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貫徹個人侘寂美學的完美歌單

2021-02-14 神仙窩

坂本龍一為自己最喜歡的紐約日料店Kajitsu做了一份歌單,起因是,他覺得這裡播的歌,太爛了。

 

前幾天,《紐約時報》報導了這個故事,還找到教授本人,聊了一下。

 

Kajitsu位於紐約Murray Hill,主打「精進」流(佛教流派)日本料理,從每人95美元的Hana「花」套餐,到120刀的Omakase「懷石」無菜單套餐(廚師做什麼就吃什麼吧)。在「美國版大眾點評」Yelp上的價格指數為4星,可以說是高級餐廳。

 

餐廳是個多元空間,位於紐約39街的一座獨棟房子裡,Kajitsu在2樓,提供嚴格的「精進」料理----素食;一層叫Kokage,提供魚類和肉類等葷食,也按相同的理念製作,臨街的一角是茶寮,名為Ippodo。無論在那個空間入座,聽到的音樂都是來自坂本龍一的歌單。

 

據主廚Odo透露,此前餐廳的音樂由東京的管理層制定。坂本龍一將其評價為「太糟糕了、太糟糕了」,一些「巴西流行和美式老民謠的混合,還有一些爵士」。看官心裡也許默默在想:這不挺好的嗎?我們去的餐廳能播爵士的話,第一印象怎麼說都得是「挺有腔調的」吧!

 

也許問題並不在何種音樂類型上面,即便在Kajitsu播放的爵士裡面,也有Miles Davis這樣的大師,但是沒有「脈絡」,所以很糟糕。有一天,教授聽到這麼難以忍受的音樂,就直接走掉了。

 

其後他給主廚Odo寫了封信,表示其實自己可以幫忙做一份Playlist的,如果您同意的話。

 

Odo當然是願意的,畢竟是舉世聞名的教授,於是便有了這份歌單。(發送「SKMT」至後臺可以直接收聽;拉到文末可以瀏覽全單)

 

為場所/場景製作歌單蠻有意思的,有時抓節奏、有時找氛圍,教授這份歌單中,以New Age、世界音樂、古典/新古典、實驗/先鋒/Ambient、爵士/Soul/Bossa Nova、電影原聲配樂為主,聽來渾然天成,體現了坂本龍一的音樂美學,演奏者則以教授本身所屬的作曲家體系的音樂人居多。

 侘寂美學代表作:京都桂離宮

教授設計的這份歌單,沒有自己的創作,甚至也沒有想當然的日本音樂元素,多數是小眾的西方音樂人作品,然而在呼吸之間,其實可以聽出日本美學中固有的禪靜時刻,正如他描述心目中的Kajitsu,美如京東的千年古庭院桂離宮,散發侘寂(wabi-sabi)之美,這大概也是教授一貫的審美標準。

 

Loud

 

說到一般店面的音樂播放,教授提到的通病,太「loud」、太「bright」、太「jazzy」;後兩者容易理解,前者在釋義上則有可推敲之處,一般中文翻譯為「吵」,好像也對,教授愛去的日本餐廳,當然不能吵呀!

 

但其實這裡指的不止是吵鬧,而是音樂氣質上的「喧譁」、「搶耳」,美如桂離宮的Kajitsu,它的音樂「如同川普大廈」,說的便是這種很「Loud」的浮誇、大而無當。

 

Wabi-Sabi是樸素又安靜的歲月之美、內在之美、殘缺之美,Loud,無疑是對立的反面。

 

比如說,坂本龍一本人的《末代皇帝》或《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的氛圍跟這個歌單是一系的,但放進來就明顯地不合適,因為太熟悉了,就喧賓奪主了。在一堆低調得近乎隱形的音樂中,忽然跳出一首這樣的曲子,自然會將人的注意力抓住,而失卻那種透明得像空氣般的意境。

 

黃偉文的時裝散文集標題《Loud/俗》,也是相似的用法,時裝當然不會「吵鬧」,只會太高調,太張揚,「過」了,也就「俗」了,落了下品。

 

為了避免「Loud」,教授挑選的基本上是純音樂曲目,少量有vocal的也是選擇外語(非英文)歌曲,比如西語、葡語、非洲語言等,避免聽眾被熟悉的語言文字吸引進去。例子包括大師Caetano Veloso的Valsa De Uma Cidade、 Gal Costa的Ate Quem Sabe、Roberto Musci的Claudia, Wilhelm R And Me等。

 

至於另一點被嫌棄的太「爵士」,其實教授的歌單還是蠻爵士的,除了Ambient鋼琴曲和世界音樂,歌單中的爵士有挺大的佔比。

 

爵士/靈歌/Bossa Nova

 

在大眾可能會覺得平淡費解的歌單中,這些充滿感情的爵士體系作品可能最為討好----教授本人可是也做過Bossa Nova唱片的,2001年的《Casa》一片恬靜,如風海韻,清爽無比,將一般人心中濃甜的Bossa做得如此清淡,這便是教授的音樂美學,推薦找來聽,這也是採訪中他所指的適合的巴西音樂。

 

有趣的是,他找來的爵士作品,無論是Bill Evans或Monk,都相當清淡,爵士味道並不濃,也不乏先鋒作品,比如薩克斯名宿Wayne Shorter的Tarde,這首歌突出的反而是人聲,甚至鐘琴。

 

這些爵士大師當中,多數是鋼琴手,這也跟教授的(主要)身份一致吧,可以藉此了解教授心目中真正的鋼琴大師是誰,挺好。

 

坂本龍一提到明亮,其實他選來的Mary Lou Williams的It Ain’t Necessarily So、Yusef Lateef的The Plum Blossom便很明亮,甚至是有點雀躍的;Ahmad Jamal則靈動無比,在一片清淡當中,無疑帶出一種明亮的舒爽,但又恰到好處,這點分寸,把握得很好。

  

實驗/先鋒/Ambient/電影原聲

 

實際上,歌單初稿便是一份Ambient音樂大全,「但並不是Brian Eno,而是些更新點的音樂」;實地就餐、認真體驗過後,他和太太有一致感覺:太陰鬱「Dark」了。「這裡的牆、家具、自然光照,都不太適合太暗色調的作品」。

歷經至少五稿,再三調整後的歌單,仍是有許多Ambient作品,但,還是有Eno作品的,可見Eno真的是Ambient音樂的開創大師,繞不過去;兩首Eno作品,早期與Cluster合作的《The Shade》、《Fur Luise》,其實呢,依然是「陰鬱」的,也許一般人聽來,Ambient多半是陰鬱的吧。

 

Eno曾經做過多張環境定製聲響類專輯,如為科隆機場做的《Music For Airport》。十幾年前他曾到訪北京採集素材,事後也出版了二十多年來唯一一張有Vocal的專輯《Another Day On Earth》,封面也是他拍的前門小店面的人間煙火,採訪過Eno,很暖的老藝術家,他還心心念念地想送一張唱片給封面上被拍到的兩夫妻。今年出版的《Music For Installations》大合集,也收錄了當時在日壇採集的一些聲音素材。

 

一直作為「天才」、「怪傑」、「魔童」存在的Apex Twin,坂本先生選了他的《Avril 14th》,溫柔如斯、簡單如斯的一首鋼琴曲,也是大出意料之外吧,也是教授作為作曲家才會留意到他的這一面吧!(一般人留意的,多半是AT的「刺激」作品,就比較「Loud」了)。電影配樂方面,有今年年初去世的冰島實驗作曲家Jóhann Jóhannsson(電影《降臨》等配樂),則是一首鋼琴base的ambient。實驗音樂大師John Cage,選了一首Four Walls: Act One,由日本鋼琴家高橋愛演奏。

 

教授

坂本龍一,人稱「教授」,無疑是日本乃至亞洲範圍在歐美音樂圈子享譽最深遠的音樂人。從70年代的Yellow Magic Orchestra開始直至單飛,為《遮蔽的天空》(《情陷撒哈拉》)、《末代皇帝》、《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等電影創作的音樂為他帶來無數聲名。

 

歷時五年的紀錄片《Coda》今年上畫,也可領略教授的人生態度和美學觀,內裡的真誠與童心讓人感動而溫暖。

 

近日,《坂本龍一紐約演奏會》也在香港等地的電影院播放,「僅有200人有幸現場聆聽」,夠吸引了嗎?教授再加一句:「實在太愛了,曾經不想讓別人聽到」。

去看吧。

 

 

故事:

https://www.nytimes.com/2018/07/23/dining/restaurant-music-playlists-ryuichi-sakamoto.html

https://www.straitstimes.com/lifestyle/food/annoyed-by-restaurant-playlists-a-master-musician-made-his-own

 

後續:Kajitsu計劃每季更新一次歌單;此外,主廚Odo打理的新項目,酒吧「Hall」和餐廳「Odo」即將在秋季開幕,教授依然會作為音樂料理的「主廚」設計歌單。

 

完整歌單Kajitsu playlist(發送「SKMT」至後臺直接收聽)

 

1.  Prairie Home Suite, Part 2 - The Sleeping Beauty

2. Threnody - Goldmund

3. Promenade Sentimentale - Vladimir Cosma

4. Light Drizzle - Chihei Hatakeyama

5. TWTGA - Bing & Ruth

6. The Flat - Johann Johannsson

7. And Still They Move - Colin Stetson and Sarah Neufeld

8. Graysmith’s Theme - David Shire

9. I Love Music - Ahmad Jamal

10. Four Walls: Act One - John Cage

11.  Some - Nils Frahm

12. Spartacus Love Theme - Bill Evans

13. Mistress - Nicolas Jaar

14. Lament - David Darling

15. When She Went Away - Max Richter

16. Empire I - Jon Hassell

17. wrong i - h hunt

18. Gentle Threat - Gonzales

19. India Song - Carlos D』Alessio

20. My Ship - Milli Vernon

21. Armellodie - Gonzales

22. Ohgod - Vincent Gallo

23. Claudia, Wilhelm R And Me - Roberto Musci

24. Above The Treetops - Pat Metheny

25. Tarde - Wayne Shorter and Milton Nascimento

26. Peace Piece - Bill Evans

27. Variation On A Theme by _____ - Kyle Bobby Dunn

28. Replica - Oneohtrix Point Never

29. Cryo - Oneohtrix Point Never

30. Nanou 2 - Aphex Twin

31. Avril 14th - Aphex Twin

32. The Seasons, Prelude III Summer - John Cage

33. The Plum Blossom - Yusef Lateef

34. It Ain’t Necessarily So - Mary Lou Williams

35. Circling - Nils Frahm

36. Day Two Three - F.S.Blumm & Nils Frahm

37. Only The Circle - Deru

38. String Quartet In Four Parts II, Slowly Rocking - John Cage

39. Veterans - Jason Moran

40. Ate Quem Sabe - Gal Costa

41. Garimpo - Nana Vasconcelos

42. Solaris - Cliff Martinez

43. The Shade - Cluster & Eno

44. Fur Luise - Cluster & Eno

45. Glide V - Peter Davison

46. Spiegel Im Spiegel - Arvo Part

47. Theme Of The Uprooting - Eleni Karaindrou Ensemble

48. Signals No. 1 - Goldmund

49. Valsa De Uma Cidade- Caetano Veloso

50. I Don’t Stand A Ghost of A Chance With You - Thelonious Monk

51. Les Metronomes Detrauques - Regis Campo

52. My First Homage - Gavin Bryars

(由坂本龍一及Ryu Takahashi設計)

相關焦點

  • 音樂世界之外,坂本龍一的生活美學
    而生活中的坂本龍一,同樣令人感到好奇。藝術不能獨立於藝術家而存在,藝術家本身往往和他的作品一樣富有魅力。當我們了解了一個音樂之外的坂本龍一,才能真正理解他令我們折服之處究竟源起何處。坂本龍一與大衛鮑伊青年時代的坂本龍一曾經十分激進和反叛,這一點也在他的放浪形骸的個人造型上得到了展現:幾乎遮住眼睛的長髮、不加修飾的鬍鬚,再加上半年不洗的牛仔褲和人字拖
  • 受不了"爛音樂",坂本龍一為最愛的餐廳定製歌單
    問題並不在於音樂的聲量大小,而是不夠周到體貼。坂本龍一對主廚說,他願意來為這間店定製歌單,無償,只要他能夠舒服愉悅地繼續在這裡用餐。主廚答應了,坂本龍一也做出了這份歌單,裡面幾乎沒有自己的作品。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家餐廳,而且我尊敬他們的主廚Odo。」 坂本龍一告訴記者,起初他真的覺得這家店的背景音樂很糟糕。記者問說,到底有多糟呢?他回答,「就是一些可怕的巴西流行音樂跟美國老民謠混在一起。還有爵士,比如Miles Davis。」記者說,這些類別的音樂也有很好的。
  • 不同的坂本龍一 組成獨一無二的坂本龍一
    一方面是因為坂本龍一在創作上非常高產,從上世紀7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半個世紀中,每個時代都會有大量的佳作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樂迷也不斷加入坂本龍一的粉絲陣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坂本龍一的音樂涉獵實在過於廣泛,他創作中的不確定性,以及他對於各種音樂的把握能力,都讓坂本龍一成為最神秘的音樂人之一。    我們在聊坂本龍一的時候,可能聊的是同一個人,也可能聊的不像同一個人。
  • 用音樂丈量生命 | 又見坂本龍一
    又會不會折返為這家店提供定製的歌單?坂本龍一就是這樣的一個『潔癖』的人,音樂人、藝術家,需要這樣的潔癖。      住在紐約西村的坂本龍一,特別喜歡一家位於莫裡山的日本料理店,經常去那裡吃飯,久了以後也變成熟客。     但有一天,他非常直接地告訴那間店的主廚:「我實在受不了你們為客人放的音樂了。」  問題並不在於音樂的聲量大小,而是不夠周到體貼。
  • 遺世而獨立的「殘缺」美學——侘寂
    丈夫Kanye作為說唱歌手,也搞起了福音合唱團Sunday Service,個人品牌YEEZY的「極簡主義」、「大地色系」更是與自家家裝出奇的相似,這圍繞在卡戴珊一家的所有風格設計都指向了一個美學主義——侘寂。什麼是侘寂?
  • 《坂本龍一:終曲》:銀髮少年坂本龍一
    以四個樂章的奏鳴曲為例,終曲在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部之後,是收尾的最後一章。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的開頭,攝影機跟隨坂本龍一來到3·11地震海嘯災區宮城縣的一所高中。在高中的體育館彈奏一架經歷過海嘯、被海水浸泡過數日的鋼琴時,琴鍵按下去就彈不上來,坂本龍一說:「像在彈奏一架淹死的鋼琴屍體。」
  • 日本美學侘寂,經過時間淬鍊的不完美之美
    經過時間的淬鍊,找到事物的本質,接受無常的變化所帶來的不完美,並感受殘缺所帶來的圓融之美。這就是日本美學當中最具像化的元素,侘寂。何謂侘寂侘源自於日本茶道。茶道宗師千利休有過這樣的一段話。從三法印當中衍生出來的無常形,無長久,直取本心的喜樂狀態漸漸的轉化成侘寂之心。我們可以由這樣的概念將日本美學侘寂解釋為一種能接受事物是不持久的,不完整的,與不完美的而且能夠平靜的欣賞其中的美感的心態。在京都的寺廟,我們常常可以見到枯山水的造景。
  • 坂本龍一 終曲之後
    12月16日,以此為名的坂本龍一紀錄片自2017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兩年後,終於登上中國部分電影院的大銀幕,中譯名為《坂本龍一:終曲》。從坂本龍一2012年為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的義演開始,紀錄片拍下了他在五年中的音樂創作歷程和新專輯《Async》的製作過程。
  • 坂本龍一:與癌共生
    1985年,伊莉莎白·萊納德為坂本龍一拍攝紀錄片,並命名為「東京旋律」。  人們追逐坂本龍一,但卻從不消費坂本龍一。 2019年,坂本龍一的個人傳記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在全球上映,這時候,已經有諸多接受《末代皇帝》和《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的中國影迷、樂迷走進藝術院線,感受坂本龍一的創作環境。
  • 坂本龍一:一個又會演戲又會作曲的教授
    坂本龍一在對待坂本龍一學習音樂這件事上,家裡也秉持著放鬆自由的心態Lawrence》,想請坂本龍一來擔任主演。其實學生時代的坂本就非常崇拜大島渚,對於一般人來說,偶像來找自己合作,肯定會二話不說答應下來,但坂本龍一卻說:請把配樂也交給我。
  • 坂本龍一確診!
    1 月 21 日的時候,68 歲的日本著名作曲家坂本龍一 Ryuichi Sakamoto 在微博上發文,曝光了自己罹患直腸癌的消息。  在此後的六年時間裡,坂本龍一也一直與病魔作著鬥爭,緩慢地走回日常的生活軌跡。
  • 坂本龍一:不朽的音樂人生
    坂本龍一:不朽的音樂人生2019年末,上映了《坂本龍一:終曲》,為了向這位偉大的音樂製作人致敬,我和同事在晚飯後走進了電影院,卻只看到了兩個觀眾,我們互相會心一笑,即開始了四個人一個影院的奇妙之旅。對於很多人來講,對坂本龍一可能並不熟悉,但是對於電影界和音樂界的夥伴來講,坂本龍一在世界範圍內是一個絕對繞不過去的話題,他的生命永遠綻放著音樂藝術的光華和魅力,寫就了許多輝煌燦爛的音樂篇章,成就了太多的經典電影。在國際影壇和音樂圈有著至高的地位和榮譽。
  • 謝謝你,坂本龍一先生
    似乎又陷入了「坂本龍一=電影配樂」的怪圈……作為在中國沒有音樂活動的音樂人,的確電影是他出現在國人面前最普遍的方式。但實際上,他也是一名優秀的獨立音樂人。1992 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幕式,坂本龍一指揮當然還有每次都風格大變的個人專輯,民族、波薩諾瓦、流行、極簡等類型他也都嘗試過。總之,這位音樂家的履歷比我們很多人想像得要精彩、硬核得多。
  • 坂本龍一:潛遊於音樂海洋
    即使多年過去,67歲的坂本龍一被問到,「反抗精神是你 DNA 的一部分嗎?」,他依然點頭承認,略顯倦態的面容還帶著年輕時的俊俏與天真,折射出他內心的烈火仍未澌滅。人生或許是確然與偶然的變奏曲,無數的條件像不同的聲部,共同展現出生活的易變之態。過去並非食之無味,未來也不是遙遙無期,縱橫在當下的坂本龍一意識到民族音樂和電子音樂結合的無限可能。
  • 聖誕快樂,坂本龍一先生
    但坂本龍一先生有。至少,在《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中是有的。這是我對坂本龍一的初印象。1942年的聖誕,在戰俘營中度過的戰士們,正當年紀的坂本龍一與大衛鮑伊,一首貫穿始終的——《Merry Christmas Mr.
  • 坂本龍一:好的電影其實不需要太多音樂存在
    可能你也看到過這個報導:坂本龍一在紐約有一家很愛吃的日料店,但是店裡的音樂卻讓他完全受不了。在他看來,那些巴西流行音樂和美國老民謠什麼的,完全配不上他們的美食。於是他就義務提供了一份歌單給主廚,幾十首曲子,改了五版才定下來。這些風格各異的音樂,作者和演奏者都來自不同年代不同國家,但無一例外,都不會太吵,不會干擾到食客享用美食。
  • 坂本龍一是那4%的「聯覺人」麼?
    2011年,2012年,都見坂本龍一在那裡駐場一周,每晚為最多75個人演奏,與各路音樂人鬥陣。有趣的是,無論在 300萬人的「快手」還是75人的「石頭」,坂本龍一演奏的都是自己音樂裡最實驗的那部分。他似乎在未被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就輕鬆獲得了精英與流行世界的兩張通行證。
  • 莫蘭迪、坂本龍一、何翔宇——木木美術館2021年新展發布
    新展發布會海報中的莫蘭迪+坂本龍一元素義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中國新銳青年藝術家何翔宇——三位藝術家,三場大型個展,揭開了木木美術館2021年度新展的重要版圖坂本龍一展覽海報坂本龍一:觀音聽時2021.3.5 - 2021.8.8日本作曲家、藝術家
  • 坂本龍一
    坂本龍一出生日期:1952-01-17國籍:日本職業:演員,歌手,配樂星座:摩羯座簡介:日本音樂家、作曲家和演員。坂本龍一漸露頭腳始於他與細野晴臣以及高橋幸宏組建的合成器搖滾樂隊YellowMagicOrchestra(YMO);該樂隊在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早期對acidhouse和techno運動有著開創式的影響。他和大衛·西爾維安(DavidSylvian)合作了一系列單曲和大部分西爾維安的專輯。
  • 坂本龍一是那4%的「聯覺人」麼?-虎嗅網
    2011年,2012年,都見坂本龍一在那裡駐場一周,每晚為最多75個人演奏,與各路音樂人鬥陣。有趣的是,無論在 300萬人的「快手」還是75人的「石頭」,坂本龍一演奏的都是自己音樂裡最實驗的那部分。他似乎在未被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就輕鬆獲得了精英與流行世界的兩張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