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管樂是一種將隊列行進與器樂演奏完美融合的表演形式,這種表演形式需要每位樂手之間完美默契的配合。行進管樂團在訓練時需要使用行進方案圖,以求每位樂手都能清晰明了自己在表演時的位置變換。
熟練及掌握行進方案圖的識讀方法是不可忽視的行進基本技能,其包括樂器標識方法、節拍拍數和站位變化。
樂器標識方法
行進方案圖採用樂器代碼加數字標籤的形式繪製,同時簡寫動作命令。這種方法能使樂手清晰地閱讀行進方案。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除了用手繪和電腦列印兩種方法繪製行進譜,還會使用3D製作行進譜模型。畫面直觀,更利於樂手理解、練習。
不同國家的標識習慣和方法有所不同,多數是使用不同樂器名稱中第一個字母,也有使用數字作代碼的。由於各國習慣不同,當樂手閱讀不同國家用不同代碼標識的行進方案圖時,還需要確認好代碼所代表的含義。常見的行進譜樂器標識方法如下:
長笛=F;單簧管=C;薩克斯=S;小號=T;圓號=H;長號=B;次中音=B;大號=U;打擊樂=P(小鼓=SD,多音鼓=TD,大鼓=BD,大鑔=Y);旗隊=G
節拍拍數
留意行進方案,可以發現方案除了頁數,還標明了節拍拍數,方便樂手清晰明了每一頁方案對應具體樂曲中的小節數,增加日常排練時的準確性。
站位變化
在行進方案上每個黑點旁都有專屬的編號,一個黑點代表一位樂手,這樣的繪製方法使樂手對於自身的站位變化一目了然,提升了日常行進訓練時的效率。
此外,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小細節:在行進方案的底部有「Direction Viewpoint」字樣或是「Performer Viewpoint」,說明這是行進編導的視角或是樂手的視角,務必看清楚標示,才能準確的識讀行進方案。
掌握行進方案的閱讀方法是樂手學習行進管樂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廣州大劇院青少年行進管樂團擁有完善的教學體系,除了注重團員的演奏技巧外,還進行其他相關技能培養,將正確的行進管樂知識帶入樂團當中,致力於讓每位團員獲得全方位能力的養成,引導每一位團員挖掘自身潛力,力求展現我團昂揚向上、高歌前行的青春風採。
廣州大劇院青少年行進管樂團
G.O.H YOUTH MARCHING BAND
廣州大劇院青少年行進管樂團是一支以融合管樂藝術與舞臺表演,及培養行進管樂藝術人才為導向的藝術團隊。作為國內首個劇院直屬行進管樂團,自2017年成立至今,廣州大劇院青少年行進管樂團成功舉辦多場音樂會,在多個重要賽事中屢獲佳績。其中,於2018年榮獲第九屆廣東音樂邀請賽最高獎項——鉑金獎;2019年於「中國第十三屆優秀(行進)管樂團隊展演」榮獲「優秀行進樂團」稱號。此外,在「聶耳青少年管樂藝術周」、「2019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等多個大型活動中呈獻精彩演出,廣受稱讚。
作為國內首個劇院直屬行進管樂團,廣州大劇院青少年行進管樂團以「課堂×舞臺」的創新課程設置培育本土未來藝術人才,並一直致力為學員提供豐富的舞臺表演機會,不僅如此,廣州大劇院更著力培養團員合作意識和舞臺表現力,並肩負著培養廣州行進管樂藝術新生力量及傳承中國文化的重要使命,從內而外激發學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希望每位團員都能在這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表現方式,在舞臺上大放異彩。
加入廣州大劇院青少年行進管樂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