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去看這部電影,今天終於有時間與老友一起去看了,廳裡人很少,大約是周內的緣故,很享受這樣的時光,沒事的下午與好朋友一起去看一個期待已久的電影。兩個小時就這麼靜靜的呆著,沒有手機,沒有交流,只是靜靜的走入一個我們從來沒有了解過的生活。
在與朋友告別回學校的公車上,看著外面的馬路,行人,車和天空,突然覺得很幸福,很安逸。西安難得有那麼美的天空。晚霞映的半邊天都是橘紅色,就這樣搖搖晃晃的回學校。路上在腦子裡一遍一遍回想這個電影,感嘆生於這樣一個時代是何其幸福,何其幸運,沒有種族之分,膚色之分。片中的唐又是何其不幸,他的膚色不能由他選擇,他又是何其幸運,鋼琴大師,比普通黑人的待遇要好太多。又因如此他不能被他的種族接納,因為他不是普通黑人,雖有城堡,卻是一個人生活。
真實故事改編,生活往往比電影設定更為巧妙。黑人鋼琴家唐要為他的巡演找一名司機兼助理,正好遇到白人託尼暫時停工找工作,在1962年那個時代,在託尼看到黑人修理工在家裡用了喝水的杯子都要扔在垃圾桶裡的那個時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託尼可能忍受不了一周就會辭職。在長達兩個月的巡演中,唐的助理給了託尼一本黑人旅行綠皮書。原來這是一本告訴黑人哪個酒店接納黑人,哪裡黑人可以去吃飯,讓我覺得很震驚,原來種族膚色要被區別對待到如此程度,甚至於出了一本書以此區分白人黑人。
託尼對唐的心理變化很微妙,第一天的時候堅決不願意幫唐把行李放進後備箱,妻子給他們倆做的三明治他不肯給唐於是都吃掉了,停車上廁所的時候不忘折返回來拿走放在車上的錢包。直到第一次演出看到唐彈鋼琴時候的樣子,他在信裡告訴他的妻子唐很棒,怕是託尼第一次這樣描述一個黑人,看到妻子驚訝的眼神,才知道黑人歧視在託尼和其他白人腦海裡是多麼根深蒂固。他們一路向南走,越往南住的地方越差,黑人歧視愈加嚴重,演出場地的工作人員看不起黑人,給他準備了一架破爛全是垃圾的鋼琴,託尼堅持讓工作人員換成唐一貫彈得那架鋼琴,不惜出手打了工作人員,才讓唐演出順利進行;只有破爛的旅館接納黑人,在酒吧被白人侮辱,幸而託尼及時趕到來帶走了唐,在路上遇到一對情侶對車裡的二人指指點點時,託尼向他們比了一個中指。
這一路的心理變化若說是託尼盡職盡責為了薪水似乎也能說的過去,但到了後來的一站酒店碰到了託尼的兩位義大利朋友,朋友看到託尼在為黑人工作很驚訝,揚言要為託尼另找工作,還約了晚上八點半去酒吧,在託尼準備去酒吧的時候唐攔住了他說邀請他做經理人,我看到唐的慌亂和挽留,託尼說你不用擔心,我會完成工作,我去就是拒絕他們的。讓我覺得託尼和唐不再是僱傭關係,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了。
最後一站將他們倆的關係推向高潮,演出的地方為唐準備的更衣室是一個雜物間,更為過分的是不允許黑人進餐廳吃飯,唐堅持說不能進去吃飯就不演出,後來鬧得很僵,託尼試圖勸唐妥協,唐說你要是讓我去演出我會去的。託尼立即拉著唐跑出酒店來到橘鳥酒吧,裡面都是黑人,他們得知唐是鋼琴家就讓唐表演一曲,當時全場沸騰起舞,不由得希望要是時間永遠停留在那一刻就好了。
演出全部結束在聖誕夜前夕,下著大雪,路非常難走,路上第二次遇到警察,我以為他們又要像第一次一樣被攔住沒辦法回去過聖誕節,結果警察只是提醒他們你們的車子爆胎,臨走還說了一句聖誕快樂,第一次警察故意找事的醜惡嘴臉和這次警察的善良溫暖,讓我們意識到世界上也不是只有假醜惡還有真善美。
託尼實在累的開不動了,唐讓託尼在後面睡覺他一路開車把託尼送回了家,託尼執意要留他在家一起過聖誕,直到他只有一個人,唐可能是擔心吧,就走了。他回到自己家就讓管家回去陪家人了,自己獨自坐著,看起來很落寞。託尼一家反倒熱鬧至極,看到託尼一直心不在焉,我想他也和我們一樣擔心唐獨自在家,於是響起敲門聲的時候及其期待,看到不是。
在關門的瞬間看到唐站在外面,眼淚不自覺留下來,還好他來了,家人立即為他添凳子,還好你們都接納他,一堆人在一起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