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網的「後王微」時代:未盡的文藝夢想

2021-01-07 網易科技


文/張楠

優酷和土豆的合併即將走向一周年,土豆的發展也一度面臨著紛至沓來的質疑,高管頻換、內部動蕩、人心不穩,經過整合的陣痛,在新的CEO帶領下,也許,土豆網即將終於可以回歸到創始人王微那條沒走完的「文藝」道路上去了。

王微未盡的「文藝夢」

昨天,土豆網和豆瓣網合作推出了文藝電影頻道,這是國內首個網絡文藝電影頻道,這個頻道在土豆網頁面上的位置僅次於土豆映像節,也是土豆網新任CEO楊偉東上任三個月以來上線的第一個全新的頻道。

而在以後的時間裡,土豆網會有更多貼著青春、時尚、先鋒、跳躍、夢想、詩情這些文藝標籤的產品上線。

這些元素,讓人不免想到土豆網的創始人王微,在他作為土豆網領軍人物的日子裡,在公眾的印象中一直是個頗具文藝情懷的企業家,作為一個文藝青年,他寫劇本、排話劇、寫小說、旅行探險,遊刃有餘;作為一個企業家,雖然最終被迫出走,但亦不能說他就是失敗的,帶領土豆赴美上市,一度成為中國排名第二的視頻網站。

但在那個視頻行業草莽生長的時代,優酷和土豆的競爭近乎慘烈,那時的土豆並不是王微心目中最想要的土豆網,雖然也曾推出土豆映像節這樣的活動,籠絡了一批文藝青年。但為了超越優酷,土豆網一直努力擴張,在走大而全的路線,這讓土豆網離王微心中那個「文藝」的夢想越來越遠,那個時候的王微,心裡一定是左右糾結的,身心俱疲的追趕,土豆網還是納入了優酷的囊中,一度是行業領軍人物的王微也淡出了視頻行業的視野。那一年,他在很多媒體的年終盤點中被評為「最悲情的CEO」。

「楊偉東式」的土豆網

但王微走了,土豆的「文藝」情懷卻一直是在的。而且,在楊偉東的眼裡,和優酷合併之後,對土豆而言,是一次能將文藝進行到底的機會。優酷和土豆有了分別不同的定位,優酷定位大而全,土豆定位先鋒潮流的年輕人,土豆終於不用在惡性的競爭中淪為一個「小優酷」,不用和其他綜合視頻網站去廝殺,可以專注於自己的文藝事業。

楊偉東,前諾基亞市場營銷總監,瑪克思影像創始人。一個是傳統設備企業的高管,一個是文化事業的發起人,兼具的兩個不同身份,就好像楊偉東這個人身上兩種不同的氣質:感性和理性並存。

在土豆網的辦公區裡,楊偉東並沒有獨立的辦公室,但在他的工位後面,掛了一整面牆的梵谷的《星空》,和常常一件白襯衫不太善言辭的王微不同,楊偉東每次出現在媒體面前都會有驚喜,有時是一雙亮粉色的帆布鞋,有時是唱著一段Rap出席發布會,或者會站在辦公室的桌子上給同事們主持Party。

而這樣一個看起來看起來擁有十足感性細胞的人,也會在心裡有著精明的盤算:楊偉東和王微是多年要好的朋友,早在土豆和優酷合併之前,王微就曾邀請過楊偉東加盟土豆網,但楊偉東婉拒。因為在他看來,那個時候的土豆網是很艱難的,又有做差異化又想做行業老大很難實現,但他現在的加盟是恰到好處的,一方面沒有那麼大的競爭壓力,一方面也可以自由發揮他的文藝情懷。

「我和王微在骨子裡是相似的,都很文藝,但他太感性,我更理性。」這樣看來,楊偉東的到來,更像是王微在「託孤」,王微在土豆身上沒實現的文藝夢想,就交給楊偉東了。

在楊偉東任土豆網CEO的這三個月裡,土豆也迎來了改革:所有的版權內容和自製內容全部圍繞「年輕」兩個字,同時上線為年輕人打造的互動功能的社區類產品,在UGC上也啟動了更多扶持計劃,深耕UGC生態圈。

土豆的未來?

然而說到底,光靠文藝,不能當飯吃。作為一個企業,面對年輕的窄眾,土豆網的市場到底還有多大?

對此,楊偉東似乎並不擔心,土豆的受眾定位是年輕人,在楊偉東看來,年輕人的永遠是所有品牌最想拉攏或者說服的一群人,他們可能是現在的消費者,也可能是未來的消費者,如果真的能夠把年輕人市場做得很精、很細,它是有前途的,商業性質不用擔心。在這樣的青年屬性,土豆網已經離盈虧平衡越來越近了。

所以,對土豆來說,目前最大的壓力來自於是否能做成一個真正為年輕人接受和青睞的品牌。

在楊偉東對土豆的規劃裡,有個更為遠大的理想:未來的土豆可能不只是一個視頻網站。楊偉東對土豆和土豆網,給出了兩個不同的定義:土豆是要致力成為專注年輕人的品牌,而土豆網則要打造年輕人最喜歡的網站。也就是說,除了視頻,未來的土豆可能會圍繞文化事業有更多的想像空間:也許是藝人包裝、動漫、影視製作,也許是發行渠道、服務商或者是孵化平臺,甚至可能包括電商等物理性的東西。

這些計劃,在楊偉東的心裡已經有了藍圖,在古永鏘嘴裡也得到了默許。畢竟,如果真能成功打造這個文化圈,多元化的業務,也意味著多元化的收入渠道。

【記者手記】

和楊偉東的對話,是一次愉快的採訪,不到兩個小時的對話時間裡,問答雙方常常出現爆笑。而楊偉東在說的盡興的時候,竟然一下坐到了桌上侃侃而談。

對話進行到最後,變成了現場記者和楊偉東對「現實」和「理想」的大討論。理想是楊偉東和王微心裡那個文藝年輕的土豆,現實是來自外界對盈利預期、對規模大小等各方面的壓力。又或者現實是當下的年輕人必須要面對的功利成功學的要求,理想是我真的能幹我想幹的事情。

楊偉東在最後,談到了他的人生信條,「一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和一定要永遠保持理想主義」,這又和王微如出一轍了,在這樣競爭激烈的國內網際網路市場環境下,這樣感性的信條,還是不免讓人對土豆的商業前景捏了一把汗。

但拋開俗不可耐的盈利模式、市場預期,在當下物慾橫流的「主流」價值觀下,我認為,對于堅持那些質樸夢想的人,值得我們為之吶喊,喊一聲加油。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出軌被前妻討債從土豆網退休,王微改行動畫,旨在成為中國皮克斯
    在2005年發布的土豆網還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那時土豆網在視頻領域一家獨大,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王微就是它的創始人,他也和張朝陽他們一樣,創業之前擁有著外企高管的背景,為什麼後來莫名其妙的被優酷收購,這一切都與王微密不可分。
  • 土豆網股權結構曝光:創始人王微持股13.4%
    土豆網CEO王微11月10日上午消息,土豆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監管文件披露了土豆網股權結構:管理層持股總計41.3%,其中土豆網CEO王微持股比例為13.4%。土豆網近期擬在美國IPO籌資1.2億美元。根據土豆網提交的SEC文件,董事及管理層所持普通股股數約為3834萬股,佔比41.3%。其中土豆網創始人兼CEO王微擁有普通股股數約為1235萬元,佔比13.4%。董事及管理層其他的持股情況為,Hany Nada持股12.1%,David M.Hand持股15.6%。
  • 王微:追不上的光
    看完《小門神》後觀眾開始留言:國產動畫也能做出這麼美的「踏雪尋梅」打鬥場景,真是令人難忘。 而在大家關注的編劇、敘事能力這些問題上,王微斬釘截鐵:這不是剛出生的追光可以考慮的事情。 於是,從《小門神》到《阿唐奇遇》,都是王微挑起大旗,集公司CEO、製片、編導於一身。
  • 王微的第一部動畫虧本了,文藝富翁如何追光? CBNweekly
    這也可以解釋實現財務自由後的王微為什麼沒有選擇去做投資人。他確定自己無法成為這一行的頂尖人物。投資人需要關注大趨勢,又得對項目保持距離,而王微若是看好一件事情就會過分投入,更喜歡深度參與。他曾經為土豆網投入了7年時間,離開時,卻說不清自己到底做了什麼。為土豆網寫下第一行代碼、找到第一位軟體工程師的時候,王微還可以清楚地描述出自己想要做的是一個平臺,讓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節目。但到
  • 前土豆網CEO王微:動畫之路再難也不會停止探索
    鎖定家庭動畫電影  32歲時,王微創立了全球最早上線的視頻網站之一土豆網,在創業期間,他出版小說,寫話劇,沒有中斷旅行的腳步,37歲時,他先於競爭對手優酷提交IPO申請,卻在第二天因為前妻突然要求分割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而讓上市橫生變故。一個月後,優酷後來居上率先上市,從此一切改寫。次年土豆雖艱難上市,卻遭遇國內國外市場環境雙重受挫。
  • 王微,離開土豆的日子
    最終在IDG 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後,王微得以向自己的動畫桃花源進發。 但因為自始至終未找到一位願用生命守護追光動畫的合適人選,所以別無選擇的王微被迫以身試水。 許多人也許還不知道,王微除了是名典型理工男,還是位小有名氣的文藝青年。
  • 夢想家與獨裁者:王微和「中國皮克斯」的創業故事
    人們渴望看到落寞英雄的又一次成功,一次不同於過往的成功,一次文藝青年的逆襲。於是,在追光成立的前一兩年,不斷有人提到,這是最有希望成為中國版皮克斯的公司。王微有決心、有夢想、有資本的支持、有對技術的投入,追光是行業唯一一家可以穩定保持每年出產一部電影的動畫公司。
  • 李國慶奪權,再看看馬雲夫婦、潘石屹夫婦、王微夫婦如何經營的?
    再看一個負面的典型,那就是土豆網的王微夫婦土豆網CEO王微和前妻楊蕾可謂閃婚閃離,2007年8月,王微和楊蕾結婚,2008年8月王微提出離婚,2010年3月,雙方正式離婚。兩個人為離婚財產分割問題爭鬥得難解難分,最終因為因為土豆網急於在美國上市,CEO王微才選擇了讓步,但曠日持久的離婚官司讓土豆網錯過了最佳機會。
  • 王微獨自追光
    文藝青年標配,是才子佳人,風流史話,有人說,土豆時期的王微,是個下半身思考的動物,追隨的是自己的感官,以及荷爾蒙與力比多驅使下的感官性文藝。「古有夸父逐日,今有王微追光」,一位與王微接觸多年的記者如是調侃,在他看來,王微做動畫片,倒是合適,因為「Gary其實就是個長不大,也不想長大的男孩,文藝男青年荷爾蒙之外,還有難得的童真與稚氣」。
  • 何小鵬說王微很有趣,新土豆轉型短視頻破題「真正的生態」
    12歲的土豆網的轉型能給產業帶來哪些改變?12年短視頻基因帶來內容創作變局土豆第三任掌門人何小鵬之所以邀請王微來這個啟動儀式,首先是源於王微的追光動畫本身就與土豆有著諸多合作。何小鵬是UC創始人,寰寰姐曾稱他為為UC瀏覽器開拓海外市場的「奇幻漂流少年」,雖然是理工科出身,但他本人其實也有著文藝範兒,會拉手風琴的何小鵬說會彈吉它的王微「很有趣」,「上次我們去看他的追光動畫公司,我們很喜歡他的調調,當時邀請他來參加土豆的活動,他也很高興。」
  • 終於不自己當導演了,王微的追光動畫離「中國皮克斯」還有多遠?
    在一次公開採訪中,黃家康說:「老闆王微對我的影響更是巨大的,他給我啟發及影響是另一方面的,從故事開發到公司管理,以及怎麼協調和尊重兩百位藝術家,發揮他們最大的能力去共同創作一部動畫作品,這些都是我來追光前沒有碰過的。」雖然不是導演了,王微對這部動畫投入的心力也是很大。他不是一個愛發朋友圈的人,但最近,每天都會看到王微發很多關於《白蛇》的宣傳物料。
  • 追光動畫王微的「中國皮克斯」夢
    王微沒有參加當天上午的彩排。這位《小門神》的編劇和導演,追光動畫的 CEO 仍然像平常一樣來到公司上班、開會,只是在發布會前才來到現場,在開頭和結尾處上臺「打了個醬油」。  在大部分時間裡,王微都安靜地坐在臺下,看著他的合伙人於洲通過大銀幕分享這部電影的幕後製作故事,放映預告片,並把合作夥伴介紹給在場的媒體和嘉賓。
  • 東方衛視主持人楊蕾,與前夫一直是一對恩愛夫妻,離婚後也很自在
    2006年楊蕾遇到了她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男人王微,說名字大家應該都很陌生,但他創立的公司大家都很熟——土豆網2006年王微的土豆網剛剛完成從0到1的階段,成功拿到了第一輪融資80W美元。…一個看起來像是十足潛力股的文藝青年,遇到了可能是貴人的媒體人文藝女青年,結果當然是一拍即合、惺惺相惜。
  • 王微:《小門神》是這樣煉成的
    王微看著這漂洋過海、遠離故土的石雕,心裡一動,就想到了門神。現在沒有人貼門神了,門神寓意著古老的傳統,而現代的人從江南小鎮去了大城市,花費時間適應,有些人適應不了,又逃離返鄉,又要重新適應小鎮的生活。這是個變則通的時代,人的內心卻總有一處角落,留戀舊時光,希望故鄉永遠不變。這股念頭,後來引出了王微的第一部動畫電影《小門神》。
  • 《阿唐奇遇》動人的堅持和無奈|專訪導演王微
    去年年初,動畫電影《小門神》亮相2016年元旦檔,作為王微離開土豆網成立追光動畫的創業首秀,《小門神》的關注度絲毫不亞於去年同檔期上映的其他類型的影片。今年暑期檔,追光動畫又迎來了團隊的第二部作品《阿唐奇遇》。
  • 《阿唐奇遇》王微導演專訪:在追光的路上遇見阿唐
    午後,在大地電影會議室的採訪中,王微語氣平和而堅定的說道。追光動畫讓傳統與未來在電影中相遇「我是福建人,從小喝茶,在茶寵身上,既有中國傳統的美,也有生活的氣息。」9年的國外生活也既讓王微更為懷念傳統文化,也讓他對前沿科技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阿唐奇遇》講述了在南方一間茶葉店,生活著一群陶瓷茶寵。
  • 王微追光——產品經理如何變成好導演
    |薛芳 編輯|張厚 攝影|王攀追光動畫創始人王微作為一名創業者,除了網際網路,王微還有很多其他夢想:「我希望有一天能寫一本很了不起的書,能繞著世界把奇奇怪怪的地方都轉一圈,或者有機會去拍一部很了不起的電影……」眼下,這位高高瘦瘦的福建男人正在揮別他的網際網路視頻夢,同時開始追逐另外一個夢想——在動畫電影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
  • 王微:漳州110唯一的女中隊長
    王微永遠都忘不了當時的艱苦與為適應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但是,她心裡更多的是感恩之心和責任意識。她說:「身處漳州公安這個大家庭,『漳州110』隊伍的忠誠信念、擔當精神和英雄氣概一直激勵著我。」  工作期間,王微先後擔任指揮調度大隊接處警組組長、情報研判大隊社區情報組組長。她在任職的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出色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