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北擊匈奴,真是因為「亡秦者胡也」的讖語嗎?

2020-12-24 信陵侃史

秦始皇一統六國稱皇帝後,便想著萬世基業,長生不老,於是派方士盧生前往蓬萊仙山尋求長生不老之藥,沒吃想仙丹沒帶回來,反倒帶回了一條「亡秦者胡也」的讖語,秦始皇認為「胡」就是指北方的匈奴,為了秦的萬世基業,秦始皇果斷派蒙恬北擊匈奴。

這是司馬遷《史記》中關於秦始皇北擊匈奴的記載,這也是大多數漢朝人的看法,而這種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

大秦自建國以來與匈奴打交道並不多,且據《史記》等史料來看,匈奴也的確沒有給大秦造成多的損害。而秦始皇在漢代人的心中,形象一直都不太好,因而對於秦攻匈奴一事,在漢代人的心中,要麼是因為「亡秦者胡也」的讖語,要麼就是因為秦始皇「貪戾而欲廣大」的性格所致,那事實的確如此麼?

對於攻打匈奴一事,史料中並未記載蒙恬、李斯等人的強諫,也不見其他重臣提出反對意見,由此可見秦攻打匈奴實際是得到群臣的一致肯定的,最起碼是得到了朝廷重臣的同意。

而據史料記載而言,秦國對重大事情的決策都要經過廷議才能最終決定,比如秦郡縣制的確認、「皇帝」名號的來歷都是經過廷議而決定的,由此可見,秦始皇攻打匈奴之事,並非隨意為之,也非一讖語所能制,其中必定另有隱情。

秦在一統天下之前,沒有攻打匈奴,無非兩個原因:

其一,滅六國前,秦的基本國策便是「掃滅六國」,根本無暇北顧匈奴。其二,實際是在滅趙之前,秦北境最大的威脅是趙國,反倒匈奴是趙國北境的最大威脅,趙國名將李牧便是當時的抗匈名將。趙武靈王時期,趙國軍武強盛,大有吞併秦國之勢,為了達到從雲中等地南下攻打秦國的目的,「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匈奴一度被趙國壓制,不得南下。

可到了趙國被滅亡之時,此時的匈奴實際已經進犯到了河南(黃河以南)之地,進而威脅到了秦都鹹陽,這也為秦一統天下之後北擊匈奴埋下了伏筆,因而實際上是無論有無讖語,秦國北擊匈奴也是必然之事,畢竟匈奴南犯到了家門口,沒理由不收拾他。

為了防範匈奴,秦始皇不僅令蒙恬北連各國長城,還令蒙恬率30萬秦軍駐守北境以防匈奴南下,若秦始皇真相信「亡秦者胡也」的讖語,以秦始皇的性格必定會傾盡全力北擊匈奴,不滅誓不罷休,實際上其北擊匈奴的力度都不能同漢武帝時期相提並論。

由此可見,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匈奴的南犯實際已經威脅到了秦都鹹陽的安危,所以在蒙恬將匈奴趕往長城以北之後,秦始皇並沒有令蒙恬繼續北進,而是修築長城以防匈奴再次南下,並派蒙恬率三十萬秦軍立於長城附近以震懾匈奴。秦始皇乃千古一帝,豈能因一讖語便肆意為之。

相關焦點

  • 嬴政的赫赫武功,遠不止滅六國,還有北擊匈奴,南平百越
    李白的這幾句詩真是經典,秦王嬴政橫掃六國的神威和雄才躍然紙上。嬴政六滅國、統一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並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這段歷史大夥並不陌生。其實,嬴政的"赫赫武功"可不止是歷時十年滅掉了韓、趙、燕、魏、楚、齊六國(從前230年滅韓俘虜韓王安到前221年滅齊俘虜齊王建),正式締造了大秦帝國後,嬴政還建立了兩大輝煌"武功",一個是大夥有點熟悉的北擊匈奴,一個是大夥可能不太熟悉的南平百越。在嬴政滅六國的十年中,匈奴的頭曼單于趁中原大亂迅速發展自己的勢力,不斷南下劫掠。
  • 秦始皇沒想到,趙高太陰險,李斯太自私
    在秦始皇滅六國之後,秦國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王朝,實行郡縣制,秦始皇和李斯設計出了完整的一套行政機構,或許,那一刻,秦始皇做夢都笑醒,我家的天下肯定是萬無一失了。如果地下有知,秦始皇估計能後悔死他的所作所為,千防萬防,怎麼就沒有防到自己身邊的寵臣有這樣的心思。秦始皇在同一天下之後,偶然間聽到一個讖語,只有五個字:亡秦者,胡也!這對於迷信的秦始皇來說,是不能不信的。
  • 秦始皇派蒙恬30萬大軍北擊匈奴,奪取的河南地在哪裡?
    但雄才偉略的秦始皇並不滿足於此,繼續開疆拓土,南攻百越、北卻匈奴。公元前215 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奪取河南地,公元前214年,蒙恬又渡河奪取黃河以北的高闕、陰山、北假中等地區。匈奴頭曼單于率眾北逃,史書記載「匈奴勢懾,不敢南面而望十餘年」。秦朝在取得的河南地設了三十多個縣,陰山以南地區納入大秦帝國控制之下。秦朝為了抵禦匈奴、鞏固在河南地的統治,在北方修築長城和秦直道。
  • 秦始皇想把帝位傳之萬世,忽然有一天對盧生說:我不叫朕了……
    但忽然有一天秦始皇對盧生說:我不叫朕了……什麼情況?不叫朕又叫什麼呢?這要從秦始皇求仙問藥說起。徐福擔心秦始皇「問責」,便謊稱因為海上有怪獸出沒(大鮫魚),無法到達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秦始皇便按徐福要求,令人帶著捕殺工具入海,並真的以秦箭射殺了一條大魚。
  • 他給秦始皇找藥,卻整出一本天書,秦始皇打開一看:寫著五個大字
    歷史中有著這樣一段巧合的故事,《始皇本紀》載: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派出去的人幾次都沒有尋到長生不老的辦法,但是秦始皇並不死心,一直試圖尋找長生的辦法。秦始皇從北部邊境返回長安城事派盧生去下海求仙,盧生也沒有找到,但是盧生比較機靈,這傢伙為了能交差,整出一齣好戲來忽悠這個異想天開的秦始皇。他告訴秦始皇,下海尋仙之時得到一本寶書,寶書上雖未有長生之法,卻預言著大秦的未來。
  • 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蒙古是匈奴的後裔嗎?
    匈奴,這個曾經強大的中國北方霸主已經不復存在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他不斷的分裂,通婚,遷移,雜居,已經融合到世界的各個民族當中。目前在中國,真沒有哪個民族算是匈奴的後代。有人說蒙古,有人說滿族,其實都不是,蒙古的祖先是東胡,居住在大興安嶺附近,是和匈奴同時代的一支部落,滿族的祖先是肅慎,生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一代。
  • 被蒙恬打得一敗塗地的匈奴,怎麼短短十年間,就搞出了白登之圍?
    蒙恬是秦始皇時的名將,在秦始皇的任命和支持下,蒙恬北擊匈奴,把匈奴人打得一敗塗地,迫使匈奴人不得不遠遁。秦二世胡亥襲號為帝,蒙恬因是胡亥「老師」趙高的對手,而被迫害致死。蒙恬死後十年,漢代秦而立,漢高祖劉邦再次北擊匈奴,結果發生了令人震驚的「白登之圍。」
  • 秦始皇漢武帝還有洪武大帝,這三位中國大帝有哪些共同點?
    秦始皇、漢武帝、洪武大帝,這三位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帝,他們的共同點有以下二個方面: 第一,他們在位時,中原農耕王朝都在與北方強大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保護了北方百姓的生命安全。
  • 司馬遷《秦始皇本紀》-5
    關注東皇雜家,非家之家,博採折衷,獨具一格群組:微信hyzjxp   QQ2980840013《秦始皇本紀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十四縣,城河上為塞。
  • 中國歷史上的勁敵匈奴,為何秦軍能輕易戰勝,而漢軍則十分艱難?
    匈奴被稱為「草原第一胡」,稱霸中原的帝王都對匈奴恨得牙痒痒,但是匈奴就像是燒不盡的野草,春風吹又生。其實也在戰國之前,這些匈奴的實力並不強,戰國之後才正式以匈奴命名成為了草原一霸。公元前215年至公元前213年,蒙恬將軍將匈奴擊敗後開始築起了長城,也就是說,秦始皇擊敗匈奴只用了三年時間,而西漢自公元前200年,劉邦的「白登之圍」開始一共花了127年才勉強獲勝,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先看看這兩個國家是怎麼對付匈奴的?北方匈奴一直是秦始皇的心腹大患,他直接派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
  • 深度剖析秦始皇算不算千古一帝
    首先說一下秦始皇的成就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力併吞六國,統一華夏民族秦始皇嬴政繼承王位後,勵精圖治,耗費了十年時間掃滅了六國,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一統,結束了戰國時期戰亂所帶來的災難!為民族的長期發展和穩固帶來了關鍵性的作用,同時可以齊心協力地對付外來勢力,防止匈奴趁亂之時進軍中原!
  • 我國真正的預言家比袁天罡、李淳風、劉伯溫還要早你知道是誰嗎?
    隨之而來的是楚國攻打宋國,百姓們都被徵去迎敵,大部分戰死了殺場,只有這父子因為雙眼都瞎了沒有被徵兵。後來楚軍被退,城池的包圍被解除,這對父子的眼睛全都恢復了視力。這個故事也許是個傳說,但是,孔子是斷卦高手、是預言大師這事在歷史上確有記載。
  • 當漢武帝在西域鑿空、北擊匈奴時,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在幹什麼?
    對外,東並朝鮮,南吞越南,西域鑿空,北破匈奴,完成了從秦始皇開始的大一統。那麼,漢武帝時期,世界上其他國家在幹什麼?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公元前170年左右,在漢武帝即位前夕大月氏人被匈奴擊敗,西遷中亞阿姆河流域。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漢武帝遣使張騫至其國,曾密約聯合打擊匈奴。
  • 從秦始皇到現代,人們都做出哪些瘋狂之舉?
    這個國家叫做「無啟國」,「無啟」也就是沒有後人的意思,為何這個國家叫了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難道不希望人人有後代嗎?其實,這個國家的人是不需要有後代的。因為他們本身的基因可以支持「返老還童」自我重生。也就是,每當這個國家的人活到120歲的時候,他們的體態就會再次變成嬰兒,儼然重生一般,然後再重新成長一遍,如此往復,生生不老。
  • 為什麼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其他皇帝服嗎?
    秦始皇的工作是開創性的,前無古人,後來者只有學習和模仿,並加以一定的變革。開創性的工作最為艱難,充滿風險,做的很容易被批評,秦始皇由於賈誼文章中說他是暴君,司馬遷也在史記中說他以詐力取勝,在一般人心目中形象不夠偉光正。
  • 《大秦賦》史詩級大結局不夠看,秦王滾地板,北擊匈奴黃粱一夢
    這部劇有時候拖沓了點,就連名場面荊軻刺秦王,也是被拍得好長,秦王更是給人在滾地板玩耍的感覺,而荊軻也是很配合,面對如待宰羔羊一般的秦皇,他居然能連連失手,好像是商量好了,在一起進行滾地板表演,而且他們滾了這麼久,還不見大臣還有衛兵上來阻止,也真是讓人不由得撇嘴一笑,雖然劇情有時候略顯尷尬,但是作為情懷系列電視劇,有些人還是選擇耐心將其看完,畢竟張魯一和段奕宏等老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