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如:更年輕化的收藏族群,更健康化的中國市場

2021-03-02 藝術商業

2019年5月24~29日期間,佳士得香港春拍將正式拉開帷幕。上周,紐約拍場異常火爆的表現也讓我們對即將到來的香港春拍充滿期待。林家如——中國藝術品拍場的重要推手,現任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副主席暨國際總監及部門主管。她曾經在蘇富比任職20年,並帶領蘇富比當代藝術部屢次打破拍賣紀錄。這次春拍是林家如加入佳士得後策劃的首場拍賣,因此備受關注。在春拍前夕,我們與林家如聊了聊關於本次佳士得香港春拍的構想以及她對於當代藝術市場的獨到見解。

林家如 

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副主席

暨國際總監及部門主管

Q:《藝術商業》

A:林家如 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副主席暨國際總監及部門主管

Q:首先我們從上半年藝術市場已經發生的一些現象談起,您從中觀察到了哪些市場趨勢?

A:無論是從香港 Art Basel,還是從已經成交的一些拍賣結果來看,今年整個買期是很旺的,基本成交比例很高,金額也都很不錯。市場相對來講比較穩定,而且活躍。我覺得一個比較明顯的市場趨勢是:重要藝術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還是能夠打破藝術家成交紀錄的。


第二,亞洲和西方有點不太一樣,亞洲有一個趨向比較特別:市場收藏族群的年輕化,這也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向。


KAWS(1974年生)《同伴 (棕色)》

強化玻璃纖維塑料 雕塑 附原裝包裝盒 (共兩件)

每件:125(高) x 50 x 33 cm. (2)

2007年;及2009年作

版數:100;及100

估價:港元 700,000 - 9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MADSAKI(1974年生)《美國哥德式2》

油漆顏料 噴漆 畫布 75 x 63 cm 2015年作

估價:港元 300,000 - 5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Q:這場春拍也是您加入佳士得後策劃的首場春拍,針對市場目前的狀況,佳士得亞洲區現當代板塊有作哪些調整?

A:如果說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我這次策劃的「離心力」的專場,離心力這個專場裡面主要囊括的是從1969年到1985年出生的藝術家,都是相對比較年輕的藝術群體。

這一代的藝術家,他們的視野比起前輩更加寬廣,成長中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使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國際化的、非本土的世界,並且通過不同角度和媒材觸及社會現象與文化議題。不同文化之間所產生的碰撞和衝擊,以及隨之而來的思考和困惑,都在他們的創作中有著強烈的體現。

謝南星(1970年生)《無題 (牆)》

油彩 畫布 220 x 380 cm 2000年作

估價:港元 2,800,000 - 3,5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我們希望透過這樣一個比較特別的規劃,能夠呈現當前年輕藝術家群體的創作面貌和方向,所以你可以看到,在這一次夜場的規劃裡,除了繪畫外,也包含有雕塑、裝置等多元媒介的作品。

陳建偉(1979年生)《救世主》

油彩 麻布(二聯作)

每幅:120 x 160 cm. 

整體:120 x 320 cm.

2015年作

估價:港元 200,000 - 3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段建宇(1970年生)《萬水千山都是情 第1號》

油彩 畫布 179.5 x 249 cm. 2010年作

估價:港元 1,200,000 - 2,0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另外,我剛剛也提到,現在亞洲藏家趨向年輕化,我們也希望能夠針對這點開發一些特別的單元。這個專場從20萬港幣的作品起拍到最貴估價800萬港幣的作品,門檻不是太高,我們也是想透過年輕化的專場能夠吸引一些新藏家的加入。

何翔宇(1986年生)《坦克計劃》

皮 蠟線 裝置 150 x 890 x 450 cm.

2011-2013年作 版數:1/3 + 1 AP

估價:港元 4,000,000 - 5,0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Q:這次「離心力」專場共有多少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有哪些重點拍品或者藝術家是您想要特別和大家分享的?

A:這次「離心力」夜場的件數並不多,總共只有16位藝術家的18件作品,主要以亞洲藝術家為主,也有幾位西方藝術家的加入。

我個人比較推薦的,是賈藹力的作品。我覺得賈藹力可以代表他們70、80年代繪畫族群的一個新的闡述方式。他是丹東人,當初畢業來到北京發展,他對整個城市發展最直接的感受,都在這次展出的這張作品裡有非常直觀的體現。

賈藹力(1979年生)《瘋景》

油彩 畫布 267 x 200 cm 2007 年作

估價:港元 8,000,000 - 10,0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這張作品是他第一次個展中的作品,當時給我的觸動很大。因為當時很多人的關注點都在張曉剛他們那一代藝術家的身上,那一代藝術家的創作很多都在回應「文革」那段歷史。

但是對賈藹力來說,那段歷史是有點遙遠的,他更多想要談論的是他的日常生活,整個全球性信息帶給他的一些衝擊。我覺得他的政治含義是比較低的,這也是他們這個年齡族群的藝術家的特點,基本上比較少談到這個部分。


黃宇興(1975年生)《沉浮》

壓克力 畫布(雙聯作)

每件:208 x 258 cm.

整體:208 x 516 cm.

2015-2016年作

估價:港元 1,500,000 - 2,5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Q:對於青年藝術家來說,比較難的就是如何確立他們在藝術史中的位置和他們作品的價值,不知道您對此怎麼看待?

A:青年藝術家確實比較難去定位所謂藝術史的價值,因為畢竟他們還是年輕,還在創作當中。我覺得現在整個藝術市場更多時候是在關注藝術家個人的創作特色。

所以我在這個專場裡面做了一個比較有趣的嘗試,我把藝術家的國籍給去掉了。我希望藏家打開這本拍賣圖錄,他的第一反應,是覺得畫面很有趣,而不是去看這件作品是哪個藝術家創作的,是哪個國家的藝術家創作的。基本上來講,我覺得國籍這件事情對於現在的年輕藏家來講也不是那麼重要了,最主要的還是創作體會。


王光樂(1976年生)《水磨石 201207》

油彩畫布 180 x 150 cm.2012年作

估價:港元 2,800,000 - 3,500,000

第二個是代理畫廊,現在亞洲藝術家很多已經被國際畫廊所代理了。我相信它對於藝術家的職場規劃有一套很完善的體系,也會將藝術家的作品介紹到海外和國際藏家,甚至還有美術館。

我覺得這對亞洲藝術家來講,是一個新的趨勢,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哈洛德‧安卡特(1980年生)《無題》

油畫棒 鉛筆 紙本 裱於板上

129.7 x 103 cm 2017年作

估價:港元 950,000 - 1,2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Q:除了「離心力」專場外,這次香港春拍的晚間拍賣還有什麼亮點作品和特別專題呈現嗎?

A:這次春拍的夜場我覺得還是挺多元化的。其中的一大亮點是趙無極的一系列大尺幅抽象畫,包括他人生中尺幅最大、最為重要的三聯作之一《三聯作1987-1988》,除此之外,還有曾梵志、草間彌生、KAWS、傑哈德·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等藝術家的優秀作品。

請橫持手機觀看

☟☟☟

拍品編號38

趙無極(法國/中國,1920-2013)

《三聯作 1987-1988》

油彩 畫布 (三聯作)

全幅:200 x 486 cm.

1987-1988年作

估價:港元 120,000,000 - 150,000,000

將於5月25日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佳士得為趙無極《三聯作1987-1988》

於香港預展的展出作準備

另外,我們還專門策劃了一個抽象的板塊,主要是梳理1960年代到1980年代亞洲抽象藝術的發展歷史。大家都知道,在60年代的美國,正是抽象表現主義盛行的時候,可是當時並不是只有美國和歐洲才有抽象創作,其實當時在日本、韓國甚至臺灣都有不同的抽象族群在發揚抽象藝術創作。譬如在日本最有名的就是具體派,在臺灣比較有名的是「五月畫會」。這個專場中也包含像具體派白髮一雄、「五月畫會」蕭勤等人的作品。

拍品編號21

白髮一雄(1924-2008)《無題》

油彩畫布 45.5 x 53 cm 1962年作

估價:港元 1,000,000 - 2,000,000

將於5月25日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拍品編號27

蕭勤(1935年生)《宇宙輻射》

壓克力 畫布 69 x 90 cm 1965年作

估價:港元 600,000 - 800,000

將於5月25日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Q:市場的趣味一直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您如何看待抽象藝術近幾年來在亞洲的火爆?

A:其實抽象藝術不是只有這幾年在亞洲很活躍,全球範圍內抽象藝術的流行前幾年就已經開始了。像最近談的比較多的瓊·米切爾,整個市場又在重新整理和看待她的作品。

我覺得抽象藝術這一兩年來蓬勃發展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很多美術館做了很多大型的展覽,重新整理了60年代到80年代的這一段藝術史。比如古根海姆做了幾個關於日本戰後抽象藝術的展覽,這也是在過往兩年之內,具體派又被重新討論的原因。

 

所以不管是學術還是商業市場都在關注不同抽象族群藝術家的表現,這造成全球的一個流行趨勢。

拍品編號325

林壽宇(1933-2011)《方形 7 1968-1969》

油彩 鋁 畫布 63.5 x 63.5 cm 1968-1969年作

估價:港元 1,200,000 - 2,000,000

將於5月26日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下午拍賣)呈獻

 

Q:我注意到佳士得這次香港春拍還有一個展區用來專門展出一些女性藝術家的作品,能否請您談談這方面的規劃?

A:是的,這次我們日拍裡專門有一個關於女性藝術家的單元規劃。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在藝術界有一個比較不成文的看法,大家覺得藝術家都以男性為主,當然這是真實的現象。可是近幾年來,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有很多女性選擇藝術家作為終身職業。

 

另外,我們覺得女性藝術家的創作特質和男性藝術家真的有不一樣的地方,她們的女性特質比較明顯,創作比較細膩,顏色上的使用和男性藝術家也不一樣。比如這次「離心力」單元裡面有一位女性藝術家梁遠葦,你可以看到,她的色調使用是比較女性化、比較柔和的。

再比如國內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宋琨,我覺得她的作品很有趣的是,她在當媽媽之前和當媽媽之後,包括創作思維、表現方式都不太一樣,這是男性藝術家比較沒有的一個特質。

 

梁遠葦(1977年生)《無題 2013.17》

油彩 畫布 250 x 200 cm 2013 年作

估價:港元 3,000,000 - 4,0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克麗絲汀‧嬡珠(1973年生)《多層超卓》

油彩 畫布 70 x 110 cm 2012年作

估價:港元 1,800,000 - 2,8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Q:我們知道,您在推廣中國當代藝術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您統籌的拍賣會中,曾創下不少重要的中國油畫世界紀錄。我想問的是,在這次春拍中,您會有特意關注中國藝術家的比例嗎?

A:我覺得這件事情不是以件數的百分比來推動的,比如說我們做「離心力」的單元,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將亞洲當代藝術帶向國際市場。這場拍賣中只有一半是中國藝術家,我覺得整個拍品的選擇是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這個平臺裡讓大家看到什麼是最好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所以這一次剛出來的效果很好,很多藏家都還是蠻支持的,覺得整個拍賣的選擇水平都比較均衡。

袁遠(1973年生)《公共浴池》

油彩 畫布 213 x 180 cm 2010年作

估價:港元 900,000 - 1,2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現在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發展的市場,所以我們在香港拍賣的定位是,要如何去滿足整個國際市場的要求,我們希望透過香港這個平臺,提供一個比較多元化的選擇。我相信香港這個平臺,可以給亞洲所有藝術家更多的機會。

 

納堤‧尤塔瑞(1970年生)《和解》

油彩 麻布 160 x 140 cm 2012年作

估價:港元 700,000 - 900,000

 將於5月25日「離心力」專場中呈獻

Q:無論是年初一直在發酵的「葉永青事件」也好,還是TEFAF今年發布的一個針對中國藝術市場的報告也好,都會讓大家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充滿某種憂患意識。在這種情況下,您如何看待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未來面臨的一些挑戰?

A:整個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其實是非常短的,也不過就十幾年的時間。我相信所有的中國畫廊、拍賣公司、藏家、包括我自身、整個大環境還在學習的過程中。

 

我們當中有很多不足,可是我也相信我們的學習能力是高過西方市場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有這麼多發展的良好條件,有這麼多的訊息在引領我們,所以我覺得這個學習周期會很短。


張曉剛(中國,1958年生)《血緣系列–大家庭第10 號》

油彩畫布 200 x 300公分 2000年作

估價:9,000,000-13,000,000港元

將於5月25日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我認為是在一個比較平穩的發展過程中,當然一定會有高高低低,我們要以平常心去看待。


我反而覺得現在中國當代藝術正在走向一個健康發展的狀態,你可以看到有好的作品出來,基本上都會成交,而且價格都比較理想。雖然件數和名單沒有那麼高了,但是我們現在更著重在有效名單。現在這種朝著健康發展的趨勢,我個人還是蠻看好的。

曾梵志(中國,1964年生)《面具》

油彩畫布 198.7 x 149.4公分 1996年作

估價:22,000,000-30,000,000港元

將於5月25日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Q:在入職佳士得之前,您曾在蘇富比供職二十年,從您的自身經驗來看,在來到佳士得後,您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哪些轉變?

A:我覺得最不一樣的就是佳士得這個平臺給我更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在佳士得,東南亞跟近現代是囊括在同一個部門裡面的。大家都知道我過往的經歷以當代藝術為主,在佳士得我能夠做到將近現代相結合,我自己覺得還是更有趣,能夠讓我有發揮更大的空間,更多元化。

佳士得香港春拍日程:

5月25日 

離心力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5月26日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上午拍賣)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下午拍賣)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採訪、文/凡琳

圖片來源/佳士得

《藝術商業》2016、2017、2018全年訂閱已推出,請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擁有,更有精美禮品贈送,了解並訂閱雜誌請點擊【閱讀原文】


讓|藝|術|贊|美|生|


關於我們——這是一頁掌上日報

承接權威專業雜誌《藝術商業》的優良基因

立足藝商獨特的關注視角

用耳目一新的藝術細節裝點您的生活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 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即可訂閱雜誌

 

市場趨勢|特別策劃|視界|藝事|經典|藝趣

📍

本微信平臺刊登文圖所有權歸《藝術商業》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訂閱雜誌

相關焦點

  • 旺旺集團瞄準特需嗜好族群 發力健康食品藍海市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7日訊 旺旺一直致力於食品前沿領域的研發,以貼近不斷變化的市場趨勢,傳統快消走向新零售又步入數字營銷時代,定製化的產品讓市場由品類逐步過渡到細分、精分甚至定製,為快速響應「想瘦族」、「銀髮族」、「嬰兒族」、「夜貓族」、「失眠族」、「咖啡族」等各消費者的需求升級,近年來旺旺對於這些不同族群的新需求,及時開發出適合的系列產品,搶佔這一族群及健康食品的藍海市場
  • 閒雲野鶴,怡然自得 ——林家民宅寫影
    走進林家,您會感受到其空間的美,不單單是一種純粹的美學趣味,它意味著我們邂逅了一種對美好生活所持的觀念。據江蘇省室內設計學會副理事長、泰州市大地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王傑介紹:這座宅所有設計均出自訂製。我們對居住者的真實需求做到了細緻拿捏,它更像是服裝高定,即便是訂製一件白襯衫,其頸圍、袖長都要準確到毫米,包括扣子的材質,表面壓線是多少個針腳,每個細節都要仔細考量。
  • 全新娘化手遊《星娘收藏》日本公測
    [娘化鼻祖再添科幻新作] 《星娘收藏》的研發方角川遊戲曾憑藉《艦娘收藏》這一娘化IP坐上「娘化界」的第一把交椅。本次《星娘收藏》由角川遊戲的社長安田善巳親自擔當遊戲製作人,不僅有水樹奈奈、上坂堇、井上喜久子等一線聲優傾情加盟,更增加了跨時代的3D機甲體驗,讓玩家在浩瀚宇宙中同時感受到少女的柔美肌膚與機甲的霸氣剛毅。除了戰鬥要素,遊戲中還包含了與各位星娘的情感培養玩法。值得一提的是,國服將有角川遊戲特別定製的中國星娘「孔希•船帆座」,可愛的短髮和白皙的面孔,加上矯健的身手,相信正式亮相後將獲得不少的追隨者。
  • 深耕中國市場 LINE FRIENDS 召開2020中國授權商大會
    在延續針對中國市場的本土化、數位化、創新性戰略的基礎上,LINE FRIENDS將圍繞中國經營戰略中的核心價值觀——「創新」,以「新IP,新事業,新平臺」為目標,實現擴大中國市場事業的藍圖和影響力。
  • 中國LGBT族群的抗爭
    《李二毛的雙重人生》來到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給了歐洲觀眾近距離地觀察中國LGBT族群的機會。李二毛,這位社會底層的變性人,收穫了觀眾巨大的尊重。中國LGBT族群的抗爭 作者:Louis Hothothot編輯:張勞動2019年的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將「女性力量」作為一個重要的主題。
  • 中國LGBT族群的抗爭
    《李二毛的雙重人生》來到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給了歐洲觀眾近距離地觀察中國LGBT族群的機會。
  • 「中國美酒·茗釀」開啟IP化營銷,借勢央視進軍全國市場
    中國美酒·茗釀央視廣告出人意料得回歸水墨動畫電影風格,令人耳目一新。與此同時,茗釀綁定蘇東坡大IP,傳揚詩酒文化唯美意境的品牌戰略揭開幕布!品牌IP化、人格化是當前品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茗釀登陸央視,並啟動IP化品牌塑造,走的是個性鮮明的品牌打造路徑。獨特的方法與模式,是其品牌與消費者對接,開啟市場全國化的重要方式。
  • 歌仔戲與閩南族群認同
    中圖分類號: J 8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257 - 943X(2014)04 - 0099 - 06在電影電視尚未出現前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戲劇是承載移民族群認同的重要載體,「家鄉戲」隨著移民的腳步傳播到移民所在地,中國各類地方戲曲的海外傳播皆與移民族群認同有關。
  • 2020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將朝早餐化、鮮食...
    2、2020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567億元左右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以及西方飲食文化的滲透,烘焙食品逐漸在早餐市場中嶄露頭角,顯示出一定的正餐化趨勢,在烘焙食品正餐化需求與休閒需求的雙重推動下,行業的市場規模也進一步增大,根據Euromonitor統計,2020年我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中國LGBT族群的抗爭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中國LGBT族群的抗爭 2020-06-21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郭廣昌:疫情之後要關注健康化、線上化、家庭化
    以下是直播過程中的一些精華片段:疫情之後要關注健康化、線上化、家庭化「所以復星提出來要三個『化』:一個要健康化,讓我們的產品,不僅僅是我們現在做的這些健康的產品,而是所有的產品都應該健康化:比如我們應該考慮蜂巢城市作為住宅,你怎麼能夠讓這住宅更健康
  • 魅力花園本土化的「品質」養老模式 驅動中國養老市場發展升級
    原標題:魅力花園本土化的「品質」養老模式 驅動中國養老市場發展升級    2020年,魅力花園(Merrill Gardens)再度獲得美國
  • 肯德基開始賣豆花,洋餐飲品牌正在從「本土化」走向「中國化」!
    一方面,隨著國人消費水平的提升和對品質健康的追求,讓以「油炸」、「漢堡」為主的洋快餐品牌的地位喪失,品牌發展受到了阻礙;另一方面,西貝、喜茶、海底撈、小龍坎、老鄉雞等中國的本土餐飲品牌快速崛起,其菜品、口感等更符合國人的需求,對洋餐品牌也造成了衝擊。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洋餐品牌紛紛開始了變革,在本土化進行嘗試和探索。
  • 吳煒華 | 身體迷思、族群狂歡與虛擬親密關係:女友粉的媒介社會學考察
    如食物類,「玉米」(李宇春粉絲)、「小湯圓」(王源粉絲);英文簡寫雙關意,如IKUN(蔡徐坤粉絲)、Evanism(林彥俊粉絲)等。艾漫數據與微博數據中心聯合發布的《2018粉絲白皮書》聲稱,微博是娛樂粉絲聚集的主戰場。2017年,關注娛樂明星微博粉絲總人次為128億,而在2018年——「中國偶像元年」,這一數據已達到167億人次。
  • 歐萊雅中國CEO評價2019高增速:難以置信 疫情後反彈更強勁
    歐萊雅認為,未來人們的消費頻次的確會減少,人們的消費更加理性了,但同時,市場也產生了更多多樣化、細分化的需求,預測未來三年的增速依然可以實現雙位數。「經過一定的波動之後,市場會重振旗鼓,就像我們過去經歷過的疫情一樣,事後市場的反彈會比以前更強勁。我相信我們有能力繼續跑贏2020。」費博瑞說。
  • 孩之寶錢靜:疫情之下,中國授權市場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於孩之寶而言,中國是其全球授權業務高速增長的市場。不僅僅是孩之寶,許多主營業務含IP授權的公司,都在享受中國授權市場高速增長帶來的紅利。根據LIMA發布的《2019年全球授權業市場調查報告》,2018年全球授權商品零售額約2萬億元(2800億美元),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
  • 洪素珠辱罵老榮民,臺灣族群仇恨嚴重
    老榮民回答:「我為臺灣貢獻了五六十年……」話沒說完就被洪素珠數度打斷,她怒言相嗆:「不要臉的『中國難民』,待在臺灣七十年還不夠嗎?『中國難民』,來這裡啃臺灣人的骨,為什麼要我們臺灣人照顧,滾回去吧!「老榮民不想和她吵,轉身離去,但洪不放過,追著老先生飆罵不已。
  • 安利小n系列(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品牌)來襲,營養健康更放心
    作為小n系列(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品牌),口味豐富,營養美味,還能滿足消費者「不想長胖、健康營養」的奢侈需求,讓你吃得健康,吃得放肆;同時,充滿年輕創意的多樣吃法及獨立包裝、樂趣分享的社交屬性,讓小n成為好吃好玩好分享的「輕養生」零食。隨時對地,小n一下,為你的身心注入能量,元氣滿滿,食刻為你加分,為理想乘風破浪,C位出道!
  • 【臺灣研究】孫斌 曹茜:臺灣族群問題政治化淺析
    在對族群的定義中,臺灣學者王甫昌的概念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借鑑意義,即「族群是指一群因為擁有共同的來源,或者是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或語言,而自認為、或者是被其他人認為構成一個獨特社群的一群人。」也就是說族群的概念有兩大特徵:共同的血緣、地域或者是認同感。血緣和地域因素會隨著社會生活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認同感則是相對更長久也是一個群體凝聚力的最重要因素。
  • 億滋大中華區總裁範睿思 :疫情加速三大趨勢,健康化、數位化、品牌化
    那麼,這次疫情給零食消費市場帶來了哪些影響?範思睿告訴記者,疫情帶來一些趨勢或者說加速了一些趨勢,首先是健康化,即消費者對於健康福祉以及衛生方面的關注度持續提高。他坦言:「其實以前大家也很關注,在疫情期間這個意識得到加強,消費者更加注意吃什麼、怎麼去吃、什麼時候吃,大家對於衛生的意識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