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官進爵青雲夢,科舉對各種習俗的影響有哪些?

2020-12-25 獨留清風文化說

科舉對各種習俗的影響

科舉影響著各種習俗,其中對婚喪節慶習俗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婚俗中迎親歸門時的燈籠正面通常寫一個大的姓氏字,背面則寫上該姓人在該村歷史上獲得的最高功名。

與婚喪節慶相關的娛樂形式也隱含有科舉的成分。如猜拳令:「品當朝、雙生貴子、三元及第、四季發財、五子登科、六位高升、七星伴月、八馬雙飛、九九長生、全家福祿」。

這些拳令中,直截了當地與科舉掛鈎的有「三元及第」—指科舉考試的鄉試、會試、殿試中都中第一名,即連中解元、會元、狀元,是為科舉考試的無上榮耀;「五子登科」——泛指個個兒子都中進士或舉人,都能獲得功名。間接與科舉相聯繫的有「一品當朝」——希望能當宰相,位列三公;「雙生貴子」——生一對雙胞胎的「高官」兒子;「六(祿)位高升」——俸祿的增加與官職的高升。

這幾句拳令之所以與科舉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繫,因為這幾句都與「官」有關。

俗語、諺語、童謠、地名也表現了古代的升官風俗。如童謠有月光光,秀才娘,騎白馬,過蓮塘」;「蟾蜍羅,背駝駝,唔讀書,有老婆」。

村落中的小地名,如桅杆樹下、官樓門下、書香角、司馬第等等,都與官有關。

由於科舉考試有太多的偶然性和不可預測性,有關科舉的種種迷信之風也瀰漫各地,求籤、祈夢、算命、堪輿比比皆是,苦讀寒窗的士子也混跡其中。

如在求籤的窖判就有《上上聖三連》:「三聖通大道,佛祖降人間,求官登科甲,謀望事得成。」《上上聖聖陰》:「日在東方出,謀望萬事成,求官加進職,赴考狀元郎。」《上上陽聖聖》:「問我陽聖聖,否極泰來臨,求謀皆吉利,赴考中頭名。」《上中聖陰聖》:「求官加爵祿,赴考中狀元,做事皆如意,一切稱心情。」《上上陽陰陰》:「龍虎出天台朝見大賢才,祖上陰功大,天見福澤來。「

在籤詩方面,也總是離不開升官發財,其中升官在前。如有關籤詩中的第二籤:「開來繼往號名儒,精義入神秉志虛,養成正氣參天地,竟將名姓榜頭題」;第三籤:「青雲路在青燈下,黃榜名標黃卷中熟讀尼山經萬卷,丹書龍虎列三公」;第七籤:「功名才子各有時,何必籲嗟似酒迷,但行孝悌存忠信,管他來早與來遲。」

崇尚功名成為風氣

崇尚科舉功名,對科舉功名的追逐成為各地社會的一種風尚。童蒙讀物《年初一》,以大量的篇幅敘述了少兒從入塾到科舉成名的全過程,將讀書放到至高無上的位置。

如《年初一》說:「世間第一讀書篇」,「此是讀書為第一」,並以興高採烈的口吻描寫了士子科舉成名後光宗耀祖、顯親揚名,以及榮華富貴的動人場景:「學院場中取了卷,新入黌中秀才郎。父母伯叔同兄弟,家中日日接報房。歲考複試加補廩,高升拔貢姓名揚。門前一對桅杆豎,表旌門第是書香。再加中舉又中進,出入跟隨衙轎扛。狀元榜眼探花第,翰林學士近帝王。」

與崇尚科舉功名密切相關的是,很多地區的人們具有重貴輕富的觀念。只「富」不「貴」不體面,還常被人譏為銅臭之家。相反,如果富貴不能兼得,只「貴」不「富」則不失體面。

在很多村落中,文廟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家戶還供有魁星點鬥的菩薩。相比之下,財神廟卻少見。

這是因為,科舉道路使一般的平民之家也可能進入社會的上層,「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科舉功名的渴求容易變成科舉的圖騰,吸引著代一代的人奔行於「從政」、「考試」的羊腸小道。

當崇尚功名成為風氣,門三狀元這類的年畫走紅。門三狀元年畫是按儒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創作的作品,望子成龍的農民十分喜歡它。

中國封建社會科舉考試中,殿試第一名謂狀元。該畫的正中是狀元府,有老者出門迎接(聖旨);右上角,老師批文授業;左下角,子孫苦讀經書;右下角報子送來得中狀元的消息;左上角,慶祝狀元榮登榜首。

這是中國古代農民家庭教學形式私塾及其奮鬥目標的寫照。此畫是炕頭畫(橫披)中誕生早、流傳時間較長的木版年畫。

相關焦點

  • 加官進爵青雲夢,科舉是實現當官的唯一夢想,科舉的利弊有哪些呢
    科舉的利弊想升官發財無可非議,關鍵是靠什麼實現。在古代,很長時期以來,科舉是讀書人實現當官的唯夢想,在政治、社會結構、士習民風、文化傳承與文化融合中,科舉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科舉影響無所不在。然而,應該辯證地看待科舉,科舉有利也有弊。
  • 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日前,記者採訪了閩南文化專家,帶您走近「古早味」的廈門中秋。拜月聽香:「求解」心事祈求好運廈門市作家協會會員、廈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員許曉春說,廈門人歷來十分重視中秋節,而且習俗頗有地方特色,其中就有「拜月」「聽香」。在老廈門人的印象中,農曆八月十五是太陰星君的聖誕,他們延續古人對天象的崇拜,這一天要設祭拜月。
  • 國內各種奇葩的結婚習俗,你還知道哪些?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歷史,地大物博,文化傳承極其厚重而豐富,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關於結婚,各地的習俗就五花八門,近日,貴州一小夥因給新娘買的內衣不合身,迎親時被女方拒絕,結果婚禮沒辦成,已辦了結婚證而不得不去辦了離婚證。
  • 「尊崇古法,科舉取士」——論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的影響
    在社會政治與經濟狀況的影響下,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發生重大轉變的時期,自太祖趙匡胤開始,非常重視科舉取士,在招賢納才方面一改以往的僵化形式,更加注重實用性與合理性的結合。宋代科舉制度的革新,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對同處教育領域的官學教育影響更甚,在宋初三朝,官學教育的發展呈現出一片慘澹景象。下面,本文就將從多個角度來論述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的影響。
  •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中國人對於中秋有著獨特的情懷,中秋節,對於國人來說,更是合家團圓的好日子,那麼對於中秋節又都有哪些習俗呢?最為大眾所知的應該就是祭月和吃月餅了。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驥鬥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桂花酒為中國重慶北碚的特產。在中秋佳節,民間自古有飲桂花酒的習俗。酒度15-20.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6.觀潮。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代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都有哪些?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都有哪些?1、宰公雞有一句俗話:二十七,殺年雞。臘月二十七的習俗都有哪些?這就是一些地方臘月二十七的習俗了,大家家鄉有沒有和這個一樣的呢?
  • 有哪些過年習俗,日本還在堅守?
    日本人說,他們過春節的習俗與方式,都是從中國傳來的。有些內容,日本做了些創新。我們來看看,日本人過年,都有哪些習俗?第一,家門口、公司門口要放門松,或者要掛松枝。為什麼要用松枝?日本有個說法,說神是居住在松樹中,所以,在門口放上門松,或者在門上掛上松枝,是為了迎接神靈的到來。
  • 加官進爵圖案考
    明代《香囊記》中有唱詞云:煌煌晝錦旋。耀山川。天恩特厚褒封典。金章炫。花誥鮮。門楣顯。丹書五彩雲霞絢。舉頭誰道天顏遠。
  • 中秋節習俗,古今中外有哪些不同?
    吃月餅、賞月、放假……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日習俗主要圍繞月亮形成,較為常見的是賞月、拜月、吃月餅等,那麼古今中外,中秋節的習俗都有哪些不同呢? 我國自古就有在中秋節祭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傳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魏晉之時,民間便開始有了中秋賞月之舉,但尚未形成習俗。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要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要吃什麼有哪些習俗?時間:2020-06-22 14: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要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距離農曆2020年端午節還有21天,上半年最後一個假期如何度過?要吃些什麼?有哪些有趣的習俗你知道嗎?
  • 扶貧題材電影《青雲之夢》在黃州亮相
    全程在羅田縣取景拍攝扶貧題材電影《青雲之夢》在黃州亮相板慄、甜柿、楓葉、天堂寨、天堂湖、吊鍋……9月26日晚上,扶貧題材電影《青雲之夢》在黃州奧康銀興影城試映。劇照《青雲之夢》是根據羅田本土作家劉心明的長篇小說《八品鄉官》改編的一部扶貧題材電影。
  •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導讀】6月已經來臨,馬上就到端午節了,那麼,今年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今年的端午節放假一共是三天時間,端午節放假的具體安排如下: 2020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
  •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時間:2020-01-24 1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除夕是新舊交替之際,所有活動都是以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1、守歲 守歲,俗稱熬年。
  • 《如懿傳》凌雲徹被海蘭賜「加官進爵」,「加官進爵」到底是什麼
    凌雲徹是皇宮裡面的侍衛,前途光明;又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衛嬿婉,可謂事業愛情雙豐收。但是衛嬿婉並不滿足於此,處心積慮地往上爬。她攀上乾隆皇帝的龍床,為了榮華富貴一腳踢開了凌雲徹。她用「加官進爵」之刑殺死凌雲徹。可能有些小夥伴會好奇,這個「加官進爵」究竟是什麼樣的刑罰呢?「加官進爵」聽上去喜慶,但是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殘酷的刑罰。它在歷史上的名字叫做「貼加官」。行刑的時候,行刑者先用一張桑皮紙覆蓋在犯人的臉上。犯人此時手腳都被控制住,無法去揭。桑皮紙結實有韌性,犯人也沒法把它舔破。
  • 開下腦洞:如果穿越到了古代,平民怎麼才能快速科學地加官進爵?
    有一條艱難,但是卻被大多數人都接受的路,那就是考科舉。試問,哪個男人不想要金榜題名,衣錦還鄉。慢慢往下看,不想好好學習的,後面還要個辦法。#太監#受一些影視劇的影響,大家普遍認為秀才才是考科舉的第一步,其實不是這樣的,在古代其實跟現在差的也沒太多,秀才之前還有童試,而這也是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必經之路。
  • 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習俗有哪些?
    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習俗有哪些?時間:2020-03-20 09: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習俗有哪些? 3月21日是春分節氣,轉眼間,我們就走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那麼關於春分,大家知道多少呢?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
  •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時間:2020-06-27 1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
  •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時間:2020-04-03 06: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清明節是什麼時候?放幾天假?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那麼2020年清明節是什麼時候?放幾天假?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春節習俗及受歡迎春節禮品
    跨境新藍海又有哪些? 2020-01-14 11:08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呢?目前過春節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國、東亞、東南亞。那這些國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呢?最受歡迎商品又是什麼......
  • 冬至小習俗有哪些 冬至吃酒糟是哪裡的習俗
    冬至小習俗有哪些1、贈鞋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送給男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