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電影獨立運營,騰訊系鄭志昊任CEO,將進入電影上遊

2021-02-13 三聲



美團正式宣布,貓眼電影分拆成完全獨立運營的公司。

曾任騰訊副總裁的鄭志昊擔任貓眼電影CEO,

他將帶領貓眼發動凌厲攻勢,通過資本運作加快發展電影上遊業務,目標是中國最重要的綜合電影公司。

文 | 於聲

今天(4月11日),美團CEO王興發了一封內部電子郵件,宣布旗下貓眼電影正式分拆,成為一家完全獨立運營的公司。

極引人注目的是,「新貓眼」的CEO由原美團點評平臺事業群總裁鄭志昊接任,原貓眼CEO沈麗則因病休假。鄭志昊曾任騰訊副總裁,一手帶大了QQ空間和廣點通,是騰訊社交業務的一大功臣。2014年騰訊入股大眾點評後出任點評總裁。此次任貓眼總裁,也讓人猜想有多少騰訊布局的意志在其中。

此外,在王興的郵件中,有幾句話格外引人注意。

王興在郵件中說,貓眼的目標是依託領先的電影票務平臺和用戶社區,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綜合電影公司之一,其中重點是發展電影上遊業務,打造貓眼娛樂媒體平臺。為實現這個戰略目標,貓眼需要加強發展電影上遊,通過資本運作,與行業資源深度對接。

而由鄭志昊出任CEO後,他將「繼續推進貓眼獨立分拆並推動相關資本運作」。

如果翻閱鄭志昊的背景,你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事情。兩年前,騰訊入股大眾點評時,鄭志昊從騰訊副總裁的位置進入點評,擔任總裁一職。鄭志昊曾是騰訊社交產品的負責人,一手帶大了QQ空間和廣點通等優勢項目,成績搶眼。

進入大眾點評後,看上去他也逐漸發揮了主導權,一個被媒體廣為報導的事實是,2014年底大眾點評發布月交易額突破20億的消息,便是由鄭志昊發布而非創始人張濤。


▲看著溫文爾雅的鄭志昊,在騰訊時以「狼性」知名

2015年10月,大眾點評與美團合併,這一起突然而至的「聯姻」一時頗為搶眼,引起討論無數。彼時,一個說法是合併乃是被投資方推動。如今,合併後的新美大將貓眼獨立出來,並由在騰訊時便以「從不休假」、「具有狼性」知名的人物領軍,可以想見未來「新貓眼」將會有何種凌厲勢頭。

在鄭志昊進入大眾點評後,便對這家著名的慢公司進行了大幅改革。據早前媒體報導,所有從騰訊進入京東的前易迅、拍拍團隊,在京東的大熔爐內都只是承擔著輔助和支撐的作用,但是進入點評的鄭志昊卻不是,他不仰仗現有團隊,而是從騰訊挖人,並影響著點評團隊的考核。

而還在騰訊時,鄭志昊和不少騰訊高管一樣,都是有名的工作狂人,傳說中他很少休息,大半夜還會在qq群裡面不停地提各種問題,一個小Bug,整個團隊都要折騰起來修改。

貓眼是一家發展極快的公司,從成立到做出成績也不過一兩年的時間,極大地體現了網際網路公司做電影的效率。它最早從網際網路售票切入,後來介入到電影發行領域,如今則在往一個全平臺的方向狂奔。

今年年初,《三聲》曾專訪了貓眼產品副總裁徐梧。彼時,我曾問他貓眼是否會進入電影的上遊製作領域,他表示一直在探索,但也承認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情,有其自身規律。

「在產業鏈上遊其實一直有在探索,我們在電影出品和電影發行方面都有不少合作。但是總體來講,電影製作和發行還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情。現在有網際網路+電影,網際網路有它的優勢,電影自身也有很經典的規律。我們經常會和行業同仁一起交流,看網際網路怎麼更好地應用到電影的發行裡去,他們也會給我們很多啟迪。」他說。

如今,按照王興的說法,貓眼的目標是依託領先的電影票務平臺和用戶社區,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綜合電影公司之一,其中重點是發展電影上遊業務,打造貓眼娛樂媒體平臺。可見,接下來貓眼將不僅僅是作一個電影售票和發行平臺,也將在電影製作、發行領域發力了。

而介入上遊的方式或許會很多元,不排除包括併購等資本運作方式。或許在更遠的將來,貓眼還會有獨立上市的可能?

附美團大眾點評CEO王興內部郵件:

關於貓眼分拆獨立發展


各位同事,

公司正式決定分拆貓眼電影業務,讓「新貓眼」成為一家完全獨立運營的公司。

在過去三年裡,貓眼團隊通過有效的市場運營策略,迅速建立、鞏固和放大了貓眼的市場領導者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貓眼是美團 App 全新客僅次於到店餐飲的渠道貢獻者,是美團 App DAU 和新客快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引擎之一。去年下半年至今, 貓眼實行差異化競爭戰略,通過精細化運營持續優化運營效率,使得補貼率遠低於所有同行,並一直保持在線票房市場第一的領導者地位。在剛剛過去的3月,貓眼已經成功實現了BG層面的盈利!同時,貓眼團隊積極探索「大數據+發行」,有效結合電影人的專業洞見和平臺的大數據分析,參與投資、發行了30多部影片,其中包括《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魚》等票房冠軍,為貓眼積累了領先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從去年開始,貓眼團隊積極和潛在的戰略合作夥伴溝通,深入了解文化娛樂行業,為貓眼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摸清了方向:依託領先的電影票務平臺和用戶社區,成為中國最具影響的綜合電影公司之一;重點加強發展電影上遊業務,打造貓眼娛樂媒體平臺。為實現這個戰略目標,貓眼需要全面擁抱文化娛樂產業上下遊,與行業資源深度對接;需要更快的決策機制,更靈活的激勵機制。貓眼的獨立,是貓眼實現未來的宏偉目標的必經之路,是公司為了在電影和文化產業實現更好客戶價值的重要決策,也是公司踐行「網際網路+」理念的一次自我創新。

同時要非常遺憾的告訴大家,shining 因身體原因需要暫時休假一段時間。貓眼過去的飛快發展和一切成就,無一不滲透著shining的心血、智慧和領導才能!非常感謝 shining 對貓眼的貢獻,祝願 shining 早日恢復健康!

公司決定,任命鄭志昊(Peter)為貓眼公司CEO。Peter 兩年前加入大眾點評,使點評APP獲得了飛速發展和質的提升;新公司建立後,他帶領平臺事業群迅速、有效地推進了團隊融合、產品結構優化、平臺差異化策略等各項工作,為新公司的平臺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eter對電影和文化娛樂產業也有很強的興趣和熱情,他出任貓眼CEO,充分體現了公司對獨立運營的貓眼的高度重視,他將接過 shining 的接力棒,領導貓眼業務,繼續推進貓眼獨立分拆並推動相關資本運作,繼續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文化娛樂」,依託美團-大眾點評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大數據平臺等為中國的電影及泛文化娛樂行業貢獻更多力量!

Peter 出任貓眼CEO 後,平臺事業群由穆榮均和姜躍平(老麥)聯合負責。

讓我們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王興

 END 

三聲,由前彭博商業周刊幾位資深媒體人創辦。

創業公司尋求報導可加微信sansheng_kefu;

亦可郵件至tosansheng@163.com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聲目前已進駐今日頭條,虎嗅網,界面,百度百家等。

三聲密友圈首次開放,歡迎掃描下面二維碼入群




三聲兄弟號「三聲資本」、「網紅網黑」隆重推出,點擊圖片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貓眼娛樂扭虧為盈 CEO鄭志昊:影院變現效率更高
    3月25日消息,「3天時間完成春節檔影片的全部退票工作,累計退票500萬餘張,金額總計超過2億元」,貓眼娛樂在2019年的業績報告中透露以上信息。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對影視行業造成巨大衝擊。疫情期間,春節檔影片悉數撤檔,影院進入停擺狀態,影視劇拍攝進度也被迫暫緩。
  • 貓眼娛樂CEO鄭志昊:「笑點、淚點、燃點」,好故事有了新尺度
    在鄭志昊看來,內容消費是一種有傾向的習慣,「貓眼研究院對線上線下觀影行為的交叉研究,發現線上線下觀影的高頻人群是重合的,線下不看電影的,線上也不怎麼看長視頻;線下低頻觀影的,享受網絡視聽的頻次也不高。」 因此,吸引更多非內容消費人群和低頻內容消費人群,成了視聽產業的新機遇。
  • 影城丨貓眼微影合併已成定局!在線電影票務進入「雙雄」時代
    貓眼、微影合併已成定局近日,有媒體報導,微影時代旗下的「娛票兒」與「格瓦拉」將併入貓眼電影,總估值高達120億元,目前談判已經接近尾聲。而微影時代旗下的娛躍影業、娛躍發行及微賽體育不參與此次交易,今後或將獨立運營,由微影時代CEO林寧掌管。而一旦這一筆交易完成,貓眼電影將獲得騰訊方面的大力支持,將能夠獲得微信、QQ在線的票務入口資源。
  • 貓眼進入下半場
    在港股上市之後,鄭志昊給員工發了一封內部溝通信。「作為『網際網路+娛樂』平臺,貓眼要承擔起平臺的責任,通過科技和創新的力量,讓娛樂更簡單。」——仍然是「網際網路+」,但現在的對象已經從「電影」升級為更大範疇的「娛樂」。
  • 貓眼電影與光線聯姻一周年:從O2O公司到「網際網路+電影」公司的蛻變
    貓眼CEO鄭志昊認為,以前貓眼電影是一家偏O2O的公司,過去一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完成了網際網路+電影公司的轉變,電影已經成為公司整體方程式中重要元素,而貓眼也真正成為電影行業中的一員。貓眼CEO鄭志昊 從最初的票務平臺進入到具體電影項目運作的上下遊,到去年主控發行《驢得水》、《情聖》、《我不是潘金蓮》等項目,再到聯合出品發行《記憶大師》,貓眼電影已經從拼票補拼份額
  • 貓眼娛樂:上市不是目標,要為行業和夥伴創造長期價值
    貓眼的股票代碼是1896,鄭志昊特意強調「1896年是電影在中國的起點,1896也是貓眼與行業夥伴繼續成長的新起點。我們將『不負時代,堅定成長』!」。在現場互贈禮品環節,鄭志昊將琉璃玉質地的貓眼吉祥物「貓小娛」贈予港交所,寓意「貓小娛」變身招財貓登陸資本舞臺,向港交所送上了 「金貓賀歲,迎接牛市」的美好祝福。
  • 騰訊找到貓眼,不僅僅是資源互補那麼簡單
    如果簡單從產品層面來看,基於微信生態、QQ、騰訊視頻等騰訊系產品打通貓眼閉環購票,完善騰訊平臺用戶的購票體驗。但更深遠的影響來自於,騰訊和貓眼多年來各自在社交、發行方面沉澱的經驗,會提高許多鏈條上的決策效率,「總結出有效的方法論,共享給影視行業,輔助創作者做更好的宣發。還會共同開發、投資電影項目」。次月,貓眼娛樂就推出了貓眼全文娛「貓爪模型」。
  • 貓眼娛樂CEO鄭志昊出席上影金爵論壇透露《反貪風暴5》等優質片單
    7月26日,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暨電影發行與放映新趨勢論壇在上海如期舉辦。貓眼娛樂CEO鄭志昊受邀參加論壇,現場介紹了貓眼出品發行的一系列優質口碑影片,透露《反貪風暴5》、《金錢帝國2:四大探長》、《起跑》、《平原上的摩西》、《明日戰記》、《風平浪靜》等影片將會上映,以期助力行業復甦。
  • 騰訊程武任貓眼董事,人事變動背後貓眼娛樂仍需面對業績困境丨公司匯
    據中金公司測算,貓眼娛樂2020年收入將同比下降24%,調整後淨利潤同比下降40%《投資時報》研究員 卓瑪眼下各影視基地開機劇組增多,影視行業迎來復甦,一眾相關公司也消息面頻出。6月8日,貓眼娛樂(01896.HK)發布了董事委任公告,委任程武為公司非執行董事,委任劉琳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自2020年6月9日生效。
  • 貓眼娛樂CEO鄭志昊: 助力行業發展,講好中國故事
    貓眼娛樂作為中國電影票務與宣發行業的領軍企業,對未來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既感到信心培增,又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以貓眼娛樂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產業服務平臺,以不斷創新的技術、便利親民的用戶體驗和優質的服務,吸引了更多觀眾走進影院,助推了中國電影的騰飛。
  • 貓眼進化論,從蟄伏到超越
    與此同時,騰訊泛文娛方面卻大舉挺進、喜訊連連。11月8日,先是閱文集團在香港上市,市值突破900億震驚業內;同時又傳出騰訊QQ音樂欲赴海外上市估值100億美元;一天後,貓眼獲評「2017德勤-華興中國明日之星」企業,又獲騰訊10億投資、估值超過200億,妥妥一頭獨角獸浮現。
  • 兩個流量爸爸加持難阻貓眼破發,阿里大文娛終極PK騰訊?
    貓眼娛樂前母公司美團點評(03690.HK)一直是其用戶第一來源,導流效果甚至超過社交之王騰訊控股(00700.HK)系APP帶來的貢獻。2017年,貓眼月活用戶中,美團以及大眾點評APP活躍用戶貢獻6620萬,微信貢獻4340萬,貓眼獨立APP只貢獻700萬,分別佔總用戶比例的56.77%、37.22%、6.01%。
  • 貓眼電影發布7月院線電影口碑榜
    原標題:貓眼電影發布7月院線電影口碑榜日前,貓眼電影聯合專家評審團針對7月院線上映的影片進行專業評分,並發布了《七月份院線電影口碑榜》,該榜單中《路邊野餐》以7.3分的絕對優勢雄踞榜首,《大魚海棠》以6.4份位列第二,《寒戰2》憑藉6.3分以微弱差距緊隨其後。
  • 首份電影產業報告出爐,「騰貓聯盟」打開「網際網路+電影」新想像
    網際網路與電影產業從兩個互不相干的領域逐漸形成了融合的趨勢,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推出影視業務,從下遊的消費端,不斷向產業上遊生產端進發,以聯合出品、宣發的身份介入到電影生產的鏈條,打造出許多高票房的電影作品。
  • 貓眼電影與微影時代傳出合併,那格瓦拉將何去何從?
    而最近又傳出格瓦拉即將賣身給貓眼電影,或者準確點說是微影時代將和貓眼電影合併。如果成真,影響力不亞於當年網約車市場滴滴和快的合併。 從如今的在線票務平臺份額來看,市場已經和幾年前大不一樣了,根據易觀發布的《2017年暑期檔電影市場觀察》數據顯示,淘票票目前佔據了在線票務市場的榜首,佔據了30.94%的份額,第二名則是貓眼電影,達到了29.72%,第三名的娛票兒則是21.84%,三者合計已經佔據了市場超過80%的份額,百度糯米和格瓦拉分別只有9.71%和7.8%,已經遠遠的落後了。
  • 貓眼專業版上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由你音樂榜 騰貓聯盟再拓想像力
    對於貓眼而言,此次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合作可以視為全文娛戰略在影視音樂產業鏈的又一次落子。從電影起家的貓眼,如今已經在電影、劇集、現場娛樂、文娛媒體、視頻、短視頻、影視音樂等多個泛娛樂領域開花。這次合作,也同樣是繼騰訊影業、騰訊視頻與貓眼達成合作之後,「騰貓聯盟」的進一步深化落地。
  • 中影、阿里、騰訊、萬達,誰將成為中國電影的霸主?
    其精心準備數年、據傳成本過億的《搖滾藏獒》,最終只在暑期檔拿下不足4000萬票房,引得華誼電影高層將該片的發行相關人員進行了降職處理。 電影上遊的話語權在更多公司進入上遊以及拷貝的數位化之後逐漸削弱,而在大量資本從中下遊開始發力進入電影產業之後則接近徹底消失。「去年的時候,中影一個片子,還和我們說要求排片要佔到多少。」在壹娛觀察記者親歷的一個發行圈子飯局上,一位發行人員將這件事當成了笑話來講。
  • 早報|米麼金服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光線傳媒入股貓眼電影成最大股東
  • 642.66億元年度票房背後,中國電影進入結構化增長時代
    這一年裡,在面對國內外宏觀經濟暗流湧動之際、在影視行業進入深度調整之時,中國電影能夠頂住各方面的壓力,取得了5.4%的增長率,已然超出了外界的預期,交出了一份驚喜的答卷。如果將這一時間段拉長看,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也就是2010年到2019年的時間段裡,中國電影飛速發展令人心生澎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