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黑+白=綠

2020-12-27 碟影蟲蟲

先說明一下,標題中的「綠」是指和平和諧,也是我最愛的顏色。

有關種族歧視題材的電影太多了,但《綠皮書》拍出了難得的深刻與溫情。

黑人鋼琴家老闆唐和僱傭的白人司機託尼,這種身份的搭配一看便有故事。

除了膚色和身份的反差,還有其他反差:唐的優雅與託尼的粗魯,唐的拘謹與託尼的灑脫,唐的孤身一人與託尼的闔家歡樂……

在一路向南的演出途中,兩人經過一系列觀念的碰撞,慢慢了解對方,賞識對方,並被對方改變。

也許,世上本沒有隔閡,只要彼此願意打開心門,讓對方走進。

最喜歡唐被託尼逼迫著在車上吃炸雞的那段,還有唐在雨中發出「我不夠黑,也不夠白,甚至不夠男人,所以我是誰」的吶喊。再加上不用替身苦練三個月鋼琴技藝的敬業精神,這個奧斯卡最佳男配實至名歸。

記住了影片中最動人的一句情話。

「愛上你是我做過的最容易的一件事。」

男人們,別吝嗇你的語言與文字。

你不知道這些甜蜜的表達,對愛你的女人們殺傷力有多大。尤其是平時大大咧咧打打殺殺的男人。

The End

相關焦點

  • 天堂影院丨《綠皮書/Green Book》解讀黑與白的界限
    語言: 英語 / 義大利語 / 俄語 / 德語上映日期: 2019-03-01(中國大陸) / 2018-09-11(多倫多電影節) / 2018-11-16(美國)片長: 130分鐘又名: 綠簿旅友(港) / 幸福綠皮書
  • 微影評|《綠皮書》—Green Book(2019)
    今天給研究生備課,文章題目是Good Taste, Bad Taste,連及文中出現的discrimination(歧視),一下子讓我想起剛看完的電影《綠皮書》,索性聊上幾句。01Green Book—關於綠皮書
  • 《綠皮書》:既不是黑,也不是白,游離在人群中,我應該去哪?
    「是的,我住在城堡裡,孤身一人,有錢的白人付錢讓我演奏鋼琴,因為這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有文化,但當我一走下舞臺,在他們眼中,我立馬就變成了一個黑人而已,因為這才是他們真正的文化,我獨自忍受輕視,因為我不被自己人接受,所以如果我不夠黑,也不夠白,我甚至不夠男人,告訴我,託尼,我是誰?」
  • 《綠皮書》:黑與白你怎麼看?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1];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保鏢託尼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
  • 雙形象分析神奇黑人不黑,白人救世主不白,生活不需要《綠皮書》
    如果我不夠黑,也不夠白,還不夠男人,那你告訴我,我到底是什麼?"——《綠皮書》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是由彼得·法雷利執導的電影,時長130分鐘內容,一經上映,便斬獲了"金球獎最佳影片"、"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諸多大獎。而這部電影以黑人音樂節謝利博士和白人司機託尼的旅程為主要內容的影片,深刻的揭露了種族歧視的黑暗,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
  • 《綠皮書》
    第一稿黑與白的交叉線前不久剛剛落幕的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紅花落,在了《綠皮書》這部公路片電影上。
  • 你知道黃、白、黑、紅、綠五色財神,是佛教中的五路財神嗎?
    佛教的五路財神即:黃財神,白財神、紅財神、黑財神、綠財神。黃財神:藏名藏拉色波,是密教之護法神只,因為他膚色為黃色,故稱為黃財神。黃財神一面二臂,肚大身小,雙手有力,右手持摩尼寶珠,左手輕抓口吐珠寶的吐寶鼠。黃財神曾經是位菩薩,後來釋迦牟尼如來囑黃財神皈依佛法,助益一切貧苦眾生,救度一切眾生於貧困。黃色為土,所以黃財神最宜中原。
  • 《綠皮書》奧斯卡金像獎影片,白與黑的碰撞,一路旅程,一路驚喜
    ——《熔爐》第91屆奧斯卡,《綠皮書》提名諸多,並拿下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等獎項。《綠皮書綠皮書是這部影片的名字,也是一本記錄著黑人可以去的餐館和旅店的旅行指導用書,當然那些餐館或旅店並不高級,可以說是最低級的,這就是種族歧視。
  • 佳片有約 | 「綠皮書」是什麼……?
    一路上,兩人迥異的性格使得他們之間產生了很多的矛盾,與此同時,唐·雪利在南方所遭受的種種不公平的對待,也讓託尼對種族歧視感到深惡痛絕…… 電影&時光一黑一白之間不同種族的文化衝突,和一高一低社會階層的雙向反差,是促成這部電影的重要因素。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綠皮書》,編劇將「綠皮書」用來當故事基底,巧妙地植入了一個關於底層白人和精英黑人的故事。
  • 《綠皮書》中文字體探討-字言字語1
    第一期就探討一下《綠皮書》三個字。 首先聲明我並不是針對設計這個字體的同行,這更多是相關決策方的問題,畢竟在國內市場很多時候設計師沒有太多的話語權。看海報:「綠皮書」三個字的字形與英文原版不同,好在總體風格是適合的。
  • 電影推薦——《綠皮書》
    ——唐·雪利 《綠皮書》「種族」關係是近年一直圍繞著歐美國家的話題。今年六月在歐美各地爆發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再一次把「種族」矛盾推向高潮,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矛盾再次升級,只是這一次的規模與進展已經遠遠超出想像,漸漸失去控制。
  • 綠皮書 Green Book (看電影)
    《綠皮書》取材自上世紀6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故事。白人託尼暫時下崗了,生活沒了著落,鋼琴家黑人唐正好需要一名司機。
  • 馬小鹽:《綠皮書》PK《黑色黨徒》——雙重差異與互相救贖的勝利
    當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將最佳影片頒發給彼得·法雷裡執導的影片《綠皮書》時,黑人導演斯派克·李憤然離席,並在記者採訪時言,《綠皮書》獲獎在他看來是「裁判誤判」。這當然是激憤之詞。斯派克·李執導的影片《黑色黨徒》,亦進入最佳影片獎提名,與《綠皮書》同臺角逐。但這是一部純然以黑人視角切入的政治正確的影片。從電影藝術的角度看,這部影片極為失敗,它看上更像故事片與紀錄片混合剪輯而成的怪胎。
  • 《綠皮書》影評——中間人
    《綠皮書》作為一部槍頭直直美國社會根本問題,黑人問題,巧妙的用了一種輕快明了的感覺為大家展開了一場一位白人司機和一位黑人鋼琴師的旅程。接著再來談一下影片的主題,《綠皮書》和《隱藏人物》可以算是同類型電影,這裡的黑人都是屬於社會上層的人,受過高等教育,但是在很多時候他們還是受到各種偏見。片中雪利博士的大提琴手說:「因為光有天賦是不夠的,改變人們的觀念需要很大勇氣。」
  • 《綠皮書》獲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今年的奧斯卡有點黑!
    奧斯卡獎項是電影屆絕對的標杆,無數的演員和導演也把這個獎項看成終極目標,近幾年奧斯卡風波不斷,從「全白」名單,到頒獎禮的烏龍、今年的奧斯卡連主持人都沒有了,而這一次超級英雄電影《黑豹》一舉獲得多個獎項以及《黑色黨徒》、馬赫沙拉·阿里、雷吉娜·金等等獎項的頒布都不僅僅是政治正確的問題了,他們用實力,證明這一次黑的漂亮!
  • 《綠皮書》影評:這可能是最接地氣的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
    藝評這可能是最接地氣的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頂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光環,《綠皮書》在國內搶鮮上映,縱觀奧斯卡近十年來的最佳影片,《綠皮書》都稱得上是最接地氣的一部,它沒有太高的觀影門檻,也無需太多嚴肅的解讀,對普通觀眾來說可算是非常友好了。
  • 傲慢與偏見終會消散——《綠皮書》
    電影《綠皮書》憑藉第91屆奧斯卡最佳電影片獎名聲大噪,該電影講述了膚色,性格,三觀,社會地位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因為機緣巧合而共同經歷了一場難忘的旅行。這部小幽默中流露著溫情的電影,並沒有感天動地或不切實際的空洞主題,而只是簡單地講述了兩個人從相逢到相識的過程,卻一舉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三個大獎,成為頒獎禮上最耀眼的一部影片。
  • 撕掉綠皮書,讓白色世界和黑色世界成為一個世界——電影《綠皮書...
    文/謝慧敏201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綠皮書》據說是近十年來獲奧斯卡獎影片中最好的片子,我相信。我還相信,它在美國國內的得分率要遠高於國外,畢竟置身在同一個語境下,更能感同身受。品片子如同品茶,你越了解其文化,就越能夠體會其意境,就像中國人更能欣賞《末代皇帝》。
  • 真實故事改編影片《綠皮書》,對人性原則的堅守
    《綠皮書》這部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主要講述黑人鋼琴家唐·雪利和白人司機兼助理託尼·利普兩人一路南下,開車趕往美國各地巡演,經過一系列波折以後,重新認識彼此、尊重彼此、改變彼此,除此之外,電影還展現了很多層面的糾葛:種族歧視、同族不平等、主僕之間、社會地位等等。以此巡演過程為主線向觀眾展現了一段直面種族主義與道德人性的唯美故事。
  • 《綠皮書》影評:被差異性對待的藝術
    熱門影片《綠皮書》不負眾望,最終憑藉5項提名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配角3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該片在奧斯卡獎宣布後僅僅五天之後變登錄影院,成為本次頒獎季最快與國內觀眾見面的奧斯卡獲獎電影,堪稱中國電影業又一次高效的波動。電影《綠皮書》是一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書。由黑人郵政員維克多雨果格林編寫的小冊子,他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讓黑人入住和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