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話?英語?原來還有這樣奇妙的關係!

2020-12-26 澎湃新聞

上海話?英語?原來還有這樣奇妙的關係!

2020-10-19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政新媒體中心 野馬浜小精靈

身處於上海這個繁華的都市中,大家對上海方言的了解,有多少呢?

也許,來自五湖四海的你,聽到上海話時處於疑惑狀態。

也許,來自上海的你,能夠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

但是你們都知道嗎?上海話中的一些詞語帶有英語元素哦!此外,還有不少用上海話音譯的英語詞彙被吸收進普通話中,為眾人所熟知。今天小精靈就帶大家看看英語和上海話之間的奇妙聯繫!

Tip:會說上海話的同學可以念念下方的詞語,親自感受這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會說上海話的同學可以請教他們喲!

01 水門汀&Cement

水門汀在上海話中是水泥地的意思,是不是和水泥的英語單詞cement發音很接近呢?

02 混腔勢&Chance

「腔勢」是機會chance的諧音,「混腔勢」在上海話中表示一個人做事渾水摸魚。

03 差頭&Charter

「差頭」在上海話的意思是計程車,charter作動詞時有包租、租用的意思。計程車的意義由此引申而來。

04 劃領子&Leads

Lead在作名詞時有線索的意思,「劃」為上海方言,意為給出。「劃領子」便是給出線索,引申為給暗示的意思。

05 老虎窗&Roof

老虎窗是開在屋頂上的窗子,它跟老虎可沒有什麼關係。這種樣式的窗子來源於英國,能夠改善因建築高聳導致的採光不良、不通風等問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上海人口劇增,他們便利用二樓與屋頂之間的空間加改閣樓,同時學習英國開窗來採光和通風。屋頂的英語為roof,與上海方言中老虎的發音較為接近,因此得名。

06 老克勒&collar

Collar是領子的意思。「老克勒」直譯應為「老白領」。在舊上海,老克勒代指那些最先受到西方文化衝擊,生活有情調,具有紳士風範的中年男子,他們往往在外國公司內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以此得名。

07 羅宋湯&Russian

「羅宋」是舊時上海對俄國的稱呼,來自英語單詞Russian。羅宋湯起源於俄國,十月革命時大批俄國人流落到上海,最先帶來了這道菜,羅宋湯由此得名。俄式的羅宋湯辣中帶酸,當時的上海人並不習慣。後來基於本地口味,漸漸形成了酸中帶甜的具有海派風味的羅宋湯。在上海的本幫菜館中都能看到這道菜的身影。

除了上面所提及的詞彙,普通話中的沙發、太妃糖、拷貝、夾克衫等等都是來自於上海話音譯的英文單詞。大家試著用上海話念念看,它的發音和英文發音更為接近!

小講堂:

圖片上的注音我看不懂呀,為什麼要加上h、k等字母,不直接用拼音呢?

這涉及到上海話乃至吳語地區的發音體系。首先,上海話中有「入聲字」的概念,「入聲」是一種聲調,在普通話中是沒有的。因為發音時氣流收到阻塞,聽起來更為短促。如果上海話用國際音標註音的話,凡是以[ʌ]、[i]、[ɔ]、[ə]為韻母的字,都是「入聲字」。根據語言專家錢乃榮提出的上海話拼音方案,我們便用k放在拼音末尾代表入聲字。

其次,普通話中的聲母不存在清濁對立的概念,sh-r是唯一一對。而上海話保留完整的清濁對立,所以有些發音直接用拼音無法準確表達。例如「混強勢」的「混」字倘若直接用「wen」來表示,就和真實的發音有出入。我們便用h放在韻母前來表示濁音。

怎麼樣,是不是漲知識了呢?你是否想問,為什麼上海話和英語之間存在這樣的聯繫呢?

上海作為最先開埠的城市之一,還是英國的租界,和英國的貿易往來極為密切。所以就有買辦職員用粗通的英語充當中間人,因為發音不標準,這種英語便稱為「洋涇浜英語」。一些出版社還出版了用上海話注音的英語速成手冊,供商人們快速學習和英國人交流。其中的一些詞彙漸漸與上海話融合,流傳至今。上海接受新穎物質文化的機會很多,外來詞彙便先由上海話音譯後風靡全國。

(圖為洋涇浜,是英、法租界的界河)

方言,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更能反映一個地區的歷史變遷,是一種寶貴的財富。方言的傳承,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

往期精彩

「上政新媒體中心出品」

撰稿 | 錢雯芯

圖源 | 錢雯芯 網絡

封面 | 劉秋妤

原標題:《上海話?英語?原來還有這樣奇妙的關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你聽說過的上海話,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略帶暗黑篇
    如果說昨天那些,都是些耳熟能詳的上海話,那今天介紹的這些上海話就有點暗黑體質了。盤盤在上海話裡有很多種用法,比較出名的說法有洋盤、硬碟、盤一盤等。上海的發展離不開在上海的外國人,但是舊時的上海商家,賣東西給外國人開的價錢比賣給中國人的高,所以外國客商就被商家稱為洋盤,後來又逐漸轉化為外行的意思。
  • 一首叫《吃太飽》的毒歌,讓全球歪果仁已停不下來,居然還有上海話,看來世界和平就靠上海話了!!!
    PPAP讓原唱PICO太郎迅速火遍全世界,開了專屬咖啡館,產生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周邊,甚至衝上了Billboard單曲榜……全世界的吃瓜群眾都被這首歌的魔性日式英語給洗腦了。嗯~而這一次,聽到這首歌,讓我回想起了當初被PPAP支配的恐懼……上正片前,我們先來看看那些已經被虜獲的自由靈魂們。你發現了嗎???「吃太飽」???
  • 致我們的語言--上海話(轉到朋友圈,讓上海話傳承下去)
    根據《松江府志》記載:明代是「府城視上海為輕,視嘉興為重」。而到清朝則是「府城視上海為輕,視蘇州為重」。蘇州話因其權威性和豐富的文學形式(吳語小說、傳奇、彈詞和民歌等)對上海話也有過重要影響。  上海開埠後移民大量湧入,各路移民的語言對上海話造成了一番影響,尤以寧波話為重。因為寧波人數量大、且有社會地位,現在上海話的第一人稱複數「阿拉」即來自寧波話。
  • 「文化」難度八級的上海話繞口令,念通順的人絕對是「模子」!
    堪稱難度八級的上海話繞口令《六個阿六》來了!網友的挑戰熱情比夏天的太陽還火熱~這段「燒嘴」的繞口令,你是不是能讀得又快又清爽呢?當中一些字,有的小夥伴是不是還有對讀音有疑問呢?趕快來學習一下吧!點擊上方,收聽音頻。
  • 滑稽戲演員錢程:傳承上海話從孩子抓起 不能犧牲本土文化
    而滑稽戲就是建立在上海話的基礎之上,離開了上海方言,滑稽戲也不存在了。如何保護上海方言,使海派文化的傳承得以為繼,是一項艱巨而又複雜的任務。而作為滑稽戲演員的錢程,也是上海市的政協委員,一直在致力於推廣保護上海話。
  • 雪姨網上認真教大家上海話,你看著會出戲嗎?網友喊話了……
    小儂無意中還發現 她在網上認真教大家上海閒話伊——剛—— 來,一起看一段雪姨版 《上海閒話裡的外來語》 插座,上海話叫「噗落」 因為英語裡插座是:Plug,直接音譯過來 上海人稱水泥地為"水門汀" 因為英語中的水泥為:Cement 上海人形容別人帥,用「克勒」
  • 《滬語人氣王》:「年輕化」潮玩上海話
    在滬語人氣王的舞臺上,他把自己一口純正的上海話,用新穎的形式「包裝」起來。《灌籃高手》、《暗香》、《微風細雨》、《探清水河》,年輕人喜歡的流行歌曲都能用「上海話」演繹,一下拉近了年輕人和上海話的距離。徐祥另一位「人氣王」姚明方,他是滑稽泰鬥姚慕雙的孫子。雖然出身滑稽世家,他卻沒有選擇走舞臺之路。直到有了《滬語人氣王》的節目,才點亮了姚明方的「演藝之夢」。
  • 讓孩子與自然對話 瓜瓜龍英語成《奇妙小森林》合作夥伴
    值得關注的是,瓜瓜龍英語作為一款專門為2到8歲中國孩子定製的系統性AI英語啟蒙課程,教學理念與《奇妙小森林》提倡的情景式教育不謀而合。瓜瓜龍英語主要以真人與動畫相結合的情境故事、繪本、兒歌等載體、類母語的教學方式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與創新思維,致力於為孩子帶來快樂又有效的英語學習體驗。
  • 上海話發音的「三讀」法,你知道嗎?
    他甚至曾一口氣講13種方言,塑造性格迥異的13個人,這樣的「變臉」絕活令觀眾大為驚嘆。而作為滑稽戲演員的錢程,也是上海市的政協委員,一直在致力於推廣保護上海話。他甚至每年都寫提案,開講座,教「老上海」們說上海閒話;出有聲書,《錢程帶儂白相新上海》《錢程的上海腔調》;每周去學校,面對面教孩子學說上海話。關於學習上海話,錢程自然有自己的心得。
  • 飯圈用語和英語還有著這樣的關係?飯圈女孩看過來
    於是我開始瘋狂補習,竟然發現有不少和英語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不是有小可愛也和我一樣呢?那就和小編我一起來學習吧。cp:來自於英文單詞couple,是一對或者情侶,時常用來形容兩個關係較好的藝人。比如說王一博和肖戰的cp就有叫博君一肖cp。c位:這個應該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來自於英文單詞center,指舞臺中心的位置,也指實力較好的藝人。
  • 副歌居然是上海話,讓上海話席捲全球吧!
    PPAP讓原唱PICO太郎迅速火遍全世界,開了專屬咖啡館,產生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周邊,甚至衝上了Billboard單曲榜……全世界的吃瓜群眾都被這首歌的魔性日式英語給洗腦了。嗯~而這一次,聽到這首歌,讓我回想起了當初被PPAP支配的恐懼……上正片前,我們先來看看那些已經被虜獲的自由靈魂們。你發現了嗎???「吃太飽」???
  • 當年林憶蓮和蔡康永用上海話聊天,小S用一句山東話化解了尷尬
    蔡康永開始用起了上海話與林憶蓮交談,林憶蓮的父母並不會說上海話,在家都是用廣東話溝通,但林憶蓮因為在上海居住過的原因,學會了上海話,與康永哥交談毫不費勁。一旁的小S只能幹看著,表示自己祖籍是山東的。不過山東可是在北方,上海在南方,中國領土廣闊,南北差異大,林憶蓮溫柔的表示北方人還是不要參與南方人的聚會了。
  • 8歲英語0基礎學了四年,12歲創20萬字英文小說!原來英語是這樣學
    8歲英語0基礎,用了四年時間,12歲創作20萬字英文小說!原來英語是這樣學後疫情時代加速了教育在線化的發展趨勢。英語學習正是被疫情加速的重要賽道之一。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校外培訓機構幾乎全線停擺,與之相應的則是線上教育的全面開花。
  • 原來娛樂圈隱藏這麼多說英語蘇的男神
    gif其實現如今,不管是畢業升學還是工作求職都需要英語證明,就連演員、歌手、模特如果想在國際上闖蕩出一番天地也離不開英語,畢竟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真的非常實用了。但其實,在娛樂圈中不乏隱藏了很多英語高手,從他們嘴裡說出的英語宛如動人的音符,讓人聽起來就上頭。
  • 中文中原來有這麼多意想不到的外語
    其實這種意想不到的外來詞還有很多,一起來來了解一下「同濟」大學同濟醫學院或者同濟大學裡的同濟,其實是上海話發音的「Deutsch」—德語裡「德國的,德意志的」一詞。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
  • 滬媒找到上港更名「上海隊」依據:球隊「官語」是上海話
    該媒認為上港更名為「上海隊」是球迷情感上的認同,因為上港隊內有不少上海本地球員,而且俱樂部的「官語」也是上海話。談到上港有可能啟用的新名稱時,該媒寫道:「在這其中,『上海隊』得到了不少球迷情感上的認同,上港隊中的本土籍球員和球隊「官方用語」也都是聽來親切的上海話,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上海隊』得到青睞並不難理解。
  • 「面癱臉」倪大紅,和央視主持人倪萍原來還有這樣的關係?
    據說倪大紅和央視主持人倪萍還是親戚關係。後來參加工作依然是這樣。爆紅後倪大紅讓人們發現原來他和央視著名主持人倪萍還是親戚關係。原來倪大紅的妻子是倪煒,倪萍的親妹妹。結語:倪大紅身為倪萍的妹夫,並沒有依仗倪萍的關係走捷徑
  • 胡歌唐嫣片場互飆上海話!代入感也太強了
    原來他正在拍攝劇集《繁花》這個用上海話講述上海小人物的故事交給阿拉胡歌來演繹真是太適合不過啦~有意思的是這兩天一則胡歌唐嫣互飆上海話的視頻火了原來這是因為前不久唐嫣在拍攝新戲《燕雲臺》胡歌事先沒有打招呼瞞著她突然過來探班現場實在是太好笑了!
  • 《烈火如歌》如歌發現了暗夜羅的弱點,原來兩人還有這樣的關係!
    《烈火如歌》正在熱播,在前面的劇情中,烈如歌從銀雪嘴裡知道了,原來自己並不是烈明鏡的親生女兒,原來自己是戰飛天和暗夜冥的女兒。當年烈火山莊的戰飛天與暗夜羅火拼,暗夜冥剛剛生下嬰兒,為了保護好那個嬰兒烈明鏡將自己的孩子與暗夜冥掉了包,暗夜冥生的是女兒,烈明鏡的卻是兒子,他們將這件事情秘而不宣。
  • 【海派】這些上海話的來歷,正宗上海人也未必曉得!
    有那麼一些上海話,你會說,但是不會寫,寫出來,你又不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