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從楚國回到秦國後,故意從馬車上摔下來,摔斷了腿,看上去挺嚴重的。大夫瞧過後,說是三個月都不上朝。
楚懷王羋槐一心想著張儀答應的給他的商於600裡土地,聽說張儀從馬車上摔下來,不能秦王匯報這件事。
楚懷王心裡盤算,張儀答應給我國600裡土地,現在他拖著不辦,可能是認為我答應他先與齊國斷交,做得還不到位,他可能在觀望我的行動吧,我先做給他看看,我是一個守信用的人!
想到這裡,楚王於是把侍衛長宋遺叫來,讓他到齊國去辱罵齊王,宋遺來到齊王大殿,狠狠的把齊王的祖宗十八代招呼了一遍。
齊王當時就大怒,立即降低身份,派使者去和秦國交好。於是齊國和楚國斷交,和秦國成了聯盟體。
這個時候張儀腿好了,去秦朝王宮上朝,楚國的使者聽說張儀好了,也趕緊去見秦王。
在秦國朝堂上,張儀見到楚國使者,故作驚訝地問:尊使怎麼還在這裡?為何不去接收秦國割給楚國的土地?從某處到某處,總共有6裡見方。
使者聽張儀說是6裡土地,心裡像被冬天的西北風吹了,涼涼的。不敢相信,又重新確認了一遍,張儀還是說6裡,楚使當時就憤怒了。
他立即回國報告楚王,楚王更加勃然大怒,立即就想想發兵攻打秦國。
楚國大臣陳軫勸阻楚王說:大王不必生氣,臣以為攻打秦國,不如用一座大城的去收買秦國,這樣可以和秦國聯合起來進攻齊國,我們從秦國損失的土地,還可以在齊國找補回來,算下來我們楚國是沒有損失的。
現在大王已經與齊國斷交,再去質問秦國的欺騙行為,這是我們楚國逼迫齊國、秦國和好,聯合天下的軍隊進攻我們楚國了,楚國一定會有很大的損失,希望大王三思!
楚懷王不聽陳珍的勸告,派楚國大將屈丐率軍隊徵討秦國,秦國也任命魏章為左庶長,起兵迎擊楚軍。
秦楚兩國軍隊在丹陽大戰,楚軍被打的落花流水,八萬披甲士被秦軍全部吃掉,大將屈丐和他以下的列侯總共七十多名官員被秦軍俘虜,秦軍還乘勢奪取了漢中郡。
經過次失敗,楚王還是不服氣,楚王再次徵發國內全部兵力再次襲擊進攻秦國,秦楚兩國軍隊在藍田決戰,楚軍再次大敗。
韓、魏等國見楚國出現危機,也趁機向南襲擊楚國,直達鄧城,想趁機撈取好處。楚國聽說了,只好撤軍回救,最後割讓兩座城向秦國求和,才擺平一切。
參考《資治通鑑周紀3》
評論
張儀的本領在商於之地這件事上,得到了極大的展現,青史留名,讓後人膜拜。
這裡不說張儀的能耐,我們從楚懷王的角度來看看,如何及時止損,才不至於讓楚國損失慘重。
陳珍的進言,算是一個不錯的方案,這叫拆了東牆補西牆,從這裡失去,從那裡拿回來,讓楚國不至於有大的損失。
不過楚懷王最好的辦法是直接把張儀殺掉,如果不能殺他,那也根本不要聽張儀的話,張儀是個外臣,他的一言一行,不可能為楚國做考慮。
楚王大概是沒有想到這一點,而是只聽到了張儀嘴上的承諾,卻沒有看到他背後是整個秦國。
楚懷王之所以上當,只怪自己太貪心那600裡的土地,而沒有張儀的任何把柄,如果張儀允諾給楚國600裡土地,必須讓他承諾什麼時候給,不給了怎麼辦,出了意外怎麼啊,必須提出相應的風險應對方案,才好放張儀回去。
楚懷王啥都沒有準備,啥都沒有承諾,就讓大搖大擺的回去了,被耍,是註定的,明眼人,從張儀出門的那一刻,就該看出來楚懷王被騙了。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