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沙田公安分局有這樣一位民警,其走路姿態異於常人,有人說他的步伐很「霸氣」,有人說他的步伐很「魔性」,還有人說他在模仿影視明星張嘉譯火遍全網的「社會步」。
巧合的是,這位民警也姓張,名叫張少清,年近五旬,是一位軍轉幹部,現為沙田派出所一級警長,而他並沒有模仿別人,只不過他與張嘉譯所患的病都是同一個——「強直性脊柱炎」,俗稱「不死癌症」。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免疫性慢性疾病,多表現為腰背僵硬疼痛,脊柱畸形直不起腰,進而影響直立行走,嚴重的可致殘致癱,患者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克服長久的疼痛。然而,13年強直患病史,並沒有擊垮張少清,哪怕直不起腰,也沒有讓這位錚錚鐵漢低下頭。自2006年轉業以來,他一直紮根在派出所,一邊堅持工作,一邊與頑疾抗爭,仿佛是一個累不倒、摧不垮、拽不走的「機器人」,充分展現了那股身為人民警察骨子裡特有的「倔強」。
單位「常住客」,為每個值班組備勤的民警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多年的軍旅生涯造就了張少清堅毅剛強的性格,轉業後的他充分發揮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品質,在基層派出所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任勞任怨,哪怕罹患重疾,也從沒向領導叫過一聲苦,沒向組織伸手要半點特殊照顧。雖然單位沒有要求,張少清為更好地方服務工作,他索性搬到了單位宿舍常住,成為單位的「常住客」。每當派出所有工作任務需要安排,張少清總能隨傳隨到,第一時間響應並以最快速度回到崗位,從不分值班與否,24小時on call,成為派出所各個值班組通用的備勤力量和常規支援。
單位見其長期治療負擔較重,想為其申報困難民警,其一口回絕,說:「我可能算是長期病號,但從不是困難戶,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同志吧!」樸實無華的言語,再一次把其骨子裡倔強基因展露得淋漓盡致。
送押「擺渡人」,承包了派出所全部送押任務
近幾年,由於張少清病情加重,派出所領導充分考慮其實際情況不再安排其參與日常值班處警工作,主要負責嫌疑人送押、涉案物品送檢、接聽報警電話等工作。送押送檢,看似簡單輕鬆,實則不易,是一份徹頭徹尾的「苦差事」。每次送押送檢,都必須環環相扣辦理所有規範手續,一旦有一個環節沒有跟上,或有一份資料不全,或許就要重頭再來。特別是送押任務,往往在夜間執行,一趟少則幾個鍾,多則十幾個鍾,凌晨奔波、熬夜押送是常態,有時完成任務回來天已曉白。
在今年疫情期間,送押要求更趨嚴格,手續更加繁瑣,耗時更是比平時多出成倍時間。有時張少清疾病發作,脊柱像一根不能彎曲的鐵杵,每走一步都是鑽心的疼痛,下車行走到輾轉體檢、看守所各窗口是他最艱辛的事,強忍疼痛、蹣跚前行,短短數十米有時仿佛是他人生經歷最長的一段路。自接受送押任務以來,張少清包幹了派出所所有送押任務,時刻待命、隨時出發,幾年來沒有出現過一絲紕漏。「清哥快遞,使命必達!」成為派出所辦案民警之間的口頭禪。
疫線「補丁王」,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補位
在新冠肺炎防疫阻擊戰中,全警一級響應,聞令而動,派出所領導考慮他的病情,有意為其減輕值守安排。張少清得知後,主動向領導說明情況,說:「平時自己工作承擔較少,本身就拖了後腿,這次一定要讓我上陣,請領導不用過多考慮我個人。」於是,倔強的他再次拗羸了,他先後被安排在東莞港城軌站、沙田醫院等守值點守值,每班次6-8小時。
從疫情發生至今,張少清服從安排、聽從指揮,抗疫一線哪裡缺人手,哪位同事需要臨時頂崗,張少清總是第一個補位上去,成為抗疫一線名符其實的「補丁王」。隨著防疫形勢的變化,後期執勤崗位不斷調整,一些民警陸陸續續撤離下來,為了給其他同事騰出更多時間處理日常工作,張少清讓別人先撤,自己執意留守,直至堅守到派出所承擔的最後一個固定執勤點結束,前後參與執勤卡點達4個月。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十多年的持續治療一次次折磨著這位錚錚鐵漢,腰彎了、背駝了,卻始終未能動搖他內心的樂觀和奉獻。他只希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哪怕步履維艱,也要一步一印,在平凡的崗位上鏗鏘前行,努力去踐行自己入黨從警的誓言。
【來源:平安東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