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梓:《小偉》,沒有小偉

2020-12-27 時尚芭莎

「2020年是電影行業的新節點。特殊時期帶來的行業創傷和隨之而來的秩序重組,構成當下,也是電影未來的起點。《時尚芭莎》電影組和6位青年導演聊了他們的處境、創作,以及所面對的新秩序。他們是科班出身或非科班出身,是紀錄片、劇情片和作者電影的創作者。


這是當下電影環境裡仍有多元的作品誕生的佐證,在行業面對這些新導演的時候,他們的電影觀念、創作母題和成長路徑同樣構成新鮮血液和電影工業體系之間的呼應。年輕的導演、新作品,這是電影未來可能性中的一種。」


左起:

捻絲大衣、銀絲襯衣、條紋西裝長褲

均為 Emporio Armani

皮質踝靴 Dior


翻領西裝外套、闊腿西裝長褲 JW Anderson

綁帶高跟鞋 Givenchy


雙翻領西裝外套、西裝長褲、金屬頭皮

均為 Givenchy

拉鏈襯衣 dunhill


斜紋翻折式Trench風衣、直筒長褲、方頭皮鞋

均為 Burberry


壓紋皮質夾克、褶皺長褲 Giorgio Armani

皮質高跟踝靴 Giuseppe Zanotti


銀絲西裝外套、銀絲襯衣、銀絲西裝長褲

均為 Emporio Armani

皮質踝靴 BOSS


黃梓:《小偉》,沒有小偉


「張震嶽的全首歌都沒有歌詞唱小宇,但那首歌就是給小宇的。」


黃梓去網上搜了一首張震嶽的歌《小宇》,然後帶著這首歌去見了自己的電影宣發團隊。黃梓的第一部長片要上映了,電影要改片名,以前叫《慕伶,一鳴,偉明》,片中三個主角的名字,不好記。這次黃梓給電影想了新名字,叫《小偉》。全片沒有一個角色叫小偉。


《小偉》改名前《慕伶,一鳴,偉明》海報


改名這件事,宣發團隊的意見分成兩派:主張不改名的是因為電影在各大節展拿了獎,圈內有熟知度;主張改名的,因為觀眾不知道原本的片名——還是不好記。其實電影還沒拍的時候,黃梓拿著劇本去找錢,就收到過改片名的意見,這件事情他想了幾年。


「(張震嶽的)全首歌都沒有歌詞唱小宇,但那首歌就是給小宇的。」黃梓跟宣發團隊這麼說。現在黃梓的電影叫《小偉》了。


《小偉》劇照


為此他還發了條微博:「我爸的名字其實是『小韋』,但我從小都把他的名字錯寫成『小偉』……父親對於兒子來說,是一個偉岸的背影,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在世俗意義層面,他不是。他是個事業不成功、不太上進、沒有威嚴的普通父親。他喜歡待在家裡做飯,做得不好吃但又硬撐說自己有中級廚師證。用《小偉》作為片名,對於我來說,『小韋』就是最偉大的父親。」


黃梓出席金雞國產電影展


黃梓的第一部電影本來不應該拍家庭片。時間再往回倒,黃梓本來沒打算拍電影。

黃梓學電影是為了拍廣告。高中時美術老師放過創意廣告,黃梓很喜歡,沒找到專門的專業,這才學了電影。黃梓喜歡上電影是在拍作業的時候發現自己有點天賦,他很看重這個。


他本科開始看電影,研究生才聽說「三大電影節」。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黃梓去紐約大學藝術學院NYU新加坡分校進修,一年之後就退了學:同學見面就聊電影節,讀書第一年練手,第二年投片。他覺得這不純粹,只是為了加速進入工業流程——「有電影節加持,就代表你是行業的未來之星。」


西裝外套 Z ZEGNA

高領針織 鄂爾多斯1980

西裝長褲 Emporio Armani


起初他沒那麼堅定要做導演,去電影公司上過班,拍宣傳片,一個月就不想幹了。2014年,黃梓帶著自己在學校拍的短片去了電影節,跟導演周豪住同一個房間。周豪長片處女作《夜》已經去了柏林電影節。拍的是重慶的夜晚,劇組演員都是同學,相機用當時流行的5D2,電影是吃完晚飯大家聚在一起拍的。片子拍得很厲害。那年黃梓26歲,周豪22歲,從電影節回來黃梓就決定拍長片。


黃梓2014年底開始寫劇本,電影2018年1月才開機。


故事是自己人生中兩個困惑階段的結合:他青春期叛逆,每天跟媽媽吵架,出國讀書是為了逃離父母;寫劇本的第二年父親生了病,那時他也想逃離,申請了歐洲的電影學院,沒去。後來確診,爸爸是癌症晚期,七個月就不在了。「沒有這個事情可能五六十歲才會拍家庭片。」


《小偉》劇照


劇本完成後走創投、項目籤公司、找知名導演做監製……這些流程走完,是漫長的等待。終於要拍了,雙方對待電影的觀念不一樣,合作關係終止,兩年過了。


也不是一無所獲,黃梓自己看景,找主創、聯繫演員。去舟山看景要先到上海,坐四個小時船上島;去學校看景要假裝成學生,或者進去打球的人;黃梓是廣州人,很多當地的拍攝場景就在他家附近,那是他焦慮了散步的地方……每個場景都是他先選中,再帶攝影或者製片去看。黃梓還把劇本改了13稿——改劇本不需要錢,花時間、動腦子,就可以讓片子變好。


高領針織 鄂爾多斯1980

西裝長褲 Emporio Armani


那幾年,外公會把報紙招聘板塊裡的會計工作圈出來給黃梓看——黃梓小時候奧數得過獎,上重點中學讀重點班,家人覺得他應該學金融,是個可以賺錢的人。但黃梓要拍電影家人也是支持的,阿姨願意給黃梓提供資金:「那種支持是因為我們有血緣關係,不是因為看到我的能力。等於小孩子想學畫畫給你報個班吧。」他沒工作,吃住都在家裡,他不想拍電影也用家裡的錢——耗掉兩年,最終還是拿了阿姨的錢,電影變成了獨立製作。


片子開機那年,黃梓30歲。由於籌備時間太長,三個主演都不是最初的人選。劇組沒有外聯製片,黃梓自己談場地,情況經常反覆。製片進組之前在旅行社工作,拍完最後一場戲,黃梓回到廣州躺在床上就睡了,第二天醒來大喊一聲——島上的戲漏拍了一場,原因是臨近殺青,製片沒消場。


西裝外套、拉鏈襯衣、西裝長褲 均為 Ermenegildo Zegna XXX

馬丁靴 Fendi


片子的第一版是黃梓自己剪的,完成之後有點失落:電影比他想像中好看,他覺得這應該是個大悶片。他找做剪輯的朋友提意見,朋友十一點下班弄到夜裡兩三點,改了幾稿;後來找了專業剪輯師,黃梓住在剪輯房裡又磨了兩稿。幾年裡他頭髮白了好多。


電影節對導演意味著什麼?黃梓說:「你聽到了這個時代在召喚你。」這話是他聽另一個導演說的。


《小偉》映後採訪見面會


一年前,黃梓家裡的wifi名是「BerlinaleLoser」(柏林電影節失敗者)。收到拒信當晚他就想了一個劇本。小圈子裡他入圍的呼聲很高,還有製片人特地來恭喜。


其實《小偉》在節展上拿的獎有一長串:在劇本階段入選了FIRST青年影展的創投會;製作當中獲得了HAF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的大獎。他還是平遙電影節發展中項目最佳導演。片子拍出來,得了FIRST的評委會大獎,又在上海國際影展拿了最佳影片提名。豆瓣評分7.6分。



HAF的獎是重要的:電影還沒殺青,黃梓用一個8分鐘的長鏡頭投片,拿的獎有10萬塊獎金——一個生活裡都不肯上街吃飯的人,這10萬塊是靠自己能力賺來的。


FIRST的評委會大獎也是重要的——這之前,他把電影拿給很多公司看過,片子放完就是:「你想表達什麼?」影展像意見領袖,告訴來參加的業內人:這是一部好片子。黃梓找到了資方,片子後期階段得到投資。


今年夏天《小偉》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放了3場,票很緊俏——上影集團的人想看片子,還是黃梓發動朋友一起搶到了票。後來上影成了他的發行公司。


《小偉》劇照


製作《小偉》的過程裡,黃梓從二十幾歲到了三十出頭,他賺到了夠自己生活的錢,沒有家庭壓力,不一定要房子車子,或者說:「我其實是一個挺自信的人,覺得如果我想擁有那些的話可以把商業片拍好。」


他不把媒體報導發在家庭群,家人會自己找來看,看完了也不聊,還像以前那樣。家人把他當作成年人,可以在電影這條路走下去。外公原來希望他入黨,做公職工作;現在依然希望他入黨,自己的願望跟電影結合了一下,想讓他去電影局當幹部。


《小偉》劇照


一年前,記者問黃梓進入這個行業順利嗎,得到答案:「我從來沒進入過。」電影即將上映,黃梓感覺好像真的走進了電影行業。但「這是感覺上的」,之後做更大體量的電影、跟更多人合作,與電影工業有緊密連接才是進入到這個範圍。


有資本來問他下一部片拍什麼,或者導演的職業規劃,他還沒做選擇:「不是說有個機會來了就得馬上抓住,機會溜走了就沒有了。」他沒那麼焦慮,覺得不一定要遵循某種共識。黃梓的行業觀察是,有幾個劇本的新導演在第一部長片之後,兩三年又有一部片子出來,體量完全跟第一部是兩回事,有知名的演員參與;第三部體量更大,這是一個階梯式的進展。但他還在寫劇本。


《小偉》預告


黃梓的下一部電影處於「可能性」階段:他寫過另一部自傳式的劇本,講25歲到30歲的故事。他嘗試拍一部沒劇本的劇情片,拿幾百字的故事輪廓,設置規定情境,讓朋友在原本的生活場景裡碰撞。他還在寫一個社會題材的劇本,發生在10年前的、跟房地產有關的故事。


現在自傳式劇本擱置了,不好找錢,表達太依附於自己的內心,他不太滿意。劇情片拍了4場,他一個人拍攝,沒有經濟投入,也不期待它面向大眾,眼下的困境是朋友不願意剪頭髮,不接戲了。正在寫新劇本是一種可能性,《小偉》是拍給自己的,下一部片子應該和外部世界有更多連接。


《小偉》海報


黃梓覺得當下的電影環境比自己籌拍《小偉》的時候好——新導演受關注不缺機會,國內的創投也多。


客觀上的約束都是經歷,可以轉化成養料。最困難的還是創作:「你覺得自己被認可了,當你坐在電腦前想寫一個新劇本的時候,會發現自己還是原來的自己。並不是第一個作品完成得不錯第二個就會順利做出來。」




編輯/徐沉沉

排版/徐溢韓

相關焦點

  • 黃梓:《小偉》,沒有小偉
    黃梓去網上搜了一首張震嶽的歌《小宇》,然後帶著這首歌去見了自己的電影宣發團隊。黃梓的第一部長片要上映了,電影要改片名,以前叫《慕伶,一鳴,偉明》,片中三個主角的名字,不好記。這次黃梓給電影想了新名字,叫《小偉》。全片沒有一個角色叫小偉。
  • 聚光燈|「廣州仔」黃梓將家庭故事搬上銀幕,《小偉》自然生發...
    黃梓父親的小名是「小韋」,年少時,黃梓總是錯寫成「小偉」,這次更改片名,也有可能是黃梓又一次「寫」錯自己父親的名字。 父親患病是最直接的創作衝動 黃梓說話語速極慢,言談間給人一種不疾不徐的從容氣質。
  • 黃梓:《小偉》源自我和原生家庭和解的一種努力
    2021年1月21日,《小偉》導演黃梓在1200bookshop體育東總店分享《小偉》背後的故事。《小偉》導演: 黃梓編劇: 黃梓語言: 漢語普通話 / 粵語上映日期: 2021-01-22(中國大陸) / 2019-07-23(
  • 《小偉》明年1月見
    》(曾用名《慕伶,一鳴,偉明》)宣布定檔2021年1月15日,由香港話劇演員彭杏英、薛立賢、高翰文主演,黃梓導演。 講的是一個廣州家庭的故事 電影《小偉》講述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傳統家庭」的故事。父親患病生命垂危,母親被迫扛起家庭重擔,兒子卻深陷青春期的沼澤,只渴望著逃脫。努力平靜度日的三人,在生活中迷失。此片從一家三口——母親、兒子和父親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詮釋了自一家人得知父親患癌到最後父親離世的心路歷程。
  • 《小偉》迎頭撞上了現實的耳光
    1據黃梓說「朋友建議發聲求排片」,他不想卑躬屈膝地「求」,所以發了一篇充滿傷痕感的長文。這些年,扮演院線排片受害者已經成為文藝片導演悲情營銷的一種固定套路。事實上,不是因為院線排片率低所以票房慘澹,而是因為票房慘澹所以院線排片率低/下降。
  • 《小偉》,令人驚豔的處女作
    黃梓導演帶著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拍攝的影片《小偉》,走過HAF、走過FIRST影展,一路收穫「平遙影展發展中電影計劃最佳導演」、「FIRST長片類評委會大獎」,終於來到觀眾的面前。黃梓 影片的原名《慕伶,一鳴,偉明》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故事:一家三口的生活因父親偉明被查出肝癌晚期而改變。
  • 電影"小偉"入圍金雞國產電影展
    由黃梓導演兼編劇,高翰文,彭杏英,薛立賢主演的電影《小偉》(原名:《慕伶,一鳴,偉明》)受金雞百花電影節官方邀請,在國產新片展展映。  本片譜寫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傳統家庭」的故事。父親患病生命垂危,母親被迫扛起家庭重擔,兒子卻深陷青春期的沼澤,只渴望著逃脫。努力平靜度日的三人,在迷途中和自己和解。
  • 「近幾年看過最好的處女長片」,《小偉》值得這樣的評價嗎?
    講到這裡,大家會發現片中沒有一個人叫小偉。但這部電影就是獻給小偉的。「其實兩者之間,我還想了上百個的名字,但是最後都否決了。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名字就是《小偉》,因為小偉就是我父親的名字。」導演黃梓的父親其實叫「小韋」,但可能是從小接受的教育都在傳遞父親是一個偉大的形象這種觀念,他小時候常寫錯成「小偉」。
  • 電影《小偉》今日公映 導演黃梓:「希望爸爸能看到」
    本片是根據黃梓導演親身經歷改編,影片中兒子角色「一鳴」 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黃梓本人。影片講述了一個本不和睦的家庭,當得知家裡的頂梁柱父親患癌後,母親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擔,兒子也從逃避現實到慢慢學會為家人分擔。一家人從分崩離析,各自為營到團結一心,重修於好。黃梓真摯袒露自己有很多話想對逝去的父親說但卻已經沒有機會,他希望可以通過電影的方式傳達對父親的感受。
  • PEOPLE | 電影《小偉》尋找離鄉後的故鄉
    黃梓導演稱自己不是一個計劃性很強的創作者,更注重創作過程中的自我對話,而不是自始至終都秉持某個明確的拍攝目的,按部就班地實施創作規劃。拍攝《小偉》,實則是他與父親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黃梓導演一點點兒從略帶「憤青」的創作狀態中沉澱下來。
  • 電影《小偉》宣布定檔2021年1月15日
    作為新銳導演黃梓的長篇首作,《小偉》在各大影展中均有不菲斬獲。2018年,《小偉》獲得第16屆HAF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萬達WIP Lab電影計劃大獎,導演也憑藉此片在同年斬獲第2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發展中電影計劃最佳導演。隨後,《小偉》又在2019年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奪得評委會大獎以及2020年第五屆迷影精神賞年度十佳華語電影。
  • 《小偉》講什麼故事劇情 《小偉》演員表人物角色介紹
    由黃梓導演兼編劇,高翰文、彭杏英、薛立賢領銜主演的電影《小偉》發布「慕伶,一鳴,偉明」版人物海報及「慕伶」單人預告並宣布定檔於1月22日全國公映。三張海報中對照影片的三段式敘述,分別以「慕伶」、「一鳴」、「偉明」為主人物,兩位家人若隱若現伴在兩側。
  • 專訪《小偉》導演黃梓:我對父親的遺憾,都在這部電影裡
    到了青年導演黃梓這裡,他將自己漫長而躁動的青春期,父親患癌前後的臨終歲月,母親面對變故時的艱難抉擇,都放進了電影《小偉》之中。一部電影,三個人物,幾段時空。作為處女作的《小偉》,用一種去除浮躁的沉穩,足見火候的控制力,向觀眾展現了電影對時空的挖掘力度,和對人類情感的凝視深度。黃梓導演向毒藥記者講述了他的電影故事。希望讀者朋友能為佳片捧場,在影院和家人一同觀看此片,你一定能收穫一份對家庭與親情的審視和體悟。
  • 電影《小偉》:廣州記憶的著陸與離地
    獲得2019年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大獎的電影《小偉》則展現了廣州最日常的樣子:逼仄的居民樓、騎樓下的大排檔、雜亂的菜市場、下班的街訪提著菜走過、放學的孩子們在街邊打鬧、榕樹、二中、恆福路…… 相對於「風雨雲」,《小偉》的廣州景觀會讓本土觀眾感到更加親切。
  • 瓦子放映025│《小偉》
    這部電影就是由青年電影導演黃梓執導的電影《小偉》(原名《慕伶,一鳴,偉明》)。本片將於1月22日全國上映,我們定於1月23日(本周六)19:00組織《小偉》觀影活動,黃梓導演將以電話連線形式參與映後交流。感謝真誠的電影創作者,也珍惜動人的影像作品,周六19:00讓我們一起遊弋於南方的溼潤中,感受這部「驚人首作」。
  • 這些城市《小偉》排片已不到五場!!
    這是今年華語電影別致的南方亮色,黃梓未來可期。另外,《小偉》目前已在院線上映一周,我們為大家梳理了全國排片少於五場的城市。還沒有觀看這部影片的朋友,真的要抓緊了喲!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獲取排片∆ 《小偉》海報高達:我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是在去年的西寧FIRST影展,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觀眾對於這部影片的關注度沒有特別高。
  • 《小偉》導演黃梓:在一事無成的那些年裡,我想找到與逝去父親對話的方式
    以口味挑剔著稱的影評人賽人也不吝讚美之詞:「好就好在,它沒有那麼大張旗鼓地像某些抗癌影片一樣,去美化生命的停滯,在承認這是常態之餘,也相信生命匆匆走過的痕跡,會以另一種速度繼續存在。」對於黃梓,這部處女作是半自傳性質的創作,改編自他父親患癌離世的真實經歷。片名就是他對父親的暱稱,「我爸的名字其實是『小韋』,但我從小都把他的名字錯寫成『小偉』」。
  • 《小偉》金雞展映 影迷稱「真實到起雞皮疙瘩」
    《小偉》在」國產新片展」單元展映1905電影網訊11月28日,第33由黃梓導演兼編劇,高翰文,彭杏英,薛立賢主演的電影《小偉》(原名:《慕伶,一鳴,偉明》)在國產新片展展映。本片譜寫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傳統家庭」的故事。父親患病生命垂危,母親被迫扛起家庭重擔,兒子卻深陷青春期的沼澤,只渴望著逃脫。努力平靜度日的三人,在迷途中和自己和解。電影《小偉》在放映結束後收穫了影迷朋友們雷鳴般的掌聲,有不少觀眾在看完電影後感嘆影片「真實到渾身起雞皮疙瘩」。
  • 杭產電影《小偉》1月22日全國公映
    杭產電影《小偉》1月22日全國公映發布時間:2021-01-07 15:21:03 Thu  來源:杭州網由黃梓導演兼編劇,高翰文、彭杏英、薛立賢領銜主演的電影《小偉》(原名《慕伶,一鳴,偉明》)發布「慕伶,一鳴,偉明」版人物海報及「慕伶」單人預告並宣布再定檔於1月22日全國公映。
  • 《小偉》北京超前點映 | 在2021年的當下,體會「愛與不舍」
    由凹凸鏡DOC主辦的,「愛與不舍」電影《小偉》北京超前點映,將於1月17日15:00在保利天安門影城3號廳進行,屆時,製片人錢藝妮也會到場與觀眾進行映後交流。《小偉》(原名:《慕伶,一鳴,偉明》)講述一家三口的生活因父親偉明被查出末期肝癌而改變。表面上平靜的家庭被陰霾籠罩。媽媽慕伶扛起家,卻得不到父子的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