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餐桌上,「醬」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調味品,不管是用來拌飯、拌麵、炒菜,少了醬仿佛就少了滋味。在國內知名的醬料之中,辣醬以貴州老乾媽為首,不僅在國內名聲響亮,還在國外擄獲了一眾老外的味蕾。而在拌飯醬下飯菜領域,來自四川的「飯掃光」,20年幾乎不在媒體打廣告,年銷售35億,老外直呼比老乾媽更有滋有味,頭部主播薇婭和李佳琦也紛紛為「飯掃光」帶貨。
飯掃光不僅是大學生鍾愛的「吃飯伴侶」,也是年輕白領、上班族、億萬家庭餐桌必備的下飯菜,更給海外留學生帶去故鄉正宗川味,享有「留學必備」的盛名。疫情期間,飯掃光不僅拯救中國人的胃,更是成為了海外華人和世界同胞心目中的「餐桌拯救者」。一瓶來自成都市郫都區的小小下飯菜,憑藉領先行業的微生物創新發酵技術,成為中國健康下飯菜的領導品牌,讓正宗川味飄香世界餐桌。
源自郫都造 科技創新傳承百年味道
「大多數人對川味有誤解,以為川菜就是辣。真正的川味,是以泡菜和郫縣豆瓣為底料,炒制發酵而成的濃鬱川香味。「飯掃光創始人高銀江女士說,她的心願,就是「讓川味飄香世界,做一種能傳承百年的味道「。
味道是記憶的密碼,正宗川味講究五味調和,以味多、廣、厚著稱。追古溯今,川味的發展都與成都郫都區結下了千絲萬縷的不解之緣。很多人雖然喜歡川菜的味道,但是不會做,或者懶得花時間去做,高銀江表示,「我們的川味調料雖然正宗,卻有很多消費者不擅長使用。我們要做更有滋有味、方便又下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方便川菜」。得益於郫都得天獨厚的優勢,飯掃光自2000年創立、2001產品面世以來,便迅速成為了方便川菜的名片。
如何才能讓更多人吃到更具標準化、安全性的正宗川味?高銀江從未停止過思考。2003年底,高銀江發現「我們許多調味品,包括豆瓣醬、泡菜等,都是採用最原始手法醃製,添加使用了大量食鹽,產生的過量亞硝酸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還產生大量的廢水汙染環境」。為了 「做一款自己也敢放心吃的食品」,她便帶領飯掃光團隊率先進行自主研發,成為首家將乳酸菌直投式二次發酵生物科技技術運用到蔬菜醃製上的企業,標準化了發酵工藝和核心技術,獲得全國領先的乳酸菌「高密度富集培養」「低溫噴霧乾燥」等40項專利,通過5項成果鑑定。這一技術革新有效縮短了發酵周期,大大減少了亞硝酸鹽、生物胺等有害物質的產生,提高了產品的營養價值,從源頭上保障了食品的標準化和安全性。
以工匠之心恪守創業初心,以科技創新傳承百年味道。20年來,飯掃光逐漸擁有了多條國內先進的流水化生產線,並先後通過HACCP、ISO9001、美國FDA等多項認證。20多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車間、國際化先進的生產設備及工藝與科學管理體系、嚴格質控的生產流程、經驗豐富的川菜大廚和高級食品工程師,使飯掃光得以用科技技術探索破解了中國發酵食品味道背後的基因密碼,給川味帶來了更多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傳統手法難以實現的標準化、規模化、工業化。
拓展海外市場 讓世界共享中國味
作為川味之魂、下飯菜龍頭品牌,飯掃光地道的川味不僅暢銷全國各大中城市,還遠銷美國、加拿大、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東南亞等4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海外經銷商和營銷網絡,達到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飯掃光』」的市場認知。「飯掃光」被海外遊子評為消解「鄉愁」的秘訣,讓海外生活更加有故鄉味。飯掃光產品不僅覆蓋當地華人市場,更在主流市場贏得好口碑。以美、英、日市場為例,近三年銷量都實現了20%以上的穩定增長,日本市場去年更是創下了61.8%的高增長。截至目前,飯掃光產品2020年度海外市場銷售總額已近5000萬元人民幣,深受美食愛好者的熱捧,在給萬裡之外的華人帶去家鄉味道的同時,也給國外友人帶去中國味道及精緻的文化享受。
追求卓越 秉持創業者的初心前行
飯掃光在傳承川味與科技創新中不斷實現著發展,秉承「百年企業,福澤萬家」的企業目標,飯掃光不斷提升產品標準,通過微生物科技賦能,引領著行業發展之路。
變化的時代需要不變的味道,不變的味道需要動態發展的眼光。經營著文化與品質並重的下飯菜品牌,飯掃光董事長高銀江心懷的並不僅僅是企業發展、產品銷量。作為四川省政協委員,高銀江站在四川地方產業發展布局的角度,連年建言獻策,建議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功能區」, 將產業功能區建成「特色產業優勢區」、「高品質生活社區」、「先進要素集聚區」、「對外開放先行區」,打造享譽全球的川味聖地。
從「中國傑出創業女性」到「中國光輝之星」「四川省食品行業明星」,高銀江女士作為女性企業家收穫殊榮無數,但她低調表示,自己永遠是創業者,永遠心懷創業之初的願景,要為傳播川味、傳播中國美食文化貢獻力量,讓源自四川的飯掃光飄香世界,讓中國味道享譽世界。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h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