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豬肉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食物,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把黑豬肉製成各種各樣的美食,例如紅燒豬蹄,爆炒五花肉,香辣肘子等等。我這麼一說好多人都咽口水了是不。反正小編是咽口水了。那麼如果我們經常吃黑豬肉有什麼好處嗎?會不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能不能經常吃黑豬肉,經常吃黑豬肉有沒有壞處呢?
黑豬肉的顏色為最佳鮮紅色,24h肉色評分3.17,PH值為6.28,保水力73.89%,肌內脂肪含量為3.48%,肌肉嫩度為3.66kg(剪切值)等肉質指標均優長白豬和大約克豬等外來瘦型豬種。
對肉的風味起關鍵作用的四種胺基酸:蘇氨酸(含量0.94%),丙氨酸(含量1.10%),穀氨酸(含量3.12%)和賴氨酸(含量1.90%)以及半胱氨酸的含量,回原黑豬肉明顯高於白豬肉。
和游離胺基酸一起構成肉質鮮美的核苷酸的含量,肉明顯高於大約克豬次黃嘌呤核苷酸的含量出現高峰在屠宰後的1~4天,保證了黑豬肉味鮮美,保鮮時間長;黑豬肌肉中總的不飽和脂肪酸明顯高於長白豬,尤其含胺基酸(胱氨酸)含量較高,食用後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和保健作用。
黑豬肌纖維數較外來的品種多,纖維的直徑均比外來的諸種的細,食用肉質細嫩、口感好。
黑豬肉包含豐厚的鐵質、蛋白質和維他命,這些都是崇尚節食的現代人極缺乏的營養素,特別膽固醇含量和脂肪都比普通豬肉低,黑豬肉在脂肪方面依然含量低得多。
精氨酸對提高育齡婦女卵子質量數量,男子精子活力,增強肌肉活力,對激活性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普通豬肉每千克含精氨酸737毫克,而回原黑豬肉每千克含精氨酸1300毫克。
胺基酸是人體必需的基本要素,如:蛋氨酸益心腦血管,利三高人群,防止老年痴呆。普通豬肉每千克含蛋氨酸181毫克,而回原有機黑豬肉每千克含量是560毫克。
胺基酸是人體必需的基本要素,以前,孕婦、嬰兒、三高人員(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尿毒症等人想吃但不能吃,想吃卻不敢吃,現在可以放心大膽地吃了。超低膽固醇含量、高胺基酸和可以裸烹讓上述群體告別「想卻不能」的煩惱。
黑豬肉中平均百克肉含膽固醇52.15毫克,可減少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而白豬肉中平均百克肉含膽固醇106.90毫克,是黑豬肉的兩倍,對人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