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 好電影的標準 《賽德克巴萊》

2021-02-20 WKJ

這是一篇老影評,2012年寫的,記得當時看完《賽德克巴萊》熱血沸騰,又覺得其他人寫的撓不到癢處,就自己搞了一篇。寫完臺灣有個盆友發我消息:魏德聖當初無業失志,看到邱若龍的《霧社事件》漫畫感動而把他拍成電影。邱若龍也是瘋子, 歷經五年調研族人的口傳歷史(有些人還活著), 並加以次級資料等收集, 如參考臺日各方書籍、和臺灣學術單位等討論,畫成一本老少鹹宜的漫畫 . 所以魏導的作品的確非一手歷史,而是融入他自己審美和價值觀的「再現」(re-representation)。但這並不礙歷史真相,反而是更佳的藝術作品,就像張愛玲的《色戒》一樣。

基於「歷史」而拍攝的電影的界限感大概就是這樣。現在回頭看雖然措辭造句一般,但裡面想法還算是堅挺。對於電影,多年過去也依舊喜歡內核夠硬的東西,沒變。發出來留個紀念,也給在家觀影的大伙兒推薦一個好片子。

以下皆為《賽德克巴萊》的劇照

好看的電影必定是打動人的電影。一部好電影是提供感受和想法,而不是下結論。一部電影之所以稱得上好,是它能給你新的視角和體驗。表達它而不是判斷它,好電影應該給你一個世界,而不是一個既定的世界觀。

這也就是等於說,一部無聊的電影是沒想法且狹隘。一部壞電影就是單一價值觀,自我設限,自我崇拜,目中無人。以這個標準來說,全宇宙都要為了人類而犧牲奉獻的變形金剛無疑就是一部標準的商業壞電影,只是比無聊的電影好一點。

回過來說賽德克巴萊為什麼好。它在一片高科技的電光火和都市男女的卿卿我我之間,在大富翁遊戲和商業價值之間,非常小聲但非常堅定地提供了一種被很多人遺忘甚至被很多人不了解的視角,去觀察和了解人的含義。

這個地球或者這個宇宙,曾經存在過很多現象,有的被稱為「文明」,有的被稱為「荒蠻」,前者基於後者存在,並繼續以自己的荒蠻佐證後來的文明。我相信在任何時間軸和任何空間點都出現過和存在著這樣一種此消彼長的「文明進化」關係。

如果認為只有某種形態的文明和人類生活方式,才叫對的或者正確的,是最大的不文明。人或者人群的可能性多種多樣,這才是「人」這個群體最美的地方,魏德聖選擇了這麼一個冷僻題材並且還把它拍漂亮了,是因為他對這樣的生活形態懷有真正的憐憫之心和尊重。

偶爾看到一些評論覺得魏德聖的努力算白費,但對於能感受到他想法的那部分人來說,也夠了,創作者與觀眾能走到哪個密度,依賴雙方。賽德克巴萊絕對不是一部扛著紅旗的抗日正劇,也不是所謂的為了宣揚狹隘信念就可以殺人的片子。這部電影一直在思考,很多細節可以看出導演對新事物推進取代舊事物的反思,對個體的身份的反思,關注群體性身份並發自內心尊重——這一點不僅指向賽德克人,同樣指向另一群集體身份的人,日本軍。它既不掩蓋山地人的暴烈、短視,也不粉飾文明的新裝,它提出問題,告訴我們其實無解。

每一種形態都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可逆,在這種不可逆之中隱含著人類群體的最大悲哀和絕望,作為賽德克人要生存,要繁衍子孫,並保持尊嚴,作為進犯的日本人,需要更廣闊的土壤,攫取資源,最終繁衍子孫。人類的互相進犯殺戮,小的圈子有部落之間,大的圈子有種族國家之間,更大有宇宙間的黑暗森林法則,生命之間爭奪生存權和進化權的爭鬥從不會停息,而常常又是在這些無望爭鬥中,個體的人顯露出生命的高貴和驕傲。祭奠那些在這種種無解和絕望之中開出的花,是我們微小生命裡能做的漂亮事。

一直以來我相信,這個才是隱含在各類故事情節裡閃閃發光的內核。

魏德聖在這部片子裡明白無誤地表達出他的觀念,但我也觀察到對於理解這種觀念有巨大的困難。這電影沒有像任何抗日戰爭題材的片子那樣硬撐高大全,陣線一邊倒,非黑即白。相反,它從頭到尾的視角是多樣的,蒼山和落花,不僅賽德克人看見了,日本人也看見了。這種表達,你所選取的視角在反應你的格局。

另一點值得讓人記住的是,這部電影傳達出來還未被所謂現代文明所浸染的"人"本身的力度。所有原住民演員的表現和導演富有節奏的控制,讓人重新喚起對原始生命力的憧憬,以前認為某種比例的銀幕臉才叫好看,才叫美,根本就是扯淡,這裡每一個原住民的臉孔都無比好看,輪廓裡刻著每一代祖先的印記。
臉孔其實是人繁衍後代並與祖先以靈魂相連的最顯性基因,原住民的臉所散發出來的原始和深遠的美,帶著他們並不自知的莊重和生命力。對多樣化的美的遺忘和再度震撼,讓我對著自己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身份再次自省。這是這個電影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提醒。

它流露的關懷和自省,對生命多樣性之美發自內心的讚美,讓導演和這部瑕不掩瑜的電影,顯露出寬宏的可能性。電影結尾中的一些部分有遺憾,但整體當然算得好看又有尊嚴的電影。



作為一部改編自史實的電影,其細節跟被記錄的歷史事件跟當然有不同,原本的事實應該更加撲朔曲折,在這段歷史中各類人所呈現的人性也相當複雜,但是對於什麼是真正的史實我一直心存懷疑。我們閱讀史記國策,瀏覽古籍善本,覺得記錄下的東西一定真實。
我對真實另有一種理解,真實從不存在,或者說真實並不落在某個具體的字句之上,它是無數被思考過修飾過矯正過潤色過的文字的總和,在這泱泱材料之上匯聚而成的一個特定氣質,這個氣質,大抵可以算作那段時期的如實表達。而非要較勁於到底與具體歷史是否符合,不僅喪失想像力,也喪失了從細節中掌握總體氣質的樂趣。

歡迎訂閱轉發

相關焦點

  • 《賽德克巴萊》在臺灣電影史上的地位如何?
    《賽德克巴萊》,是臺灣電影史上,第一部本土製作大片,也是最後一部本土大片,因此它是臺灣電影史上唯一一部大片。《賽德克巴萊》上下2部合計在臺灣取得約8億票房(新臺幣,下同),人民幣和新臺幣匯率近年來一直穩定在4.5-5之間,也就是說,《賽德克巴萊》票房相當於人民幣1.7億左右。咱們說說這部電影的創作背景。
  • 推薦電影《賽德克巴萊》
    ——題記   《賽德克巴萊》,較之其他大片,叩擊我眼帘的那一幀幀畫面,褪掉了奢靡的包裝、洗盡浮華,如清醇的輕羽梳理著我心房的雜草。  同樣的抗日,同樣的民族守護,它沒有《金陵十三釵》中日軍擢髮莫數的罪行,連激起人們不由自主的泣數行下也寥寥無幾,更沒有《舉起手來》中塑造的一個個呆童拙夫、愚昧無知的日本人,無法讓我們語笑喧闐。
  • 想去走走《賽德克巴萊》之路
    電影並沒有一味美化主角莫那·魯道,沒有掩蓋賽德克原住民濫殺的一面,而是將史實最大限度的還原,是非功過由觀影的我們自己去思考、評判。      影中的小孩(巴萬)讓我銘記於心,他看到戰友一個個被打倒,化悲痛為力量,扛起機關槍,不要命地衝鋒掃射。
  • 後殖民主義視域下的《賽德克巴萊》
    在此之前,金馬獎已經把最佳導演、影帝和影后三個最重要的獎項全都拱手送給了代表香港來參賽的《桃姐》,如果連最佳劇情片也旁落的話,那幾乎就是宣告了本年度所謂「中興」的臺灣電影只不過是局限於本土的一場自娛自樂式的狂歡。好在這個假設的情況並沒有成為真正的歷史,《賽德克巴萊》如願得到了金馬最後的嘉獎,也在質疑聲中為臺灣電影「翻滾」的2011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賽德克巴萊》將分兩集映 或以"合拍"身份登陸
    籌備12年,開拍10個多月,創下臺灣影史耗資最貴的電影
  • 真正的人——《賽德克巴萊》
    如果說華語電影《霸王別姬》《活著》兩部高峰後,最好的電影,我個人認為要頒獎給《賽德克巴萊》,另外還有一部是《讓子彈飛》,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兩部電影
  • 《賽德克巴萊之莫那魯道》素描肖像步驟解析|徐忠磊
    徐忠磊 徐忠磊素描 賽德克巴萊《賽德克巴萊之莫那魯道》素描肖像 作者:徐忠磊材料:木炭,碳筆,水彩尺寸:二開時間:20180615我喜歡英雄,莫那魯道是我鍾愛的英雄之一《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我也是看了不下十幾遍。很多鏡頭和經典臺詞總是會在腦中盤旋迴蕩。《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導演是魏德聖,他的其他作品也非常的優秀。這部電影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熱血,勇猛,男人氣魄,精神,靈魂,都難以形容電影帶來的震撼與衝擊。我喜愛裡面的很多英雄人物,尤其是莫那魯道。這幅作品是去年起的稿子,中間由於工作,中斷了很長時間,今年6月重新拿起筆,把它進行了完成。
  • 臺灣最好看的原始部落抗日戰爭電影《賽德克巴萊》 推薦,打鬥場面極其血腥
    、遊大慶等主演,是一部臺灣最好看的抗日戰爭電影。二、賽德克巴萊是什麼意思? 賽德克巴萊,出自臺灣賽德克語,意為「真正的人,驕傲的人」。 三、賽德克巴萊具體講了什麼? 電影一開始,臺灣當地的土著人德克達亞群族人和道澤群族人打獵,兩族人為了爭奪獵場而結仇。
  • 《賽德克巴萊》—日本人竟被他們眼中的野蠻人反殺
    瞥了一眼韓寒微博,提到了賽德克巴萊,乍看之下還以為是莎士比亞的話劇改編的呢,後又看到彩虹橋三個字,有點中國味了。 既然被韓寒推薦了,且不說電影本身精不精彩,話題性肯定是十足的,說不定還能引來方瘋子前來撕咬,那時我若是全然不知就不太好了。
  • 推薦一部民族史詩級大片《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史詩級電影,其宏大敘事、詩意景象以及表現出的陽剛氣質、生命血性及英雄情節,絲毫不輸《勇敢的心》、《最後一個莫希幹人》、《與狼共舞》等經典好萊塢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來自賽德克語,賽德克的意思是「人」,巴萊的意思是「真實」,賽德克巴萊的意思是「真實的人」《賽德克巴萊》,早在2011年就已經上映,是臺灣電影《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影片,這部電影從最初發想、史料匯整、劇本企劃,到拍攝後制完成,前後長達12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
  • 「為了部落」這部讓你了解真實的臺灣歷史《賽德克巴萊》
    今天來推薦這部臺灣高分電影,記得當時看完《賽德克巴萊》熱血沸騰,一直以來對臺灣的歷史了解不多,直到看了魏德聖導演得《賽德克·巴萊》,我才真正算是了解了臺灣歷史。對我來說,我實在是沒有辦法把《賽德克·巴萊》純粹當作一部電影。如果你問我,《賽德克·巴萊》這電影好不好看?我的答案可能不如期待。但如果你問我,《賽德克·巴萊》有讓你得到什麼嗎?我可以告訴你,這真的比課本書上傳授的還要多。
  • 【跟著鏡頭走臺灣】還原真實的賽德克巴萊
    電影《賽德克巴萊》讓身在大陸的人們聽說了臺灣原住民抗日的故事,電影中故事的發生地霧社也開始成為大陸遊客的新景點,京呈特派記者從臺灣帶來的照片給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賽德克巴萊
  • 賽德克巴萊:我在彩虹橋的另一端等你?
    賽德克巴萊的製作成本堪稱臺灣史上最高,達七億新臺幣,但是換算成人民幣,其實這算不上是非常大的大製作,與那些動不動就好幾個億的內地商業片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看完這部片子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詫異於這豆腐塊般的寶島竟然可以拍出這樣的片子,實在是驚喜萬分。
  • 有人在豆瓣上惡評《賽德克巴萊》,僅僅是不喜歡嗎?
    很正常,再好的一部電影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歡。何況這樣的一部史詩級巨著呢?2012年上映的《賽德克巴萊》,其轟動效果著實不一般。也讓我們看到了在華語界還有導演在認真的拍攝這樣的電影,很好。我希望看這篇影評的人們再仔細的熟悉一下那一段歷史,或者是看過電影之後再來聽一下。同樣是黑頭髮、黃皮膚的炎黃子孫面對著外族的入侵持有的是怎樣的態度?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否能夠配得上祖先的稱號。歷史是不能迴避的,如果想要真正的發展起來,就應該珍視我們的每一段歷史。看過電影之後,你如果再看一下豆瓣上的惡評,你會去怎樣想呢?
  • 電影:《賽德克巴萊》野蠻的驕傲
    最近刷了一部讓人熱血沸騰的電影,當然是被朋友推薦來的,片名就叫做《賽德克巴萊》,分為太陽旗和彩虹橋上下兩部,刪減之後的大陸版本只有一部
  • 《賽德克巴萊》將分上下集 臺灣有史以來投資最多
    本報訊 (記者楊林)自2008年《海角七號》創下5.3億元新臺幣票房紀錄後,導演魏德聖潛心工作三年,製作臺灣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影片《賽德克巴萊》。昨日記者從該片監製黃志明處獲悉,影片將於今年9月分上下兩集在臺灣上映。至於大陸上映時間黃志明稱:「要看電影局審查的情況,只能說希望這部影片早點和大陸觀眾見面。」
  • 野蠻的驕傲——賽德克巴萊番刀
    「如果你的文明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 《賽德克巴萊》試映 刪減版符合內地觀眾口味
    網易娛樂5月9日報導 (文/粵港報導組 APPLE 報導)5月7日,魏德聖執導的華語抗日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在廣州舉行試映。《賽德克巴萊》根據臺灣「霧社事件」改編,講述1930年臺灣在日本的統治之下,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帶領眾人抗擊日本侵略的故事。從昨日的觀影來看,雖然比原版少了將近兩個多小時,但影片故事還是較為完整。尤其是賽德克族人英勇、生猛的一面基本完整地展現了出來。
  • 如果文明不夠文明,就讓野蠻足夠野蠻——《賽德克巴萊》
    大家好,我是藍同學。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令人熱血沸騰,令人感慨的抗戰題材電影,名字叫做《賽德克巴萊》。「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賽德克族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賽德克有著「真正的人」的寓意,而賽德克巴萊則是其中對勇者的稱謂。在他們的信仰中,他們都是彩虹之子,身為彩虹之子,一定勇猛、善戰且永不屈服。
  • 《賽德克巴萊》為自由而戰!
    《賽德克巴萊》分為《太陽旗》和《彩虹橋》上下兩部,臺灣版為完整版,長達276分鐘。該片改編自1930年臺灣南投的「霧社事件」,當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陽的大和民族,力量的懸殊讓賽德克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要服苦役不可狩獵、女人幫傭不可編制彩衣。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在忍辱負重30年後聯合其它六個部落以三百人對抗三千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