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創新乏力 翻拍劇本土化之難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水土不服、創新乏力 翻拍劇本土化之難

葛怡婷

周迅、惠英紅、趙雅芝、金士傑組成的王炸陣容,女性題材疊加犯罪懸疑的類型,《不完美的她》是目前國產劇集中的稀缺品種,在開播之前,便成為不少觀眾的年度期待。

22集,每集35分鐘,片頭以社會新聞穿插的動態設計勾勒女性生存困境,迅速將它和充斥螢屏的甜寵、玄幻劇區分開來,而當幾位大青衣接連登場,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

3月27日上線,目前《不完美的她》播放過半,從觀眾評價來看,卻有口碑下滑的趨勢,不滿的聲音主要聚焦在敘事散亂、細節失真、對白不夠生活化等方面,尤其與日劇原版《母親》對照,更令一些原作粉絲感到失望,認為是浪費了好演員和好故事。

近些年,中國影視公司展現出對日本經典劇集的熱衷,不斷有翻拍中國版本推出。不過,從《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戰》《校對女孩河野悅子》再到《問題餐廳》《東京女子圖鑑》《賣房子的女人》《母親》,這些口碑日劇的中國版質量參差不齊,不少落入水土不服、創新乏力的窘境。

一方面,國內觀眾對國產劇集有著相對嚴苛的標準,但從翻拍劇集的整體表現來看,翻拍本就是一項難度極高的技術活,有了原版故事的基礎還遠遠不夠。

《母親》的高度與深度

在《不完美的她》之前,日劇《母親》已經擁有韓國、泰國、土耳其版本,由此可見亞洲範圍內,投資人與製片方對這一故事的認同及其本土化的信心。

《母親》的編劇坂元裕二是日本殿堂級編劇,24歲便以《東京愛情故事》編劇身份走紅,他的作品《最完美的離婚》《四重奏》《問題餐廳》等都在年度日劇中榜上有名。坂元裕二的能力是在把握時代精神和社會風貌的基礎上,通過小人物的故事切入,用自然筆調娓娓道來。他的作品通常情感細膩,臺詞精闢,擁有瞬間擊中觀眾的能力,在戲劇化的甚至奇情的故事框架下,通過豐富的細節塑造人物讓觀眾走入其中,與主人公的情感共振。

坂元裕二創作於2010年的《母親》以一樁虐待與誘拐兒童的案件為切口,展開對「母職」的討論,穿插其中的是女性之間的互相救贖,同時也有對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和反思,從故事的情感基調來看,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催淚大劇,坂元裕二的煽情技巧令它的觀眾時刻為幾對母女的命運揪心。

當然,《母親》的成功不僅僅因為它有一個動人故事為基底,同樣也離不開幾位演員的表演。田中裕子、松雪泰子、尾野真千子及蘆田愛菜,不同年齡段的女性群像書寫,因為她們真實而自然的表演,才更讓觀眾對這個戲劇化的故事信服,進而感同身受。

中國版《母親》即《不完美的她》,事實上對原劇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編,將故事的主線從女童轉移至周迅扮演的林緒之身上,將重心放在女性的自我成長和獨立人格的描摹,增加了主人公作為職業女性的表現,從情感羈絆更多轉向女性之間的守望相助,可以看出主創對於這個故事在社會價值層面的野心。

不過,不夠生活化的臺詞和過於依賴旁白推進故事,讓觀眾進入顯得困難,而多線索敘事導致的視點散亂也讓人在觀看時感到有些疲憊。從收視率來看,《不完美的她》也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根據云合數據,3月31日,它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為1.62%,在全平臺位列第七。

本土化之難

必須承認的是,與原創相比,經受過市場考驗的翻拍相對穩妥,因此更容易得到影視公司的青睞。在編劇於婧(化名)看來,翻拍省力,故事和人物都有了,劇集在其他市場比較成功,好故事也更容易吸引大牌演員,而好的原創比較少,而且耗費相當長的時間精力。

相較於翻拍,原創劇本的開發風險非常高。於婧告訴第一財經,原創劇本開發難易程度和劇本質量有關係,一般來說需要一到三年左右,而且項目很容易夭折,成活率大概一到兩成。「現在劇的開發一般都是出大綱和前五集劇本,平臺通過了才會繼續開發,頭部的大公司或者創作者的項目比較容易做成。」在於婧看來,由於國產劇的原創能力比較匱乏,頂級IP消耗殆盡。

上海社科院新聞研究所研究員呂鵬向第一財經指出,翻拍日劇最大原因是日劇多半是關注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和國內創作取向相似,因此翻拍通常會首選日劇。

選擇購買日劇版權的另一個原因是性價比較高。公開資料顯示,日劇《為了N》《非自然死亡》《最完美的離婚》《交響情人夢》《龍櫻》《我的危險妻子》均被國內影視公司買下版權。

據於婧了解,日劇版權費比中國的要低得多,價格也比較合理。「國內IP熱的時候炒作非常誇張,一本網絡小說版權敢叫價好幾百萬。其實日本版權性價比還是蠻高的,之前IP流行的時候影視公司可能囤了一部分日本的版權要消化掉。不過,就是本土化難,國內能做好這一點的編劇也比較少。」

文化差異是翻拍受困的原因之一。影評人吳李冰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曾提到《嫌疑人X的獻身》本土化的問題,他認為東野圭吾原作中,大和民族獨特的武士道精神和獻祭式的情感放在中國並不具有信服力。央視網視頻中心內容總監張昊在琢磨NHK的《紀實72小時》時發現,當同樣形式的拍攝方式拿到中國,味道就變得不一樣。「日本的人情世故和社會文化跟我們不太一樣,日本人的隻言片語聽來會覺得很感動,如果搬過來放到中國的語境看,會有些尷尬。」

文化差異之外,在呂鵬看來,翻拍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劇的兩種創作取向,一種是漫畫式,一種是社會反思式,前者比較誇張喜劇化,後者則是反映比較深刻的社會問題。「國內翻拍過來,兩者實際上都沒有辦法好好兼顧。《賣房子的女人》中的喜劇和誇張沒有辦法學,《深夜食堂》中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也很難觸及。因此就造成了上不上、下不下的狀態。」

呂鵬說,「我們是翻拍他們的形式和故事內容,但是形式上,比如《深夜食堂》是有些水土不服的,而內容上,我們編劇的生活體驗太少,以至於內容失真而不深刻,對於人性和生活的描畫都片面而潦草,就難看了。」

翻拍並不是原罪。經典在每個時代都值得擁有自己的粉絲,而翻拍能夠讓一個好故事接近更廣闊的觀眾,它的價值也由此歷久彌新。

不過,翻拍經典劇集通常會伴隨著一定的輿論壓力。首先便繞不開與原作的比較,而顛覆性創新或者忠於原著是一步需要權衡再三的棋。拿出一個不錯的翻拍劇本並不比原創更容易,本土化需要以細節豐富血肉,塑造真實的人物,是國內創作者需要反思的問題。

相關焦點

  • 熱門日劇翻拍遭遇口碑尷尬,社會議題本土化水土不服
    近些年,中國影視公司展現出對日本經典劇集的熱衷,不斷有翻拍中國版本推出。不過,從《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戰》《校對女孩河野悅子》再到《問題餐廳》《東京女子圖鑑》《賣房子的女人》《母親》,這些口碑日劇的中國版質量參差不齊,不少落入水土不服、創新乏力的窘境。
  • 《棋魂》:全員演技在線,漫改劇本土化成功
    《棋魂》:全員演技在線,漫改劇本土化成功首先如果從漫改劇和青春劇兩個角度來說,這部劇都算得上優秀。漫改劇很少有本土化成功,或者讓人不尬的。另外不讓拍鬼也有個好處,原作佐為消散在風中,真的是四十米長大刀一把;但褚嬴回到南梁,興許還有機會留下姓名,原作中的意難平倒也意外找到了解決方式。即便不執著於原作,我個人審美還是偏好原作中猛然一刀。但劇版的改法也有他的好處,雖然時光沒有清醒著聽到道別,至少過程他主動參與了,沒有給褚嬴留太多遺憾。
  • 趙又廷新劇《平凡的榮耀》定檔,翻拍劇能否克服「水土不服」?
    眾所周知,《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是2017年的作品,趙又廷接拍《平凡的榮耀》是在2018年,也就是說,本劇早在2018年就已經製作完成了,被壓了2年之久終於定檔也是有些不容易,因為這兩部劇積壓的原因其實有些類似,都是「涉韓」,《勝算》是因為女主之前是由韓國女星主演,而《平凡的榮耀》這部劇作品則是翻拍自經典韓劇《未生》。
  • 新版《新白娘子傳奇》:新編之難與翻拍之困
    新版《新白》,是為數不多的「翻拍」。新編與翻拍,不同的演繹方式背後有怎樣的考量?新版《新白》是成功的翻拍之作嗎?白蛇傳說「新編史」:新編之難「白蛇傳」為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其源頭最早可上溯至上古蛇圖騰崇拜。
  • 從影版《許三觀》背後,探析跨國翻拍劇水土不服的原因
    而電影中則是將原著中的愛匯總在一起,在一樂生病的時候集中爆發,雖然情節感人,但總是有煽情之嫌。 近些年很是流行翻拍老版影視作品或是國外的影視劇,但是多數都表現出水土不服,尤其是對國外作品的翻拍,總是讓觀眾滿心期待卻失望不已。這些被翻拍的無一例外都是優秀的作品,但是翻拍後的作品總是讓人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問題重點主要在影片本土化、對原影片精髓的把控。
  • 復盤《愛情進化論》改編得失:臺偶劇本土化的實驗之作(1617期)
    作為金鐘獎大贏家、經典臺偶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內地翻拍版,如何在貼近原作精神的基礎上實現本地化改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與原作時隔7年,無論社會價值觀的更迭,兩地文化特色的迥異,還是創作風格的不同,都註定了《愛情進化論》不可能成為《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簡單粘貼複製。
  • 《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前段時間推出的水木劇韓版《金裝律師》和OCN的周末劇韓版《情婦》,也算是近期的韓劇「新劇潮」,然而...公社君真切體會到了美劇改編韓劇的「水土不服」症狀。相比那些翻拍自美劇的作品來講其實勉強還可以,可一旦擺出英美版本做參照物,韓劇版本立馬處於下風。首播兩集登場人物眾多,剪輯也顯得混亂,雖然製作還算嚴謹,但對於韓劇熱衷粉絲來說顯得格外不倫不類。
  • 翻拍了這麼多經典日劇,為什麼難再現當年的輝煌?
    《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籌備期間,原作編劇古沢良太和製作人成河宏明多次到上海開會、視察,除了選角不參與(因為對中國演員不了解),劇本、燈光、攝像等統統嚴格監工、把關,尤其是劇本改編,要求表述必須與原作內核一致。當女主人設由日本地位頗高的公務員變成精算師時,原作者曾質疑,「這樣不奇怪嗎?」多番解釋之下,日方才同意修改。隨後,中方團隊又飛到東京,在富士臺接受速成培訓,以了解日劇的正確翻拍姿勢。
  • 翻拍就翻車?2019年這些日劇竟然都是翻拍韓國的?
    ,不僅頂著難超越經典的風險,還因為水土不服問題,經常變成大型翻車現場。臨近日本的韓國,自己也算是經典電視劇量產大國,寫得一手好劇本的編劇大大們都是妥妥的收視保障。 翻拍也不是都翻車,《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星》算是翻拍劇中不錯的,頂著木村大神的壓力,最終能收穫豆瓣7.9的評分,在翻拍劇裡面真的是可以鼓掌的了,這裡給女主鄭素敏小姐姐打個call
  • 《火星生活》,總算有部能看看的翻拍劇了
    戴桃疆丨文今年是令所有影視評論員絕望的一年,韓國批量翻拍英美劇,日本批量翻拍韓國電視劇,國產劇大批量復刻千禧年左右的電視劇
  • 看了一筐雷劇,終於迎來翻拍之光,楊超越挑劇本眼光真毒
    導讀:看了一筐雷劇,終於迎來翻拍之光,楊超越挑劇本眼光真毒楊超越不愧是今夏最佳營業藝人,《且聽鳳鳴》還沒收官,真人秀《完美的夏天》就緊跟其後,和許魏洲共同主演的《仲夏滿天心》也火熱上線,超越妹妹影視綜藝兩手抓,輻射面積一鋪開,想不圈粉都難。
  • 鹿鼎記評分創新低,亮劍2.0被點名批評!翻拍究竟有何魔力?
    導讀:鹿鼎記評分創新低,亮劍2.0被點名批評!翻拍究竟有何魔力?近日,最新版鹿鼎記評分2.6迎來不少爭議,《亮劍之雷霆戰將》在播出9集後停播,再度將翻拍劇推上了風口浪尖。,既然是翻拍,在劇本上的發揮空間就會有所限制,如果非要加入原創情節或者本土化,就必須站在符合原著的基礎上出發,但如今的很多翻拍都有極強的娛樂性,和原著有著巨大的違和感。
  • 《火星生活》:總算有部能看看的翻拍劇了
    撰文:戴桃疆今年是令所有影視評論員絕望的一年,韓國批量翻拍英美劇
  • 《不完美的她》集齊三大「女神」依舊難火,翻拍劇「魔咒」怎麼破?
    近日,翻拍自日劇《mother》併集結了周迅、惠英紅、趙雅芝等實力主演的網劇《不完美的她》千呼萬喚始出來,但6.5分的評分略顯尷尬。近年來,翻拍影視劇不少,但真正叫得響的作品卻不多,更有甚者口碑「翻車」,箇中原因何在?「中外文化具有先天差異,部分翻拍劇的創作者對此缺乏規避與轉化,造成觀眾對翻拍作品的心理隔閡和情感疏離。」
  • 泡沫之夏三度翻拍,中國原創劇本真的這麼荒?
    你一定想不到的是這次熱搜《泡沫之夏》雙叒叕要翻拍了,沒錯,這是第三次翻拍了,而且連女主角都公布了。雖然這次翻拍的《泡沫之夏》演員的選角都相當的有潛力,演技也在線,但是七年內兩度翻拍,網友們表示並不想買帳。
  • 《深夜食堂》口碑撲街,日劇翻拍頻頻失敗不止於水土不服
    日劇改編屢屢撲街,究竟是外來文化天然的水土不服,還是國產劇邯鄲學步流於表面沒有學到神韻?《深夜食堂》的改編失敗,給重新探討這些問題提供了良好契機。但遺憾的是,幾部翻拍劇無論是市場表現還是口碑反饋,都談不上成功,甚至出現了《深夜食堂》的惡評如潮。日劇翻拍究竟中了怎樣的魔咒,是否有解決的良方,這些都成為業內懸而未決的話題。
  • 從翻拍的角度來看,《安家》並不差,10年來日劇翻拍它能排第二名
    原創不夠,翻拍來湊!面對國內高質量原創劇本的缺乏,許多人試圖翻拍日劇救場。不過,不知道是救場還是砸場,說起中國翻拍的日劇,那是一部比一部不忍直視。從2010年開始,10年時間跪了的翻拍劇,簡直可以鋪成一條撲街之路。
  • 從翻拍的角度來看,《安家》並不差,10年來日劇翻拍它能排第二
    原創不夠,翻拍來湊! 面對國內高質量原創劇本的缺乏,許多人試圖翻拍日劇救場。 不過,不知道是救場還是砸場,說起中國翻拍的日劇,那是一部比一部不忍直視。
  • 《小小的願望》,水土不服的翻拍劇,除了彭昱暢再無亮點
    影片翻拍自韓國的《偉大的願望》,故事基本沒有很大的改動。然而翻拍的電影幾乎很難超越原版的。同樣的主題,拿到國內來拍,首先就要保證這個劇本能不能接地氣,會不會水土不服。《小小的願望》把故事的背景放到了90年代末,想來一點懷舊的氛圍。張正陽的家境最好,家裡還用著當年那種厚厚的臺式機電腦。
  • 國外翻拍的國產劇,是有創新還是毀經典,你怎麼看?
    近日,韓國電視臺將要翻拍國產劇《三十而已》的消息刷爆網絡。作為去年話題度最高的國產熱劇,《三十而已》不僅在中國首播火爆,在國外也掀起一陣播放熱潮。尤其是《三十而已》將被韓國翻拍的消息一出,中國網友深感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