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用滷水點豆腐,到底是什麼原理?

2021-01-15 紫俠號

豆腐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據說發明豆腐的人是漢朝的淮南王劉安。從黃豆變成豆腐,離不開一個物質,那就是滷水。我們的老祖宗,究竟是怎麼發現滷水能點豆腐的?

這就要提到古代一種特殊的行業,煉丹術士。

古人迷信煉丹可以延年益壽,於是就有了專門煉丹的方士。這群樸素的「化學家」們雖然沒有發明出延年益壽的仙丹,卻通過化學實驗創造出不少偉大發明,比如火藥,再比如豆腐。現代科學家相信,豆腐的出現跟古人煉丹活動應該有密切關係。

滷水本質上是一種鹽滷,含有許多礦物質和無機鹽。這也是它可以點化豆腐的關鍵。滷水混在豆腐裡能少量食用,但千萬不能直接喝滷水,因為有中毒的危險。

滷水點豆腐的過程,實際上是蛋白質顆粒的凝聚過程。黃豆磨碎後加水,蛋白質會被溶解出來,加熱煮沸後過濾出雜質,剩下的就基本都是蛋白質跟水的混合物了。大豆蛋白的表面有許多羧基和氨基,它們會在蛋白質顆粒的表面形成膠體,隔離蛋白質顆粒,讓其無法成團。

而滷水的作用,實際上就是電解水化蛋白質水膜的過程。蛋白質顆粒在滷水的作用下,會相互凝聚,從而形成一坨一坨的豆花。

這時候我們已經可以吃豆腐腦了。但豆腐還需要下一步,那就是過濾水分,把豆花裡面的水分壓出來,比較硬的豆腐就形成了。

滷水只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符合電解質要求的物質,大部分都能充當滷水。比如石膏,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也能點化豆腐。現代人還發明了用葡萄糖酸-δ-內酯點化豆腐的辦法,這麼做出來的豆腐就叫內酯豆腐。符合條件的物質太多了,用醋酸甚至是檸檬酸都能點出豆腐來。

豆腐這種傳承千年的美食,實在是太神奇了。

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關注本帳號。

相關焦點

  • 老家做豆腐都是滷水豆腐,那麼滷水是怎麼弄的?和石膏有區別嗎?
    滷水,就是海邊鹽田,海水抽上來能曬出鹽時的水,點出的豆腐有一種香味,可豆漿水有點苦,在三十年前,老農會在鹽鹼地裡鋤劃冒鹽鹼的土曬乾,然後挖坑鋪莆席,下面放個管,上面放鹽土,滷水製成,然後曬曬曬,出鹽時就可以點豆腐了。滷水是曬鹽的餘料。也就是出去鹽後剩下的水就是滷水。這種滷水豆腐非常好吃,有一種好聞的味道。我買豆腐時都有聞一聞,不是滷水豆腐我是不買的。
  • 滷水豆腐
    滷水豆腐,也叫鹽滷豆腐,是外婆那裡的特色美食,它的製作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技藝。舅公家祖傳做滷水豆腐已經有數十年了,暑假裡,外婆說要帶我去看看,我高興極了!吃過晚飯,我們踏進舅公家的豆腐作坊,只見舅公正光著膀子忙碌著。他左手拿著一個大勺子,從缸裡舀出黃豆,右手飛快地挑出壞豆子,動作之快,太厲害了!
  • 賀家哥嫂 一方滷水豆腐磨出萬般幸福滋味
    賀家哥嫂 一方滷水豆腐磨出萬般幸福滋味 2020-12-25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冬天,教你做滷水豆腐,做法簡單,潔白嫩滑,味道純正零添加
    說起豆腐,大家都熟悉吧,這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豆腐,因為豆腐是用黃豆做出來的,吃起來豆香味濃鬱,而且口感很嫩滑,豆腐的吃法比較多,不管是煲湯、炒、涼拌、炸、煎,口感都挺不錯的!滷水豆腐其實滷水豆腐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有很多朋友做的口感很差勁,比如豆腐發硬,又老又柴,而且還沒有豆香味,如果你也遇到這種情況的話,這是步驟做錯了,想要做一些好吃的滷水豆腐,掌握3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有啥道理呢?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呢? 農村老話自然老人們留下來的經驗,存在就有道理。而這些老話也會讓我們少走彎路的。就拿豬肉和豆腐來說吧,老話也是很有講究的,而豬肉怎麼買,豆腐又怎麼買,老祖宗自然有很多道道。
  • 過年做滷水時,用什麼上色最好?
    滷水也叫老滷,滷汁、滷湯等等,每個地方不同叫法也就不同了。其實滷水就用很多各種香料熬製而成的,比喻必須有不可缺少的八角、桂皮、陳皮、甘草、草果等等,滷水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滷菜的味道和顏色,滷水能重複使用,滷水煮得越久,味道濃鬱厚重好。
  • 這裡的豆腐細嫩軟滑,吃法也很特別,辣椒醬沾白水豆腐
    做豆腐辛苦,要做出一包受人尊敬的豆腐,更不容易。最關鍵的就是滷水點豆腐的功夫,滷水要下得適量,火候要拿捏得精準。不能有絲毫分心。稍微差那麼一點,做出來的豆腐吃到嘴裡可能就很渣很硬。江蘇徐州的古黃河兩岸,以白水豆腐聞名四方,這裡做出的白水豆腐細嫩軟滑,原因不僅僅是當地的水質好,更端賴於當地師傅的好手藝。北方豆腐一般是滷水點制,跟南派比起來,口感會比較硬、粗。但是地處蘇北的古黃河兩岸,這裡的滷水點制的白水豆腐,吃起來一點都不硬,反而質地特別細膩,特別的瓤。
  • 一樣是豆腐,南豆腐和北豆腐有啥區別?弄清3點,以後別亂買了
    一樣是豆腐,南豆腐和北豆腐有啥區別?弄清3點,以後別亂買了。豆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一道菜品,豆腐的做法多種多樣,有的豆腐坊可以把豆腐做成幾十樣不同的菜品,而且道道都非常經典,非常好吃。在家也經常會做到豆腐,燉菜,炒菜,涼拌等等都是很受歡迎的。
  • 他做的豆腐貴但供不應求!郟縣七旬老人的50年「豆腐時光」
    1971年,他還是一個20歲的小夥子,就開始給生產隊磨豆子做豆腐。做豆腐是個技術活,當時一個壯勞力的工分是10分,他一天的工分是15分。白中振說,做豆腐是件辛苦事,先把黃豆泡在水裡浸泡3至4小時,然後凌晨兩三點鐘起來,趕著小毛驢拉石磨,直到天亮才把豆子全部磨成豆漿。然後煮豆漿,點豆腐,製作的一盤豆腐有四五十斤。豆腐做好了,套上毛驢架子車,開始走村串巷賣豆腐。
  • 美食主義之香辣豆腐
    傳統的中國豆腐是將黃豆浸泡於清水,泡漲變軟後磨成豆漿,然後用鹽滷或石膏「點滷」,使豆漿中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凝聚而成。市場上的豆腐主要有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假豆腐」等幾大類。北豆腐。又稱老豆腐,一般以鹽滷(氯化鎂),其特點是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但蛋白質含量最高,宜煎、炸、做餡等。
  • 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人間至味是豆腐
    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通過神奇的「滷水點豆腐」技術,將液態的豆漿轉化成半固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將脹氣因子和抗營養成分基本去除,製成清新馥鬱、口感軟嫩的一道美食,的確令人驚嘆不已。小小的一方豆腐,蘊含著大量的科學原理和民間智慧,這種可塑性極強又合作性極高的食材,在世界飲食文化中大放異彩。
  • 誤打誤撞「騸雞點豆腐「
    酸水點化而成的豆腐呈乳白色、雪花狀,她沒有滷水點的豆腐那般硬朗,也不似石膏點的豆腐那樣嫩滑,更不具備凍豆腐的蜂窩細孔。她拒絕隨波逐流,獨創派系。        主人不慍不火,耐心地跟我們講起了「騸雞點豆腐」的由來。        豆腐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騸雞的歷史則長達三千多年。
  • 「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麼區別?吃哪一種營養更好?漲知識了
    「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麼區別?吃哪一種營養更好?現在到了寒冷的冬天,家裡隔三差五都會買來幾塊豆腐,加上一條鯽魚,一把香菜,煮成一鍋熱騰騰的豆腐鯽魚湯,湯水都成了奶白色,喝下去味道十分鮮美清甜,讓人回味無窮。這用到的就是南豆腐,而在我國傳統的豆腐中,還有一種北豆腐,那麼「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麼區別呢?吃哪一種更好呢?今天大熊就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 我想吃你的豆腐.
    南豆腐、北豆腐……到底買哪個?南北豆腐到底區別在哪裡呢?北豆腐,即滷水豆腐,俗稱「老豆腐」製作工藝 通常以鹽滷點制外觀口感 風味甚佳、色澤發黃,含水量低營養價值 食之可補充鎂、鈣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烹調做法 適宜煎炸煮炒
  • 潮州滷水的封油有什麼講究?為什麼必須用鮮南姜而不能用幹的?
    、香茅為臣料,蛤蚧、甘草、黃梔子起調和作用,與其他香料協同配合,但在潮州滷水的組方中,南姜是絕對的主角,而且必須用鮮南姜,這點英雄哥在和社群裡的小夥伴們討論時,產生了分歧,有廣東那邊的滷友堅持地認為幹南姜效果更好,由於他的地域優勢所以他的話還是很有說服力的,但是英雄哥在組方時卻是絕對使用鮮南姜,理由如下鮮南姜減少腥羶的效果明顯優於幹南姜,輔以香茅可增進芬芳的香氣,這二者結合之後能賦予潮州滷水的香味特點尤為突出
  • 魚飯並沒有飯,豆腐魚湯也並沒有豆腐
    說說幾個硬菜:蘇南滷水鵝肉,滷水拼盤,紅目麟魚飯。在汕頭,滷水鵝肉是當地人非常喜歡的傳統菜。這家蘇南滷水鵝肉來自最為出名的汕頭澄海當地的獅頭鵝,鵝在當地當天滷製後直接空運至店,保持其本味與新鮮度。獅頭鵝是國內唯一的大型鵝種,以肉質鮮嫩而出名。
  • 五蓮煎餅、豆腐製作技藝 煎餅卷豆腐「越吃越有福」
    「其他的雜糧煎餅可以用機器烙,唯獨地瓜煎餅不行。因為不摻麵粉的地瓜糊粘性低,不成個、容易散。我們用的5號地瓜,白瓤,澱粉含量高、糖分低、粘性也大,但也只有手工才能烙。」在「莊戶嫂」煎餅坊裡,四五個莊戶嫂坐在燒蜂窩煤的鏊子前,人手一個地瓜糊團,徒手在鏊子上滾著圈,把地瓜糊均勻地攤在鏊子上,邊滾邊攏,然後再用刮板抹勻壓實。
  • 《風味原產地潮汕》滷水,一種獨特的風味
    潮汕的滷水是非常出名的,滷水中有一樣調味料,南姜,這是姜的一種,潮汕人把它用來製作滷水。,而且還是滷水製成的,滷水這種調味料,是經過陳年的滷水,再加上新制的滷水相互混合,滷水越陳越香,所以,滷水雞蛋是很好的美味,跟咱們平常吃的茶葉蛋是一個道理。
  • 臭豆腐為什麼會這麼臭,到底是怎麼做的,真的是用「糞」泡的嗎?
    臭豆腐為什麼會這麼臭,到底是怎麼做的,真的是用「糞」泡的嗎?美食的種類很多,有些看起來色香味俱全,讓人一看到就想吃。也有些美食非常特殊,味道很臭,顏色也不好看,別說吃裡,簡直讓人恨不得繞道而行。那麼這個臭豆腐為什麼會這麼臭,它到底是怎麼做的呢?網上有人說是用「糞」泡的,這是真的嗎?很多人很都好奇,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看完你就明白了。常見的臭豆腐有2種,一種湖南長沙的臭豆腐,顏色漆黑如墨;另一種是浙江紹興的臭豆腐,色澤金黃。
  • 做豆腐的心酸你真的知道嗎?
    豆漿燒開後用盆或桶之類的工具起到旁邊的一口大缸內後,就進入了磨豆腐最關鍵的一步——點滷了。這個過程需要兩個人默契地配合進行,一個人手持木槳在缸內快速地上下翻攪豆漿,一個人則手端著一盆滷水緩緩地倒入缸內。木漿翻攪的速度要快、要深,使缸面上可翻起一層層的波浪,而且注意滷水倒入要適量,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隨著木槳的不停翻動,缸內逐漸發生變化,豆漿漸漸的變成豆花,凝結成一塊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