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王小波深夜逝世,對家人隱瞞病情,死前慘叫卻無人理會!

2021-01-17 暮雪賞梅疏見月

1996王小波與妻子李銀河在機場告別,李銀河要前去英國劍橋做訪問學者,但是誰也想不到這一別竟是永別。

當李銀河接到朋友電話趕回國時,發現家中的牆上有很多撓痕。

原來王小波早就知道自己有心臟病,卻對家人隱瞞了起來。事後王小波的姐姐懊悔地說:他怎麼敢瞞著我們這麼大的事!那些聽到他掙扎慘叫的人,為什麼不幫他叫醫生,哪怕報警也好?

或許世事就是如此無情,王小波在孤獨中逝世,用悲劇的方式,為他悲劇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句號!

王小波的一生,的確是悲劇成分較大。出生時遇上了不好的年代,母親懷他的時候父親被抓,母親受到驚嚇導致了他從小心臟就不好。

家人為了讓父親平安度過難關,給他起名小波,意為「大浪變小波」。上小學的時候,大家天天背語錄,也沒接受什么正經教育。

等到長大一些,又趕上了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他跟阿城都去了雲南。

王小波身體本來就不好,到了鄉下吃不好穿不暖還要辛苦勞作,那會正是小夥子長身體打基礎的時候,可惜王小波卻屢次生病,好在他吸收夠好,長得也高。

待到回北京後,26歲的王小波考取了北京人大,此後結識了妻子李銀河。李銀河去美國匹茲堡讀研究生,王小波名義上是去陪讀,結果自己也弄了個碩士學位。

回國後李銀河跟著社會學大師費孝通一起學習,王小波卻去了人大教會計,但是王小波卻一直有個文科夢,大學時父母不讓他報文科,可他卻偏偏辭去教師的職務,回到家裡專心寫小說。

父母的不支持為第一重不幸,而第二重就是事業上的失利。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文壇誰最火?那必然是王朔,1989年到1992年出版了《動物兇猛》《永失我愛》《過把癮就死》等多部經典小說。

而王小波辭職回家寫文章正是在1992年,那年王朔出版了一套《王朔文集》,開在世作家出文集之先河,一時間風頭無兩。

王小波的作品《黃金時代》由於有成人段落,所以只能在港臺出版,書商為了博眼球,給其改名為《王二風流史》。後來有出版社願意給王小波出版,但是因為沒法做廣告,也不能公開售賣,所以只能推著自行車,後面裝上兩捆去文化市場自己賣。

結果書還沒買完,王小波就在家中逝世。由於每日熬夜伏案寫作,導致王小波身體每況愈下,以至於後來得了心臟病也不跟家裡人說。

1997年5月,中國現代文化研究館給王小波正名,其作品並非色情,而是藝術。

同年6月,他的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公開發行,僅一個月就銷售一空,出版社加印10次,共銷售了20萬冊。

當年7月,被文壇封殺的王朔從美國歸來,物是人非一切仿佛都是一個天大的玩笑。

王小波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出生時不幸,童年、青年時期不幸,求學時沒有學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從事文化創作時又無人欣賞。直到死後才得到主流的認可,成為名噪一時的大作家,不能不說是造化弄人,讓人啼笑皆非。

王小波雖然已經過世,但是他的作品卻依然散發著不一樣的光輝。他的獨立自由的精神一直引導著一代代人認識這個世界,讓我們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冷靜地觀察這個社會!

如果你沒讀過王小波,那麼我推薦你讀一讀這套《王小波精選集》,其中收錄了《你為什麼活著》《中國人的尊嚴》《沉默的大多數》這三本書。

王小波的文字,總是讓人覺著眼前一新見解獨到,殊不知這獨到見解背後的是良知與寬容,這是中國文人普遍缺乏的精神源泉。

希望這三本書,能夠帶給你不一樣的世界,幫助你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和社會。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1997年王小波死前慘叫,鄰居充耳不聞,入門後牆上有深深抓痕
    有才華的人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有著各種不同的性格,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內心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別人不曾了解或者無人知曉的秘密,只屬於他們一個人的秘密。當然,作家作為創作者,極其容易掉入自己的情緒,深陷人性的質疑,很容易無法自拔。也或者自己的情緒不被理解,不被認可,感到孤獨。
  • 王小波深夜慘叫離世:生前寂寂無名,死後被高曉松稱神一樣的存在
    因為王小波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在那次事件之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以至於影響到了孩子。王小波先天發育不良,反應也略微遲鈍。也正是這樣的一個事故,王小波的人生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先天的問題和缺陷也讓他發現了自己的不同。所以在他之後的作品中也評價:自己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也是因為如此,王小波渴望找到一個宣洩感情的出口,去表達內心的想法。
  • 1997年深夜,王小波撞牆病亡!死後被捧上神壇,葬禮卻無同行弔唁
    據說2010年,北大圖書館曾經做了一個"借閱排行榜"的調查。結果榜單讓大家嚇了一跳,榜首的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二位則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在當代,談論"王小波"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如果跟一群朋友聊文學,對方提了王小波你卻不知道,那可就丟大人了。喜歡王小波。更像是一種自我標榜,表示自己很有個性,與眾不認同,富有思想。
  • 王小波二姐:小波寧可有用地短暫活著,也不肯無用地延年益壽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郊區的家中病逝。他的二姐拿到屍檢報告後,如同祥林嫂一般,念叨著「為什麼不肯告訴我們他有心臟病!」「為什麼不肯看醫生?」這樣的念叨,聽著像是責怪王小波隱瞞病情,實際上是在埋怨自己沒有盡到做姐姐的責任。
  • 1999年,趙麗蓉深夜痛哭,懇求安樂死,臨終前確定遺照自縫壽衣
    其中的一段順口溜更是傳遍大江南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在1999年,她表演的小品《老將要出馬》成為了她最後的作品。在表演這個作品的時候,其實她已經患有肺癌晚期。但是為了她能完成她想完成的這個小品,家人隱瞞了這個消息。
  • 黑豹男主去世後,隱瞞個人病情真實原因曝光,這才叫做家教
    《黑豹》男主查德維克·博斯曼的離去是讓影迷還要粉絲們最意難平的一件事了,從逝世到至今也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了,在9月7日,他的葬禮也在私下低調舉行,據相關部門報導,妻子以及家人都悲痛欲絕,對於查德維克·博斯曼的離世的消息至今不能接受。從經紀人的口中了解到,這麼多年來,他隱瞞病情的原因,一半都與他的家教有關。
  • 王小波:寫了29年的「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1980年1月,王小波與李銀河正式成為夫妻,二人的命運從此刻被緊緊的拴在一起,3年的愛情長跑中,有很多情詩寫的太美了。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不願意,我就永遠相思。王小波的起步是比較晚的,40歲開始寫作,45歲卻離世了,而且去世時是死在了寫作臺上,身邊一個人都沒有。王小波的作品很多人看了之後,都被裡面的欲望搞的暈頭轉向,他的作品以「欲望」為主題,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小黃書,但他宣揚的卻是精英化的價值理論。
  • 人都快死了,還要繼續隱瞞病情嗎?
    因為,現實中有很多人,特別是癌症患者、重症患者,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得的什麼病,因什麼而死;甚至有的患者,到生命最後還沉浸在親人編織的「只是一點小病,很快就會好起來」的美麗謊言中。作為一名醫生,我並不反對有的時候家屬對病人隱瞞病情,甚至有的時候,還會主動幫著家屬說一些善意的謊言。
  • 王小波:「生前籍籍無名,死後聲名鵲起」
    但是,王小波本人似乎不太有這樣豐富的親身經歷,他很醜,這是妻子李銀河第一次見他下的評語。1980年28歲的王小波才和李銀河結婚。此前,除了在雲南當知青,還做過教師、工人,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婚後的王小波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學習和寫作上,《黃金時代》就是在這個時期寫的。
  • 王小波逝世23周年:他勇敢、坦蕩,更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王小波逝世23周年忌日 /04月11日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顆星星: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如《未來世界》裡的王二是個工程師,整天想著和單位一起研製永動機;《紅拂夜奔》裡的李靖發明過一個巨大的開根號機器,在戰場上,這臺機器運轉起來揮舞著槓桿邊開根邊攻擊敵人,「太宗皇帝管這機器叫衛公神機車,裝備了部隊,打死了好多人,有一些死在根號二下,有些死在根號三下。不管被根號幾打死,都是腦漿迸裂」。
  • 西方多國領導人曾隱瞞病情
    而一些西方國家領導人在歷史上曾多次隱瞞重大病情。 作為總統,蓬皮杜很怕民眾知道他的病情,他想支撐到任期屆滿,於是他不惜採取各種辦法隱瞞病情。1972年夏季,由於顯得疲憊不堪,蓬皮杜要求電視臺禁止報導他參觀展覽會的情景。1972年12月,他只在愛麗舍宮傳統聖誕樹前短暫露了一面,就藉口得了嚴重的流感。1973年元旦他在錄製新年獻詞時氣喘籲籲。 1973年2月,蓬皮杜感到疼痛難忍,無法主持內閣會議。
  • 王小波逝世二十年:從反叛天才到「撩妹高手」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四十五歲,死於年華。明天即是他逝世二十周年。他生前以「沉默的大多數」自詡,警惕「喧囂的話語圈子」。
  • 23年前,王小波慘叫2聲後離世,無一同行送行,哥哥說出了隱情
    生前,他寂寂無名,一場非正常死亡後,他的書一版再版,儘管他一生致力解構權威,但死後,他卻被捧成了一代權威、文學教父,自稱「王小波門下走狗」者,成群結隊。1997年,也就是23年前,那是一個深夜,王小波家裡突然傳出了2聲非常慘痛的叫聲。
  • 該不該向癌症病人隱瞞病情
    該不該向癌症患者隱瞞病情?這是丁香醫生最近發起的一個話題討論。調查發現,對於患者家屬來說,只有1/3的人會告訴患者病情;而當問到患者時,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想知道真相。 長久以來,該不該向癌症患者隱瞞病情一直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
  • 王小波孤獨地死了,不用再參加這個世界為他舉辦的各種盛宴
    爭論大概從十幾年前就開始了,在王小波身後不久。這些年有兩則趣聞,與理想國有關:陸續出版過不少許倬雲先生的作品,每次越洋採訪,無論哪家媒體,什麼角度,絕大多數都要問一句:「王小波曾經是你的學生,你能講一些他的故事嗎?」一個人在世時默默,離開後發光,肯定有多重而複雜的緣由,無從評價好壞,作家被紀念,總是幸事。
  • 王小波因「醜」嚇跑女友,和妻子恩愛20年,妻子:愛你就像愛生命
    你或許不知道王小波,但你一定聽過他說過的這些話: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當我想起你,我這張醜臉就泛起微笑《綠毛水怪》結緣,卻因「長的醜」被嫌棄、遭分手1978年,在《光明日報》當編輯的李銀河與王小波初次相識是因為一本書,第一次讀到王小波的《綠毛水怪》就被其中的故事深深吸引。
  • 45歲王小波慘死前的一幕:額頭撞破皮!醫生在牙齒內檢測出白灰
    021997年,45歲的王小波突發心臟病去世,二姐王徵得知消息後,精神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要知道,在半年前,王徵還同弟弟王小波相處半月有餘,二人幾乎無所不談,也並沒有發現王小波有任何不適的地方,只是發掘他有些懶懶的樣子,原來這已經是他患病的先兆。
  • 32歲安鈞璨因病離世 生前一直隱瞞病情(圖)
    32歲安鈞璨因病離世 生前一直隱瞞病情(圖) 2015-06-02 09:48:39來源:每日新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萌 2015年06月02日 09:48 來源:每日新報
  • 如果他沒死,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恐怕還要提早很多年
    2021年1月7日,小史第一篇文章。2021年1月7日,王小波離開人世過去二十多年了。每當到了王小波逝世的時候,總會有不少以「王小波沒死的話會怎樣」的話題引起熱議。王小波沒死的話,他一定會是當代最偉大的作家。王小波沒死的話,那根本就沒有陸琪什麼事。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的
    01、《黃金時代》:臉紅心跳打開的「小黃書」,卻是光怪陸離的人性世界歷經20年才定稿的《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不知道有多少人把它當成人生中的第一本「小黃書」來看。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時,直接定名為《王二風流史》。不是說看這本書的人,審美有多低俗,所謂食色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