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休息,去了一趟菜市場,買了菜買了肉,準備久違的自己做頓飯吃。工作後,要麼工作餐,要麼就是吃外賣,自己做飯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
大抵是太久沒逛菜市場,有些生疏了,買肉時在肉攤墨跡了半天,愣是沒想好要挑一塊兒怎樣的肉。後來,在老闆的建議下買了一塊五花肉,不是很瘦的那種,因為老闆說「寧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
回到家以後,切了一半不太油的肉準備做紅燒肉,另外一半肥肉瘦肉分開,肥肉用小火慢慢熬著豬油,瘦肉放在一邊,打算明天炒個肉絲。 聞著濃鬱的豬油香味,我的思緒好像隨之飄回了過去,回到了那個吃一頓都是奢侈的小時候。
小時候,吃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家裡是農村的,幾乎家家都養了兩頭豬,但那並不全都是養來吃的,很大一部分是拿去賣的,那是家裡很重要的一筆收入。所以,真正留著自己吃的肉很少,即使節約又節約的吃,一年大部分時間也是吃不著肉的,尤其到了後半年。家裡沒肉了,實在饞得很的時候,爸爸偶爾會買豬肉回來給我們解解饞,為數不多得幾次也總是儘量買肥肉,那時候我不懂,後來才知道,那樣的油水才多。
我的記憶裡,爸爸買回來的肉,從來都很少,小小的一塊,但他總是很金貴的小心的拿著,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了。爸爸選的都是肥膘很厚的肉,五花肉都不算,大塊肥肉搭著一點點兒瘦肉。我不喜歡吃肥肉,所以總是抱怨爸爸買的肉太肥了,可媽媽總是誇爸爸那肉挑得好。因為,肥肉可以煎油,用來炒青菜有葷味,那樣,就可以有好多頓飯可以沾到葷腥味兒了。
媽媽炒菜,一勺豬油進熱鍋,放點幹椒、放點兒蒜,炒出香味後放入切成絲的白菜,快速翻炒,再加一點兒熬豬油剩下的肉渣,等白菜熟了,用海碗盛起,蒸汽縈繞,很多的菜很少的肉渣,但是肉香和著菜香很是濃鬱,直撲到臉上,鑽進了鼻子裡,口水就滿溢了。連菜帶汁兒舀一勺,拌飯吃,那味道別提多好了,好吃得恨不得整個碗都吞進去。每一次,我都吃得很撐,肚子圓鼓鼓的很是滿足,也不再抱怨爸爸買的肉太肥了。
就那道豬肉油渣白菜,菜吃光了的油碗,碗底的湯汁和油我還能拌著白飯扒下一碗飯。有一回,我吃飽了下桌,看到爸爸拿著我拌過飯的菜碗,又去盛了一勺飯,用飯勺用力在碗裡攪,好像要把僅剩的油花都沾到飯上,然後大口扒著,很愜意的樣子。你知道油碗拌過一次,還能剩下些什麼?可是爸爸依舊吃得很專注,很開心。
油鍋裡滋滋的響聲拉回了我的思緒,我將油渣撈出,熬出的油用一個大碗盛著,然後就著這鍋做了五花肉,之後又炒了一個油渣蓮白,還做了一個湯。
廚藝還未退步,兩菜一湯做得看著就誘人。盛了滿滿一碗飯,一個人坐在寬敞的餐桌上吃飯,一口五花肉一口菜一口飯,開始時吃得很歡,沒一會兒,就覺得膩了,連忙喝了一碗湯解膩。從小就不太愛吃肥肉的我,終究還是吃不了太肥的肉。印象中,爸媽總是把瘦肉讓給我吃,不過我在想,爸媽是愛吃肥肉多還是愛吃瘦肉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