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張國榮曾在汕頭開過演唱會,住的是金海灣大酒店。
1997年3月,張國榮「97世界巡迴演唱會」在汕頭潮汕體育館連續兩天舉行,人氣爆棚。
對於張國榮,外界並不陌生,他在亞洲有極高的人氣,熱門韓劇「請回答」系列就充滿了各種「張國榮」元素。
另外,魚蛋粉是張國榮最愛的美食之一。
02
「潮州魚蛋粉」現與潮州無關,潮州並沒有魚蛋粉。
魚蛋粉本來是潮州美食,大約在光緒年間開始傳入廣州。
時至今日,經營潮味鮮魚蛋粉小食店已經在廣州遍地開花,但這種美食卻已經在潮州失傳多時了,可能問及現在的潮州人,也不會知道魚蛋粉為何物了。
03
潮汕牛肉丸起源於客家。
潮汕牛肉丸因為周星馳電影《食神》中以「爆漿瀨尿牛丸」的影射而被公認為「天下第一丸」。
對它的來源,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來自客家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上世紀上半葉,有很多客家人來到新興城市汕頭發展,他們除了沿街販賣傳統食物牛肉丸,也同時辦了一些驚天動地的事業:張煜南兄弟帶頭鋪設了潮汕鐵路,李柏桓等興建了百貨大樓,胡文虎則投資了永安堂……
04
潮汕牛肉火鍋的原料是「黃牛」,但卻不產自本土。
在潮汕牛肉火鍋的世界裡,只有三歲左右的母黃牛才是最高奧義。
為什麼?因其少運動、多餵食,肉質最為細嫩。
潮汕平原絕少養牛,黃牛多產自貴州、四川等地。
每一天,身上塗著編號的黃牛密密擠作一團,隨車南下,抵達後即送往食肆就近的屠宰場。
一頭黃牛在外人眼中就是一頭牛,可在潮汕人眼中可以分為:五花趾、三花趾、吊龍伴、胸口朥、匙肉、匙柄、牛肚、牛百葉、牛舌、嫩肉……
可以說,沒有一頭牛可以活著離開潮汕,也只有到了潮汕,才知道牛肉火鍋可以這麼樣吃。
05
「潮汕」一詞,來源於1905年修築的潮州到汕頭的「潮汕鐵路」。
潮汕鐵路始建於1904年,自潮州府城北門外北關村起至汕頭廈嶺頭,全長42公裡,1906年建成通車。
它是由梅縣鬆口的印尼華僑張煜南和張鴻南兄弟興建的中國第一條商辦鐵路。
該路因不讓鐵路落入日本侵華軍手中而於1939年拆除。
06
「潮汕機場」並不位於汕頭和潮州,而是位於揭陽。
「潮汕機場」官方稱呼為「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地處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登崗鎮,於2011年通航。
90年代的醞釀期,潮汕機場的落址紛爭是潮汕分市的矛盾縮影。
對於潮汕地區來說,1991年是一個異常重要的歷史節點,當年潮州升格、揭陽新建地級市,原汕頭市地域調整成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出現了三個互不統屬的省下次一級行政區。
這樣,有史以來未曾離分的核心潮汕地區瞬間分道揚鑣。
07
臺灣有個潮州鎮,還有道「潮州冷熱冰」名小吃。
潮州鎮是臺灣屏東縣的一個鎮,原由廣東潮州移民始墾。
臺灣與潮汕隔海相望,語言相通,風俗頗同,口味相近。
所以,潮菜和潮汕小吃在臺灣也很容易被接受。
但由於臺灣夏天時間較長,不少潮汕食品在臺灣紮根時,又有一個轉型過程,有些小吃也變得讓人認不出原貌來。
「潮州」冷熱冰,顧名思義即料是熱的,而冰是冷的,所以叫「冷熱冰」。
08
潮汕人吃水果必備醬油。
大部分潮汕人吃菠蘿、荔枝、楊梅等水果的時候喜歡蘸醬油,為什麼呢?
以楊梅為例,楊梅蘸醬油吃口味比較鮮,一方面,醬油味能中和楊梅部分的酸澀味,吃起來口感會更甜,而且吃多了也不容易酸牙;另一方面,這樣吃會減少上火。
而在廣東,揭陽醬油(豉油)是最負盛名的地方傳統名產之一。
它以其色澤鮮豔,醬香純正,鹹甜適口,醇厚柔和,風味鮮美為特色。
09
潮汕三市中知名度最低的「揭陽」,歷史最悠久。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建揭陽縣,以縣西北秦戌五嶺之一的揭陽嶺而得名。
1991年12月,揭陽設為地級市,是潮汕地區歷史較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興城市。
揭陽享有「中國玉都」的美譽,其玉器產業發展已歷經百餘年,擁有中國乃至亞洲集中的中高檔翡翠營銷專業市場和生產加工基地。
揭陽市轄榕城區、揭東區2區和惠來、揭西2縣,代管普寧市(縣級)。
10
「鳳城」是順德大良的別稱,也是潮州的雅稱。
潮州之名,始於隋開皇十一年(591),其名是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
別稱為「鳳城」,康熙《潮州府志·城池》謂:「明洪武三年(1370)指揮俞良輔闢其西南,築砌以石,改門為七,謂之鳳城。」
跟順德大良一樣,潮州的飲食文化別具一格,最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
11
汕頭「海濱鄒魯」的稱號很多沿海城市都在用。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海外華僑及港澳臺同胞500多萬人,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是中國唯一一個市區有內海的城市。
而海濱鄒魯延伸含義為沿海文化昌盛之地, 包括福建莆田市、泉州市等。
12
潮汕知名方言「刺撲」一詞,出自《戰國策》。
「刺撲」一詞 ,潮汕方言解釋為「拽」,古漢語解釋:「刺」為「名帖」,「撲」是「鞭笞用的刑具」。
相關文章
看完要點在看哦
歡迎轉發朋友圈
長按二維碼關注
來滴茶Lai Di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