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迎頭撞上了現實的耳光

2021-02-09 識廣

1


據黃梓說「朋友建議發聲求排片」,他不想卑躬屈膝地「求」,所以發了一篇充滿傷痕感的長文。

這些年,扮演院線排片受害者已經成為文藝片導演悲情營銷的一種固定套路。事實上,不是因為院線排片率低所以票房慘澹,而是因為票房慘澹所以院線排片率低/下降。把票房的慘澹歸咎於院線低排片率是一種長期存在於文藝片導演、觀眾群體的因果倒置。

此前的2015年,王小帥導演的《闖入者》上映時獲得了不到1.5%的排片率,他用一貫煽情的語言稱之為一場「事先張揚的謀殺」。可2019年3月,同樣是王小帥導演且有王源參演的《地久天長》即便有接近6%的排片率,票房一樣不佳。這說明一個甚至無需特別說明的事實,相對商業片,文藝片本來就是小眾電影;即便在中國觀影群體的龐大基數之上,也還沒有細分出一個穩定的文藝片觀影群體。

在商言商,院線基於對票房預測以及市場反應壓低文藝片的排片率,並無太多可指摘的地方。但文藝片導演似乎總想把支持文藝電影甚至教育大眾的責任強加到院線之上。例如著名導演賈樟柯就曾抱怨院線給文藝片機會太少,導致觀眾品味不能提高:「一個沒有機會獲得藝術閱歷的觀眾,在黃昏沙灘椰林的攝影圖片和弗洛伊德的繪畫面前,選擇前者是沒什麼錯的。」這就像一本文學書籍賣得不好,作者去責怪購書中心給書擺的位置不對,像專家指責抖音為什麼不能把更有文化品位、更有思想性的內容主動推薦給用戶一樣,帶有強烈的「道德綁架」意味。

實際上,最近這些年進入院線的文藝片並不少,和《小偉》同期上映的還有另外一部文藝片《指揮家》,上映7天票房101.2萬,並非院線不給文藝片機會,說到底是觀眾不買帳。畢贛就對這個狀況有很清醒的認知,在《路邊野餐》上映前,畢贛說對票房看得很淡,因為「市場比較幼稚」,態度顯得尖銳卻也灑脫。

我支持文藝片導演發聲,只是不認為針對排片發聲會起到作用,正確的做法恐怕是針對觀眾發聲——雖然也一樣不一定有用。像當年《百鳥朝鳳》「一跪而紅」,不是因為博得了多少院線的同情,而是因為成為了一次成功的營銷事件,博取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2


囉嗦這麼多,是想打破文藝片導演/文藝片觀眾的一種刻板成見,文藝片的不叫座怪不得院線排片,院線也不負有承擔培育文藝片觀眾的職責。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話,作為一部青年導演的文藝片處女座,《小偉》最初接近1%的排片率低嗎?實際上,並不比畢贛的《路邊野餐》更低。黃梓應該不會也不該對這樣的排片率感到意外,所謂的「比預想的還要糟糕」,恐怕更多指和上座率、觀影人數直接相關的票房。

《小偉》和《路邊野餐》很合適放在一起對比:同為年青導演的處女作,同樣都有已經成為文藝片標配的長鏡頭和似乎將要成為文藝片標配的超現實主義片段,同樣都拿了一些獎項。

但兩部電影之間在完成度上的差距也是很明顯的,無論是劇情的邏輯性、鏡頭語言運用的成熟度,還是剪輯的精煉程度上,《小偉》都不如《路邊野餐》。並不否認《小偉》是一部好電影,但我願意用「不錯」,而不是「優秀」去形容它。換個說法,《路邊野餐》讓人驚豔,而《小偉》則讓人(或者更準確說是廣州人?)驚喜。這也是兩者在獎項、口碑、討論熱度上都有量級差距的原因。

宣發上也可以對比,《路邊野餐》的陣仗更大,收穫的關注也更多,目力所及對《小偉》的討論實在不多,這自然和電影本身的品質有關,也和宣發公司的投入和能力有關。

另外,有必要指出一點,電影對白用的是粵語,我贊同也讚賞這種選擇,但粵語的接受門檻,無形中又提高了非粵語地區觀眾的觀影門檻。——有人會說《路邊野餐》使用的也是貴州方言呢,但貴州方言顯然比粵語更容易被聽懂。我認為,一部方言影片如果想要說服其他地區的觀眾埋單,一定要比非方言電影優秀出更多才行,而《小偉》還不具備這種說服力。

要知道畢贛的《路邊野餐》在有國際獎項加身、眾多大咖力挺、未映先火且趕上暑期檔的情況下,也僅僅收穫了600萬的票房。相較之下,《小偉》的低票房更加不讓我感到意外。

3


總而言之,如果說《小偉》的票房比導演預想的還要糟糕,那只能說明導演還是高估了電影本身,也高估了市場。

我欣賞《小偉》從同為抗癌題材的《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商業片電影虎口奪食的勇敢,也理解導演表現出的失落甚至某種激憤,卻並不贊同導演「這些年過去了,我發現拍電影對我來說反而是最容易的一件事」的自述中隱約流露出的「自憐」心態。

我深愛的Bob Dylan曾用一種戲謔的口吻唱道:「But I would not feel so all alone, Everybody must get stoned」,活在真實世界中,誰沒被現實抽過耳光?成熟的必經過程,只不過是被抽得鼻青臉腫還是頭暈目眩的區別罷了。文藝青年容易在碰壁後顧影自憐,但這種顧影自憐只有審美意義,無助於解決問題。

一個或許不恰當的比喻,拍電影跟自媒體寫文章一樣,都是為了有人看。當識廣精心創作的一篇「還不錯」的文章卻沒什麼閱讀量時,我既沒理由埋怨受眾口味,也沒辦法責怪微信公眾號推送機制,只能回到自身想怎麼樣去改進選題和創作,把讓讀者覺得「還行」變成讓讀者「驚豔」。

和黃梓的觀點相反,我認為跟現實斡旋是必須的卻從來不是最難的,最難的還是創造讓人驚豔的作品。衷心希望這一記耳光能讓黃梓走向成熟,也做出更加成熟優秀的作品。

臨了,說一個讓我稍感意外或困惑的觀察:照理說,這樣一部由廣州本土導演在廣州拍攝,用粵語對白講廣州家庭故事的文藝片,應該在廣州本土收穫更多的票房才對,但現實是廣州的票房貢獻並不比北京、上海高,是廣州文藝青年太少還是太窮?

最近幾天,我不時看到有舐犢情深的本地人在朋友圈號召大家去支持《小偉》,識廣也借著寫這個評論的機會再次向大家推薦這部電影。用黃梓自述裡我覺得最真誠的一句話來結尾:

「哪怕更多一位觀眾,對我而言都是有意義的。」

相關焦點

  • 黃梓:《小偉》,沒有小偉
    這次黃梓給電影想了新名字,叫《小偉》。全片沒有一個角色叫小偉。黃梓喜歡上電影是在拍作業的時候發現自己有點天賦,他很看重這個。製片進組之前在旅行社工作,拍完最後一場戲,黃梓回到廣州躺在床上就睡了,第二天醒來大喊一聲——島上的戲漏拍了一場,原因是臨近殺青,製片沒消場。
  • 黃梓:《小偉》,沒有小偉
    這次黃梓給電影想了新名字,叫《小偉》。全片沒有一個角色叫小偉。現在黃梓的電影叫《小偉》了。製片進組之前在旅行社工作,拍完最後一場戲,黃梓回到廣州躺在床上就睡了,第二天醒來大喊一聲——島上的戲漏拍了一場,原因是臨近殺青,製片沒消場。
  • 路虎撞上電動車,車主狂扇女外賣員耳光,被正義路人一腳踹飛!
    但是最近在四川一條道路上卻發生了一件讓人氣憤的事情,有一名路虎車主與一名女外賣員遭遇到了一起,脾氣暴躁的他居然直接下車,對著女外賣員的臉狂扇耳光。 事情發生在四川省自貢市,當時這輛路虎車行至斑馬線撞上了一輛電動車,騎電動車的女外賣員被撞倒在地,還沒來得及起身。
  • 《小偉》講什麼故事劇情 《小偉》演員表人物角色介紹
    由黃梓導演兼編劇,高翰文、彭杏英、薛立賢領銜主演的電影《小偉》發布「慕伶,一鳴,偉明」版人物海報及「慕伶」單人預告並宣布定檔於1月22日全國公映。三張海報中對照影片的三段式敘述,分別以「慕伶」、「一鳴」、「偉明」為主人物,兩位家人若隱若現伴在兩側。
  • 聚光燈|「廣州仔」黃梓將家庭故事搬上銀幕,《小偉》自然生發...
    全程粵語對白、廣州越秀取景,讓這部影片充滿了濃濃的粵味,也有觀眾稱「閉上眼睛都能聽到廣州街道的聲音」。 原來的片名更繞口,叫《慕伶,一鳴,偉明》,其實分別對應的是母親、兒子、父親的名字,在宣布定檔2021年1月15日上映的消息的時候,卻選擇將片名改為《小偉》。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獨家專訪時,黃梓說,影片寄託了他對父親的情懷與想念。
  • 《小偉》電影!
    《小偉》怎麼能辨別我電影投資被騙?電影眾籌騙局防不勝防!《小偉》是電影投資分紅被騙?《小偉》電影真的能如期上映嗎?
  • 《小偉》,令人驚豔的處女作
    母親慕伶的堅韌和無助在醫院長廊戲中僅僅通過幾個正向反向的、綿長的鏡頭便樹立起來,她同時也在做著一位嚴格的母親,就像現實生活中的每一位母親一樣,密集地用自己的方式關心兒子,並且也像現實生活中的每一位母親一樣,和兒子產生細碎的衝突。接下來的劇情漸漸向現實主義中添加超現實主義的成分。
  • PEOPLE | 電影《小偉》尋找離鄉後的故鄉
    那時的他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嚮往掙脫父母的束縛,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故鄉在那時可能是一種壓力和負擔,甚至是急著逃離的困境。直至留學結束重新回到廣州、回到父母身邊生活並開始自己的創作,黃梓才漸漸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和廣州這座城市的關係,思考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也去探索了更多關於生命的問題。
  • 電影《小偉》今日公映 導演黃梓:「希望爸爸能看到」
    本片是根據黃梓導演親身經歷改編,影片中兒子角色「一鳴」 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黃梓本人。影片講述了一個本不和睦的家庭,當得知家裡的頂梁柱父親患癌後,母親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擔,兒子也從逃避現實到慢慢學會為家人分擔。一家人從分崩離析,各自為營到團結一心,重修於好。黃梓真摯袒露自己有很多話想對逝去的父親說但卻已經沒有機會,他希望可以通過電影的方式傳達對父親的感受。
  • 從《小偉》聽見廣州,沉入一段溫柔深情的家庭往事
    青年導演黃梓編劇、執導的長片處女作《小偉》(原名《慕伶,一鳴,偉明》)是一部足夠真誠的電影。憑藉成熟精巧的藝術手法和深沉細膩的情感表達,《小偉》斬獲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大獎,入選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掀起搶票熱潮,成為一時間備受矚目的口碑佳作。1月22日,《小偉》登陸全國院線,與觀眾朋友見面。
  • 《小偉》明年1月見
    導演: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就是為了跟爸爸對話 新快報訊 記者聶青報導 近日,影片《小偉
  • 村支書酒後駕車撞人家羊群,放羊大爺被摁地上連扇5耳光
    01因為放羊,村支書打人撞羊8月17日,膠州市洋河鎮姜戈莊村「就因為放羊,村支書不僅酒後駕車撞了我父親的羊,還扇了父親5個耳光。「父親被打的地方離家不到50米,家裡的羊也死了5隻。」王女士說,現在父親正在住院,而村支書連面都不見。王溫德說,下車後的王恩傑渾身酒氣,指責他放羊影響村裡衛生。
  • 「近幾年看過最好的處女長片」,《小偉》值得這樣的評價嗎?
    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導演的自傳電影。他曾說,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是為了和父親對話。這部電影,就是1月22日全國公映的《小偉》。在未公映前,電影就已受到業內人士和專業影迷的讚賞並受邀參加多個電影節。曾獲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審團大獎,導演黃梓憑此獲得平遙國際電影節WIP單元發展中項目最佳導演榮譽。
  • 大衣哥兒媳婦不被看好,卸妝後氣場太強,兒子小偉駕馭不住
    當然最開心的莫過於兒子小偉了,小偉娶媳婦了,還是一個大美女。同村的年輕人也開始議論了起來。,反倒小偉像是一個小跟班。照片中的新娘子小鳥依人,但現實生活之中的她眼神之中有光,而且小偉完全就是被壓制住了的樣子
  • 大衣哥兒媳婦不被看好,卸妝後氣場太強,兒子小偉駕馭不住
    大衣哥兒媳婦不被看好,卸妝後氣場太強,兒子小偉駕馭不了!也難道從結婚的現場看來,小偉的老婆非常能幹。 大家都說小偉駕馭不住老婆,原因就是老婆真的像一個非常能幹的女人,尤其是身高不弱的小偉站在她的身邊,反倒小偉像是一個小跟班。而新娘子則比較幹練,看著像是一個厲害的角色。
  • 被拋棄的沈重,與被選擇的于小偉
    再配上那一臉燦爛無比的諂媚笑容,像極了一副典型的饞臣嘴臉。但如果真的對來人如此重視,應該提前來城門相迎,而不是躲著睡覺,單憑這一點就能看出雙方之間的暗流湧動。緊接著他整理衣冠表示尊重,是君子之禮,說明他不是頭腦簡單、五大三粗的莽夫。短短幾十秒的鏡頭,于小偉就將沈重這個人的城府之深,展現得淋漓盡致。
  • 電影"小偉"入圍金雞國產電影展
    由黃梓導演兼編劇,高翰文,彭杏英,薛立賢主演的電影《小偉》(原名:《慕伶,一鳴,偉明》)受金雞百花電影節官方邀請,在國產新片展展映。  本片譜寫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傳統家庭」的故事。父親患病生命垂危,母親被迫扛起家庭重擔,兒子卻深陷青春期的沼澤,只渴望著逃脫。努力平靜度日的三人,在迷途中和自己和解。
  • 瓦子放映025│《小偉》
    這部電影就是由青年電影導演黃梓執導的電影《小偉》(原名《慕伶,一鳴,偉明》)。本片將於1月22日全國上映,我們定於1月23日(本周六)19:00組織《小偉》觀影活動,黃梓導演將以電話連線形式參與映後交流。感謝真誠的電影創作者,也珍惜動人的影像作品,周六19:00讓我們一起遊弋於南方的溼潤中,感受這部「驚人首作」。
  • 大衣哥兒子兒媳一起直播,小偉已經習慣鏡頭,熟練配合媳婦帶貨
    像朱之文這樣的公眾人物,現實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會得到大家得圍觀,尤其是對於當地人來說,因為跟朱之文家距離的比較近,所以很多人都會去他家拍攝各種生活日常分享到網絡上讓大家觀看,用這樣的方式來讓網友了解朱之文一家。
  • 《耳光》婚姻無非是:一種映射女權的現實性,一記耳光引發的覺醒
    反家暴題材電影,印度電影真的進步好多,故事描寫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主婦被丈夫當眾甩了一個耳光後,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感情、婚姻以及自我價值。女主這才覺得眼前的男人好陌生,女主很清醒,她看清了他,也看清了人性,女主只不過是透過一個耳光認清現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