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乍起,桂花飄香,正是吃蟹的好時節。
收到一位好友從江蘇寄來的陽澄湖大閘蟹,非常的感動。因為這位好友,是老公曾經的一位同事,後來回江蘇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閒聊時說過一句,要寄家鄉的螃蟹給我們嘗嘗,於是,他回去後的第一年,就真的給寄了一箱過來。
我們有點吃驚,這年頭,這麼實在的朋友不多啊!好些人都是嘴上說得好聽,別轉頭早兩兩相忘了。
相忘江湖,這也是挺正常的事,畢竟誰也不欠誰的,再遇著,客套一下也是常有的事。
更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這位朋友今年又給寄螃蟹來了,這下讓我和老公真是又感動又感慨了。
幾隻螃蟹,打開了我的記憶之門,今天特別想藉此來說說關於吃蟹的一些趣事。
在四川生活工作的那段時間,雖然掙錢不多,但快樂也還是挺多的。一是大約年輕,那時候生活壓力還不大,二是四川朋友生性樂觀的多,會吃會玩,也帶動我這種「惰性」體質的人長了不少見識。
四川多山多水,風景很美。下班之餘,大家也不全在泡茶館,畢竟那是老人家才坐得住的地方。那時候打麻將風氣也不濃,那麼,八小時之外要怎麼玩呢?
年長我們幾歲的蒲哥,是和我們小時候同住一幢樓,可以說一起長大的朋友。那時他雖然當了副科長,但沒有官架子,並且特別會玩。
有一次,他組織我們利用休息天去釣螃蟹。
我一直懷疑溪溝裡能有螃蟹嗎?結果他非常自信,讓另兩位小同事連夜去準備雞腸鴨腸的。
第二天,我們一行七八個人就浩浩蕩蕩往城郊而去,到了一條河溝邊,小同事打開頭一天晚上在菜市場裡好不容易討來的雞腸鴨腸,頓時被一陣臭味燻得跑到河邊嘔吐起來。
原來,他們愛乾淨,把討來的雞腸鴨腸用塑膠袋紮緊,天又熱,悶了一晚上,這味道,實在太……銷魂!
最後還是在蒲哥的指揮下,克服了很大的心理障礙,才用剪刀把雞腸鴨腸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後掛在魚鉤上,大家分頭去釣螃蟹去了。
不一會兒,果然從林子裡小河邊傳來大呼小叫:釣著了!釣著了!
「咦,還夾得繃緊,不肯撒手喲!」
「快看,快看,一條腸子釣起兩隻!」
「哎喲喲,手遭夾著了!啊!啊……」
哈哈哈……
那天具體誰釣了多少只?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場面很歡樂,歡聲笑語不斷。
一直玩到天黑,釣了一堆個頭不大的鐵螃蟹(就是溪溝裡的螃蟹,殼硬肉少的那種)。
這麼點大,殼又硬的螃蟹怎麼吃啊?
我因為家裡有事,提前回去了。
後來同事們匯聚到另一個單身小同事的家裡,洗洗刷刷後,由蒲哥親自抄刀,把螃蟹一劈為二,然後用炒川菜的手法,炒成了麻辣螃蟹,據說好吃得不得了。
他們還特意打電話來刺激我,說我早退沒口福,還試圖叫我晚上「打的」出來,和他們一同吃螃蟹,畢竟是自己親手釣的螃蟹,味道——不擺嘍!
我忘了我那天是不是咽著口水睡覺的,但的確麻辣蟹的做法,是我第一次聽說。因為在我的印象中,螃蟹好像只能蒸來吃或白水煮熟吃麼!
另一件有趣的事便是,作為吃貨遍地,美食遍地的四川,其實,很多土生土長的四川人,之前是不吃螃蟹的。
父母年輕時候剛去四川時,說四川稻田裡、水溝邊隨處可捉到黃鱔,一下雨,螃蟹就到處爬,馬路上都能捉到。因為四川人不吃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這樣的場景,我是沒經歷過,我只看到四川人愛把什麼好吃的都拿來整成麻辣味,然後走出四川,火遍全國。
真正見識四川人不吃螃蟹到是有一回的,那是我老公弟弟結婚,弟媳是四川人。
那時候訂酒席,已經有大閘蟹了,公婆為了讓婚宴上檔次,特地點了蒸螃蟹。
等賓客散去後,我們一看,四川親戚那幾桌的螃蟹基本上沒動!因為他們真的吃不來,嫌麻煩。
最後,我們把完整沒動過的螃蟹都收起來,回家連吃了兩三頓,直吃得舌頭起泡,嘴巴發痛,並且隨後好長一段時間裡,再看到螃蟹已經有了牴觸情緒……
那次,真是吃傷了。
並且幸好那時候年輕,身體棒,不然,螃蟹這種寒涼的食物,吃這麼多,一準腸胃會不舒服的。
想想《紅樓夢》裡的林妹妹,只吃了一個蟹腿肉,就鬧胃疼了呢!
最後,再來說說螃蟹要怎麼吃吧。
都說「高端的食材,往往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技法」,才能嘗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所以,最肥美的大閘蟹,蒸熟後蘸姜醋汁吃,是最簡單又最原汁原味的吃法。但別看清蒸容易,其實裡面也有各家的一些小竅門。
我家的做法:
1.現在的螃蟹都五花大綁的,所以,清洗起來也比較方便,用牙刷刷刷刷,刷掉一些表面的黏液髒東西就可以了。
2.我家是用電飯鍋來蒸的。把刷乾淨的螃蟹四腳朝天放在蒸屜上,這樣蒸蟹時,螃蟹裡的油脂和油膏能被蟹殼兜住,不至於流得到處是。電飯鍋內膽裡放適量清水,然後往裡放入蔥結、薑片,注意,一定要倒點料酒或白酒在水裡,這樣蒸的時候,螃蟹會粘點酒香,這是去腥增香的便捷辦法。
3.螃蟹肉十分寒涼,所以,吃的時候用姜醋汁蘸著吃,即能去腥調味,又能幫助消化,中和寒性物質。
4.螃蟹味道鮮美,但不可貪吃喲!
美食裡面有故事,故事往往讓美食不僅成為舌尖上的享受,也成為漫長人生中的溫暖回憶。
我是愛研究美食的辣言辣語私想家,關注我的號,一起來研究更多好吃的吧!謝謝大家的點讚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