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三個韓信,三個不同的人生命運

2021-03-05 清風明月逍遙客

秦末漢初,韓姓人在歷史舞臺上非常耀眼,甚至決定著歷史前行的方向。非常湊巧的是,當時出現了三個名叫韓信的人,而且都名留史冊,各自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也都有著各自的精彩故事。

被劉邦封為韓王的韓王信

秦末漢初的第一個韓信,出自韓國王室公族。為與淮陰侯韓信相區別,大家把他叫韓王信,因為他曾被劉邦封為韓王。有研究者認為,韓王信是韓襄王的庶出曾孫,是韓蟣蝨的孫子。

韓王信出生後,他的父親教育韓王信擊劍、習字、兵法,教誨韓王信等待時機恢復王族身份。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揭竿而起。9月,楚國貴族後代項梁與侄子項羽也在會稽起兵反秦。

第二年,項梁聽從範增建議,擁立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為楚懷王,恢復楚國名號,以凝聚民心、軍心。燕國、齊國、趙國、魏國等也立下國王,只有韓國還空缺。張良建議,擁立韓國公子中最為賢能的橫陽君韓成為韓王。項梁同意了,恢復韓國,立韓成為韓王,張良任韓國司徒,相當於是韓國的宰相了。

就在這一年,項梁戰死,韓成投奔楚懷王,剛復國的韓國成了一個空殼。

張良繼續以韓國司徒的身份降服韓國原有的地盤,找到了韓王信。張良任命韓王信為韓國將軍,從此跟隨劉邦打天下。公元前206年8月,項羽聽說劉邦已定關中,大怒之下殺掉韓成,封鄭昌為韓王,對抗劉邦。劉邦任命韓王信為韓國太尉,叫他帶兵攻取韓國舊地。

第二年,韓王信平定了韓國的10多座城池,鄭昌投降,劉邦封韓王信為韓王。公元前204年,劉邦撤出滎陽,留韓王信等人守衛滎陽。項羽攻破滎陽,韓王信投降項羽。不久,韓王信逃出,又投歸劉邦,劉邦再次立他為韓王。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正式封韓王信為韓王,封國在潁川郡(郡治在陽翟,即今河南禹州市)。

一年後,劉邦改封韓王信到太原以北地區,把封國都城建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市晉源區境內)。韓王信建議建都在馬邑(今山西朔州市)。劉邦答應了,韓王信最終把都城遷到馬邑。就在這一年,劉邦開始對異姓王動手。楚王韓信被人告發謀反,劉邦把韓信抓起來,後赦免韓信,降級為淮陰侯。

所以,韓王信不得不防備劉邦。萬一劉邦要對他下手,他可以轉而投靠匈奴以自保,或者是藉助匈奴的力量與劉邦對抗。這年秋天,匈奴冒頓單于攻打韓王信,韓王信敗多勝少,多次派使者與匈奴求和。劉邦派兵援救韓王信,但懷疑韓王信多次派人出使匈奴,有背叛之心,遂派人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更害怕了,決定聯合匈奴,起兵造反。

公元前200年冬,劉邦親率大軍討伐韓王信。銅鞮(今山西沁縣南)一戰,韓王信戰敗,投奔匈奴。公元前196年春,韓王信又和匈奴騎兵一起攻佔參合城(今山西大同市境內)。劉邦派柴武去迎擊。柴武給韓王信寫信,勸說韓王信趕緊歸順。韓王信回覆說,他無時無刻都想回到故土,但沒有辦法,回來只有死路一條。與其如此,還不如在匈奴人這裡苟活算了。談判無法進行下去,只有開戰。柴武屠平參合城,韓王信被斬殺。

「漢初三傑」之韓信

第二個韓信,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淮陰侯韓信。韓信是淮陰縣(今江蘇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有研究者考證說,韓信的祖父叫韓倫,父親叫韓臣顏。項梁起兵後,韓信前去投奔,做了一個小兵。項梁死後,韓信轉屬項羽,做了一個小官郎中。他多次給項羽獻策,但人微言輕,項羽都不理睬他。韓信轉投劉邦,還是沒得到重用。其間,他結識了劉邦手下謀臣蕭何。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很多將領覺得沒有前途,跑了。韓信也覺得沒前途,連夜走人。蕭何發現後,跟著去追,成就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千古佳話。

回到漢營,在蕭何的舉薦下,韓信當上了大將軍,提出了「攻佔關中,還定三秦,東向以爭天下」的戰略,為劉邦奪取天下指明了方向。在楚漢爭霸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他揮師北伐,先平定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國、趙國,降服燕國,形成南北夾擊楚軍之勢。

公元前203年,劉邦拜韓信為相國。韓信領兵攻打齊國,打下臨淄,在濰水之戰中全殲二十萬楚軍。此後,劉邦封韓信為齊王。項羽派人去遊說韓信反漢聯楚,三分天下稱王齊地。韓信說,當年我在你手下多年,不僅沒有得到重用,我的話你不聽,我的計謀你不用,我才絕望地離楚歸漢。現在漢王劉邦重用我,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怎麼可能背叛他呢?

公元前202年12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四十萬人,把項羽十萬楚軍圍困在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韓信用計,叫漢軍晚上高唱楚歌,楚軍思鄉厭戰,軍心瓦解。韓信乘勢進攻,楚軍大敗,項羽自刎而死。之後,劉邦收奪韓信兵權,改封他為楚王,建都下邳縣(今江蘇邳州市東)。

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劉邦告發說,韓信要謀反。劉邦把韓信抓回洛陽,赦免他的罪過,貶為淮陰侯,留在京城居住。韓信對此很是不滿。公元前200年,韓信昔日部將陳豨被封為代國相國,進京覲見劉邦後,去拜見韓信。韓信把陳豨引入密室說,假如將來有一天你被逼謀反,我一定在京城助你一臂之力。

公元前197年7月,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去世。劉邦召陳豨進京,陳豨稱病情嚴重,沒有進京。劉邦更加懷疑陳豨要造反。9月,陳豨果然起兵反叛,自立為代王。劉邦親率兵馬前往平叛,韓信託病沒有隨從。韓信一方面暗中派人給陳豨送信說要在京城協助他,另一方面準備組織人馬起事,結果被人告發。

呂后與蕭何密謀,由蕭何把韓信騙到長樂宮,在鍾室殺死韓信,並誅滅三族。韓信之死,有個說法。據說,劉邦曾經對韓信允諾:「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刀不殺。」呂后抓住韓信後,為了不破壞劉邦的誓言,把韓信吊在鍾室(不見地),四周用布遮擋(不見天),用竹片(不見刀)把韓信戳死。

韓王安後裔韓信,殺「諸呂」有功任縣尹

第三個韓信,據說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最後一任國王韓安(即韓王安)的後裔。

韓王安的二兒子叫韓允,韓允生韓隆,韓隆生韓騭,韓騭生韓信。西漢惠帝4年(公元前191年),韓信被舉薦為孝廉,進入仕途。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太子劉盈即位為漢惠帝,皇太后呂雉開始獨掌大權。公元前188年8月,漢惠帝憂鬱病逝,呂雉立劉盈的嫡長子、太子劉恭為帝,自己臨朝稱制,行使皇帝職權。

呂雉為強化自己的統治,不斷打擊劉姓諸侯王和反對她的大臣,大封娘家呂姓外戚,先後分封呂氏家族10多人為王、侯,史稱「諸呂」。

公元前180年8月,呂雉病死。呂姓外戚集團與劉姓皇族集團爆發爭權鬥爭,開國功臣陳平、周勃在內響應,劉姓諸王群起而殺諸呂。最終,劉姓皇族集團取得勝利。在平息諸呂之亂中,韓信也參與其中,建立了功績,被任命為縣尹。漢文帝時,韓信被封為車騎都尉,後來升任河江郡太守。

相關焦點

  • 為何張良功成身退韓信卻不得善終?不同的出身與追求,決定了命運
    不同的出身與追求,決定了命運 同為漢初三傑之張良與韓信,命運卻有天壤之別。劉邦革命成功後,張良被封為留侯,福澤後世;韓信雖被封王,但很快被貶並被殺害。張良能功成身退,是其老謀深算,而韓信兔死狗烹,則是其能力太強,讓剛取得天下的劉邦仍然睡不著覺。
  • 瓊瑤的三個命運不同的婉君,從《追尋》到《婉君表妹》到《婉君》
    婉君長大之後,三個表兄弟伯健,仲康,叔豪全都看上這位亭亭玉立的表妹,婉君十分彷徨,決心尋死,幸而被叔豪所救。在仲康留書離家至南方投靠軍校之後,伯健和叔豪也相繼決定割捨男女之情,伯健到上海讀書,叔豪也從軍去了。影片最後暗示婉君情歸仲康。
  • 電影《茉莉花開》:講述了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時代相似的命運
    這部影片正是以茉、莉、花分別來命名三個青春開放於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祖孫三代女性,來展開她們在不同時代的遭際。那麼,這部影片究竟展示了這三代女性怎樣的命運呢?又給人們以怎樣的啟示呢?顯然,影片中三個女性的生活是緊扣著她們各自所處的時代來展開的,但是,編導者的重點並不在於去表現每個時代的不同特色或者對人物形成的不同壓力,而在於描述出她們在不同時代的共同或相似的命運並且試圖揭示出這種命運的根源。從人物性格來看她們共同的特點在於重感情。重感情輕理性本來是女性的共同特徵,但它在這三代女人身上得到了特別的強化,演化為一種唯情是鍾奮不顧身的激情。
  • 韓信的故事演繹了五種不同的人生,你屬於哪種?
    韓信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四種不同的人生思考。首先是養了他半年的亭長和亭長夫人,話說韓信同學蹭飯是有講究的,他不在一家蹭,他在多家蹭。這家被蹭得不耐煩了,他就去下一家。他吃百家飯,是因為他自己吃不起飯。他的本事並不存在於那個時候,因此史書上說他「貧而無行」。
  • 韓信命運坎坷,去世後留下兩個成語,一個耳熟能詳,一個發人深省
    韓信不僅是個軍事奇才,而且是個有故事的人,且不是一般故事,而是能發人深省、振聾發聵的成語故事。最讓人稱道的是,這類故事在他身上隨處可見,可謂是「一步一故事」的成語專業戶。比如早年受鄉霸欺凌誕生了「胯下之辱」;日後報答漂母賜食之恩又有了「一食千金」;蕭何所交口稱讚的「國士無雙」;感劉邦恩惠的「解衣推食」;自詡能力爆表的「多多益善」;圍殲項羽的「十面埋伏」等等,不一而足。
  • 有人告韓信謀反,陳平連問劉邦三個問題,為什麼蕭何張良不說話?
    韓信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窮困潦倒,蹭飯都找不到地方;第二個階段戰無不勝,其能力足以左右楚漢戰局;第三個階段就是一個悲劇,最後竟然死在老朋友蕭何與呂后的密謀之下。
  • 《茉莉花開》:三個女人命運的背後,折射出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章子怡一人分別飾演茉、莉、花三個角色,憑藉出色的演技,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演員獎。電影自上映以來就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得益於導演嫻熟的敘事技巧,用三段式的結構巧妙的描述了「茉、莉、花」三代人的命運,淡淡的情節發展蘊藏著隱忍和堅強,增強了影片的現實意義。
  • 《陽光普照》:淺析三個角色不同命運的原因及其現實意義
    電影講述了一個平凡又支離破碎的中國式家庭故事:父母做個普通工作但很少關心兩個兒子;大兒子阿豪成績優異被全家給予厚望,卻選擇了自殺;小兒子阿和是個混混,被父母忽視,和兄弟菜頭意外砍人後進了少年輔育院,被放出後逐漸改過自新…… 和許多講家庭故事的臺灣電影一樣,《陽光普照》的節奏不急不慢,娓娓道來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卻又通過平凡的故事延伸出無盡思考,關於家庭、關於成長。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在中國封建2132年的歷史中,帶兵打仗的將領不計其數,然而被後人稱為「神帥」的卻寥寥無幾,韓信卻是其中一位。韓信破楚軍、平魏國、攻代國,後來又收復趙燕兩國。韓信對漢朝的建立,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韓信人生的頂峰時刻,也讓劉邦忐忑不安。
  •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三個不同的家庭,三個不同結局的孩子。
    今天不討論推理劇情,單從三個孩子的家庭,分析他們不同的結局。1 朱晶晶:婚外戀的結晶,繼承了母親的原罪。朱朝陽是個天才,學霸少年朱朝陽,天賦異稟,母親從來不管他的學習,他卻能每次都能拿第一。他的第一名,選選超過了第二名葉馳敏。第二名每天刻苦努力換來的成績,是朱朝陽輕鬆就能達成的。這樣的學霸少年,是多少人學生時代的夢想。身處別人夢想裡的朱朝陽,並不快樂。他是懂事憂鬱的少年,懂事到令人心疼,他的憂鬱和困惑,卻被隱藏在學霸耀眼的光環之下。
  • 重溫《歡樂頌》:安迪與樊勝美的不同人生,告訴女人三個道理
    莊曉夢/透過故事看本質一個值得你關注的情感原創號《歡樂頌》當中的安迪和樊勝美是兩個人物個性非常鮮明的角色,她們雖為同齡人,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兩個年齡相仿,同樣貌美如花,且成長經歷都不太幸福的女孩子,居然有著如此截然不同的人生,她們的不同告訴女人三個道理。
  • S20韓信要不要出魔女鬥篷?寂然:想不出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作為脆皮打野的代表,韓信這個英雄最讓人不滿意的就是他扛傷能力實在太差,常常是進場就涼涼。如果不能在前期打出經濟壓制,那麼韓信的作用就會受到很大限制。而這次法師的加強,無異於是雪上加霜。如果韓信出魔女鬥篷,那麼他的輸出就會大大降低。可是不出的話,前期被對面法師搞幾波很容易就會導致崩盤,容錯率大大降低。
  • 《羅拉快跑》:一個故事三個版本,她在不斷探索中跑贏了命運
    影片講述了不務正業的男友在一次任務中弄丟了10萬馬克,向羅拉求助,如果20分鐘不拿到錢就只有搶劫超市這一條路,羅拉為了拯救男友而奔跑,往復三次,終於迎來圓滿的結局。但是對於這三次羅拉奔跑時遇到的人卻也迎來不同的人生。
  • 秦時明月:三坑一集,遮天蔽日,身份依然是個謎,債務來自韓信
    準確地說,一集還剩三集。哪裡是01田媽從生下田燕,到娶田猛生到生下田子,最後到田賜殺田猛,田媽一直活著。根據田猛死亡的時間,這並沒有持續多久。當然,這對我們來說才七年,但我們知道的是田媽一直是活得好,儘管田猛被廢除了武功。田媽現在在哪裡?如果不是田言的記憶,我們不會想到上一代令人吃驚的蠑螈是田猛的妻子?
  • ...最難玩的三個刺客,韓信秀不起來,猴子打不出暴擊,而他踉踉蹌蹌!
    沒有皮膚最難玩的三個刺客,韓信秀不起來,猴子打不出暴擊,而他踉踉蹌蹌! 首先要說的第一位英雄是韓信,韓信這個英雄在峽谷中非常的受歡迎,原因一:非常帥,原因二:非常的靈活,原因三:抓人支援速度快,秒人姿勢也非常的帥,還是老玩家的信仰。
  • 不滿央視的馬季,三個出色的徒弟,三個不同的人生,誰是人生贏家
    馬季的三個徒弟,雖然人生不同,結局也不同,但他們都是人生贏家,因為他們都因為努力擁抱了幸福。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三男主的不同命運,仿若時代縮影
    年代劇《大江大河2》正在如火如荼地播放,不少人能從那個時代裡發現自己的縮影,三位男主的不同命運,也代表著開放初期先行者的探索和追求。《大江大河》改編自阿耐的《大江東去》,講述了一代人在面對新局勢時做出的不同選擇。《大江大河》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會不會像電視劇一樣惹人惆悵?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傳奇人物
    (摘自百度百科)韓信,從一個落魄到要到處吃白食,被流氓欺負,投奔項梁,項羽都得不到重用的一介平民,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得劉邦重視,一路破楚,平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被劉邦封為齊王,成一代名將。
  • 《末代皇帝》三個時代的史詩,一個人的三重孤獨
    電影把溥儀的人生全貌通過交替敘述展現出來,一個始終被圈養在「牢籠」、始終被關在「門」後的皇帝。小時候被關在紫禁城門後,長大了被關在滿洲國日本人的門後,新中國時被關在監獄門後,電影很完整的顯示了他一生的坎坷,從輝煌到落魄,從不甘到釋然。這完全不亞於《活著》裡的徐福貴,場景要恢弘的多。
  • 將帥記 易中天說韓信(三):韓信功過之謎
    大家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麼個道理,我們是不如你,服了,他服了韓信了。  這時,韓信還在睡覺,劉邦和夏侯嬰兩個人悄悄地走進韓信的大帳,把韓信的官印和兵符拿到了手上,史書上說「奪其印符」,印就是官印,符就是兵符。 在那個時代,像韓信這樣帶兵的將軍,他一定要有兩樣東西:一個就是他的大將軍印,還有一個就是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