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者: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2021-01-17 溫墨儂名

《霸王別姬》是九十年代的一部影壇經典,百轉千回的唱詞花腔,搖曳婀娜的身段嫋嫋,如歌泣血的愛恨離愁,都不及初見蝶衣的驚鴻一瞥。

粉面朱顏,桃花半面,蘭花指盈扇面春。鳳冠霞帔雲鬢輕搖,笑裡含羞,蓮步微移,留衣香脂寒,惹滿座羨嘆。無愧人間仙,應是絕色顏。人們說,這是一場華麗的悲劇,以小豆子的生開始,以程蝶衣的死結尾。悲不在愛錯了不該愛的人,悲在蝶衣思容絕色,卻生錯了男兒身,而讓無數影迷惋嘆的蝶衣,就是一個典型的跨性別者。

跨性別者(transgender)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分為Trans man(跨性別男性,女身男心)、Trans woman(跨性別女性,男身女心)等。他們並不是不男不女的怪物,也不是用異裝癖來到達性興奮的變態,如果硬要解釋清楚的話,就是他們的認同性別和社會指定的性別不一樣。一個彪形大漢的心裡也可以住著小蘿莉,一個窈窕少女的心裡也可以住著一個魁梧型男。

在日劇《我的裙子去哪裡了》中,校長聘請了一個跨性別者當班主任,引起了老師們和學生們的非議。這個老師特立獨行,做的事情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對著學生說「你這傢伙」,在走廊上跑步,累了就去醫務室睡覺,因為不想遲到就直接把校門給拆了。他說LGBT,說外貌,說人與人的尊重,是想讓孩子們更理解多樣性,讓他們在形成觀念的年紀裡學會對待一些東西更加平常心。

「如果你希望我正視你,那首先請你正視我。在底下嘲笑我,看不起我,我才不想正視這樣的傢伙。」在一個並不是完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跨性別者被人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變態,不男不女 ,怪物,讓人噁心。這些觸目驚心的詞條來自於站在至高點上的「正義者們」。他們懲惡揚善,他們維護權威,他們排除異類。雖然沒有任何現象表明他們有官方的支持,可勇往直前的鍵盤俠與人道主義的堅決擁護者仍是致力於把這個群體清掃到毫無立足之地。暴行來源於無知。如果社會主義的人民群眾願意花幾秒鐘上網搜索,了解一下這個無奈的群體,就會少了很多受傷的心。

太多人覺得跨性別者=不正常,

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情瘋狂排斥,甚至加以詆毀。

天生的咄咄逼人,自己不理解又學不會尊重。

不是每個人都要與你相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需要站在道德的高嶺上評論誰對誰錯。

你對他們的選擇可以不認同,但請保留最起碼的尊重。

啊呀,依孤看來,今日是你我分別之日了。

百家號:溫墨儂名

請給這篇文章一個贊和關注吧!(òωó)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再見了,我的霸王!
    小豆子由於出身原因,在妓院長大,母親為了怕男孩大了留不住從小把他打扮成女孩,所以他對性別的認知一直比較模糊。他剛到戲院的時候被一群野小子嘲笑,他二話沒說燒了衣服、他總是固執的長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娘,這都是男性意識的覺醒,但是這份覺醒似乎並沒有持續多久,或者說存在感並不強,畢竟電影一開始就奠定了程蝶衣就是虞姬的基調。一開始小豆子因為是六指兒被班主拒絕,說這是祖師爺不賞飯吃。
  • 《霸王別姬》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初到戲班,小豆子以為戲如人生,始終不肯練習《思凡》「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因不堪師傅的責打而逃走。在逃跑的時候看了一場名角兒的霸王別姬對京劇有了真正的認識和欣賞,決定回來跟著師傅繼續學習。因著開門放跑了小豆子和小癩子,師傅鞭打眾人,小癩子害怕在成為角兒的路上,少不了的挨打和辛苦,選擇了自殺。這也讓一眾人免了責罰。
  •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揭秘《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從「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到「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程蝶衣一輩子都沒有走出來《霸王別姬》這部、蜚聲國外的影片,其藝術水準達到了華語影片史上的巔峰,為了這部電影,創作人員付出了很多努力,今天我們就走進這部影片,了解它背後的故事。
  • 《霸王別姬》經典臺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他是人啊,就得聽戲,不聽戲的他就不是人,什麼豬啊、狗啊,它就不聽戲,是人嗎?它是畜牲,所以啊,有戲就有咱們梨園兒行。3. 要想人前顯貴,您必得人後受罪,今兒個是破題,文章還在後頭呢!4.哎喲,我的角兒,您這可是星宿下凡啦,您今兒個就是一聲噴嚏,都得是滿堂彩兒,今天不擠出幾條人命,就上上大吉了。8. 人縱有萬般能耐,可終也敵不過天命。9. 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10.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反串藝人「醉美香妃」郭天波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這是『哥哥』張國榮在電影《霸王別姬》裡面的一句經典臺詞,也是哥哥在演繹實業上詮釋得最為特殊的一個角色
  •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品《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
    02我本是男兒郎,誰使我成女嬌娥,時代變遷中的悲慘宿命。小豆子初次亮相,是女孩子的打扮。小蝶衣接受了女嬌娥,隨即而來的是被凌他是戲班子中唯一的旦角,身材纖瘦,陰柔嬌美。在劇中,蝶衣總將一句戲詞唱顛倒,《思凡》中「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蝶衣始終唱作「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為此他沒少受打,但他就是不改。在心理層面,在從小長大的過程中,蝶衣是抗拒女相的,因為對女人的認識是從妓院開始的,女人意味著被迫害、被欺凌。
  • 《霸王別姬》: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唱盡程蝶衣的辛酸淚
    《思凡》中有一句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但程蝶衣一直唱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這一轉折,讓程蝶衣從此以後把自己當成了女嬌娥。而後在江公公府上順利演出,並被其玷汙似乎都是必然結果。而後順利成角兒,更加順理成章。這就是程蝶衣的成名過程,被親母親斷六指,棄於戲班,在練戲和鞭打中長大,被歪曲性格,改變性取向,終成虞姬。
  • 《霸王別姬》我本是女嬌娥
    因為一句「我本是女嬌娥」,內心的性別就有了轉變,或許他本來就是一個柔軟之人,這才是他的歸宿。但也正因為如此,程蝶衣才能把「虞姬」演得惟妙惟肖。對於程蝶衣的一生,他師兄的那句「不瘋魔不成活」就可以概括,他的人生也已經入了戲。
  • 《霸王別姬》,張國榮經典演繹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我認為悲劇是矛盾衝突可以達到完美和解狀態的否定,就是矛盾達不到雙方的和解。簡單的例子就是,老媽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再談一個美滿的戀愛,而孩子想邊談戀愛邊學習,這就有了衝突,最好的結局就是倆者達成共識在不妨礙學習的情況下談戀愛,達到學習和戀愛倆不誤。但是現實中這種情況往往是個悲劇。
  • 跨性別電影《翠絲》:本是女嬌娥,偏生作男兒漢
    這是一個講述跨性別者自我探索的故事。《翠絲》在港上映兩周時間已獲得364萬票房,高於同期上映的香港本土電影。《翠絲》海報這是一部關於跨性別者故事的電影。在影片中,主角大雄是一個有事業、有家庭的中年男人,TA在經歷一系列事件後,開始審視內心的自我認同,慢慢接受自己跨性別者——「翠絲」的身份。同時,TA需要處理好自己在傳統男女婚姻家庭中的已婚丈夫、父親的角色。電影也將更多的側重點和懸念放在家人和朋友如何面對這樣的劇變中。
  • 性別認同障礙: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l 心理扭蛋機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金星大喜哥,是一個典型的性別認同障礙者。通俗地說,就是靈魂進入了錯誤的肉體,他們在穿著和行為愛好上堅持否認自己的生理性別。 一旦他們為變性作出努力,他們就成為了跨性別者。然而,不是所有跨性別者都能得到和金星同等的待遇。在中國,超過400萬人患有性別認同障礙,男性患性別認同障礙人數是女性的3倍。
  • 《霸王別姬》:真正掰彎小豆子的,並不是那一句「我本是女嬌娥」
    就如當初段小樓與菊仙的定親禮上所說的:「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一語成讖,最終程蝶衣真的成了真虞姬,在一切風波都平定下來後,在最後一場戲後,虞姬烏江自刎,程蝶衣舞臺斷頸。當年師父給他們講戲,還是小豆子的程蝶衣記的,就是是從一而終,像虞姬。
  • 霸王別姬:段小樓用一根菸斗,把程蝶衣從男兒郎變成了「女嬌娥」
    小豆子本能裡對自己男性身份的認同,總是將那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唱反,招來師傅們的不少打罵。小豆子委屈:「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當小豆子在貴客太監張公公面前又唱錯時,一向對他包容體貼的小石頭,憤怒地把菸袋杵進他的嘴裡使勁攪拌來懲罰他,滿口血汙的小豆子含淚開了竅,他這一生的命數就在這聲拔尖嗓音裡,荒了腔走了板……有人認為這種含有「性」隱喻的行為,致使小豆子改變了自己的心理性別,才克服了口誤,清晰地唱完了整段唱詞
  • 男兒郎演女嬌娥真假難辨,程蝶衣為愛情和藝術獻身:《霸王別姬》
    小豆子本是男兒身,卻要在戲中扮唱旦角,有一段戲映射出他的無奈;在唱《思凡》時,劇中原話是「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小石頭一直不能入戲, 始終把自己當作男人,唱成了「我本是男兒郎
  • 《女子的生活》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LGBT的最後一個字母T,表示的是Transgender,以意思為跨性別者,美紀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分子。比較的特殊的在於美紀雖然想要身體變成女性,但是她的內心還是喜歡女生的,而不是喜歡男生,也就是跨性別的女同性戀。在精品時裝店裡相逢的店員小唯/ゆい,在美紀和同事聯誼會上再一次相遇。美紀把聯誼看成是對決遊戲,round 1, round 2, 小唯成為她惡作劇似的戀愛的一部分。
  • 從同志到跨性別《翠絲》:本是女嬌娥,偏生作男兒漢
    作為華語影壇第一部「跨性別」題材的電影,沒有像《誰先愛上他的》一樣有「死者為大」作為掩護,《翠絲》裡面的家庭是因不夠溫情而迎來的崩裂。但實際上,《翠絲》已經比「同志」往前一步,涉足的是更為複雜的跨性別議題。
  • 影評《翠絲》,她本是女嬌娥,卻困在男兒身
    惠英紅姜皓文主演《翠絲》,她本是女嬌娥,卻困在男兒身內容簡介:安宜(惠英紅飾演)與大雄(姜皓文飾演)是一對中年夫妻,兒子與開紋身店的女孩同居,女兒嫁給了花心不斷的律師且已懷孕,但安宜反對女兒離婚。某天大雄接到電話,得知童年夥伴阿正在英國去世,同性老公阿邦將攜阿正骨灰返港安葬。另一童年好友阿俊一同接待。
  • 原本就是男兒身,卻偏偏活成了女嬌娥
    他一直唱錯那句臺詞「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因為他知道自己是男兒身,並不是女兒身,可是奈何命運無情,要想生存,他必須要扭曲自己的性別,而一直疼愛他的師哥,親自用菸袋杆兒扼殺了他的真實性別,從那一刻起,真實的程蝶衣死了,他終於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女嬌娥」。
  • 影后惠英紅新作《翠絲》,跨性別影片,觀眾說:尺度有點大
    影后惠英紅繼《血觀音》斬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後,在去年11月22日出演一部跨性別電影《翠絲》,再獲「最佳女配角」。而且這部影片,也令男主大雄的飾演者姜皓文,從最佳男配晉升到金像獎影帝的提名。他自己更是直言,陪跑多年,竟然可以成為擁有一次影帝提名的光環,太出乎意料了。
  • 電影《霸王別姬》,程蝶衣是我心目中最動人的虞姬,沒有之一!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這句臺詞多次在電影《霸王別姬》中出現,而且是理解程蝶衣性別衝突的一個重要線索。許多人可能簡單地據此線索將本片解讀為一個男性如何在其人生成長過程中性取向被扭曲,筆者並不贊同這一觀點。