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據說發明豆腐的人是漢朝的淮南王劉安。從黃豆變成豆腐,離不開一個物質,那就是滷水。我們的老祖宗,究竟是怎麼發現滷水能點豆腐的?
這就要提到古代一種特殊的行業,煉丹術士。
古人迷信煉丹可以延年益壽,於是就有了專門煉丹的方士。這群樸素的「化學家」們雖然沒有發明出延年益壽的仙丹,卻通過化學實驗創造出不少偉大發明,比如火藥,再比如豆腐。現代科學家相信,豆腐的出現跟古人煉丹活動應該有密切關係。
滷水本質上是一種鹽滷,含有許多礦物質和無機鹽。這也是它可以點化豆腐的關鍵。滷水混在豆腐裡能少量食用,但千萬不能直接喝滷水,因為有中毒的危險。
滷水點豆腐的過程,實際上是蛋白質顆粒的凝聚過程。黃豆磨碎後加水,蛋白質會被溶解出來,加熱煮沸後過濾出雜質,剩下的就基本都是蛋白質跟水的混合物了。大豆蛋白的表面有許多羧基和氨基,它們會在蛋白質顆粒的表面形成膠體,隔離蛋白質顆粒,讓其無法成團。
而滷水的作用,實際上就是電解水化蛋白質水膜的過程。蛋白質顆粒在滷水的作用下,會相互凝聚,從而形成一坨一坨的豆花。
這時候我們已經可以吃豆腐腦了。但豆腐還需要下一步,那就是過濾水分,把豆花裡面的水分壓出來,比較硬的豆腐就形成了。
滷水只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符合電解質要求的物質,大部分都能充當滷水。比如石膏,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也能點化豆腐。現代人還發明了用葡萄糖酸-δ-內酯點化豆腐的辦法,這麼做出來的豆腐就叫內酯豆腐。符合條件的物質太多了,用醋酸甚至是檸檬酸都能點出豆腐來。
豆腐這種傳承千年的美食,實在是太神奇了。
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關注本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