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念佛

2021-02-12 清蓮飄香18

白木之念佛

                                                證空上人 作            

慧淨法師 譯

自力之人者色彩之念佛也:或以大乘之悟彩色,或以甚深領解彩色,或以戒彩色,或以調靜身心彩色。有定散色彩之念佛則往生無疑而歡喜,無色彩之念佛則不得往生而悲嘆;此之悲喜皆自力之迷也。乃至由當時大小經論興盛故,彼時眾生,雖有上根利器之人,然而下根之我等,與三寶滅盡時之人無異;世猶佛法流布之世,而身獨三學無分之機也。雖有大小經論,無勤學之志;如斯無道心之機者,雖遇佛法,亦無其益。雖生佛法流布之世,然而既不能持戒,亦難修定慧,正顯示機之愚劣無道心也。

雖如是愚身,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佛之願力悉皆圓滿故,此即白木念佛之益也。就機而論,安心起行,誠然甚少,前念後念皆愚也。妄想顛倒之迷,隨日而深,日夜皆被惡業煩惱所吞縛之身中所出之念佛者,雖煩惱不滅、亦毫無定散色彩之稱名,然前念之名號中,攝盡諸佛萬德故,能生不受心水泥濁所染之無上功德也。

不顧此心,信稱念必生,而常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即是本願之念佛也,此名「白木之念佛」。

念佛之行,不論機之淨穢,不論罪之輕重,貴賤智愚,但稱念者皆得往生之行;而自力根性之人,以定散之彩色為指南,無彩色之念佛則以為不得往生而視為徒然。莫作此想,應舍自力根性,而向他力門。若能如是,則證悟大乘之人、深入經藏之人、淨持戒律之人等,其所念佛,皆不違於本願,此之分別,應善加明辨。(《敕修御傳》第四七卷)

【譯註】「白木」即是原木之意,未加任何顏色之彩繪。

  花  絮 

給自己一個美好的前程

跟阿彌陀佛走

現受無比樂

⬇ 點擊下方,期待您的聆聽

相關焦點

  • 日本成人影星水菜麗COS《監獄學園》副會長白木芽衣子
    日本成人影星水菜麗COS《監獄學園》副會長白木芽衣子 (/8) (共
  • 白木扣子_Studio電臺演職人員招募丨漫漫長夜,讓音樂治癒你
    白木扣子_Studio電臺招募漫漫長夜,讓音樂治癒你漫漫長夜裡你是否還在為今日的瑣事而煩惱為明日的前途而擔憂來到白木扣子_Studio,戴上耳機為你掃清,本應不該存在夜空中的煩擾跟隨音樂,解開心扉的白木扣子讓這個長夜,只有寧靜與舒暢讓音樂,成為你心靈的良藥
  • 念佛感應錄:小鬼勾魂 念佛獲救
    眼看著快到地獄城了,忽然有人在他脖頸上拍了一巴掌,說:「讓他回去念佛去吧。」他就醒來了。從此以後,我老漢時常念佛,就連半夜翻身都是「阿彌陀佛」。在大同市上華嚴寺上早殿的蓮友,都認識他。他每天早早起來,拄著單拐,顫巍巍地在門前繞行念佛,每天繞十來圈。
  • 念佛感應錄:一人念佛 全家蒙佑
    乙怪說:「不可,此人之妻時常在家念佛燒香呢。」甲怪說:「不會吧,他家幾時有人可曾念佛燒香呢?」乙怪又說:「你有所不知,此人素日不善,妻子卻是善人,唯恐丈夫不許其念佛燒香,便在心中默念,在柜子裡燒香,已有十五春秋。」甲怪最終答應:「那便罷了。」此人聽後嚇得魂不守舍,拔腿就往家跑去。
  • 為什麼別人念佛靈,我念佛就沒用?
    很多人都講,末法時代,就該修習淨土宗,因為適合不同根器的人來修,只要一心念佛就好,將來就能夠得佛接引,做起來沒有困難,人人都會,人人都修得。但卻有不少人有這樣的疑題:為什麼別人念佛靈,得佛護佑,還有感應,我念佛怎麼就沒用?
  • 念佛感應錄:念佛名號 業障自消
    念佛感應錄:念佛化解鬼幹擾,六年來終於可以好好睡覺了念佛感應錄:小鬼勾魂 念佛獲救神奇的念佛感應念佛感應錄:念佛放光,神鬼失靈,乩童無法起駕念佛感應錄:螞蟻不見了念佛感應錄:善導大師夢中教我念佛,念佛讓我免投胎做牛念佛感應錄:七歲小孩,夢遊極樂學生精神失常被送精神病院,念佛康復成陽光帥氣小夥感應錄中,阿彌陀佛教我們這樣結手印念佛感應錄:並未念佛 助念得生看見西方三聖從天而降,爺爺登上蓮花歡喜交代孫女
  • 念佛論
    如能發心念佛,則「一念念佛,一念覺悟;念念念佛,念念覺悟。」「一念念佛,一念明白;念念念佛,念念明白。」人誰不願覺悟?誰不願明白?但是人們口裡只管說想覺悟,想明白,而心裡卻存著一些糊塗想。由於心有糊塗想,身體就去做糊塗事。什麼是糊塗想?就是意三業——貪、嗔、痴。什麼是糊塗事?就是身三業——殺、盜、淫及口四業——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 念佛的三種方法
    現代人日常修心養性多以瑜伽、打坐、禪定、念佛等為主,而念佛為居士經常修行之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念佛以及念佛的三種方法。首先,念佛應該選擇哪尊佛或菩薩呢?答案是選擇自己最信奉的佛菩薩即可,因為信所以念佛才有信心,身心才容易達到眾生、法、佛一體之境,比如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等。其次,念佛切記需要一門深入,如果一直念阿彌陀佛那麼就堅持下去,日積月累必有成就。因為一門深入更容易精熟,得定,形成一種無意識的習慣,臨終才不至於忘記念佛。
  • 念佛人想要達到的「念佛三昧」究竟是什麼境界?
    他的思想就到那上去了,你念佛是念不下去了,你再念阿彌陀佛,可能念成股票、股票。所以,一定是心聲相聯,這樣念久了,你的念頭才漸漸地澄清。慧遠大師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專思寂想也,就是你的思和想都處在寂靜的狀態。
  • 「持名念佛」的6種念佛方法和2種儀軌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念佛的方法有4種─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觀像念佛是先觀阿彌陀佛的聖像或畫像,觀想佛的三十二相;觀想念佛是依《觀無量壽經》所記載的十六觀,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與西方三聖的相好莊嚴;實相念佛是即離生滅、有無、能所的對待,契入自性清淨心,亦即念自性天真佛(真如佛性、實相妙理);持名念佛則是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 釋淨空:我提議念佛還是在家裡念佛
    你到道場去,修行得不到利益,不如在家裡念佛。念佛,是修清淨心,修一心不亂;凡是障礙一心不亂的,我們一定要遠離.念佛三昧人人都能修,我們沒有一個理想的修學環境,在家裡修。家裡面我們不懂儀規沒有關係,儀軌是小事,我們跟著念佛機念就好。念佛還是以繞佛為主,家裡面小客廳,把這些椅子、桌子暫時搬開,讓空間大一點,能夠在客廳裡面繞佛。
  • 佛法說「無我」,那念佛的又是「誰」在念佛呢?
    那既然說「我」是不存在的,那有人就會問:那念佛的人又是「誰」,能不能稱作「我」在念佛呢?這是不是自相矛盾的說法呢?其實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必須先了解那眾生為什麼會建立一個「我」的概念呢?比如問誰在念佛,往往回答是「我」在念佛,但細細一想,明明是嘴巴在念佛,口在念佛,就把身體上的口自熱而然當作是「我」在念佛,只不過依著嘴巴的功能和作用發出能念佛的作用,然後名言安立為「我」,所以就變成「我」在念佛。
  • 你會念佛嗎?聽聽廣欽老和尚念佛語錄
    現將廣欽老和尚的開示語錄貼上,以此使念佛之信心、願望、功夫更堅不可摧,今生臨終自在往生西方,永脫輪迴,親見彌陀、觀音、大勢至。阿彌陀佛!一切法門中,以專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老和尚開示:「念佛才能了生死。對於耳聞、眼見、鼻嗅、舌味、身觸、意念等,不去分別掛礙,則能得到解脫,這才是修行的意思。」新皈依信徒魏某某,請師父教他坐禪。
  • 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附視頻:隨喜自在念佛)
    歡迎關注念佛人,[念佛人],有三個群:一、[念佛人]公眾號,念佛,學習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微信群
  • 在家念佛的講究!
    由於念佛之人根性不同,有的人一心不亂,有的禪境下來要很長的時間,我們以七為準,但我們淨土一門,要盡形壽執持,要用一世來信願持名,才能決定往生。有的人以一的狀態來入定,接著冥想禪修以此觀心,修的一顆淨心,明心,面對心態的渾濁和清澈差別的告誡。佛法是心地法門,要在修心上下功夫,當達到並保持「一」,心就會體現出清淨了。
  • 愚痴是念佛人的本錢
    念佛人要安守本分,守護我們的愚痴。 無量劫以來都沒有了過生死。再聰明的人,也不要指望你這輩子憑自己就可以了生死了——無量劫都沒有了生死,這一輩子恐怕也出不了頭。那出不了頭怎麼辦呢?那就守愚,就還愚痴安於念佛,就老實念佛。 印光大師講:學淨土法門有兩種人最容易得到利益:第一種人就是上智,第二種人就是下愚。
  • 真愛一個人,就為他念佛,勸他念佛
    人生是苦的,真愛一個人,就為他念佛,勸他念佛。並不是以念佛來否定人生其餘的價值,而是念佛可以莊嚴人生,給人生以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可以斷言,不念佛是沒有前途的,是沒有究竟意義的。轉眼成空,歸向何處?
  • 佛教:念佛也是有講究的,如何念佛才是最穩當的,印光大師開示
    念佛方法其實有很多,但是主要有四種: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想念佛簡單的來講,觀想念佛就是心裡觀想阿彌陀佛的相好莊嚴,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要用我們的意念去想,當然不是亂想,你要依經文。《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就教我們怎麼觀想,你也可以用《無量壽經》的經文,裡頭講到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你可以去想。這種想不叫妄想,屬於正念,當然這相對來講比持名念佛要難一些。
  • 勤行念佛 如意往生
    有一天,她母親到一間寺院禮佛,告訴師父她想出家,師父對她說:「你世緣未了,不用出家,回家念佛就好。」說完就拿了一條念珠和她結緣,又再三囑咐她回家要老實念佛。從寺院回來之後,她母親豬也不養了,雞鴨也不養了,開始吃素念佛;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就到寺院去念佛,從不間斷。雖然有許多親朋好友勸她再找個人,好有依靠,可是她不願再婚,獨自拉扯他們兄妹長大,一生淡泊,過著獨身、吃素、念佛的生活。
  • 老實念佛九種方法
    一心念佛,決定往生。2,掐珠念佛記數法掐珠念佛是鼓勵初學佛者計數,上路後就沒有必要了,掐珠念佛是放下萬緣一心念佛,除妄想雜念,除煩惱,心就慢慢淨下來了,掐珠念佛主要是一個提醒作用。念珠有108粒,54粒,42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