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青牛」,莊子「蝴蝶」

2021-02-23 儒風大家

據說,老子本在周王朝擔任主管圖書典籍的官職。

大約在他七十多歲的時候,天下大亂,諸侯之間爭奪地盤和權位的戰爭經常發生。

老子預料到,將來會發生更大的戰亂,於是就辭官不做,騎著一頭青牛,離開了洛陽,向西走去,打算過函谷關,尋找一處地方隱居起來。

函谷關的關令(守關的總兵)尹喜,是個精通天文、善於望氣(觀察雲氣以預測吉兇)的人。

尹喜在函谷關的旁邊建造了一座高樓,稱之為「樓觀」,用來觀察天象。

有一天夜裡,尹喜正在樓觀上凝視,忽見東方紫氣聚集成雲,形狀猶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十分驚喜,自語道:

紫氣東來三萬裡,

聖人西行經此地。

青牛駕車載老翁,

藏形匿跡混元氣。

老子來到函谷關,尹喜恭恭敬敬地迎接,並且懇求說:「我知道您要歸隱,希望能把您的智慧留下來,讓世人受益。」

老子耐不住尹喜的反覆請求,只好暫住幾日,撰寫了一部五千多字的《道德經》,然後出關,飄然而去,《史記》上說是「莫知所終」。

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沒有一部《道德經》,

以儒道為根基的華夏文化將會失去「半壁江山」。

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老子,乃至道家的標誌性符號,老子又被稱為「青牛師」「青牛翁」等。

在某種意義上,青牛是老子思想的象徵。

易經中有兩種人生之道:乾道和坤道。

乾道是乾卦所體現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道是坤卦所體現的精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馬是乾卦的象(乾為馬),表達「健進」;牛是坤卦的象(坤為牛),表達「柔順」。

牛這種動物是人類耕地、負重的幫手,親近人類和土地,而且性情沉默溫和,頗有「厚德載物」的象徵意義。

倡導「柔弱勝剛強」的老子的思想,可以說是「坤道」。

坤為地,大地之德即自然之道。

在古人的觀念中,東方是青色,屬木,而青木又代表生機勃發的春天,象徵著「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

所以,青牛象徵著自然與自然之道。

莊子(莊周)曾經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在天地之間飛來飛去,感到非常愉快和愜意,不知道世間還有什麼莊周;突然間醒過來,穩定心神後覺得自己是莊周。

莊子不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不知是莊周在夢中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了莊周呢?

莊子通過這個故事來說明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與虛幻,也表達了自己對於自由的嚮往。

清人張潮的《幽夢影》中的一句妙語,點出了莊子哲學的精髓:「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莊周化為蝴蝶,從喧囂的人生走向逍遙之境,是莊周的大幸;而蝴蝶夢為莊周,從逍遙之境步入喧囂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莊子嚮往逍遙之境,「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消除物與我之間的界限,「齊萬物、等生死」。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他認為,真正自由之人,不被自己的本能欲望所控制,順應自然之變化,不受名利的誘惑,不喪失自然本性,就如同化身為一隻蝴蝶,自由不羈,擺脫社會加在個人身上的各種「身份」束縛,生如蟻而美如神!

老子和莊子,道家思想的兩極,相輔相成:

一個靜守「無為」的核心,靜若煙水;一個發揮「無不為」的靈動,死生一夢。一個是上善若水,一個是不系之舟。

青牛與蝴蝶,穩重與輕盈:

一個是極致的平凡,足踏大地;一個是高蹈出塵,餐風飲露。

生命,有其「重」,紮根生活;生命,有其「輕」,仰望星空。

紮根生活,操心於柴米油鹽世俗事,開心於老婆孩子熱炕頭,但也別忘了生命中的無限可能,若只是滿足於自己的經歷,知識等等,只打開生命最淺層的部分,那麼生命少了飛揚的姿態。

仰望星空的人,也要時不時瞅一瞅腳下的土地,聞一聞人間的煙火氣息,增加生命的厚重,擁有平實而堅定的生命底色。

青牛長著蝴蝶的翅膀,蝴蝶生有青牛的四蹄,能夠舉重若輕,輕舉重放,才是大智慧!

相關焦點

  • 老子與莊子
    只是具體上為什麼要把老子與莊子放在一起,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自己也未必都清楚。不過,如果從老子與莊子的著作中來看,他們可能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他們相異的地方可能更大一些。所謂相似,就是老子與莊子對事物的認識都不是絕對化。老子認為,人們看起來像是強大的事物,其實也有柔弱的一面;人們看來弱小的事物,其實也有強大的一面。比如,水在人們看來是柔弱的,但滴水可以穿石。
  • 紫氣東來——老子出關為什麼騎得是青牛?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稱老聃,曾做過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史官,後來隱居不仕,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後「莫知其所終」。而關於老子西走的故事,後世傳說中說得更是神乎其神。劉向《列仙傳》記老子出關:「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孔子老子莊子之中,為什麼只有莊子才被稱作「真人」?
    咱們可以列出三個人。孔子、老子、莊子。孔子做不到。所以他被後世尊列聖人位。老子也做不到。所以後世尊列老子為至人位。莊子卻能做到。所以後世尊列其為真人位。既然咱們拿孔子、老子、莊子做比,就要拿出實錘證據。孔子一生其實熱衷於仕途,他想通過當官來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世人。當然,這也符合一般士大夫的願望。所以孔子的思想對中國影響最深。那麼面對社會亂象,老子是怎麼做的呢?老子選擇的是棄官不做。騎著青牛,過函谷關準備西遊了。因為遇到關尹,所以留下了一本《道德經》。
  •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莊子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又是一個極度聰明的人,兩千年來,迷倒在莊子魅力下的人不計其數,而作為中國影響力最為廣泛的宗教之一「道家」更是將莊子作為開山祖師,和老子並列,是為「老莊」。但是無論道家還是道教,莊子都是響噹噹的二號人物,《莊子》一書還被包裝成《南華經》,世代被道教傳頌。而老子終究是那個神秘的睿智老者,白髮蒼蒼,騎著青牛,莞爾一笑便消失在天邊。既不灑脫,更不憤世嫉俗,大概年輕的時候也並不會特裡獨行。
  • 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其實是代表道家學說萬物生生不息的意思
    老子西出函谷關,有很多解釋,其中有一種解釋是在老子騎著青牛出了函谷關之後,就化胡而去,也就是成為西方佛教的如來佛祖,這種說法在《西遊記》就有說到。在了解方位及五行之後,我們在來看老子西出函谷關這個故事中的關鍵詞,分別有青牛、西出、倒騎。然後再將這幾個關鍵詞分別解釋,青牛,為青色,方位對應為東方,在五行中對應「木」,同時也代表春天萬物復甦意的意思。而西出,也既西方,對應五行中的金。
  • 如何用老子的智慧,而不是老子的觀點,來理解莊子的齊物論
    如果用老子的觀點來理解《莊子》,就是用老子的理念、老子的道理來讀解《莊子》,反正不管莊子說什麼都用老子的觀點去套,這樣的讀書方法相信大家都曾經看到過,類似於明代智旭(蕅益)大師的《周易禪解》,憨山(德清)大師的《老子道德經解》。
  • 深度|老子靜水流深,莊子大美不言
    深度|老子靜水流深,莊子大美不言 2020-03-09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紫氣東來喜青牛
    圖1   宋·晁補之《老子騎牛圖》。        如圖1所示為《老子騎牛圖》,說的是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的故事。公元前516年,「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劉向《列仙傳》)」又云:「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 莊子「渾沌」,老子「惚恍」,開竅即死?
    莊子的故事啊,都很好玩,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個「渾沌之死」的故事。海帝王名叫倏,北海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渾沌。莊子,莊子,你想說什麼?倏、忽,整兩個速度如此快的?渾沌,又整一個一竅不通的渾蛋?開七竅,就死了?這背後的啞謎到底是?我們先來搞清何為「渾沌」?我們請教請教莊子的師父老子吧,老子說,看我《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 揭秘《莊子》中失傳的修行功法
    如同孔子初見老子,也同樣震憾地稱「老子猶龍」,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樁功之 「踵息」孔子前去拜訪老子時,老子正在院中晾頭髮,木然而立不像一個活人。孔子說:「是我眼花呢?還是真的呢?剛才先生身體獨立不動像槁木,像遺棄萬物離開眾人而獨立自存的樣子。」 老子說:「我在神遊物初生之渾沌虛無之境。」孔子說:「請問神遊大道之情形。」老聃說:「能得神遊於此為至美至樂。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以道家思想影響中國千年的奇人——莊子
    道家學派中,首推的就是老子和莊子,莊子是後出生的,但卻與老子齊名,稱為老莊。莊子,姓莊名周,原名莊周,戰國時期宋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莊子創立了中國最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這應該是後人稱謂的。他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的一生莊子的一生其實乏善可陳,主要原因就是道家思想。
  • 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是什麼來歷?
    想知道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的來歷,首先要知道太上老君的來歷。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被尊為三清之一,曾經以金剛鐲成功偷襲孫悟空,但是,太上老君也不是無所不能,他的斬妖臺和八卦爐,都不能傷損孫悟空一毫,最終還是如來出手,才鎮住了孫猴。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探究導學案
    明確:老子和莊子二、走進老子和莊子要求:速讀材料,標畫人物和人物思想的關鍵點老莊其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
  • 成語研學去哪兒———馳名中外的莊子祠
    莊子,是蒙城人的驕傲。— —莊子不單是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與老子並稱為「老莊」,同時也是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對其評價甚高:「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莊子的著作《莊子》(也稱《南華經》)既是哲理深刻的哲學神作,亦是百代罕見的文學巨著。
  • 老子西出函谷關後並沒有消失,而是回到了家鄉養老
    老子根本沒有西出函谷關,更沒有騎著大青牛升天,也沒有去印度傳教,釋迦牟尼也絕不是他的徒弟……在中國人的普通認知裡,都知道老子是道教的創始人,他的《道德經》至今也仍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級文化。老子也一直是被我們神化的人物,不僅出現在各種仙俠鬼神風水宗教裡面,甚至連他的去向也一直眾說紛紜。而最被大家認可的,就是認為他騎著大青牛從函谷關出去後,就消失了。其實這種說法是缺乏史料支撐的。唯一這麼寫的,也不過是司馬遷的《史記》,但是《史記》的水分有多大,是眾所周知的。老子的確去過函谷關,也的確去過甘肅,但這些都不過是他路過罷了。
  • 青牛精:太上老君的坐騎,金兜山的獨角兕大王,為何那麼難以降服
    孫悟空為了打敗青牛精,不僅到天庭找玉皇大帝求救,還到西天請了如來佛祖,最後到離恨天兜率宮請了太上老君,才將青牛精降服。為何孫悟空那麼難以降服青牛精,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青牛精原型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陳人也。生於殷,時為周柱下史。好養精氣,貴接而不施。轉為守藏史。積八十餘年……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
  • 老子西出函谷關,他到底去了哪裡?或許是在尋找一個失落的文明
    老子是陳國人,在神話故事當中,說有一婦人在河邊洗衣服,老子便從泥石當中被衝了出來,只見他白髮蒼蒼,指著旁邊的一顆李樹,便說我以後就姓李吧!這當然是個神話故事,但還是從這些故事當中,我們可猜測出老子應該是屬於那種從小便非常聰慧的人。
  • 老子何時成了「太上老君」?道教中一直有一個傳說
    ——米·左琴科(蘇)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718字,閱讀約4分鐘說起老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姓李,他的一個耳朵,字伯陽,今河南省周口市人老子擔任國家圖書管理員,開創了道家學說說的太上老君,他是活著的百裡百裡代,也就是他活著的百裡百歲關於老子到底活到什麼時候,答案不得而知為了老子,在公元百年前,留下一封帶字的信,騎著青牛離開了,他去了哪裡的人都不知道那麼
  • 莊子一個因嘴貧而貧到沒有飯吃的男人!
    莊子,他的才華驚豔了穿越了年華與時代,但他沒飯吃的根本其實中嘴太能貧了。如果你是莊子的朋友,我覺得你也受不了他這樣一張嘴,從惠子去當宰相,他去看他,然後諷刺朋友,把自己比作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把朋友比作烏鴉,在吃地上腐臭的死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