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特色菜製作大公開,全是潮汕人最愛的美食!

2021-02-17 厝邊頭尾

生醃篇

        首當其衝的是被譽為「潮汕毒藥」的「生醃海鮮」,生活在海邊的潮汕人,喜歡生吃海鮮或者醃製的海產品,而潮汕生醃海鮮素有「潮汕毒藥」之美譽,蓋指吃過的人用不了太久就會茶飯不思而四處尋覓,那是因為這種「毒藥」味道鮮得令人髮指的緣故,能令人慾罷不能,越吃越上癮。常見的生醃海鮮有血蚶、蝦蛄、蟹類、牡蠣、蝦、薄殼等各類貝殼。

        將姜、蔥、蒜、鹽、芫荽、魚露、辣椒、味精、醬油、香油等調料等按照比例做成醃料,醬汁的味道既要能滲入肉中,又不能太濃,然後將洗乾淨的活海鮮放進盆裡泡半小時——兩、三個小時就可以拿出來吃了。那個滋味.嗯.誰吃誰知道。

生醃蝦蛄




原料:
瀨尿蝦15隻。
配料:
蒜末25克,薑末15克,高湯15毫升,辣椒醬5克,醬油15毫升,醋20毫升,芫荽20克,鹽和雞精各一茶匙。
做法:
1、將瀨尿蝦切成三段,洗淨後放進盆裡,放鹽入味和殺菌,攪拌5分鐘;把除芫荽外的其餘配料再用另外的盆混合,攪拌做成淋汁,然後全部用保鮮紙密封放進冰箱。
2、30分鐘後全部取出,把瀨尿蝦的鹽水擠出,淋汁放進去重新攪拌均勻,再次放進冰箱醃製,根據個人飲食習慣而定時間,不習慣吃太生的最好放時間長點。取出時撒上芫荽即可。

生醃膏蟹

原料:
膏蟹。
配料:
加碘鹽、八角、花椒、蔥(芫蔥也可)、姜、白糖、白酒。
做法:
1、首先要說明一點,螃蟹必須是活的,死的螃蟹千萬別這樣吃,而且生醃螃蟹千萬不能用清水洗。
2、找一個瓷盆(根據蟹子的多少來找合適的盆),把盆裡放上鹽(鹽放的多少要根據水的多少來放,要和水達到飽和狀態最為宜),注意水最好是用白開水。
3、把花椒、蔥、姜、八角、白酒(少許)、白糖(少許)都放入盆中,然後用筷子向著一個方向不停的攪,攪到水底沒有看到有鹽粒為止,然後用筷子粘點鹽水用舌頭一嘗,有種麻木的鹹就OK了。
4、把沒有洗的螃蟹放入鹽水中,然後靜待,一般醃製24小時就可以吃了。
小提示:
如果一時吃不了,又不想螃蟹太鹹的話,可以將剩下的蟹子連湯一起放冰箱冷凍就行。注意,湯千萬不能用手攪和,那樣螃蟹會很容易壞掉。

生醃血蚶

原料:
血蚶500克,芹菜段適量。
調料:
醬油一大勺,紅辣椒兩根,食鹽2茶匙,蒜頭碎6顆,味精1茶匙,涼白開水1大碗。
做法:
1、將洗淨的血蚶放入鍋中,加入少許芹菜段,倒入開水燙一分半鐘左右,然後撇去芹菜段,瀝乾水份待用。
2、涼白開水加入調味品及輔料,倒入燙過的血蚶,翻攪均勻,至少醃製半天至入味,食用時蘸辣椒醬即可。

生醃蝦

原料:
活蝦500克。
配料:
包好八角10克,蔥1棵,姜1塊。
調料:
味精15克,白糖20克,胡椒粉15克,醬油200克,香菜段25克,紅辣椒圈25克,高度白酒50克,大蒜瓣25克,薑片20克。
做法:
1、將活蝦剪去蝦足和蝦槍,從背部剖開,挑去泥腸,用清水衝洗乾淨。
2、坐鍋點火加入清水,放入滷料包、味精、醬油、白糖、胡椒粉燒開,然後關火晾涼待用。
3、往醬汁中加入白酒、香菜段、紅辣椒圈、大蒜瓣、薑片拌勻,然後將蝦放入滷約3小時,即可撈出食用。

醬汁蘸料篇

        然後就輪到醬汁了。潮菜中的醬碟佐食十分豐富和精細,被公認為其他菜系所不及的。別說正宗潮菜館餐桌上那隨菜附上的數十個小伴碟容易嚇著人,就連普通潮汕人家的廚房一隅,也必定是擺滿了各種醬料瓶罐的。

        比如沙茶醬配牛肉丸、滷鵝肉伴蒜泥醋、巴浪魚飯伴普寧豆醬、豬腸鹹菜伴魚露胡椒粉、白灼海螺伴三滲醬、醃鹹膏蟹伴辣椒醋、白灼響螺片伴蝦醬和芥辣醬、凍龍蝦伴芥辣醬和桔油、牛肉丸伴紅辣椒醬和沙茶醬、炸豆乾伴鹽水韭菜和辣椒醋等等。

        而吃血蚶、魚生、煙筒釵(海釘螺)所蘸的三滲醬,酸甜可口,不說的話很多人都不知道是由梅膏醬剩料加南姜麩、糖、醋等混合而成,用料雖然卑微卻有著難以想像的美味。


        蒜泥醋是潮州菜中滷水菜的必備蘸醬,蒜泥加白醋,可略加一丁點糖或辣椒,潮州菜館常見的滷水拼盤,無論滷鵝、滷鴨、滷肉、滷豬腳等等皆可蘸蒜泥醋解膩。


        用桔汁和蔗汁(現在多用糖漿)混合而成的金桔油,酸甜粘稠,是生炊龍蝦的標配,尋常人家用來蘸白灼蝦、白灼厚爾、白煠雞肉、炸粿肉等,也是妙到無邊的好東西。


        牛肉丸是不錯,但更妙的是那碟精緻的沙茶醬。只是小小的一碟,但你不能無視它的存在,尤其是和牛肉丸一起,絕對是不需要廣告的黃金搭檔,配合親密,天衣無縫,精美絕倫。那經過粗暴捶打後製作成的牛肉丸,經過沙茶醬柔軟的呵護再軟滑入口,它竟可以完全融化掉手打牛肉本身存在的天然的粗糙,並給了牛肉更香濃更紛繁的味覺感受。咬下去,有醬的丸子宛如穿上貼身又華麗的外衣,異常美妙。


        說到潮汕最尋常的一種醬料,估計非普寧豆醬莫屬。吃宵夜時,叫了魚飯一定會連同一碟普寧豆醬一起端上來。普寧大豆的質量特別好,所以豆腐一流、豆醬上等,微微的鹹味中更多的是鮮美,類似於日本納豆的清香卻更醇厚,跟甜美的魚飯配在一起,會讓魚變化出百般滋味來。


        又稱魚醬油的魚露,是潮汕地區的一種常見調味品,它的味道主要分為鮮味和鹹味,潮汕菜將它用做水產的調味品。魚露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醃漬、發酵、熬煉後得到的一種味道極為鮮美的汁液,色澤呈琥珀色,用來配小蠔仔,口感特別適中。加上薯粉、雞蛋蔥花等材料煎至金黃的蠔仔烙,將其盛在盤裡端上飯桌,然後蘸過魚露一口咬過去,絕對是回味無窮。


        南姜,食用時往往更用石臼加鹽錘成細末,這就是南姜麩。南姜麩可以曬成幹品使用,但鮮食味道才濃鬱。潮汕地區也常用於去除魚腥。將南姜麩加白醋和白糖,稱為南姜醋,是潮菜常見的醬料,多用於牛羊貓狗等羶臊味較濃的肉食。


        潮汕出產肉厚核小的桃梅,當地人拿這種梅加鹽和糖醃製成如同果醬一樣濃稠爽滑的梅羔醬,吃起來甜中帶酸,新鮮清新的梅味飽滿得仿佛觸手可及。潮菜中的幹炸果肉、鳳尾蝦等油炸為主的菜都會用它來做蘸料,而用來配鮮美彈牙的白灼響螺片別有一番滋味。


        在潮汕地區,一碟韭菜鹽水,必須要配一盤普寧炸豆腐,這是最正宗的吃法。金黃酥香的外殼包著細滑的內心,豆的清香和甜味是滷水豆腐特有的,一小碗清澈的鹽水,上面撒上切得均勻細小的綠油油的新鮮韭菜末,光是看看就食慾大開,吃下去勝過椒鹽百倍。


        凍花蟹是潮州打冷的一絕,沒有嘗試過的人絕對想像不出將大海蟹煮熟之後不趁新鮮吃,反而是要放在冰箱中數小時後才拿出來成為人見人愛的一道菜。事實證明這樣的吃法其實更覺鮮美,蟹肉絲絲縷縷,冰涼的感覺配上姜米陳醋,是夏夜吹著海風吃宵夜的最好選擇。


        蒜頭朥和蔥珠朥,元老級的兩兄弟,已經不用細說了,基本上潮汕每家每戶冰箱都會有,它們的作用就是湯裡增香。不管是海鮮湯、肉菜湯,還是粿條湯、米粉湯、麵湯,只有是湯,均可使之噴香撲鼻,讓你聞之垂涎欲滴也!


小吃篇

無米粿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對於潮汕地區的家庭主婦來說,卻並非如此。她們憑著潮汕歷來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和心靈手巧,不但解答了這一千古難題,而且在長期的烹飪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了種種獨具地方風味的美食特色的潮汕小吃——無米粿,傾倒了一代代潮人以至海內外嘉賓。

        無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番薯自明代萬曆年間由福建陳姓人偷偷從菲律賓傳入之後,隨閩南人入粵,迅速傳遍潮汕大地,成為潮人的又一項主食。番薯吃不完了,便磨粉。薯頭可以養豬,薯粉作副食及調料。著名的潮州蠔烙,夏天的「清心丸」甜湯、薯粉糕等,都以薯粉作原料。無米粿的棵皮,更純粹是薯粉做的。

        無米粿的餡一般有兩種,鹹餡和甜餡。通俗的鹹餡製法是取去皮綠豆畔放蒸籠中蒸熟,用面棍將其壓幼,加入蝦米茸,經醃製過煮熟的赤肉粒、生蒜茸,調入魚露、胡椒粉、味精,炒勻即成;而甜餡的製法則採用綠豆沙或芋泥。而平常所吃的韭菜餡無米粿則是在粿皮內直接包入韭菜,也就是韭菜素餡。

        無米粿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在蒸籠蒸熟直接食用,但大多數潮汕人都會在鍋底放少量食用油煎炸食用,這樣出來的效果是外皮香脆,裡面的餡又是柔軟香口。吃鹹餡的無米粿配上潮汕產的辣椒醬,是潮汕人認為的絕配。


炒糕粿
        炒糕粿是一道廣東省潮州地區的漢族傳統民間小食,還是一種街頭巷尾十分暢銷的夜宵,又有獨到之處的製法。炒糕粿很注重火候,使糕粿達到外酥內嫩,鮮香微甜,色澤金黃鮮豔,香味飄溢,口感鹹、甜、香、辣兼備。

        糕粿是用優質白米漿逐層加工蒸熟,製作時先將糕粿切成均勻小塊,加入魚露,紅甜豉油調勻,以小火略炒至糕粿面色赤紅入味,然後下平底鍋(煎盤)用豬油以文武火候將糕粿面色煎赤,加入白糖炒勻,再和入鮮蝦、豬肝、瘦肉、鮮蠔等多種配料,淋上蛋液煎炒,加入沙茶辣椒醬、味精、魚露、雪粉水,上湯炒勻,很注重火候,使糕粿達到外酥內嫩,鮮香微甜,色澤金黃鮮豔,香味飄溢,口感鹹、甜、香、辣兼備。


豬腸脹糯米
        顧名思義,材料就是豬腸和糯米,當然,它的關鍵在「脹」。「脹」這個字在潮汕方言中有往某物中裝滿另一物的意思,豬腸脹糯米,就是豬腸裡面塞糯米,這時對份量要把握得度,糯米熟了還會膨脹,所以大約裝八成滿即可。如果塞太多了,豬腸就容易脹裂。當然,糯米太少也不好,那樣做出來的豬腸就不飽滿。最理想的狀態是皮薄餡飽,整個圓鼓鼓的,那樣即好看又好吃。

        豬腸脹糯米是潮汕地區普寧古城洪陽的一種特色美食民間傳統小食。它的製作方法相對比較簡單,需要的材料也很常見,而且又很美味,是廣大普寧居民的最喜歡的一道美食,許多外來的遊客吃過後也讚不絕口,還稱之為「天上佳餚」。不同地方所用的食材也有所區別,比如在汕頭,人們則更喜歡用桔油蘸來吃,這樣更開胃。

        豬腸脹糯米的製作方法雖然不同的地方會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是大同小異,其一般製法是取豬大腸中段,用食鹽、純鹼或澱粉反覆搓洗至無異味,將糯米先浸軟,與豬肉、香菇、蝦、蓮子等輔料拌勻,調入食鹽、味精、胡椒粉等調味品,然後填裝入洗好的豬腸中,兩端用紗線紮緊,放開水鍋裡煮約1小時,撈出斜切成小片,蘸甜醬油食用(醬油調進紅糖、適量辣椒、澱粉,小煮開,撒進炒香的白芝麻)。


鱟粿
        潮陽鱟粿是一種在潮汕潮陽地區歷史十分悠久的漢族傳統小吃,不論製法或口味,都具有十分濃鬱的地方色彩,也是一種很有趣味性的小吃,鱟,是一種海裡動物,又稱鱟魚,分類學上屬節肢動物,其實與魚類沒有多大關係。

        鱟是一種十分神奇的東西,如果說它可以進食,更是令人不可思議。事實上,許多人對它的認識亦僅限於一些印象而已,真正接觸以至進食過的畢竟不多。鱟鱟的種屬鱟(hou)是棲生於海洋中的一種無脊椎動物,又稱「活化石」的鱟在中國沿海和臺灣的灘頭一帶、汕頭港都有出產。


        在宰殺鱟時要很細心,先在腹部剖開,傾出米珠,然後刮殼取肉,連鱟也要割下來,才算是圓滿了。在這之間,要儘量避免把它的腸部戳穿,因為整隻鱟含有劇毒之下,正是腸部。鱟的米珠經過烹調炒熟,其香味無比,鱟肉經醃製,日曬,使之產生香味,成為鱟醬,這些鱟漿就是製作鱟粿的主要材料。


        製作鱟粿,要浸米磨漿,然後按比例混和薯粉,和鱟汁盛在模具中,嵌入鮮蝦或肉碎,炊熟後,將粿取出,放在油鍋裡用文火煎至粿心熟透,但粿面不黃不焦,撈出後加上適量的辣椒醬或豉油,就可進食了。


粿汁
        粿汁是潮州一種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小食,最開始,粿汁是潮汕農村用來解飢的米制點心,因其爽口美味,漸漸被潮州府城的食客所喜愛,成為了一道大眾化的地方民間小食。過去的潮州街上,隨處可見賣粿汁的小攤檔,路人叫上一碗熱騰騰好像粿條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淺棕色的滷汁,再點些滷豬腸、滷肉、滷蛋、豆乾或菜尾等,這就是粿汁了。因為粿汁的「接地氣」,所以被大家所熟知。

        粿汁好吃與否最重要還是取決於粿汁片的好壞,所以不管如何創新,粿汁片還是遵循古法,用手工製作的為好,因為粿汁本來無味,要使粿汁更受歡迎就要在配料上做文章。

        粿汁片與粿條有些類似,似乎是寬版的「粿條」,但粿汁吃起來比粿條還要嫩滑可口,而它的絕配有二:蔥珠朥和滷料。新鮮的蔥瀝乾水分,切成丁,熱鍋下油後小火把蔥丁小炒至呈黑色,就是香騰騰的蔥珠朥。滷汁則一般是秘制的,把洗好的材料放入鍋裡慢火滷滾,發出濃香味道後再把它們撈起,放進另一個滷鍋裡,使滷料更加入味。傳統的滷料包括豬腸、豬皮、滷肉、滷豆幹、滷蛋等。


粉粿
        潮汕粿品中,若說最本質的、最每日必吃的、最全民的,大概是薯粉粿了,它幾乎是潮汕眾多粿品的代表。到今日,薯粉粿已經遠遠超出潮汕特色小食之列,只要有早茶的地方,必有薯粉粿,不少店主為體現正宗,往往在菜單中寫全「潮州薯粉粿」,以此吸引更多食客。

        粉粿用來包餡的薯粉皮,煎後不軟不粘不焦皮,是用生粉加水捏成,傳統做法中,餡料是用各種蔬菜,叉燒、蝦米、蘑菇,花生等配料調配而成。花生需烤熟攆碎備用,叉燒則切粒,所有食材攪拌在一起後,往裡加鹽、雞精、豬油等。而對於水晶式薄皮,做起來可得費一番功夫,得先將澄面和勻加鹽,用開水燙熟後,反覆揉搓之光滑,尋常人實在難以做得來,而後將包上陷料,放置蒸籠即可。


        現在在比較大的酒樓或茶餐廳中,薯粉粿已經非常普遍,餡料也不再非常集中,有韭菜、芋頭絲、菜脯粒、包菜等各種餡料選擇,熱氣騰騰的粉粿從大蒸爐中拿出來,一個個如杯口大,小巧玲瓏,邊沿收口齊整,成半月彎形,餡料置中,爽口多汁不糊皮,皮薄,裡面不同的餡料看得清清楚楚,晶瑩剔透,十分討喜。

相關焦點

  • 美食巡遊|潮汕特色菜製作大公開,全是李嘉誠最愛的美食!
    眾所周知,我們的華人首富李超人是潮汕人,在他的家鄉潮汕,盛產美食,無論是街頭小吃還是大菜,都令人目不暇給,潮汕人在對待食材上面的精細勁兒和精氣神兒,實在令人欣喜敬佩。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潮汕地區都有哪些美食吧。 生醃篇
  • 史上最全潮汕美食攻略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族群把吃牛肉這事發揮到極致,我想非潮汕人莫屬!潮汕人對牛肉新鮮度的苛求和執著,對牛肉部位的細緻和講究,簡直讓人嘆為觀止。手打牛肉丸潮汕牛肉丸是潮汕美食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潮汕腸粉分支很多,每個地方的腸粉的用料其實都不一樣,比如有潮州腸粉、澄海腸粉、汕頭腸粉等等。潮汕腸粉跟廣式腸粉從口感、餡料到配料,都大有不同。潮汕腸粉餡料多配料多,而傳統廣式拉腸往往只有一兩種餡料,且僅蘸醬油食用。潮汕腸粉最吸引人的就是醬汁,主要可分為花生醬、醬油、滷汁三種。
  • 探訪廣東潮汕最傳統經典美食,這幾道美食堪稱潮汕最地道傳統美食
    潮汕美食歷史悠久,從唐朝開始就名聲大噪,流傳至今,從古至今,經過一代代民間點心製作手藝人的傳承,潮汕小吃逐步形成豐富多彩,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藝術品,更以品種多樣,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配料獨特,味道可口而聞名於各地,潮汕地區也有很多傳統地道的美食小吃,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潮汕最傳統經典美食
  • 潮汕美食全收錄,分分鐘讓你撐死在潮汕!資深吃貨必備
    如果你問一個潮汕人家鄉有什麼特色,他一定會首先自豪地告訴你,來瓦們大潮汕,保準讓你一個月餐餐不重樣。今天小編帶你來一趟「舌尖上的潮汕美食之旅」。潮汕人早晚最愛喝粥,而且必須是白粥。你可能會詫異,白粥有什麼好喝的?潮汕的白粥跟廣式或其他地區的粥可是有天壤之別。潮汕的粥,稱為「糜」,是介於稀飯和粥之間。
  • 這些潮汕美食 你吃過幾樣
    潮汕美食是多種多樣的,也各具特色。生活在潮汕地區這個讓全世界都羨慕的美食聖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潮汕這個美食天堂,瘦子進去,胖子出來(一)潮汕美食篇之牛肉火鍋在潮汕,大小牛肉店隨處可見!一般牛都是凌晨宰,當天就到店裡賣了,不放過夜的,有少數店是現宰現吃的,肉還會動的!沾上牛肉火鍋店特製的沙茶醬,嘖嘖嘖,一級棒!
  • 潮汕方言電影《老爺保號》即將上映,「全潮汕人陣容」等你來看!
    潮汕,嶺南文化中最令人難以捉摸的存在。旅遊的人離開潮汕,翻遍中國都找不到這麼彈牙的牛肉丸;工夫茶裡的人生哲學,仿佛每個潮汕人生來就能說上一二。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定義潮汕人心中的潮汕,高頻詞一定少不了老爺保號。這一次,老爺保號被拍成了電影。下個月就在全潮汕火熱上線。今日預告片首發,讓我們先睹為快。
  • 在廣東,潮汕美食是值得被尊敬的!
    如果你問一個潮汕人家鄉有什麼特色,他一定會首先自豪地告訴你,來瓦們大潮汕,保準讓你一個月餐餐不重樣。今天小編帶你來一趟「舌尖上的潮汕美食之旅」。潮汕人早晚最愛喝粥,而且必須是白粥。白粥是潮汕人宵夜的首選,可以搭配的配菜也是多到讓你瞠目結舌:小炒、滷水、生醃、海鮮、涼菜、小吃、甜品,從十幾二十元的小菜到一斤兩千多的鰻魚鰾,都可隨意選擇,搭配自己最愛的味道。
  • 潮汕好吃的特產是什麼?這份集合潮汕美食大餐記得保存
    潮汕地區環山靠海,地理位置在於中國廣東省東部沿海,潮汕是潮汕地區潮州、汕頭和揭陽三市的統稱,與福建緊密相連,其海產品豐富,加上獨特的地理特徵和氣候,也造就了潮汕獨特的文化和美食美食家蔡瀾曾說過:潮汕是是一片美食孤島那麼今天我帶大家來看看,潮汕地區有什麼美食
  • 潮汕100種美食指南!
    潮汕地區的名片,一定是美食。不少人能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潮汕,便可見他們對美食的虔誠之心。如果你問,潮汕的美食有多少?說實話,多到無法計數。為了讓你更了解潮汕,城君決定獻出私藏已久的菜單,裡面可是藏著潮汕的100種必吃美食哦!提前「預警」:這篇文章有點長,畢竟潮汕美食實在是太太太多了,建議大家先收藏城君當然也不會讓大家白白看了個寂寞啊!我們從潮汕美食清單裡,挑選了不會出錯的美食推薦給大家。
  • 食在潮汕|最實在的雙城美食尋味記!
    作為一個長沙吃貨,真的很想操著流利的粵語吃遍嶺南美食。幾年下來我發現,這裡的美食似乎真的吃不完,也不一定能寫完;但我會把我所知道的值得一去的廣東美食,一一和大家分享。別提什麼早茶腸粉雲吞蝦餃之類的,那些推薦網上隨便搜一大把。記得知乎上有一題是「哪怕為了吃也值得跑一趟的地方」,排名第一的就是潮汕。
  • 潮汕美食行第一季
    以至於A哥與祖上三代都是純正潮汕人的本尊,每每見面,必演繹阿慶嫂式的複讀機功能:「James,什麼時候也帶我們去潮汕美食一番啊!」在下的太極拳始終抗不過阿慶嫂式的綿綿連環拳,終於在三八「女王節」前偷得浮生兩日閒,決定一償A哥心願,順便也了結我這個久居羊城、只知「食在廣州」的偽潮汕人的惶恐。於是約定A哥、A嫂Angel、王少加我共四人成行。
  •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的潮汕美食有哪些呢?
    一說到美食呀,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是西安的肉夾饃,或者又是重慶的火鍋,串串,那今天我們要說到的其實是潮汕美食。美食家蔡瀾先生,曾說過,「食在廣州,味在潮汕」,那《老廣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國》這些紀錄片,都不會缺少對於潮汕美食的描述,潮汕人不僅吃的東西雜,而且花樣也非常多,潮汕地區呢,本身就是共用一個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從機場坐大巴到潮州或者是汕頭,僅需要一個小時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來旅遊的朋友,他都會選擇一次性地去吃遍這兩座城市。
  • 鄉愁裡的潮汕味道,57道潮汕美食看得我口水直流~
    微信號:shenshao159在外的潮汕子孫,最想回家的原因之一必定是想念家鄉的美食。潮汕美食是多種多樣的,也各具特色。有蠔烙、牛肉丸、菜脯煎蛋、豬腸脹糯米、腸粉……這些美食可是享有盛名,家喻戶曉,令人垂涎欲滴。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大潮汕這個美食天堂,瘦子進去,胖子出來吧~1 潮汕醃蟹
  • 潮汕特色美食「鼠曲粿」,濃濃的家鄉味,讓人念念不忘!
    在廣東潮汕,一提到粿品就讓人想起「鼠曲粿」,這大概是因為「鼠曲粿」在潮汕小吃中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潮汕風味,最為大眾化的原因吧。在潮汕人的記憶中,鼠曲粿顏色深綠,柔軟香甜,散發著鼠麴草和蕉葉的清香,有濃濃的家鄉味,讓人念念不忘!
  • 尋味鹽鴻|鹽鴻「薄殼米」因一部潮汕美食《風味原產地·潮汕》紀錄片又火了!
    「人間餓爸」陳曉卿,繼《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後又放出大招——《風味原產地·潮汕》,給大家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的呈現潮汕美食的精髓。牛肉丸、魚丸、滷水、粿條、生蠔、薄殼米……光是聽到這些名詞,就讓人忍不住口水暗吞。
  • 探訪廣東省汕頭最著名的傳統美食之一,遠近聞名的潮汕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是廣東汕頭最著名的傳統美食之一,汕頭牛肉丸又稱手捶牛肉丸,是廣東省潮汕地區最著名的傳統小食之一,起源於潮菜,在汕頭已有近百年歷史,它以柔、潤、鮮、爽而馳名,其製作技藝源自2000多年的官廷菜餚「搗珍」,這種製作技藝在潮汕地區流傳也有近百年歷史,今天就帶大家探訪廣東省汕頭最著名美食之一潮汕牛肉丸
  • 潮汕美食行第二季
    熱衷於收藏古董表和墨水筆,在眾多專業雜誌和網站發表鐘錶評論。對美食、音響、墨水筆、雪茄、紅酒、黑膠、攝影亦無一不好。9月底,A哥、王少、Angel,我們四個吃貨再次糾集於羊城天河一潮菜館。「蘇眉魚頭粥」一人一碗下肚,額頭冒青煙。A哥稱此粥雖好,不及潮汕一番鮮。此言既出,決定10月再次汕頭美食之旅。
  • 潮汕紅桃粿做法介紹和竅門-潮汕美食傑
    潮汕紅桃粿簡介潮汕紅桃粿,是潮汕地區傳統的小吃之一。其由糯米和麵粉為主材料,並且使用了桃果型的模具製作而成,固被稍為「紅桃粿」。由於桃果象徵長壽,所以紅桃粿也代表祈福祈壽的願望。同時在時年八節的時候,也會被做為祭拜先祖的祭品之一。
  • 麓湖這家三十年老牌潮汕菜,竟是廣州膠幾人最認可的地道潮汕味?
    在廣州,潮汕菜一直都是粵菜裡僅次於廣府菜的角色,畢竟在珠三角也是隨處可見膠幾人打拼的身影,所以廣州的潮汕菜餐廳也一直都很火爆。但是說實話吃過這麼多潮汕菜,真正能夠讓膠幾人認可的廣州潮汕菜其實並不是很多,畢竟說起嘴刁,膠幾人和老廣對美食的要求也是有的一拼的。
  • 每日潮汕美食:蟹皇面
    【每日潮汕美食】蟹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