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外科微創手術切口小,還兼顧美容,省人醫這位醫生拿下大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曉華 蔣一娜 記者 吳朝香在最近結束的2020年度中國微創心血管外科大會上,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崔勇參加了由學會官方主辦的中國首屆青年醫師微創瓣膜手術大賽,取得專家評審打分第一名、
-
心臟外科微創手術切口小,還兼顧美容,省人醫這位醫生拿下大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曉華 蔣一娜 記者 吳朝香在最近結束的2020年度中國微創心血管外科大會上,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崔勇參加了由學會官方主辦的中國首屆青年醫師微創瓣膜手術大賽,取得專家評審打分第一名、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為浙江省心臟外科學界贏得了榮譽
-
8釐米小切口,心臟換瓣手術不用「大開胸」
楚天都市報7月19日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鄒亞琴)心臟大手術也可以通過微創「小切口」完成,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王志維教授團隊僅通過胸骨上段8釐米的小切口,就完成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明天,手術後的張先生帶著不為人知的「美容切口」,痊癒出院。
-
「小切口」完成心臟「大手術」 湘雅醫院完成微創腔鏡雙瓣膜置換...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羅凡硯帶領團隊為其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合併血栓清除加左心耳縫閉手術,手術切口僅6.5釐米,術後第5天患者便順利出院,手術對其日後的運動、呼吸功能無任何影響。
-
通過「小切口」做心臟「大手術」
本報訊(通訊員 劉巍)心臟「大手術」也可以通過微創「小切口」完成。中南大學湘雅醫院7月6日發布,該院近日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合併血栓清除加左心耳縫閉手術,手術切口僅6.5釐米,術後第5天患者便順利出院。
-
「小切口」完成心臟「大手術」湘雅醫院完成微創腔鏡雙瓣膜置換...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羅凡硯帶領團隊為其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合併血栓清除加左心耳縫閉手術,手術切口僅6.5釐米,術後第5天患者便順利出院,手術對其日後的運動、呼吸功能無任何影響。
-
心臟手術不開胸,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但是李嗲嗲年齡偏大,基礎疾病多,體質瘦弱,並且是再次手術,傳統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多採用胸骨正中切口(長約20釐米),患者無法耐受。經心胸血管外科專家及相關團隊會診後,決定為李嗲嗲進行不開胸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即通過大腿處不到1cm的穿刺切口,用介入的方法將人工瓣膜快速準確地釋放在「心門」的合適位置,替代原來狹窄的瓣膜,解除「心門」的梗阻,恢復心臟的活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
心臟外科開科+成立心血管醫學中心,這家醫院8歲生日不一般
港大深圳醫院心臟外科開科及心血管醫學中心成立儀式引入國內頂尖心臟外科團隊,開設三大亞專科門診心臟外科由我國心外科領域領軍人物之一、高級顧問醫生魏民新及其團隊加盟。魏民新曾在國內知名心血管醫院從事醫、教、研工作近30年,完成各類心臟手術5000餘例。
-
國產瓣膜領跑新賽道,微創心通守護患者「心門」|心臟|產品|瓣膜|...
其中,在鮮有人涉足的瓣膜業務領域,微創旗下的上海微創心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心通」)已成為國內心臟瓣膜領域舉足輕重的參與者,更多國內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因此獲益。TAVR:拯救心臟「大門」的最後一線生機在外科手術發展的近 200 年歷史中,心臟手術始終是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風險也最高。
-
海醫二院為心臟瓣膜病患者成功實施微創手術
小小切一口,一周就出院海醫二院為心臟瓣膜病患者成功實施微創手術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鄭紅梅)近日,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心血管病醫院心外科成功為一名62歲男性患者實施心臟瓣膜病微創手術治療
-
行業研究 | 心臟瓣膜器械行業深度研究
在手術治療方式上,心臟瓣膜病先後經歷了最早的無法治療、傳統的胸骨正中切口手術(1.0時代)、微創外科手術(2.0時代),目前已經迎來了導管介入治療時代(3.0時代)。以下將逐一進行介紹與分析。1、心臟瓣膜病治療的1.0時代-傳統外科手術心臟瓣膜手術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
-
心臟人工瓣膜急性撕裂 微創「瓣中瓣」置換術免卻開胸
但兩個月前,他開始出現明顯的胸悶不適症狀,上兩層樓就氣喘籲籲,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心臟彩超結果顯示,馬伯體內的生物瓣膜出現了嚴重的急性撕裂,導致二尖瓣重度返流,必須儘快手術,否則會導致嚴重的心力衰竭。 " 人工生物瓣膜衰敗一直以來都是心臟外科的技術難題。"
-
原創:心臟瓣膜手術,置換還是成形?
作者:落小兜責任編委:李小輝心臟瓣膜手術在心血管外科的臨床應用逐年增加 ,使不少危重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 ,明顯降低了病損率。判斷腱索長度不準確,會導致心臟被扭曲。醫生不僅學習曲線長,更要經驗豐富,才能保證手術成功,手術時間縮短,防止產生嚴重的術後併發症。然而新技術的發展,食管超聲技術和達文西機器人技術的應用,都大大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食管超聲技術就好似實時勘測器,能實時顯示心臟及大血管的圖像,同時還可以對血流和整個心臟功能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幫助醫生分析病變瓣膜的情況,以便做出手術方案的調整。
-
換心臟瓣膜=開胸大手術?非也!開個「小窗」就能換,患者手術當天即...
手術中。揚子晚報網6月17日訊(通訊員 孫卉 羊城 記者 萬凌雲) 難度大、危險係數高,是人們對心臟手術的刻板印象。的確,如心臟瓣膜置換之類的心臟手術確實是需要開胸的大手術,但隨著胸心外科技術的飛速發展,心臟手術也從大切口走進了微創時代。
-
心血管外科成功實施北京天壇醫院首例TAVI手術
等你們有空,整個團隊一定要去我們秦皇島做客呀!」11月30日,曹大爺開開心心地收拾行李辦好出院準備啟程回家。半個月前,這位老人還明顯胸悶憋氣,晚上平躺都成困難。曹大爺今年83歲,幾年前就確診為風溼性心臟病,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因為年齡較大,心功能差開胸瓣膜置換手術風險高。多家醫院都沒有為老人安排手術。曹大爺經過多方打聽,來到我科。
-
同濟醫院微創心臟手術讓耄耋老人獲新生
醫生們在賀鵬不到5釐米的肋間小切口,用胸腔鏡微創完成了複雜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賀鵬老人平素身體良好,5月初突發雙下肢水腫,彩超提示雙腎結石、積水,排石處理後,水腫也沒緩解。(同濟醫院供圖)很快,賀鵬被轉診至同濟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魏翔教授微創瓣膜團隊接診後,仔細分析了病情,團隊認為患者年齡大、基礎狀態差,心臟瓣膜病變重,合併心力衰竭和肺部感染。為了保證手術後恢復順利,醫生一邊對其進行抗感染等治療,改善基礎狀態,一邊積極準備隨時進行心臟瓣膜置換手術。
-
這家醫院再次完成高難度心臟手術
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完成首例全腔鏡下二尖瓣瓣膜置換術8月4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在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黃煥雷主任主刀下完成首例全腔鏡下二尖瓣瓣膜置換術,手術取得成功,患者恢復良好。
-
不開胸也能給心臟換瓣膜 青島這個團隊已完成近30例
過了一個多月,白大爺在家喝了點酒,突然再一次暈倒,這次家人在身邊,感覺不對,趕緊把他送到醫院,結果一做心臟超聲,發現心臟瓣膜有嚴重疾病,是主動脈瓣膜的重度狹窄,就是瓣膜開口變得嚴重狹窄,腦部供血嚴重不足誘發了暈倒的情況。患者高齡、病情嚴重,常規開胸手術對於老人來說風險大,創傷大。
-
心臟手術不開胸 1釐米切口為心臟換「門」---大眾衛生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徐朝軍 楊楠)日前,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67歲的二次手術患者實施該院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心臟手術不開胸,僅僅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便為心臟換上新「門」。
-
微創心通:駛入瓣膜「新賽道」,守護患者「心門」
其中,在鮮有人涉足的瓣膜業務領域,微創旗下的上海微創心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心通」)已成為國內心臟瓣膜領域舉足輕重的參與者,使眾多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獲益。TAVR:拯救心臟「大門」的「最後一線生機」在外科手術發展的近200年歷史中,心臟手術始終是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其風險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