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集結號》原型:一生做一件事,卻令無數人敬佩!

2021-01-09 遼寧衛視

電影《集結號》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九連連長穀子地率部隊死守陣地。

直到最後一刻,除連長穀子地外,其他47名戰士全部陣亡。

為了送陣亡英雄回家,穀子地踏上了幾十年的漫漫尋家路。

回家

《集結號》穀子地原型:王艾甫

在現實裡,也有一位年逾古稀的皓首老人,歷時20多個春秋,輾轉大半個中國,為的是把84封陣亡通知書送還給烈士家屬。

他就是電影《集結號》中穀子地的原型人物--退伍老兵王艾甫。

01

數十載的追尋,向英雄致敬

如今,年近80歲的王艾甫仍然沒有停止尋親的腳步。

他說,要用畢生精力來幫助逝去的戰友回家,為烈士的親人們圓一個又一個團聚的夢想。

除了尋親之外,王老先生還憑一己之力蓋起了一個紀念館。

開館8年,對外免費開放,接待參觀者45萬餘人次。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銘記英雄!

是無數的無名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沒有英雄就沒有這個時代。

讓英雄魂歸故裡,對於烈士的親人來說,再遲的團聚也是一份安慰。

我們敬佩和思念英雄,但那些像王艾甫老人一樣把英雄接回家的人,同樣也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02

王剛等眾多藝術家,為他點讚

為了向英雄獻禮,我們邀請資深話劇演員欒姝玫、歌唱家朱曉紅,表演了精彩的節目。

清明雨洗烈士碑,松柏蒼竹勁風吹,緬懷先烈英雄事,一歌一舞總關情。

著名表演藝術家——王剛老師,也來到節目現場,向英雄致敬!

他將帶來哪些精彩的表演呢?他精心為英雄準備的禮物,會替我們送去怎樣的敬意?

穿越大半個中國,幾千座墓碑,跨越二十載,是什麼樣的力量讓王艾甫堅持至今?

又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讓王艾甫走上送英雄回家的道路?

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讓78歲的他,窮盡一生積蓄,只為送英雄回家?

烈士親屬的到場,會把現場推向怎樣的高潮?

今晚,21:20遼寧衛視《有請主角兒》特別奉獻:英雄,讓我送你回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葉嘉瑩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
    隨著《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的公布#99歲的葉嘉瑩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這一話題隨即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榜葉嘉瑩先生的一生歷經坎坷,在海外飄零數年,直至晚年才回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99歲,一生,一件事"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以其對古典詩詞的奉獻與堅守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敬佩與感動    桃李天下
  • 芸芸眾生英雄史 ——淺談電影《集結號》
    穀子地同47名弟兄死守陣地,多次激戰,所剩無幾,中彈將死的焦排長為保弟兄性命謊稱聽到集結號,但穀子地和指導員堅稱沒有聽到,遂令九連戰鬥直至最後一刻。九連除穀子地外全員壯烈犧牲,穀子地身著敵軍軍服被我軍所俘,身份無從驗證。參加韓戰歸國後的穀子地為光復兄弟們的名譽苦尋證據,偶然得知:當年為保證大部隊的安全,自始至終就沒打算吹響集結號。因穀子地的執著,戰友們最終得到了應屬的身份與榮耀。
  • 他用一生做了一件事,臨終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提起小時候吃的糖丸,應該所有80後、90後以及父母都知道,而正是這一顆小小的糖丸,拯救了無數幼兒的健康及生命。我們應該感謝的是它的創造者,中國著名病毒學專家——顧方舟先生。他臨危受命,不畏風雨,以身犯險、以子試「毒」,他一生的作為令人敬佩。2019年1月2號,顧方舟逝世,享年92歲。臨終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
  •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拯救了億萬地球人
    說起袁隆平,所有人都會把他和「雜交水稻」聯繫到一起。過去的幾十年裡,他為了一個「讓全世界的人吃飽飯」的夢想而嘔心瀝血,埋頭于田埂間。每天回家只有一件事——我的水稻怎麼樣了?他一輩子就只做了一件事,卻改變了地球上許多人的命運。如今,光是袁隆平這個名字,就已經達到了1008億市值,但更重要的是,1008億的背後,是一個也許你並不了解完全的「寶藏男孩」。
  • 成龍一生重情重義,卻做了一件對不起這兩位兄弟的事
    成龍一生重情重義,卻做了一件對不起這兩位兄弟的事文/一床情書近日,一段關於「成家班」的視頻感動了無數網友,在視頻裡,
  • 《集結號》原型被發掘,主角經歷更加坎坷,但是精神更令人欽佩
    三生三世《集結號》電影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史上影響力比較大的一部戰爭影視題材的大片,在影視界中的口碑可以說是相當的好。而這其中,該影片具有真實的歷史原型,恐怕就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觀看影片之後,很多觀眾都更想在歷史中找到穀子地這位原型人物,從而了解真正的歷史。
  • 徐霞客:一生只做了旅行一件事
    難得的是,徐霞客的父母非常開明,他們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徐霞客的父母是有遠見的。他們不僅明白自己孩子的天賦所在,而且相信他能闖出一條路來。在父母的支持下,徐霞客從15歲開始便專注地投入到自己的志向中。史料記載,徐霞客從此開始博覽古今史籍、地理、地方志、山海圖經、遊記等書籍,盡一切努力為自己的旅行做準備。
  • 從原型老兵常孟蘭到《集結號》:真實的戰爭,並非電影中那樣
    《集結號》這個電影之前講過,最近在文章中簡單提了一下,不過有朋友認為《集結號》是有原型的,我們本篇文章重點談談這個問題。《集結號》是在小說的基礎上改編的,這部小說的名字叫《官司》,是一部僅有1萬餘字的短篇小說,不到半小時時間也就看完了。
  • 《集結號》原型王艾甫為9名川籍烈士尋親
    被稱為電影《集結號》原型的山西太原退休老人王艾甫,18年來一直在為太原戰役中犧牲的84位烈士尋找親人。如今已76歲的王艾甫,身患疾病,行動不便,無法再繼續完成願望了。目前,還有46位烈士的親人沒有找到,其中四川籍將士就有9名。  為了完成老人的願望,也為了給烈士家屬帶來安慰和應得的尊重,一場為烈士尋親的接力再次展開,集結號再吹響。
  •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為什麼那樣讓人渴望而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只是讀書研究書著書,他一生也就只愛一個人,陪伴了他近六十載的妻子任載坤。他的兒女們也如他一樣,讀書、工作、結婚、生子,一如既往地過完他們毫無故事的一生。《素與簡》就是出自他的女兒宗璞之手的散文集,既有與家人相處的平庸日常,也有文學間流動的深厚親情,既有素日的平淡,又有為學的執著。
  • 烈士還是失蹤,十三年前《集結號》追問的事,為何如此重要?
    迄今為止,嚴肅而非戲謔地講述這段歷史的國產電影,一隻手絕對數得過來。 當時我對電影題旨存在一些誤判,正是陳丹青先生的《比爾與湯米》一文,為這個判斷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文章中,陳丹青舉了美國朋友比爾的例子。比爾的哥哥湯米,1944年當兵,死在太平洋戰場。收到陣亡通知書後,父母哭了兩個禮拜,還是初中生的比爾說,我要用機關槍把亞洲人都突突了。
  • 唯一能跟八佰抗衡的電影 馮小剛版的集結號
    20.集結號(2007)導演:馮小剛演員:  張涵予 .....穀子地劇情簡評: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瑞恩,中國革命戰爭電影的戰鬥機,出色畫面表現力、靈活鏡頭的運用,表現出中國電影強大技術實力,催人淚下的劇情,真實語言環境的再現,勾起很多紅色年代的回憶,演員的出色表現,更是為這部戰爭大片,如虎添翅。
  • 《集結號》穀子地人物原型-----贊皇縣北竹村常孟蘭,為了那聲軍號!
    《集結號》穀子地人物原型常夢蘭,為了那聲軍號! 這是1999年的清明節,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來看望五十年前的老團長。常孟蘭:一看當場就犧牲了兩個,我領著人家來的,後來見了他們的家屬,我都不敢說話,一說話,人家要是問我人去哪了,怎麼交待呀?在一塊一個鍋裡(吃飯)親的,什麼事都說排長我去吧,當班長就跟著我,機槍班的。 常孟蘭:回家以後我也是想辦法找部隊。 常孟蘭:北京開國典禮了,我又想著去北京找。
  • 《天皇的料理人》:又是歌頌「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
    作為東京放送TBS建臺60周年紀念劇,《天皇的料理人》講的是大正、昭和兩代日本天皇的廚師長——「宮內省大膳頭」 秋山篤藏的一生。日本天皇吃什麼?這倒不是秘密。歷代日本天皇的宴會菜式和日常飲食,都有詳細記載。他們的膳食相當樸素,以和食為主,昭和天皇最喜歡的食物是鰻魚茶泡飯。
  • 「陝北歌王」王向榮:一生只做一件事
    但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顯得格外「青春」,不熟悉他的人,初見面,覺得老先生既精神頭足,說話風趣幽默,又和藹可親,與他聊天,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一個人的一輩子有多長,可以做幾件事?王向榮語重心長地說,「我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唱陝北民歌。人這一輩子應該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不管成功與否,從事喜歡的工作和事業,做到得心應手,而且感到愉悅。
  • 《集結號》穀子地原型人物:終於設立烈士紀念日
    電影《集結號》中穀子地的原型人物、73歲的退伍老兵王艾甫得知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消息,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作為軍人,從他穿上軍裝的那一刻起就要隨時準備上戰場、為國家和民族獻出生命。」近年來,社會各界都有設立烈士紀念日的呼聲,今天終於實現了。
  • 了不起的匠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不同於其它文化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是首部微紀錄片,每集只有精短的15分鐘。在這千萬根絲線裡,換做是我,早就迷失了吧。  還有織錦過程中的飛梭,拍攝的實在是太美了。  目前為止,已經看完了7期。我看紀錄片比較慢,喜歡一遍一遍的重複看。慢慢品味。
  • 《一生只為一事來》改編「感動中國」真實事跡 原型故事介紹
    《一生只為一事來》改編「感動中國」真實事跡 原型故事介紹  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正式定檔9月9日,這部由張亞海導演,穆婷婷、譚凱、鞏漢林主演的電影,作為一部慶祝「新中國第35個教師節」的獻禮影片,根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師的真實事跡改編而來,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展開,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
  • 《集結號》國產主旋律電影,吹響生命的號角
    《集結號》這部影片將歷史時間從頭開始演繹,連長穀子地領著九連47名兵士在汶堤岸實行維護大軍隊撤出的每日任務以集結號為令,聽到號響就撤出。激烈的戰役讓全連除連長穀子地,47人所有犧牲。這次戰役更改了穀子地的人生道路。由於軍隊改了序號,穀子地找不著分配,九連犧牲的玩家們也被評定為下落不明。穀子地開始了艱辛的追尋,為九連的弟兄們討個叫法,也為了更好地發現當初集結號的實情。
  • 一生只做一件事,舊書店裡的紙短情長
    為了讓好書物有所值,也讓更多人讀到好書。坂本先生會高價接收書籍,然後以低價賣出,做著別人雙倍的工作,賣著別人一半的價錢,這種賠錢的生意讓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忙碌。過度的勞累使他的身體拉響了警報,不稍事休息實在是不行了。這才將每周的〈周四、周日〉定為店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