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的第一部動畫虧本了,文藝富翁如何追光? CBNweekly

2021-02-12 第一財經YiMagazine

這可能是迄今為止中國動畫最接近皮克斯生產方式的嘗試,主事者是一位網際網路公司前CEO。

王微最終在一棟被命名為夸父的3層辦公樓裡有了一個工位,一個僅僅可以擺放電腦,與其他員工相鄰的普通工位,儘管他的頭銜是公司創始人兼CEO。優酷土豆合併一年後,2013年3月,土豆網前CEO王微宣布創立追光動畫。今年元旦,這家公司製作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小門神》正式上映。

追光動畫的目標是製作過《玩具總動員》《頭腦特工隊》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而皮克斯的理念是藝術、技術、管理三者的結合。

王微和合伙人於洲看起來初步具備了三者。於洲是王微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讀書時的同學,2010年加入了土豆,主管人力資源和戰略。他們有管理土豆的經驗,而且都是學計算機出身的。至於藝術,這幾乎是讓王微在網際網路圈被人辨認出來的首要標籤:他是個不錯的時尚雜誌專欄作家,寫過小說,也寫過劇本——其中一部,還是在土豆上市失利、局面最膠著的時候寫出來的。

最重要的是,動畫這件事情,不是人人都可上手的。中國沒有像皮克斯、夢工場這樣在商業和藝術方面雙贏的動畫公司。做出過《魁拔》的青青樹一直宣傳情懷,票房上卻總是失意。做出「喜羊羊」系列電影的奧飛動漫,賺夠了票房,口碑卻一塌糊塗。至於後來奇蹟般斬獲近10億元票房的《大聖歸來》,2013年時導演田曉鵬還在用自己的積蓄貼補製作。

王微大概是動畫圈裡最不用為錢發愁的導演。追光動畫接受了IDG、紀源資本的風險投資,兩輪加起來共獲得2500萬美元。「這錢我自己也能出。」王微說。土豆與優酷合併後,他的身家超過1億美元,那時他還不到40歲。引入風投更多是想讓員工安心,讓他們相信追光動畫不會是王微個人的玩票之舉。


離開土豆的王微,選擇了一個有門檻,但也很難成就的行業。

王微跟投資人講明追光的品牌需要10年才能成就。中國電影市場一年的票房產出也就幾百億元人民幣,相較網際網路而言只是很小的盤子。動畫製作一向是鮮有資本問津的門類,製作一部動畫平均需要3年時間,沒什麼一蹴而就的法子。根據藝恩諮詢提供的數據,過去3年,動畫電影在中國的電影票房中佔的份額剛到10%,其中國產動畫的佔比才1/3。《大聖歸來》獲得成功之後,資本終於開始追逐動畫這個熱點,光線成立了彩條屋影業,奧飛動漫以9億元收購有妖氣,然而3年前追光動畫成立時,這一切都還沒發生。


《小門神》用接近皮克斯的畫風和色彩,講述了一個中國神仙下崗的故事。

「沒有門檻的事情做起來不夠有意思,有門檻而我們沒有優勢的事情做起來又太困難。」於洲解釋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做動畫,「我們要做就做到最好。」這也可以解釋實現財務自由後的王微為什麼沒有選擇去做投資人。他確定自己無法成為這一行的頂尖人物。投資人需要關注大趨勢,又得對項目保持距離,而王微若是看好一件事情就會過分投入,更喜歡深度參與。

他曾經為土豆網投入了7年時間,離開時,卻說不清自己到底做了什麼。為土豆網寫下第一行代碼、找到第一位軟體工程師的時候,王微還可以清楚地描述出自己想要做的是一個平臺,讓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節目。但到後來,土豆網已經脫離他的想像,變成在資本的運作下越來越難以概述的東西,「好像費盡心血,出來的東西轉眼什麼都沒有了。」

要不要開一個家具廠,或者是脫胎漆器廠?離開土豆網後,成立追光動畫前,他和於洲認真討論過這個問題。「可能是人到中年,更喜歡工匠的感覺。」王微說。漆器和家具都是有形的,他們都開始嚮往那種將一個產品定型的感覺。只是,實在很難想像瘦弱高挑的王微會穿行在散發著強烈的生漆和木材味道的工廠裡。他更為人熟知的形象是T恤+牛仔褲,不是弓著背敲打著電腦鍵盤,就是捧著Kindle,裡面裝著康德、尼採或是《紐約客》的非虛構作品。總之,一位文藝浪漫的程式設計師。

不合時宜,不再被人需要的神仙應該如何自處?當初這個想法讓王微心中一動,《小門神》於是成了追光動畫的第一部作品。這部由王微自編自導的電影,講述的是門神鬱壘、神荼因為現代人不再尊崇神仙而失業,在低谷中重新尋找自我價值的故事。

決定成立追光動畫之後,王微看了20本專業書,相當於讀了個研究生課程,基本弄清了做動畫的原理。自學倒是符合王微的風格,少年時他就是逃學混日子的「差生」,去美國讀書更多是因為考不上國內的大學。看完書後,他和於洲一起到美國聊了一圈華人動畫師,除了請教,更多是挖人。別人一聽是土豆網前CEO王微來訪,多少都會更重視一些。

「做是能做,但是你確定要這麼做?」一次,王微開會討論《小門神》裡一場神仙換衣服的戲時,他身邊的韓雷猶豫地發問。韓雷原本是夢工場的燈光師,被王微挖到追光當視效總監。動畫角色最忌諱換衣服,這意味著動畫師需要花費數倍精力重新製作形象。

就算讀了20本書,王微畢竟是做動畫的新手。經過韓雷的提醒,王微才將自己的文字跟動畫製作裡的工作量劃上等號。他後來刪了那場戲,開始為一個場景、幾句臺詞反覆修改劇本。

王微不僅是追光動畫的創始人,還是包括《小門神》在內的追光前3部作品的編劇兼導演。集各種角色於一身的好處是省掉了大量平衡的功夫,所有的方向就在王微的腦子裡。壞處是,一旦王微做錯了什麼重要決策,就沒什麼人能夠幫他修正過來。

王微必須保證自己不會走偏。


《小門神》之後,追光動畫第二部和第三部作品也已經進入生產線,主角分別是茶寵和貓。

追光動畫的辦公地點在北京馬泉營,靠近機場的一個藝術園區,遠離市中心,馬路兩旁塵土飛揚,連計程車都不太常見。年輕的員工在公司附近租房,踩著滑板或者騎自行車來上班。有時候他們會把這裡戲稱為「村裡」,「村裡」就連暖氣都比城裡晚來一周。

王微也搬到了「村裡」。他原來住在三裡屯,如今基本告別社交生活。每天早上6點起床,寫劇本,開會,晚上10點半睡覺。這樣的生活與他從土豆網退休後環球旅行的閒適日子截然相反,現在他的時間都鎖在追光動畫租的兩棟辦公樓裡。

這兩棟樓一棟被命名為后羿,一棟被命名為夸父,呼應「追光」的公司名。會議室的命名系統則源於顏色在中國古代的叫法。王微的工位在夸父的3層,挨著一間叫做「金茶」的會議室。他的工作時間以每半小時來切割,每天他需要在金茶開十幾個會議。從劇本到技術再到營銷,每個部分他都要參與。就連《小門神》裡的主角打架時,手抬到什麼角度,他都需要親自給動畫師示範。

故事裡門神鬱壘、神荼上天入地,既有大戰年獸又有母女親情,人間神界的穿越,也只有動畫才能實現。最天馬行空的想像,已經放在動畫裡,而做動畫本身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3000萬美元,這是1995年皮克斯第一部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的製作成本。20年過去,《小門神》的預算也只有1200萬美元,但這在國產動畫裡已經算是大製作。如今好萊塢動畫大製作的預算已經上漲到1.5億美元以上,追光動畫試圖用相當於好萊塢1/15的預算,做出品質相當的作品。

3年來,於洲面試了五六千人,最後留下184人,加上十幾位實習生,追光現在的員工數剛好滿200人,技術人員和藝術人員的比例是1:7。相比國內其他動畫公司,追光動畫更強調管理。剛進追光動畫的年輕動畫師多半會經過一輪不適應的過程,這裡的規矩甚多。每天早上都有10分鐘全員晨會,由組長匯報「昨天做了什麼,今天要做什麼,遇到什麼問題」;每天都要填寫工作日誌,就連每份文件都有具體的命名規範。

動畫製作工序繁多,修改版本更迭到最後,會形成一個龐大的資料庫。追光動畫在公司內部推行一種還在測試期的日曆共享軟體,好讓各個工種之間隨時知道別人的進度,以便高效率地協同作業,而這通常是網際網路公司才會採用的辦法。

技術人員在追光動畫面臨的同樣是挑戰。追光動畫現在使用的動畫生產流水線(pipeline)由多種從國外買來的軟硬體組成。這些產品來自不同的公司,往往面世沒多久,彼此間並不完全適配。技術人員需要編寫大量的中間程序,將造型設計、渲染、音效合成、存儲等諸多環節一一銜接起來。


《小門神》之後,追光動畫第二部和第三部作品也已經進入生產線,主角分別是茶寵和貓。

《小門神》是這條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第一部長片,是檢驗流水線運轉順暢與否的重要標準。王微的網際網路背景讓追光動畫的這部處女作享受了其他國產動畫無法享受到的待遇:集結BAT的力量。企鵝影業和百度糯米成為《小門神》的聯合出品方,阿里影業除了當聯合出品方,還負責《小門神》的宣傳發行。

問題是,追光動畫不是第一個宣稱以皮克斯為目標的動畫公司,就像蘋果在中國也有無數個模仿者。皮克斯的開山之作《玩具總動員》當年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和業界認可,《時代》雜誌稱它為「最具想像力的喜劇」,而《小門神》顯然沒那麼大的魔力。藉助阿里影業的院線網絡,《小門神》在上映3個月前就展開宣傳和點映。有人在點映現場被影片感動得痛哭,也有人在豆瓣上尖銳地抨擊這部電影「故事情節混亂脫節,除了技術之外一無是處」。

影片上映後,王微收穫了更多尖銳的評價,感動的評語逐漸減少,迎面而來的是電影市場的冷臉。人們對中國動畫現狀有多不滿,對他的期待就有多高,於是看到《小門神》之後難免失望。這部影片迄今為止的票房還不到1億。

「電影過了廣電的審,拿到龍標,就不能再改了,徹底定型了,這樣很好。」王微仍沉浸在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中。如他所想,追光現在做出來的動畫,十年二十年後再看,還是一樣的東西,就像一尊經過層層工序的脫胎漆器,或者是一件打磨過的家具。好壞在完成那一刻,就隨著時間凝固。


方婷

沒完成的作品最有希望,看不清臉的照片最美。



相關焦點

  • 王微獨自追光
    若沒有電影《小門神》以及追光動畫,王微也足以留名網際網路歷史,他是個充滿故事的男人。不過,我更認定他是個大男孩,永遠長不大,永遠的荷爾蒙與力比多過盛,還有文藝滿腹。按照世俗的價值來說,叫奇葩。熟悉王微的人,喜歡叫他Gary。土豆舊部,不少人對他非議,即便過去幾年了,依舊是心有塊壘,因為王微離了一場婚,驚天動地。
  • 追光動畫王微的「中國皮克斯」夢
    這種安排讓一些衝著王微而來的人感到有些失落——土豆網的成功創業經歷和他身上擁有的網際網路圈子裡並不多見的文藝氣息,讓他成為了一個不太一樣的商業明星。不少粉絲追隨至今。  3 年前,厭倦了視頻行業版權價格戰的王微賣掉了自己創辦了 7 年的土豆網。一年後,他與另外兩位合伙人於洲、袁野創辦了追光動畫——要做出中國最好的動畫電影,要做中國的皮克斯(Pixar)。
  • 王微追光——產品經理如何變成好導演
    3月12日,追光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小門神》預告片發布,這是自2014年首部動畫短片《小夜遊》(《小門神》的番外短片)之後,王微再次交出的一份作業。追光的第一部電影《小門神》將在2016年1月上映王微把電影故事的劇本視為重中之重,他推崇皮克斯首席創意官約翰·拉塞特的觀點:在皮克斯,我們擁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動畫製作技術,但我們始終在提醒自己
  • 終於不自己當導演了,王微的追光動畫離「中國皮克斯」還有多遠?
    ©️深響原創 · 作者 | 秦玲就像有幾億人想教張小龍如何做微信,也有很多人想教王微如何做動畫。
  • 《阿唐奇遇》王微導演專訪:在追光的路上遇見阿唐
    「我們在成立追光動畫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做中國故事。」午後,在大地電影會議室的採訪中,王微語氣平和而堅定的說道。追光動畫讓傳統與未來在電影中相遇「我是福建人,從小喝茶,在茶寵身上,既有中國傳統的美,也有生活的氣息。」9年的國外生活也既讓王微更為懷念傳統文化,也讓他對前沿科技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 夢想家與獨裁者:王微和「中國皮克斯」的創業故事
    但5年過去,追光第一部備受全行業期待的首作《小門神》只拿到了7800萬元票房,兩年後第二部電影《阿唐奇遇》上映,4天後票房勉強突破2000萬元。相比之下,由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導演田曉鵬及其團隊製作的《大聖歸來》在那年斬獲的票房接近10億元。追光的財務狀況也有些糟糕。它在前幾部成本近億的作品上幾乎顆粒無收,而此時距離上一輪2000萬美元融資也已過去四年。
  • 王微,離開土豆的日子
    最終在IDG 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後,王微得以向自己的動畫桃花源進發。 但因為自始至終未找到一位願用生命守護追光動畫的合適人選,所以別無選擇的王微被迫以身試水。 許多人也許還不知道,王微除了是名典型理工男,還是位小有名氣的文藝青年。
  • 王微:《小門神》是這樣煉成的
    現在沒有人貼門神了,門神寓意著古老的傳統,而現代的人從江南小鎮去了大城市,花費時間適應,有些人適應不了,又逃離返鄉,又要重新適應小鎮的生活。這是個變則通的時代,人的內心卻總有一處角落,留戀舊時光,希望故鄉永遠不變。這股念頭,後來引出了王微的第一部動畫電影《小門神》。
  • 王微:追不上的光
    @王導,追光的技術水平已經沒什麼可說的,就是下回能不能在外面找個編劇來寫寫故事? 真誠的吐槽基本由這幾種構成。觀眾語氣之真誠友好,很讓人欽佩他們對國產動畫的關心與愛護,也很容易讓人感受到他們對追光這個新興動畫公司的厚望。畢竟,太久沒有一家中國動畫公司站在如此備受關注的位置了。
  • 出軌被前妻討債從土豆網退休,王微改行動畫,旨在成為中國皮克斯
    王微的愛好文藝和很多ceo退出土豆網之後,王微就開啟了自己第二份事業:追光動畫。《小門童》等動畫片都是出自他的公司,只是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什麼水花。追光動畫的許多作品都可以算是中國動畫電影史上數得上的投入
  • 王微: 網際網路「極客」的完美主義電影生產觀
    在這個發布會上,追光動畫曝光了100分鐘動畫大電影《小門神》首款預告片,並首次運用了最新的虛擬實境(VR)技術讓到場者真實的體驗了一次「進入」電影的發布會。2013年3月12日,追光動畫成立,2014年3月12日,追光發布3D動畫短片《小夜遊》,2015年3月12日,《小門神》首款預告片發布。這是追光成立兩年中,唯二的兩次公開露面。
  • 前土豆網CEO王微:動畫之路再難也不會停止探索
    五年前,因為兼顧安靜和交通方便的考慮,王微將追光動畫安放在了這座園子裡,兩百多名員工分散在三座兩層的小樓內,三座樓按遷入的先後順序,分別喚作「夸父」、「后羿」和「羲和」,這是從員工內部徵集來的名字,想來倒也暗合「追光」之意。  採訪次日,追光動畫的第二部作品《阿唐奇遇》將要首映,在幾棟樓內走一圈,幾無波瀾。
  • 《貓與桃花源》:追光動畫的「第三級臺階」|內有福利
    作為講述父子親情的動畫電影,《貓與桃花源》延續了《阿唐奇遇》的合家歡觀眾定位。繼《小門神》《阿唐奇遇》後,追光動畫第三部動畫電影《貓與桃花源》於4月5日清明檔上映。影片由170位動畫師歷時4年製作,講述生活安逸的家貓「毯子」偶遇變故,不得不和兒子「鬥篷」踏上冒險旅程,尋找傳說中「貓的桃花源」的故事。
  • 追光動畫,用科技做動畫
    由原土豆網總裁王微再創業成立的追光動畫公司,雖然提出了在動畫方面的種種設想,但其深知,想要真正在這一領域有所突破、有所成就、有所門檻,決不是僅僅靠幾個動畫創意這麼簡單,最終還要靠科技的力量。上周,外國媒體關注了追光動畫採用遠程通信機器人設備進行流程管理的事情,我覺得很有意思。
  • 《阿唐奇遇》動人的堅持和無奈|專訪導演王微
    對於追光動畫的開山之作,7868萬的總票房和觀眾們「動畫做的很漂亮,但故事還欠豐滿」的評價,在過去一年時間裡,都在「刺激」著王微和他的團隊對這部製作成本高達1.5億動畫電影進行反思和總結。 去年年初,動畫電影《小門神》亮相2016年元旦檔,作為王微離開土豆網成立追光動畫的創業首秀,《小門神》的關注度絲毫不亞於去年同檔期上映的其他類型的影片。
  • 追光動畫:作品源自熱愛 用心打造新作《阿唐小來》
    提示:點擊上方"第一製片人"↑免費訂閱本刊
  • 曾因性醜聞遭擱置的《跑馬》獲準拍攝;追光動畫再創原創動畫IP | 4月中旬電影備案
    2019年04月11日—20日,全國處理備案故事影片共79部,其中現代題材(49年以後)64部,佔81%,歷史題材(49年以前)15部,佔18.99%。在此次備案公示上通過的全國處理備案動畫影片共9部、紀錄影片共14部、科教影片共3部、特種影片共2部。其中在動畫片項目方面,由追光動畫出品的《哪吒重生》和詠聲動漫出品的《恐龍日記之尋找豬豬俠》值得關注。
  • 土豆網的「後王微」時代:未盡的文藝夢想
    王微未盡的「文藝夢」昨天,土豆網和豆瓣網合作推出了文藝電影頻道,這是國內首個網絡文藝電影頻道,這個頻道在土豆網頁面上的位置僅次於土豆映像節,也是土豆網新任CEO楊偉東上任三個月以來上線的第一個全新的頻道。而在以後的時間裡,土豆網會有更多貼著青春、時尚、先鋒、跳躍、夢想、詩情這些文藝標籤的產品上線。
  • 追光動畫的七年「追光之路」 | 文創新經濟
    追光是如何做到一步步成長至今的?2.電影製作低成本、零延誤。追光動畫是如何以用1/3的人員、1/10的成本完成好萊塢品質的動畫電影製作的?3.追光的未來之路會怎樣?在更高的高度上不斷推出新作品。四年,一年一部,一年一步追光目前完成了四部動畫電影作品:《小門神》、《阿唐奇遇》、《貓與桃花源》,和今年年初的《白蛇:緣起》,保持著從2016年開始一年一部,下一部作品預計會在明年夏天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