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為自己最喜歡的紐約日料店Kajitsu做了一份歌單,起因是,他覺得這裡播的歌,太爛了。
前幾天,《紐約時報》報導了這個故事,還找到教授本人,聊了一下。
Kajitsu位於紐約Murray Hill,主打「精進」流(佛教流派)日本料理,從每人95美元的Hana「花」套餐,到120刀的Omakase「懷石」無菜單套餐(廚師做什麼就吃什麼吧)。在「美國版大眾點評」Yelp上的價格指數為4星,可以說是高級餐廳。
餐廳是個多元空間,位於紐約39街的一座獨棟房子裡,Kajitsu在2樓,提供嚴格的「精進」料理----素食;一層叫Kokage,提供魚類和肉類等葷食,也按相同的理念製作,臨街的一角是茶寮,名為Ippodo。無論在那個空間入座,聽到的音樂都是來自坂本龍一的歌單。
據主廚Odo透露,此前餐廳的音樂由東京的管理層制定。坂本龍一將其評價為「太糟糕了、太糟糕了」,一些「巴西流行和美式老民謠的混合,還有一些爵士」。看官心裡也許默默在想:這不挺好的嗎?我們去的餐廳能播爵士的話,第一印象怎麼說都得是「挺有腔調的」吧!
也許問題並不在何種音樂類型上面,即便在Kajitsu播放的爵士裡面,也有Miles Davis這樣的大師,但是沒有「脈絡」,所以很糟糕。有一天,教授聽到這麼難以忍受的音樂,就直接走掉了。
其後他給主廚Odo寫了封信,表示其實自己可以幫忙做一份Playlist的,如果您同意的話。
Odo當然是願意的,畢竟是舉世聞名的教授,於是便有了這份歌單。(發送「SKMT」至後臺可以直接收聽;拉到文末可以瀏覽全單)
為場所/場景製作歌單蠻有意思的,有時抓節奏、有時找氛圍,教授這份歌單中,以New Age、世界音樂、古典/新古典、實驗/先鋒/Ambient、爵士/Soul/Bossa Nova、電影原聲配樂為主,聽來渾然天成,體現了坂本龍一的音樂美學,演奏者則以教授本身所屬的作曲家體系的音樂人居多。
侘寂美學代表作:京都桂離宮
教授設計的這份歌單,沒有自己的創作,甚至也沒有想當然的日本音樂元素,多數是小眾的西方音樂人作品,然而在呼吸之間,其實可以聽出日本美學中固有的禪靜時刻,正如他描述心目中的Kajitsu,美如京東的千年古庭院桂離宮,散發侘寂(wabi-sabi)之美,這大概也是教授一貫的審美標準。
Loud
說到一般店面的音樂播放,教授提到的通病,太「loud」、太「bright」、太「jazzy」;後兩者容易理解,前者在釋義上則有可推敲之處,一般中文翻譯為「吵」,好像也對,教授愛去的日本餐廳,當然不能吵呀!
但其實這裡指的不止是吵鬧,而是音樂氣質上的「喧譁」、「搶耳」,美如桂離宮的Kajitsu,它的音樂「如同川普大廈」,說的便是這種很「Loud」的浮誇、大而無當。
Wabi-Sabi是樸素又安靜的歲月之美、內在之美、殘缺之美,Loud,無疑是對立的反面。
比如說,坂本龍一本人的《末代皇帝》或《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的氛圍跟這個歌單是一系的,但放進來就明顯地不合適,因為太熟悉了,就喧賓奪主了。在一堆低調得近乎隱形的音樂中,忽然跳出一首這樣的曲子,自然會將人的注意力抓住,而失卻那種透明得像空氣般的意境。
黃偉文的時裝散文集標題《Loud/俗》,也是相似的用法,時裝當然不會「吵鬧」,只會太高調,太張揚,「過」了,也就「俗」了,落了下品。
為了避免「Loud」,教授挑選的基本上是純音樂曲目,少量有vocal的也是選擇外語(非英文)歌曲,比如西語、葡語、非洲語言等,避免聽眾被熟悉的語言文字吸引進去。例子包括大師Caetano Veloso的Valsa De Uma Cidade、 Gal Costa的Ate Quem Sabe、Roberto Musci的Claudia, Wilhelm R And Me等。
至於另一點被嫌棄的太「爵士」,其實教授的歌單還是蠻爵士的,除了Ambient鋼琴曲和世界音樂,歌單中的爵士有挺大的佔比。
爵士/靈歌/Bossa Nova
在大眾可能會覺得平淡費解的歌單中,這些充滿感情的爵士體系作品可能最為討好----教授本人可是也做過Bossa Nova唱片的,2001年的《Casa》一片恬靜,如風海韻,清爽無比,將一般人心中濃甜的Bossa做得如此清淡,這便是教授的音樂美學,推薦找來聽,這也是採訪中他所指的適合的巴西音樂。
有趣的是,他找來的爵士作品,無論是Bill Evans或Monk,都相當清淡,爵士味道並不濃,也不乏先鋒作品,比如薩克斯名宿Wayne Shorter的Tarde,這首歌突出的反而是人聲,甚至鐘琴。
這些爵士大師當中,多數是鋼琴手,這也跟教授的(主要)身份一致吧,可以藉此了解教授心目中真正的鋼琴大師是誰,挺好。
坂本龍一提到明亮,其實他選來的Mary Lou Williams的It Ain’t Necessarily So、Yusef Lateef的The Plum Blossom便很明亮,甚至是有點雀躍的;Ahmad Jamal則靈動無比,在一片清淡當中,無疑帶出一種明亮的舒爽,但又恰到好處,這點分寸,把握得很好。
實驗/先鋒/Ambient/電影原聲
實際上,歌單初稿便是一份Ambient音樂大全,「但並不是Brian Eno,而是些更新點的音樂」;實地就餐、認真體驗過後,他和太太有一致感覺:太陰鬱「Dark」了。「這裡的牆、家具、自然光照,都不太適合太暗色調的作品」。
歷經至少五稿,再三調整後的歌單,仍是有許多Ambient作品,但,還是有Eno作品的,可見Eno真的是Ambient音樂的開創大師,繞不過去;兩首Eno作品,早期與Cluster合作的《The Shade》、《Fur Luise》,其實呢,依然是「陰鬱」的,也許一般人聽來,Ambient多半是陰鬱的吧。
Eno曾經做過多張環境定製聲響類專輯,如為科隆機場做的《Music For Airport》。十幾年前他曾到訪北京採集素材,事後也出版了二十多年來唯一一張有Vocal的專輯《Another Day On Earth》,封面也是他拍的前門小店面的人間煙火,採訪過Eno,很暖的老藝術家,他還心心念念地想送一張唱片給封面上被拍到的兩夫妻。今年出版的《Music For Installations》大合集,也收錄了當時在日壇採集的一些聲音素材。
一直作為「天才」、「怪傑」、「魔童」存在的Apex Twin,坂本先生選了他的《Avril 14th》,溫柔如斯、簡單如斯的一首鋼琴曲,也是大出意料之外吧,也是教授作為作曲家才會留意到他的這一面吧!(一般人留意的,多半是AT的「刺激」作品,就比較「Loud」了)。電影配樂方面,有今年年初去世的冰島實驗作曲家Jóhann Jóhannsson(電影《降臨》等配樂),則是一首鋼琴base的ambient。實驗音樂大師John Cage,選了一首Four Walls: Act One,由日本鋼琴家高橋愛演奏。
教授
坂本龍一,人稱「教授」,無疑是日本乃至亞洲範圍在歐美音樂圈子享譽最深遠的音樂人。從70年代的Yellow Magic Orchestra開始直至單飛,為《遮蔽的天空》(《情陷撒哈拉》)、《末代皇帝》、《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等電影創作的音樂為他帶來無數聲名。
歷時五年的紀錄片《Coda》今年上畫,也可領略教授的人生態度和美學觀,內裡的真誠與童心讓人感動而溫暖。
近日,《坂本龍一紐約演奏會》也在香港等地的電影院播放,「僅有200人有幸現場聆聽」,夠吸引了嗎?教授再加一句:「實在太愛了,曾經不想讓別人聽到」。
去看吧。
故事:
https://www.nytimes.com/2018/07/23/dining/restaurant-music-playlists-ryuichi-sakamoto.html
https://www.straitstimes.com/lifestyle/food/annoyed-by-restaurant-playlists-a-master-musician-made-his-own
後續:Kajitsu計劃每季更新一次歌單;此外,主廚Odo打理的新項目,酒吧「Hall」和餐廳「Odo」即將在秋季開幕,教授依然會作為音樂料理的「主廚」設計歌單。
完整歌單Kajitsu playlist(發送「SKMT」至後臺直接收聽)
1. Prairie Home Suite, Part 2 - The Sleeping Beauty
2. Threnody - Goldmund
3. Promenade Sentimentale - Vladimir Cosma
4. Light Drizzle - Chihei Hatakeyama
5. TWTGA - Bing & Ruth
6. The Flat - Johann Johannsson
7. And Still They Move - Colin Stetson and Sarah Neufeld
8. Graysmith’s Theme - David Shire
9. I Love Music - Ahmad Jamal
10. Four Walls: Act One - John Cage
11. Some - Nils Frahm
12. Spartacus Love Theme - Bill Evans
13. Mistress - Nicolas Jaar
14. Lament - David Darling
15. When She Went Away - Max Richter
16. Empire I - Jon Hassell
17. wrong i - h hunt
18. Gentle Threat - Gonzales
19. India Song - Carlos D』Alessio
20. My Ship - Milli Vernon
21. Armellodie - Gonzales
22. Ohgod - Vincent Gallo
23. Claudia, Wilhelm R And Me - Roberto Musci
24. Above The Treetops - Pat Metheny
25. Tarde - Wayne Shorter and Milton Nascimento
26. Peace Piece - Bill Evans
27. Variation On A Theme by _____ - Kyle Bobby Dunn
28. Replica - Oneohtrix Point Never
29. Cryo - Oneohtrix Point Never
30. Nanou 2 - Aphex Twin
31. Avril 14th - Aphex Twin
32. The Seasons, Prelude III Summer - John Cage
33. The Plum Blossom - Yusef Lateef
34. It Ain’t Necessarily So - Mary Lou Williams
35. Circling - Nils Frahm
36. Day Two Three - F.S.Blumm & Nils Frahm
37. Only The Circle - Deru
38. String Quartet In Four Parts II, Slowly Rocking - John Cage
39. Veterans - Jason Moran
40. Ate Quem Sabe - Gal Costa
41. Garimpo - Nana Vasconcelos
42. Solaris - Cliff Martinez
43. The Shade - Cluster & Eno
44. Fur Luise - Cluster & Eno
45. Glide V - Peter Davison
46. Spiegel Im Spiegel - Arvo Part
47. Theme Of The Uprooting - Eleni Karaindrou Ensemble
48. Signals No. 1 - Goldmund
49. Valsa De Uma Cidade- Caetano Veloso
50. I Don’t Stand A Ghost of A Chance With You - Thelonious Monk
51. Les Metronomes Detrauques - Regis Campo
52. My First Homage - Gavin Bryars
(由坂本龍一及Ryu Takahashi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