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麻的部屋:豆瓣9.0的燒腦神作,人格分裂患者的自我救贖之旅

2020-09-09 艾米影娛

《未麻的部屋》以患有人格分裂症的藝人未麻為主要人物,以未麻轉換職業賽道,從偶像轉型成演員的故事為主要敘事線索,輔以兩個次要人格分裂症人物的描摹,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奇詭緊湊、真實和虛幻交織的懸疑空間。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0,是一部難得的佳作,在短短一個多小時內,讓觀眾觀影心理,經歷糾結、緊張、壓抑、痛苦掙扎、攥緊的手心似乎從未放鬆過。影片特點是運用了戲中戲的表現手法,虛實相生,真實再現人物的心理歷程。在《未麻的部屋》上映之後,很多經典作品都有對這部作品致敬的鏡頭,例如《盜夢空間》、《黑天鵝》。下面,我們就通過未麻的三段歷程,淺析電影關於自我成長和自我救贖的深刻內涵。

未麻的部屋

一、三個階段,對應三種心理層面


整部影片,根據未麻整個事業生涯的走向,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偶像階段,偶像轉變為演員階段,完成演員轉變的階段

1. 偶像階段

這個階段,是未麻最瀟灑的一段,她所在的組合charming bird非常受粉絲歡迎,未麻本人也非常享受這種待遇。這個時候,她的分裂人格沒有受到外界刺激,所以並沒有顯現。

charming bird組合

2. 偶像到演員的轉變階段,也是分裂人格中兩個人格衝突最激烈的階段

未麻的經紀公司為她做出轉做演員的計劃,但是,經紀人留美不同意,認為未麻那麼辛苦參加培訓,不是為做演員的。未麻自己卻一口答應下來,說自己願意做一名演員。

實際上呢,未麻應該不是很願意,只是因為這是公司的安排,她不想讓別人麻煩,所以接受安排。在乘坐地鐵時,她從地鐵窗口中看到「偶像未麻」,對方在說「我才不要拍呢」。而現實中的未麻,一直在說服自己,演戲是自己選擇的,和別人沒有關係。

現實中的未麻看到「偶像未麻」

未麻接到的第一部戲是《Double Bind》,她在劇中飾演一名患有分裂症的患者,表演脫衣舞時被強暴,後來殺死模特的姐姐,為了救贖自己,就在意識中把自己當成了模特的姐姐。

劇中的她飾演高倉陽子,第一句臺詞是「我是誰」,這句話照應了劇外的未麻,「我是誰」這個問題,也是現實中她想問自己的。

身為一名人格分裂患者,經常遊走在幻想和現實之間,卻又不自知,是一件多麼可怕又可悲的事情?

未麻飾演的高倉陽子,在劇中跳脫衣舞時被強暴,這遠遠超過「偶像未麻」的尺度,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儘管不是很願意,最終還是拍完了。演員未麻疲憊地回到家,在她視角裡,看到魚兒全都死了,而未麻的視角之外,兩條魚還好好活著,這意味著她徹底和「偶像未麻」做了告別。她崩潰大哭,掀翻家裡所有擺設,突然,演員未麻從鏡子裡看到「偶像未麻」,她諷刺演員的工作,真噁心。演員未麻此刻真的崩潰了,癱倒在床上,說:「我當然不想拍那種戲啊,可是我不能給別人添麻煩」。在這裡,未麻受到的是雙重自我的拷問,一面是不願意接受現實,另一方面,又因為無法做出改變而自己生氣。

未麻飾演的高倉陽子被施暴

未麻眼中的魚都死了

實際上魚兒都活著

高倉陽子被強暴,未麻也因為突破偶像身份,出演這場戲而被「網暴」,她的瘋狂粉絲不滿未麻偶像身份的崩塌,粉絲只愛她的純潔,看到她在劇中被「玷汙」,就到「未麻的部屋」這個網頁發洩情緒,以未麻的口吻寫道:「再也不想拍這個劇了,製作人色眯眯的,角色又那麼奇怪,我還是最喜歡在歌迷面前唱歌了」。

再後來,粉絲又以未麻的口吻,在「未麻的部屋」指責編劇,並且編造謠言說自己是被強迫的,求大家救救自己!看到這裡,未麻情緒開始激動,演員未麻再次看到「偶像未麻」,偶像未麻嘲笑演員未麻已經被玷汙了,沒人會喜歡她,並且說演員未麻已經無法再回到那個光亮的地方了。

這段情節中,未麻這一人物,被割裂成兩部分,一個是「偶像未麻」,一個是「演員未麻」,她實際上受到粉絲、「偶像未麻」,以及「演員未麻」三者的共同窺探和拉扯,粉絲以自己為中心散布謠言,表面上是在抵抗未麻形象的改變,實際上是毀掉未麻的心志,讓她對自己開始產生懷疑,在這種極度糾結的情況下,「偶像未麻」才會和「演員未麻」進行對抗。


未麻的部屋

出現這樣的對抗,原因是,在潛意識裡,未麻將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進行了比較,因為有了比較,才會覺得偶像的生活比較容易,演員的生活比較難,因為挑戰了過去不曾嘗試過的角色,讓粉絲覺得自己「被玷汙」了,平白遭受很多無端罵名。未麻一方面覺得這樣的日子太過艱難,一方面又安慰自己,這都是自己選擇的,所以不要感到痛苦。

未麻安慰自己

這個階段,是未麻和自己鬥爭的階段,每當發生不好的事情,未麻都會在潛意識裡和自己掛鈎,得知編劇被殺的消息,未麻覺得自己可能真是不祥之人,她坐在車上,眼前卻看到「偶像未麻」對自己說「活該」。

導演在表現未麻這個階段的衝突,設置了許多對比的場景,比如:未麻在被拍攝性感寫真時,以前組合裡的兩個小姐妹在舞臺上載歌載舞、活力四射;在未麻還是只能演只有一句臺詞的角色時,兩個前夥伴,已經打進了top85,經紀人也說,兩個人的charming bird也是可以的呀;未麻到演播室探望前夥伴,看到她們正在錄製節目,眼前一閃,竟然看見「偶像未麻」也坐在她們中間,其實未麻心裡,也想像這樣舒服地坐著,不用面對演戲時發生的糟心事;昔日的同事,如今會在背地裡嘲諷自己「她現在一定已經,在攝影師面前露毛了吧」。這樣的鏡頭對比,更能讓觀眾窺探到未麻的內心。

前夥伴嘲諷未麻

未麻看到前夥伴的成功,一方面為她們真誠地感到高興,一方面,對自我的懷疑也日益加劇,她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選擇作為一個演員,到底有沒有錯?所以,雙重人格會不斷出現。殺死編劇,殺死為自己拍攝性感照片的攝影師,殺死安排自己演戲的經紀人,殺死瘋狂粉絲,這些虛幻的場景會跑進未麻的腦海,雖然這些人到最後確實死了,但都不是未麻所為,虛幻的場景,只是在表現未麻確實對他們行為的怨。這四個人,都是未麻精神折磨的參與者。但是,讓自己真正痛苦的根源,是未麻自己!因為她可以做出選擇,有權利說「不」,而不是用一句「不想麻煩別人」就接下所有自己不願意的事情。

3. 完成偶像到演員的轉變,也是真實自我戰勝虛幻自我的階段

留美是電影中反轉比較大的人物,開始以為她是為藝人考慮的經紀人,最後,才發現,她是那個隱藏最深的,死掉的四個人,全都是留美所殺。原來,留美也是人格分裂患者,她期待成為偶像,並且把這種期待投射到了未麻身上,未麻拍攝被強暴的戲,就覺得她被玷汙了,所以想毀了未麻,取而代之。

留美

最後,未麻扯掉留美的假髮,才讓陷入人格分裂的留美幡然醒悟,未麻也完成了自我救贖,因為她從心底裡開始認同,世界上只有一個未麻,自己就是那個唯一的未麻。未麻不會因為外界的否定就變為另一個人,「我就是我啊」這是未麻從心底喊出的話,至此,未麻完成了自我的認同歸一。


未麻和留美對抗

二、對現實生活的啟示

1、面對不願意做的事,我們可以勇敢地說「不」,每個人都有拒絕和接受的權利。坦誠溝通,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2、未麻遭遇困境時,習慣性與過往經歷和前夥伴比較,儘管自己目前已經在努力,但都會覺得目前狀況並非最佳,所以,內在的另外一個人格就會出現,極力否定現在的自己,讓自己痛苦無比。

所謂境隨心轉,心念的力量不可估量,不管有沒有人格分裂症,想要生活輕鬆一些,首先不去比較,既然選擇了,那就堅定地走下去,不要去想,如果當初沒有選擇改變會怎麼樣,不糾結,就是在節約生命。

3、網絡是個自助餐,人們習慣於在網絡暢所欲言,但是這也會產生「網絡暴力」,面對網絡暴力的時候,可以求助親戚朋友,適當傾訴,對不實之言,可以申請法律救助。同時,網絡之言不可全信,網絡也並不是法外之地。文明上網,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相關焦點

  • 《未麻的部屋》人格分裂的故事和救贖。
    今天又看了一個未麻的部屋,很心疼的,講述的一個不太掙錢的偶像歌手為了去迎合大眾喜好變成了一個由三級影視和拍攝轉型的人氣演員。過程是痛苦的,經歷了骨灰級粉絲和經紀人的落淚和無數個日夜的自我折磨,中間混合了他殺案還有自殺案。最終發現是身邊一直停留在喜愛自己過去的人親手釀成了這個大悲劇。但最終女主還是表示自己就是自己,這句話看得我也五味雜陳。
  • 《未麻的部屋》神作大師——今敏
    2020年8月24日是今敏去世10周年的紀念日,這位大師留下了很多神作。小編看今敏的作品,首先覺得畫風驚奇,女性角色大體都比較精細,而男性角色長得都特別反派;第二是,細思極恐, 人格分裂的主人公會讓人傻傻分不清虛幻與現實;第三,現實,在他作品中展現的人性的那幾面,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依舊在發生著,直至未來,仍在持續的發生著。
  • 小眾佳片丨《未麻的部屋》
    本周為大家介紹一部1997年上映但至今仍被捧為神作的驚悚動畫電影:《未麻的部屋》未麻真的瘋了嗎?留美又真的無辜嗎?也許不是。仔細回想影片的細節,經紀人留美同樣有精神分裂的可能。留美年輕時是和未麻一樣的偶像歌手,因為一直沒能火起來所以轉行做了幕後工作人員,從未麻剛進入演藝圈時,她就是未麻的經紀人。
  • 燒腦動畫片《未麻的部屋》劇情解析
    今敏導演的《未麻的部屋》是一個集合了恐懼、緊張、燒腦、色情於一身的動畫電影。半場前基本是帶著疑惑看的,後半場基本上也在迷糊狀態。不過後半場裡面有至少2種精神世界在相互切換。其實只要把每個人物單獨拿出來看,就能搞明白整個劇情:1、影片裡一開始出現的猥瑣男為代表的,正是一群無法接受未麻轉型的死忠歌迷。他們在網上搞了未麻的部屋,事無巨細的描寫著他們心目中未麻應該活成的樣子。由於未麻的新形象離他們的心目中偶像歌手形象越來越遠,導致他們無法接受現實。
  • 未麻的部屋
    故事的主線人物看似只有未麻和瘋狂迷戀歌手未麻的歌迷ME-Mania,未麻因為壓力而精神分裂,不斷在眼前看到歌手未麻得影子,而ME-Mania則是根據神秘人物建立的網站——未麻得部屋上發布的未麻得日記來殺死那些他認為對未麻不利的人
  • 影片推薦||《未麻的部屋》
    《未麻的部屋》是今敏的處女作,出道即巔峰。《未麻的部屋》獲1997年亞洲奇幻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獎。長居豆瓣TOP250,9.0的高分之作。雖然大師已經離去,但他的作品卻依然源源不斷地被眾人重溫、解讀、剖析。真正偉大的導演,就應像他一樣,能夠有著超前的思考和創造力。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夢之安魂曲》以及斬獲奧斯卡的《黑天鵝》,都或多或少地借鑑(抄襲)了今敏的電影敘事風格。
  • 《未麻的部屋》:「劇中劇」神作,不僅懸疑,還挺色情……
    偶像的轉型、偶像與粉絲以及經紀團隊之間的複雜關係,其燒腦程度無異於一部懸疑電影。動畫電影《未麻的部屋》便很好地體現了這些問題。Δ「未麻的部屋」頁面該頁面是未麻的一位忠實粉絲建造的,每天更新未麻的生活動態和所思所想。為了捧紅未麻,田所低三下四地請求製片方給未麻加戲。
  • 《未麻的部屋》——面具背後,誰才是未麻?
    該電影於1998年2月在日本首映後,先後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等九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在豆瓣上獲得了9.0的評分。01.內容概述當紅三人少女偶像團體Charming Bird面臨解散,核心成員未麻在事務所的安排下不得不退出團體,儘管經紀人留美對此非常反對,但未麻最終還是轉型成為了一名電視劇演員。
  • 成人向動畫「未麻的部屋」,驚豔又毛骨悚然的神作
    昨天重溫了下「今敏」大師的處女作《未麻的部屋》,可謂出道即巔峰。
  • 《未麻的部屋》:如果現實夠「善良」,今敏何必為其造夢
    《未麻的部屋》是今敏式動畫電影的開篇之作。自此精神失常的陽子分裂出了多重人格,實現自己的報復。陽子最終也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完善了想像當中的「未麻」的人格和世界。完善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部被無數觀眾認為非常難懂的燒腦作品《未麻的部屋》。
  • 《未麻的部屋》丨解構偶像追夢的虛虛實實,達成與自我的和解
    在電腦的另一端,以未麻自己的口吻事無巨細的記錄未麻的瑣碎的生活。未麻不僅默默問道:「你是誰?」,初次了解未麻的部屋時,未麻更多的是新奇和不可思議。可時間一長,如此細微的生活細節,讓未麻毛骨悚然,懷疑有一個神秘的人監視自己的生活。
  • 《未麻的部屋》丨解構偶像追夢的虛虛實實,達成與自我的和解!
    《未來的部屋》是日本鬼才導演今敏的處女作,影片自誕生十多年後,一直被人們反覆鑽研和討論。2011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並獲得多項提名的電影《黑天鵝》在影片中也多次致敬。未麻的部屋,其實就是最早的網絡博客,這個「房間」的形象貫穿影片始終,並且是負面形象。
  • 《未麻的部屋》作為精神分裂海洋中唯一的錨點——幻象的未麻
    三個人多多少少有些歇斯底裡,而他們三人對未麻的幻象投影卻驚人的一致,使得想像流入象徵這般精神分裂以後,這個幻象反而成了一個在無法衡量距離以後得一個錨點,而直到最後你才會發現這個錨點自身反而才是分裂的通過這樣一種精神分裂式的手法,電影取消了一個固定的凝視點——也就是觀眾的位置,是的,觀眾也被捲入進了電影裡面。
  • 未麻的部屋 Perfect Blue (1997)
    於是有了《夢之安魂曲》(2000)中那段浴缸戲,有了那部助娜塔莉·波特曼登頂奧斯卡影后的《黑天鵝》(2010)。這也是為數不多中文譯名能做到信達雅的一部作品。英文名「Perfect Blue」,日文名「パーフェクト ブルー」即英文對應的片假名。
  •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海報《未麻的部屋》在豆瓣評分獲得8.9的高分,好於95%的動畫片,好於99%的驚悚片。不僅如此,這部電影的創意構思、視覺構圖等內容被好萊塢大牌導演借鑑,並在電影中頻頻致敬。比如,《夢之安魂曲》、《黑天鵝》等名片中都有呈現。
  • 《未麻的部屋》導演用動畫片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應該以真人成人電影呈現的故事
    1997日本動畫片《未麻的部屋》,豆瓣評分9.0,位居豆瓣TOP250榜單第170位。暴力,血腥,情色,犯罪,驚悚,懸疑,燒腦……融為一體,真真切切是把我看呆了。本片的尺度非常大,各種不忍直視的暴力和血腥場面,女主更加全裸上陣、三點盡露,本片堪稱是豆瓣TOP250榜單中的動畫片中尺度最大的動畫片。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動畫片是老幼皆宜的,但本片則是絕對的少兒不宜,即便成年人看了都覺得觸目驚心。
  • 《未麻的部屋》到底牛在哪?
    《未麻的部屋》牛在:1、這是一個多重人格的心理懸疑驚悚故事,牛就牛在它不是講一個人的精神分裂,是三個人!三人的精神現實相互嵌套穿插重合,抽絲剝繭、亦真亦幻。↓二次與經紀人對談,現在的未麻已經分不清虛幻與現實接著是未麻獨自在沒開燈房間瀏覽「未麻的部屋」,網站中的照片和日記現實她在原宿逛街,但未麻完全不記得了,此時她已經完全陷入了精神分裂。
  • 鏡中之鏡——《未麻的部屋》淺析(金敏去世十周年紀念)
    所謂出道即巔峰,金敏的處女作《未麻的部屋》已經將其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影片前半段不過是個娛樂圈新人試圖從偶像轉型到演員,遭遇奇怪粉絲騷擾的故事。隨著故事深入,主角未麻越來越陷入幻覺之中,似乎自己成了分裂的玩偶,一舉一動都被別人掌控著。 金敏自己都承認,《未麻的部屋》是一部艱澀的動畫片。它的主題和意向都非常豐富。
  •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 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Perfect Blue,1997)是日本動畫電影導演今敏的處女作,講述了一個偶像歌手轉型演員的心路歷程。憑藉橫空出世的《未麻的部屋》,今敏一鳴驚人並奠定了後續電影的影像化風格。 《未麻的部屋》在豆瓣評分獲得8.9的高分,好於95%的動畫片,好於99%的驚悚片。
  • 《未麻的部屋》捋不清楚還得捋jpg
    有點沒看明白,我邊打卡邊捋一下劇情1.經紀人留美(據和導演的對話看出)是前偶像,後來沒有成功之後就執念過深導致人格分裂,分裂出來的人格認為自己是霧越未麻(是對自己手下真正的霧越未麻的印射)2.跟蹤男收到的Email是留美在未麻人格時給他發的,加之跟蹤男似乎就是有一些神經衰弱,有嚴重的偏執和戀物癖,跟蹤癖,導致跟蹤男很輕易也被誤導認為未麻(留美分裂出來的人格)才是真的未麻,而真的未麻是「冒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