牛呢?
  • 賈氏榮寧宗祠訴說了什麼
    宗祠,又名祠堂,是供奉與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是我國儒家傳統文化的象徵。宗祠,體現著宗法制家國一體的特徵,是凝聚家族團結的場所,記錄著家族傳統與曾經的輝煌,是家族的聖殿。第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宗祠建在寧國府西邊另一個院子裡,就說建寧國府時沒建這個祠堂,很可能是後來加蓋的。第二點是:「賈氏宗祠」是請衍聖公孔繼宗寫的。「衍聖公」是封建社會對孔子嫡派後裔的世襲封號。因為孔子後裔憑藉孔子儒宗的地位,得以世世相承,代代顯貴。
  • 聞名遐邇的貢川陳氏大宗祠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陳氏大宗祠位於福建省永安市貢川鎮城南的巫峽頭,是陳氏入閩始祖唐中丞陳雍的紀念祠,是福建陳氏聞名遐邇的大宗祠之一。
  • 原來賭王家族都是多妻多子,其叔公娶了12個老婆生30多個孩子!
    施娣為何仕文生育了一女四子,那就是何柏顏(女)、何啟東、何啟福、何啟滿、何啟佳。說到何仕文的兒子何啟東,他可大有來頭,何啟東正是香港開阜後的第一位首富,他也娶了四位妻子生育了15個子女。弟弟何啟福儘管沒有哥哥那麼風流,只有一個媳婦,但不甘落後媳婦生了13個子女,而且個個都非常出色,尤其是第三子何世光。何世光名字聽起來真熟悉,他是誰呢?
  • 這個地方建了座造價一個億的謝氏宗祠,復古裝飾金碧輝煌令人驚嘆
    廣東潮汕地區普寧謝氏有個非常豪華的謝氏宗祠,據說造價超一個億。普寧歷史悠久,在三四千年前已有先民生息。先秦時中原各政權並沒有對普寧一帶有實際的控制,直至秦漢時期方納為中原王朝疆土。當我們跟隨著圖文進入到宗祠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驚人的一幕,令到全國都發出感嘆,原來下面這些物件都是真金造成的,下面我們一起進入現場來看看這個價值一個億的謝氏宗祠。我們看到謝氏宗祠的廣場非常大,居然還綠化了,很多寶樹哦。外面的浮雕也十分大氣,一眼看上去,氣勢不凡,我們再來看看裡面的布局。
  • 最美宗祠,南康袁氏!
    >跟隨小南一起來看看吧魅力袁氏宗祠(袁氏宗祠)(袁氏宗祠內景)袁氏宗祠是各地袁氏宗祠慷慨解囊共同建成更是小南一起看看為宗祠貢獻的宗親說起袁隆平,大家都不會陌生,可謂是婦孺皆知,書本上也有介紹,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9.7-)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 【古蹟尋蹤】王官寨王氏宗祠
    祠堂系舊時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共分為兩類,一類是供奉祖先牌位,按時祭祀,稱氏族宗祠;二是供奉有功德之人的塑像,以按時祭祀,稱功德祠。在封建社會,每個大的宗族都有祠堂,一族合祀者為宗祠,大的宗祠甚至是數縣範圍內同族人合建的。隨著人口的增多,分出各支,所建祠堂為支祠。根據經濟條件和政治地位的不同,有的家庭也設置祭祀場所,將直系祖先的神主牌位供在一間小屋的一張供桌上。
  • 福建.詔安行 宗祠、寺廟篇
    定期推送黃氏家族文化,黃氏家族活動,黃氏家族風採 ,黃氏宗親交流,黃氏宗親資源共享等諸多優質內容,重服務黃氏家族的平臺!漳州.詔安縣,人傑地靈的地方,歷代以來,吸引無數鴻儒雅士對此地的嚮往,也曾出過南澳總兵這樣的大將軍;有後方安居樂業、也有前沿的海防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