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豐富的玉麟香腰,是衡陽宴席中不可或缺的頭碗

2021-01-07 騰訊網

湘菜在中國悠久的美食文化歷史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如今的湘菜早已成為全國各地熱衷的菜系。今天要介紹的這道名菜,它在延續了湘菜的傳統特性之外,還多了幾分粵菜的精緻和魯菜的奢華,它就是出自湖南衡陽的經典名菜玉麟香腰。

要說的這道菜的獨特之處,首先要從它的食材開始,這道湖南衡陽當地老少皆宜的經典名菜,在食材的尋找上可謂非常豐富,其中包括豬腰、桂魚肉、香菇、玉蘭片以及豬肥瘦肉等等。在烹飪方式上,玉麟香腰也頗費功夫,單單配料就多達十幾種,從最基礎的油鹽醬醋,到風味十足的八角粉、胡椒粉等。

這道在湖南衡陽當地頗受歡迎的經典名菜不僅烹飪工序複雜,就連端上桌後,食客也要一層一層慢慢吃,才能真正享受到其全部的風味,一道菜吃出了幾種不同的滋味,在衡陽當地,這道菜在各類宴席中常常被作為頭碗菜品,可想而其在當地的餐飲界的地位。

早在清朝中期,湖南衡陽還被稱為衡陽縣,曾國藩就對這道菜情有獨鍾。相傳當時在湖南衡陽舉行的演戲結束後,士兵們吃到的一碗菜正是這道玉麟香腰,而這也是這道菜被稱為「頭碗」的緣故。

一、玉麟香腰的歷史

說起這道流傳至今幾百年的經典名菜,其中還有一段典故。相傳在清朝道光年間,年少的彭玉磷在遭遇老爹去世、耕田被佔等悲慘遭遇後,忍辱負重去當時的衡州府讀書。身無分文的彭玉磷再讀書期間,就連最低等的補助都無法得到,只能開始了半工半讀的求學生涯。

彭玉磷偶然聽到協標軍營內有個管理馬的職位,勤學肯幹的彭玉磷在得到協臺官員的賞識後,順利獲得了馬兵這個職位。有了固定的工資,彭玉磷立即接老母親和自己同住,雖然清貧,但也算安穩日子總算盼來了。

城市生活不比鄉村,吃穿用度都得花錢,很快彭玉磷的工資不夠花了,無奈之下,老母親只能和鄰居借了一些紅薯、棗子等雜糧充飢,為了讓兒子在下班之後能有口熱乎飯吃,母親雜糧全部放到一個碗裡,連鍋蒸煮,出鍋後的雜糧就先搞一個小寶塔似的,香氣逼人。

母子二人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這道無心插柳的蒸雜糧,居然美味無比,母親為了兒子能多補充營養,便在這道菜的基礎上加入了少許雞蛋和豬肉,多了幾分肉味的菜餚,其味道更加誘人。每次一開鍋,香味引得隔壁鄰居都過來一探究竟。大家都問這到底是啥菜呀,被逼急了的母親,看著形似小寶塔的蒸菜,便隨後說了一個「寶塔香腰」。而這道菜,也是玉麟香腰的雛形。

由於這道蒸菜實在太香了,鄰居也忍不住學了起來,一傳十,十傳百,這道看似普通的蒸菜逐漸在衡州境內風靡起來。隨著彭玉磷在衡州的名聲越來越響,人們也從中認識到這道無心而為之的經典名菜。而菜名也從寶塔香腰正是演變為玉麟香腰。

二、玉麟香腰的發展

玉麟香腰這道經典美食從清朝延續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這其中經歷了多次食材和烹飪方式上的改良。如今人們吃到的玉麟香腰,是經過幾代廚師的精益求精的傳承,才形成這道工序複雜,食材考究的經典名菜。

在湖南衡陽當地,各類宴席上,玉麟香腰是其中的重要角色,甚至在逢年過節期間,每家每戶都會親自烹飪這道經典名菜,它不僅口味豐富,其美好的兆頭更成為人們對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在民國初年,這道經典名菜還被評為高檔菜餚。進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它先後被記載在《湘菜製作方法參考》、《中國菜譜》等重要食譜中,從此這道來自湖南衡陽的經典名菜逐漸走向全國的餐桌。

三、玉麟香腰的價值

這道口味豐富的經典名菜,不僅在讓人嘗到了多種食材的美味,其獨特的營養價值更是人們青睞的原因。這其中的主要豬腰也是一道營養成分極高的食材。豬腰在民間多被稱為豬腎,因為它的形狀酷似古代的銀錠,因此有些地方也稱為銀錠盒。對於身體虛弱,出現腎虛等症狀的人而言,豬腰的食療效果非常顯著。它對於遺精、盜汗、中老年人的腰酸背痛慢性疾病,都有較為顯著的食療效果。

同時,豬腰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作為食療的效果也同樣明顯。對於不少老年人出現的頭暈眼花、精神不振、腎虛耳鳴等症狀,都能起到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是切忌,如果是血脂血糖偏高和高膽固醇的中老年人,則儘量避免吃這類食物。

除了豬腰之外,玉麟香腰中的桂魚同樣是一種營養成分極高的肉類。桂魚中的營養成分,能夠對人體起到強身健體、滋陰補陽、補充血氣的效果。特別是針對身體虛弱的中老年人來說,桂魚能夠起到安神補腦、養心靜氣的食療效果。

另外,桂魚還有一個神奇的功效,就是治療癆蟲。什麼是癆蟲呢,它正是引起人體出現肺結核等症狀的主要元兇,而桂魚中特殊的營養成分能夠有效消滅這種癆蟲。

四、結語

不得不感慨我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很多經典美食都出自無心插柳的製作方式,正是因為這種「美麗的錯誤」,才造就了我國行各色各樣形式豐富的經典名菜。玉麟香腰正是這種誤打誤撞中誕生的美味。

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不僅體現在「吃」上,更體現在潛心專研菜品的勁頭上。正是經過了幾代廚師孜孜不倦的努力,才將這道原本只有五穀雜糧的蒸菜發展成葷素搭配合理的營養美味。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如今人們都可以在各種視頻教學上學到這道菜的做法。

參考文獻

《湘菜製作方法參考》

《中國菜譜》

相關焦點

  • 衡陽魚粉怎麼吃?比常德米粉更有意境的樣子!
    在衡陽,這個問題完全不存在。別說一日三餐,就是一日30餐,衡陽人都不會愁一下。比如:早上嗦魚粉,中午口味菜,晚上吃爆炒,隔三岔五每逢喜慶還有宴席吃!SO...你幸福嗎?當然,我姓「衡陽人」!簡直不要太幸福!哈哈哈哈哈哈哈。
  • 宴席頭碗菜!一道熱氣騰騰的平肚全家福,開啟合家記憶!
    一陣互相謙讓聲裡,這碗菜很快就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熱熱鬧鬧的宴席便正式開始了!這也許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團年飯,又或許是一頓百感交集的宴席。但打頭的全家福一定是很多瀏陽人關於宴席的共同記憶。點擊查看視頻▼在兒時記憶的光環下,最平常的食材也能陡然變得溫暖動人。
  • 宜賓宴席不可或缺的頭碗「蛋圓子」!
    奧利奧木糠杯  奧利奧夾心雪糕   雞腿餅乾  雪茄餅乾  瘋狂巖漿凹蛋糕  舒芙蕾炸芝士條  紫薯糖心丸  奧利奧奶油甜甜圈  巧克力撻  焦糖蘋果棒棒糖  龍貓蛋糕燕麥脆皮香蕉  彩虹蛋糕卷 芒果紅豆仙草凍  輕鬆熊巧克力蛋糕  法式絲稠派雪糕藍莓凍芝士蛋糕  巧克力慕斯蛋糕  榛子巧克力醬芝士蛋糕  小熊曲奇餅乾椰汁香芒糯米卷  水果奶油巧克力碗
  • 這碗海鮮什錦麵,食材豐富,營養更豐富,出鍋我就流口水了
    這碗海鮮什錦麵,食材豐富,營養更豐富,出鍋我就流口水了麵條是我家常吃的,早餐我經常都會下麵條,因為下麵條很方便,煮麵條的時候再加一個雞蛋,這樣一碗雞湯麵幾分鐘就能搞定,營養的同時還能暖身,尤其是最近的天氣很冷,一碗這樣的早餐就暖和起來了。
  • 菜蒲頭河蝦、豬手細炒、鯗扣雞,正宗「蕭山十碗頭」長什麼樣?這場...
    蕭山宴有逾千年歷史,是蕭山的傳統宴席,常用於婚宴、喜宴和家宴等場合。蕭山宴又名「蕭山十碗頭」,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也是蕭山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底子的味道」,九菜一湯之中,包含著蕭山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故事。扣肉蕭山大三鮮豬手細炒何謂「三鮮」?
  • 中國哪裡的宴席最好吃?
    ▲ 雲南哈尼族長街宴,圖源@四季街市在傳統文化最豐富的廣東,宴席依然是人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儀式。 ▲ 孔府菜,起源春秋,從孔子推行的周禮中演變而來,自古便是中國用料最豐富、製作最考究也是最高等級的宴席。發展出孔府菜的齊魯大地,從來不缺食材:參翅燕貝,牛羊蔬果給山東廚子提供了豐富的創造性;同時先民待客豪爽的飲食思想也深深地融入到當地的宴席中。
  • 陝南特色美食:「三點水」宴席
    它選用五花肉作主料,肉清洗乾淨後放鍋中煮六成熟,取出,抹上蜂蜜和燒酒,用於上色,過油後,切成菱形方塊狀裝碗,配料用紅薯,放入籠中大火蒸半小時。緊接著是盤裝「柞水大炒」。它主料選用五花肉煮熟,切成片狀,配菜有過油豆腐片、木耳、白菜、胡蘿蔔片等,大火爆炒而成。第一輪甜池碗,一般是自己加工的白米甜酒和糯米糰子。
  • 隴中十三花宴席
    在流入隴中通渭地區後,其融合當地特色鮮明的飲食文化習俗和禮節禮儀,並在加工製作手法方面得到極大的規範和提升,使之成為當地民間招待尊客的最上等宴席。據史料記載,十三花宴席是滿漢全席的一個分支;在通渭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據說當年毛澤東主席在通渭時也品嘗過十三花宴席,並且給予很高的評價。
  • 反食品浪費已立法審議,動不動就九碗十盤川菜宴席怎麼辦?
    一直以來說起川菜宴席好不好吃一直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川菜宴席桌上動不動就要擺下九碗十盤,那令非我國西南人士看著都震驚的氣勢。相傳川菜始興於有「天府之國」名物產豐富時,當然當時只限於巴蜀地方的達官貴人家。而且最初也不可能是家常菜,因為所謂的物產豐富也不是常有,況且那時物產的貯存遠沒有現代先進,所以最初的川菜只是將各種時令地方物產食物用巴蜀特殊的亨制方法做出來組合成宴席,以招待遠方來的客人。當然這個遠方的客人大多就是朝廷的官員。於是歷朝歷代的巴蜀地方官,就是憑著這不斷改進的川菜招待宴席,走出了巴蜀四川走向朝廷再走向現在的全國各地。
  • 一碗衡陽米粉
    可以說,母親的這碗麵條串起了我的人生足跡,伴隨著我成長的過程。(母親在圖文公司裡和我交流公司生產情況)        我聽著電話裡母親帶著焦慮的語音,不免心疼起母親,我突然想起我從衡陽帶回來的米粉,我心生一念,對電話那頭的母親說:「媽,您明天早上別自己弄吃的,我給您做碗地道的湖南衡陽筒子骨米粉
  • 電影《暴雪將至》的取景地原來在這,衡陽這些好風光再也藏不住了!
    電影在衡陽市的常寧市水口山、珠暉區中鋼衡重(原冶金廠)和祁東白地市實景拍攝,畫面中潮溼陰冷的氣候,破舊的街道和房屋,充滿著臘肉味和煙火氣的空氣,是真實的湘南小鎮的生活,也是衡陽老城區的味道。頭條君還想把衡陽其它值得去的地方也分享給大家~
  • 宴席知識簡介及宴席菜單
    宴席,俗稱酒席,是多人聚餐的飲食方式,由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整套菜點,按一定的規格程序組合而成的。一、宴席的起源我國宴席淵遠流長,從遠古的祭禮、禮俗脫胎而出。商周時期,繼承石器時代穴居遺風,把竹草編織的筵席鋪在堂內,席地而坐、宴客聚餐。「筵席」二字開始是「坐墊」的總稱。
  • 耒陽頭菜碗
    我曾經採訪過新市一位廖姓老廚師,他也說不出年代,但廖師傅說,耒陽自古以來就有做酒設宴習慣,哪時有宴席哪時就有了頭萊碗。按照這個說法,耒陽頭菜碗就有了千年歷史,真可謂從遠古走來,飄香了歲月長河。      在耒陽,東西南北,頭菜碗大抵差別不大,有些地方也把頭菜碗叫做頭碗包圓,如南鄉一帶,有的叫頭碗大菜,如西鄉,東鄉北鄉則只叫頭碗菜。
  • 民俗百科:邳州人宴席慣制(作者 王如坤)
    二 喪喜事宴席慣制喪事又稱白事,本家多三天蓋鍋熄火吃「大鍋飯」。頭天為「大鍋菜」,不為正席。菜為蘿蔔、白菜,粉條、丸子、豆腐混烹煮,另上四個碟。二涼二熱,或四涼中有兩葷兩素。宴席:主要招待弔孝的親朋好友和左鄰右社的鄰人、幫忙的人。從民國到解放後的70年代為「四碟八碗」,八碗多為:炸丸子、炸地豆片、炸小魚、炸肉片、炸松肉、炸豆腐、蒸卷纖、紅肉、甜米飯。
  • 湘菜中的經典,五花豬肝小炒,補肝明目,食材豐富營養更豐富
    回家之後對於這道菜還是十分想念的,因為味道實在是太棒了,於是回家之後也試著自己復刻了一下,吃了幾年的湘菜,我對湘菜的不理解到現在的熟知,吃了這麼久的時間,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湘菜中的大多數菜都會有綠辣椒及青辣椒的參與了,剛開始我還單純的以為只是為了配色,後來吃的多了才知道,原來是為了更合理的平衡食材的酸鹼。
  • 元氣滿滿的肉燕海鮮牛肉麵,材料豐富口感好,湯汁極鮮甜
    肉燕是福州中較為知名又傳統的一種小吃,肉燕採用了優質的精瘦肉收工製成的,另外它在當地寓意著平安和太平,因此只要是在當地的宴席中或是聚別時就有它的存在。其實肉燕的口感味道都是相當的好的,不單只是在宴席能看得到,當地的特色小吃中就隨處可見的呢!
  • 陝西白河「三點水」宴席:秦巴好山水,白河多美食。
    八寶飯(座碗),香甜軟糯!梅菜扣肉(座碗),肥而不膩!「三點水」宴席,它是有固定不變的菜式的,並非隨意的。共有24道菜,包含11道熱菜,8道涼菜,4個座碗,1個醒酒湯。主食一般為米飯,酒水一般為白酒,這是標配。
  • 衡陽米粉,天下第一!關于衡陽米粉你不得不知道的9個秘密!
    衡陽人有多愛嗦粉?到衡陽街頭走走就知道了!其中,以湖南為例,湖南米粉中出名的還有常德牛肉粉、郴州棲鳳渡魚粉、懷化豬腳粉等等。其中,衡陽魚粉以獨特的湯汁濃稠,鮮美無比、回味無窮虜獲了全國吃貨的胃。另外,衡陽滷粉也以其爽滑的口感、醇厚的醬汁聞名遐邇。
  • 臺灣宴席文化,辦桌的菜式總是讓人垂涎!
    現代則因為有現成的器具、餐具和食材,相對方便許多,也因此現代人相較於過去,已經不那麼重視辦桌的規矩,很多禮節也漸漸遺忘了;過去辦桌常見的菜色,也因為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或引進更多元的食材及烹調技術,而被取代及淡忘。
  • 尋找心中的十碗頭
    || 不同地域的和文化的差異,造就不同風味的美食。江浙一帶的人溫潤如水依靠豐富的物產資源菜餚精緻且帶有絲絲甜味一石居一名取自魯迅先生名篇《在酒樓上》中的主場一石居,帶來的美食自然主打紹式口味,紹興菜的風味多樣,有以「醉、糟、黴、醬、醃」製法的絕味美食,紹興菜的精妙絕倫,還得您自己來市集慢慢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