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照著文物地圖集挖到元青花,喊價5000萬出售過程中被抓

2020-12-22 廣州日報

2019年7月,一夥「摸金校尉」在河北盜得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8件,並通過文物地下交易暗網發出消息,為元青花喊出了「天價」5000萬元,引來了三名買家。該團夥在準備將8件文物出手時被遼寧阜新公安機關抓獲。

經遼寧省博物館專家鑑定,這8件文物均為元代瓷器,其中,最為珍貴的青花纏枝牡丹紋蓋罐為國家一級文物,其文物本身和歷史科研價值不可估量。

「摸金校尉」還在吉林、遼寧等地多次作案,盜得大量古錢幣,獲利豐厚。

近日,遼寧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姚某等5人構成盜掘古文化遺址罪、2人構成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1年至緩刑不等的刑罰,並各處罰金。

盜掘800餘斤古錢幣賣24萬元

2019年4月23日,瓦房店的李某、毛某,加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的姚某,攜帶金屬探測器一起乘坐火車抵達長春。吉林榆樹市的馬某開著轎車拉著鐵鍬、絲袋子等作案工具也來到了火車站,拉上李某等3人徑直向公主嶺市開去。

四人知道公主嶺市周邊有一些遼金時期古遺址,他們在附近尋找多個作案目標,探測、挖掘,但均未探得有價值的文物。

但十天後,他們終於有所斬獲,5月3日夜間,他們在梨樹縣梁壕外發現大量古錢幣。

經過連續兩晚的盜掘,盜掘出古錢幣800餘斤。

馬某聯繫到長春人於某商討收購古錢幣事宜。於某開車來到作案地點,通過現金和銀行卡轉帳等方式共計支付給馬某24萬餘元。馬某等四人各分得6萬餘元。

此外馬某等人還盜掘出馬刀一把、硯臺一個,賣給了不知名買家,獲利3000多元。

短短的十多天就能獲利6萬餘元,這讓李某和毛某興奮不已,兩人於6月下旬,在大連市普蘭店尋找盜掘古文化遺址的作案目標,22日晚上,終於在一處農田中發現了一個土罐子,裡面有裝有80多斤古錢幣,兩人以2.66萬元的價格賣給了於某。

照著文物地圖集挖到了元青花

就在李某和毛某在普蘭店盜得古錢幣後的第二天,瀋陽新民的沈某拉著姚某從阜新就趕到普蘭店了,壯大隊伍,四人在當地尋找到多處作案目標,但都不太理想,沒有什麼收穫。

沈某開車拉著姚某等三人向張家口市方向開去,到達沽源縣後就立即開始踩點觀察。他們在某村一處農地上看到有很多古代瓷片,判定這裡一定是一處古文化遺址,而且這裡只種著菜花,特別便於盜掘。踩點完成後,7月1日晚,四人開始行動啦!

沈某負責開車在路邊接應,姚某、李某、毛某在探測確定後開始挖掘,其間金屬探測器不斷有鐵器回聲,在挖到1米多時,真發現了大傢伙!青花瓷罐!

這個青花蓋罐足有40釐米高,圓圓的,打開蓋子,裡面還有6個小瓷件,加上一件碰壞了的青花束蓮紋碗,共計挖掘出土8件瓷器。

四人「大獲全勝」,連夜趕往阜新。姚某早早就把喜訊告訴兒子姚某超了,兒子提前在高速路口接應。姚某超把大家帶回自己家中,並將盜得的文物存放於此。

姚某等人仍心有不甘,心想此處墓葬一定還能有其他文物,立即又再次駕車前往沽源縣原作案地點處探測、盜掘,但這一次一點收穫也沒有,隨便將盜坑填埋後又折回了阜新。

盜得元青花標價5000萬

姚某超只有25歲,對網絡信息了解較多,他通過文物地下交易暗網發出消息,為元青花喊出了「天價」。元青花也引來了多名買家前來看貨,但因為價格過高都未能成交。由於擔心元青花被盜,文物還多次被轉移,放置於不同地點。

9月10日,8件文物標價5000萬元,引來了三名買家。姚某父子、李某在準備將8件文物出手時被阜新公安機關抓獲。

隨後,經公安機關不懈努力,犯罪嫌疑人馬某、於某等人也先後落網。

姚某等人挖掘出土的8件文物皆被公安機關查扣,並經遼寧省博物館專家進行監定了,包括,青花纏枝牡丹紋蓋罐一件,元代,一級文物;青花纏枝花卉紋高足杯一件、青花雙鳳紋高足杯一件,均為元代,二級文物;樞府釉印花雙龍紋高足杯一件、青白瓷印花花卉紋盤一件、青白瓷印花折枝芙蓉花紋盤一件、樞府釉印花折枝菊花紋盤一件,均為元代,三級文物;青花束蓮紋碗壹件,元代,殘為七片、可復原,殘片斷痕較新,應為出土時或出土後造成殘損,如為完整出土物,可定為三級以上文物。

其中,最為珍貴的青花纏枝牡丹紋蓋罐為一級文物,其文物本身和歷史科研價值不可估量。

7人認罪認罰不上訴

姚某等人年齡都在45至50歲之間,文化程度只有小學和初中,身份為農民和無業者。

相比較,收購古錢幣的於某相比較年輕,他出生於1993年,高中文化。他是中國錢幣收藏家協會一家地方分會的會員,平時收藏一些錢幣,「我是論斤收,論個賣,就是掙個差價錢。」於某承認,從馬某處收購的古錢幣為遼金時代的,收購價格是每斤300多元,買來後就直接賣了,賣到了哈爾濱哈藥古玩城和瀋陽魯園古玩城。

到案後,姚某承認於2016年在一家經銷部以用來探測餵牛羊的草料裡是否有鐵絲為藉口購得的金屬探測器。約兩年後,他又買了第二個。

姚某父子等人均表示認罪認罰,只有沈某不認為自己是共同犯罪。沈某辯稱,自己只是開車的,不知道自己是被帶去盜墓了。公訴機關列舉其連續開車接人並輾轉多地、深更半夜開車到農田並負責看守、拉回文物共同藏匿並堅守幾天幾夜不忍回家等不合常識常理的事實,終使沈某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姚某、李某、毛某、沈某、馬某5人的行為構成盜掘古文化遺址罪,被告人姚某超、於某兩人的行為構成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姚某、李某各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6萬元;判處毛某有期徒刑8年4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判處沈某有期徒刑6年3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對馬某、姚某超、於某均判處有期徒刑、適用緩刑、並處罰金。

7名被告人表示認罪認罰、不上訴。

來源:遼瀋晚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朱雯芳 實習編輯 李文浩

相關焦點

  • 盜墓賊瘋挖15米深盜洞,只需再挖5公分,10多噸錢幣將不復存在
    在2011年3月份,江西省當地文物館接到了群眾打來的舉報電話,在電話中,對方說在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關西村附近有一座好像是古代時候的墳墓遭到了盜墓賊的挖掘。 接到這樣的舉報電話後,文物館工作人員高度重視,不管消息是不是真的,但涉及到古墓的事情就是大事,如果古墓遭到破壞,那後果不堪設想。隨後相關領導立即組織考古專家前往事發地去探查。
  • 「火燒圓明園」重現敘利亞:上萬文物被盜,有的歷史甚至已5000年
    敘利亞文物和博物館總局局長馬哈茂德·哈穆德曾聲稱,戰爭讓反政府武裝分子和盜墓賊十分猖獗,他們在八年間洗劫了上萬件文物,其中一些文物的歷史超過5000年。如今,在俄敘聯軍的聯手下,敘利亞局勢趨於穩定,全國解放近在眼前。即便如此,盜墓分子依然不改本性,居然變本加厲的偷盜文物。
  • 盜墓賊盯上4萬平漢墓,15米盜洞逼近主墓室,差點洗劫1萬餘件文物
    其實現代的大部分盜墓賊都是半路出家,因為惦記墓中的財物而走上這條違法的道路,而只有極少數的盜墓賊是世家出身,祖上先輩都是幹這行當的,為此盜墓技術自然是非常的高明。
  • 滅門前深埋,六百年後重見天日的國寶元青花
    5月11日,施工隊在永華南路小學挖地基,就是這麼一件極其普通的施工,卻發生了一件不普通的事情:當地基挖到一米多深時,一個工人一鏟子下去,一個豎穴出現了,工人們發現裡面竟然是一批瓷器。而1964年這批文物的出土,是國內首次發現的成批至正型元青花,今天,人們對元青花的重視和研究,正是以「至正型青花」這個概念為起點的。
  • 朱元璋兒子墓被盜墓賊炸9次,考古隊趕到:抱著兩個瓶子說值5億
    —— 莎士比亞 湖北省鍾祥古稱安陸,地處漢水之畔,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郢州風土考古記》中贊曰:「舟車往來,水陸之衝。」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的戰爭中,曾經親自交代大將常遇春說:「安陸跨連巴蜀,控扼南北,自古所必爭之地,今置不取,將貽後憂。」
  • 11名盜墓者盜掘皇陵,狂攬366萬後被抓,狂言:為何專家能挖墳?
    武則天的長子李弘病逝,其墓被盜墓賊盯上李弘的病逝與他的疾病有很大的關係,現代學者稱,李弘極有可能死於肺結核。李弘被葬於河南偃師的白雲峰頂,他的墓就是著名的唐恭陵。河南是文物的故鄉,這裡埋葬了非常多的文物,也因此吸引了非常多的盜墓賊。有一夥盜墓賊就在1998年的時候,盯上了唐恭陵。
  • 盜墓賊發現江底「寶藏」,撈出金老虎賣770萬,涉案文物高達3億
    文物古玩市場可以說是一直以來都十分的火熱,只要運氣好,倒騰一件就能迅速發家致富,如此暴利也誕生了許多盜墓賊,有些盜墓賊甚至是家族傳承,起家後慢慢漂白。職業的盜墓賊學習的東西其實一點也不比當下的專家少,甚至可以說有些盜墓賊掌握的有效信息與研究的古籍資料或者了解的史事史實比專家更多,走的是違法的路自然也就會有更多的各種資源,不斷的學習研究進步找到寶藏更好地獲取暴利。
  • 文物大案告破,牽出最牛盜墓賊,手段之專業,罕見!
    警方在5000張照片中仔細尋找線索,其中的一張照片引起了專案組的注意,這張照片裡的器物類似於石亭,頂部是房頂造型,兩側還有門窗,表面有色彩鮮豔的繪畫,目測這個東西應該超過了2米,規模巨大!專案組組長韓清龍查閱大量資料後終於確定,這個東西是石槨!石槨,是中國古代皇族人員死後用來放棺木的葬具,具有很高的等級!專案組緊張了,因為這很可能牽扯重大文物的盜竊。
  • 江蘇農民地裡挖到文物,外形似獸純金打造,上交博物院獲1萬獎勵
    即便是到了現代,普通人家買金製品的數量也不多,常見的也就是些小件的首飾,大擺件並不是尋常人消費得起的。一般古代身份顯赫的人下葬,總喜歡陪葬一些金銀器物,以此來彰顯其不一般的地位,簡單的來說,就是用來撐場面。不過由於樹大招風,這一類的陪葬品大多留存不久,就被貪婪的盜墓賊盜走了。
  • 元青花復燒記
    在懵懂中,饒克勤被分到了青花班。除了素描、水粉、水彩等基礎課程外,學院還專門從瓷廠請來畫坯的老先生,教習傳統青花的勾線、分水技法。在饒克勤的印象中,那全是清三代的畫法。即便是在景德鎮這個「城以瓷興」的千年老城裡,此時的人們對元青花仍一無所知。
  • 元青花,還是夜光的,得上億元吧?
    「我是想出售它,用賺得的錢創辦屬於自己的實業。」馬先生說。然而,記者帶著馬先生來到位於南京大行宮處的一家文物公司,一位姓肖的專家在察看後指稱,這是一個高仿品。北京的專家則告訴記者,不能確定馬先生的瓷瓶為元青花。初識元青花瓷瓶記者看到這隻青花瓷瓶,瓶口寬約4釐米,僅容兩指出入。
  • 當年九層妖塔被專家挖到第二層就停止了,外國鍵盤俠是怎麼評價的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九層妖塔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考古專家曾經還進行過挖掘。不過,挖掘隊卻只挖到第二層就停止了。外國的一些鍵盤俠抓住這次機會,在網上評論中國人怕鬼。外國網友們的不懷好意是顯而易見的,可是當專家們在挖掘九層妖塔的時候,為什麼只挖到第二層就停止了呢?圖片:影視劇中的九層妖塔劇照九層妖塔位於青海的熱水鄉,也就是「血渭一號大墓」。
  • 劉邦兄弟墓被盜,盜墓賊將「搖錢樹」低價賣掉,如今價值超20倍
    在這種環境下,一群唯利是圖的賊人似乎找到了發財之道,他們靠著竊取別人墓葬中的陪葬品謀取暴利,但都說逝者為大,這種專門挖人墳墓的盜墓賊歷來都是人們最為憎恨的。 然而盜墓賊作案一般都挑有權有勢的人下手,就連劉邦兄弟的墓也遭到了盜竊,墓中一顆「搖錢樹」被盜走並賣掉。
  • 此人撿漏宋「新華字典」,賣了2600萬,專家:國家文物,建議上交
    此人撿漏宋「新華字典」,賣了2600萬,專家:國家文物,建議上交2009年的一天,一位王姓先生在南昌街頭的古玩市場閒逛,其實他自己就是做古玩生意的,手下經營著兩家古玩店,但王先生平時沒事還是喜歡在古玩市場逛一逛,說不定能淘到一些寶貝。
  • 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新疆農民挖到同種雄尊,上交拿最高獎勵一千
    值得注意的是,1970年,元青花鳳首扁壺碎為48片,就這樣一片一片地拼湊出首博鎮館之寶:1970年,北京舊鼓樓大街豁口元代居住遺址出土了一批元青花,元青花的珍稀世人皆知,據不完全統計,國外有元青花藏品200餘件,主要分布於土耳其和伊朗,少數分布在德國、英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國內收藏的元青花完整器件約100多件······首都博物館絞盡腦汁的照顧這些國寶,試圖讓它們重生
  • 「洛陽盜墓賊,不怕刑警隊,傍上了高官保護我,任憑他再打黑」
    他一眼就認出這些是正宗的唐代文物,價值不菲。他後來聽說展某以1200萬元的價格賣到了澳門。2002年11月,展某又將其帶到洛陽老城附近的一棟堪稱「精品文物世界」的民宅,內有漢唐文物200多件,一匹1.2米高的三彩馬堪稱是國寶。他研究收藏了一輩子文物也沒親眼見過如此精品,如果賣出去價值至少在5000萬元以上。展某告訴他,文物是洛陽的宋氏兄弟存放的。
  • 8名河南盜墓者「受邀」遠徵新疆,沒挖到東西想撤,結果反遭囚禁
    接下來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就跟一夥倒黴的盜墓賊有關。而之所以說他們倒黴,是因為他們在盜墓的過程中不但一無所獲,還被邀請他們去盜墓的人給囚禁了起來,期望與結局有著巨大的反差。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 男子祖先墓中文物被判歸國家
    本報訊盜墓賊被抓後,繳獲的32件陪葬品,經鑑定為清代文物。墓主後代鄭氏兄弟認為,被盜墓為其曾祖父墓葬,陪葬品應該歸他們家人所有,遂要求公安局和文物局返還扣押的32件隨葬品,在協商未果後,鄭氏兄弟將公安局和文物局告上法院。
  • 盜墓賊到眼定穴,考古團寵到北大報到
    不過盜墓畢竟是盜墓,白天不好行動,他們就晚上開始「工作」,他們把挖出來的土堆在了旁邊,堆了一堆又一堆。那些土堆堆到一半就會塌下來,所以兩人將土堆都分散著堆放了。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座又一座的墳堆一樣。天不遂人願,不過也可能是細節決定成敗,挖了十幾二十天,某天早晨有兩個去遛彎的老太太,發現遠處多了許多墳墓,定睛一看是兩人在非法挖掘,立即報了警。
  •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再說「土夫子」一詞,本來是指長沙挖掘和搬運泥土為生的農民,就因為盜墓猖獗,又逐漸發展成了盜墓賊的專屬名詞,到今天更是概括了盜墓界的南北兩派。以長沙南派為例,考古專家熊傳薪就曾大為讚嘆「這些人對墓邊泥土的辨別很有能力,可以根據顏色判斷墓葬的年代」其中的代表就有任全生;說起此人,有專家評價:臂長,猿伏蛇行,如履平地,且看墓穴眼力忒準,善用「望聞問切」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