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而中國的各個王朝的興起,都是從開國時進行的,最終的衰落是在昏庸的皇帝手上。唐代自唐玄宗之後基本上帝國的建設很一般,宋朝任用了奸臣之後,包括明末時期的崇禎皇帝,這些人都是滅亡朝廷的罪魁禍首。
但中國有一個朝代是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王朝,歷經了將近276年,共傳承了12位皇帝,這個朝代就是清朝。清朝時期從順治皇帝開始,到康熙、乾隆、雍正三位皇帝是巔峰,這下人們的生活也算是國泰民安了。
不過自從滿清入關以來,作為異族統治中原皇權不穩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也使得清朝的皇室長期以來,都有著居安思危的想法。在順治皇帝之後,清朝的皇帝基本在文化上已經是很大的進步。當然他們當中很多人有著不太長遠的眼光,從自身角度出發的話就是在限制中國的發展。
那麼清朝時期為何沒有走到300年就滅亡了呢?這與當時人們思想的局限性有很大關係,清朝皇室作為少數民族穩定統治是第一位的,但如果想接受西方思想恐怕還很困難。在清朝末期的時候有著一段時間的閉關鎖國政策,這就讓中國人無法接受更多的發展,同時也令人們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這其中最關鍵的人物就是慈禧太后了。不過也正是因為她穩住了清朝後期的局勢,這才能讓清朝堅持到20世紀之後。
不過分析清朝滅亡的原因,實際上與世界全球化有關係。康熙乾隆時期基礎穩定,嘉慶時期經歷了太平天國運動,清王朝在國內仍然維持著有力的統治,甚至通過洋務運動建立了亞洲第一海軍,這樣就能夠看出來,如果不是強行撬開了清王朝的國門,那麼清朝可能還會再延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